周一妍与心理咨询师许鹏一起讨论这三件物品的去留:
1.在印度买的鲜艳的连衣裙,满是亮片,回到上海一次没有穿过。但是在印度购买时心情很好,是不是需要断舍离?
2.一条被狗狗咬破洞的围巾,因为狗狗最终被送走,主人希望留下这条围巾,怀念狗狗。这条完全破洞的围巾,是否需要断舍离?
3.有两条几乎样子款式差不多的黑色围巾,一条Coach,一条在批发市场买来的10元便宜货。因为家里有100多条围巾,功能相似很多,在取舍时,决定留下一条。Coach是品牌,价格较贵,但是批发市场的10元围巾,给她带来一种买到便宜货的快乐。应该如何取舍?
许鹏:这条围巾相当于过渡性客体,寄托了对狗狗的感情,就是狗狗的替代品。在人类的五感中,嗅觉是最灵敏的。这条围巾上沾满了狗狗的味道,包含着跟狗狗之间的联系,所以她无法舍弃的是与宠物之间的快乐时光。
周一妍:我们有个方法,叫“月光宝盒法”。我们专门准备一个类似于“月光宝盒”的小抽屉,专门来收藏对我们重要的记忆。如果实物真的没用了,不妨拍下照片收藏在“月光宝盒”中,保留记忆,实物就可以处理掉。
周一妍还有一些方法推荐:心动整理法:判断物品去留的时候不要用大脑思考,而是以触摸的方式问你的内心。如果你触摸这个物品感到很开心,嘴角露出微笑,你对它仍很心动,那不妨留下;如果你感觉很麻木,那代表你与它缘分已尽。
一进一出整理法:我们买进来一样东西就处理一样东西,把总量控制一下。
时间限制整理法:比如一年以上没穿的衣服,两年没穿的运动鞋,就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间限制,如果它到了那个时间,还是一次都没有穿,那就说明你再也不会穿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