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在三明 | 志愿服务新力量,他们是心力量社工!

2020-07-13 17:08
上海

“用爱和真诚去接纳包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服务,帮助更多人克服困难走出困境,以助人为乐……”近日,谈起服务宗旨,三明市心力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胡仁烨向记者介绍。

心力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经市民政局批准,由一群热爱乡村、热爱艺术、关注青少年教育、城市困难家庭,以及城市文明共建的爱心人士发起的社工组织。成立以来,他们用自己的爱心,为文明山城的文明建设贡献着力量。

“我能感同身受”

有需求,找力量;爱相随,心相伴。

这短短12字,说着容易,做起来难,但胡仁烨一直用心践行着。谈起心力量社工组织的创办初衷,他动情地说:“我从小就是一名留守儿童,非常能感受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那份爱的缺失。现在自己有能力了,也想去帮助更多人。”

1978年出生的胡仁烨,是一名沙县人。和许多家庭一样,父母在他小时候就到厦门开小吃店,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聚少离多。

“我是家中长子,下面还有弟弟妹妹,小时候我们都在奶奶家生活。” 胡仁烨说。每年放暑假时,他会带着弟弟妹妹坐火车去厦门找父母。这是一年中最开心的时候,而这样的见面,每年仅有一次。

孩童时期,作为家中老大,胡仁烨不仅要管好自己,也要照顾好弟弟妹妹,所以从小他就比同龄的孩子多一份成熟。长大后,在选择工作时,幼年的经历让他致力于青少年的成长教育。

“我了解他们的内心,愿意走进他们的世界。”至此,胡仁烨沉下心来认真学习,用3年多的时间,学习了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掌握了与业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和社会工作方法。

通过摸索与积累,2019年2月,三明市心力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正式成立。目前,团队共有社工8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0名。平日里,他们通过讲座交流、开展活动等形式,不断地向社会传递着正能量。

助力青春成长

家住三元区的小萍(化名)今年17岁,是一名高一在读学生。由于父亲早逝,母亲在她3岁时离开家至今未归,她从小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但爷爷患有眼疾,奶奶体弱多病,家庭收入微薄,属于低保户。

去年6月,小萍中考结束后,因家中无力支付高中学费而萌生读技校的想法。“当时,她发了一条短信向我们求助。短信中简要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希望我们能给一些建议和帮助。” 心力量服务中心的黄春英告诉记者。

通过实地走访,心力量服务中心详细了解小萍的处境后,便马上与省大爱善行慈善基金会取得联系。通过核实,基金会为小萍解决了学费问题。黄春英还和小萍的班主任说明了孩子的情况,请老师在小萍的生活和学习上多加关照。

“小萍是一个很懂得感恩的孩子,现在她在学习上非常努力,人也比以前开朗了许多。” 黄春英说。心力量的社工们每月会定期到小萍家走访,陪伴她成长。

心力量在关爱青少年成长及留守儿童的服务上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比如,家校联系配合跟踪管理制度的落实、补位教育活动的开展及留守儿童成长档案的建立……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到全社会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加强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为他们搭建互动平台。在父亲节来临时,为孩子们拍摄祝福视频,发送给远在外地务工的父亲观看。

“通过我们的努力,慢慢地有一些父母认识到陪伴孩子成长的重要性,选择回家乡务工,这让我们感到欣慰。” 黄春英说。

志愿助抗疫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2020年的春节变得与往年不同。面对疫情防控,心力量的志愿者们身穿红马甲,逆行而上。

今年初,服务中心收到市卫健委应急办的通知,称有一批捐赠物资急需搬运。收到这一消息后,中心第一时间组织志愿者赶往现场;对因疫情防控而隔离在家的市民,志愿者们主动上门对接服务,为他们采买物资及时送到家中。

社工在参加应急志愿活动

针对部分市民出现的心理焦虑与困惑,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开通24小时热线,为市民排忧解难,缓解焦虑……这些志愿者们总是在社会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

陈国顺是志愿者之一。今年63岁的他热衷于公益事业,疫情防控期间,他在小区门口做宣传、测体温、登记出入居民信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我是一名老党员,这些都是应该做的。” 陈国顺谦虚地说。

目前,心力量的志愿者有400多名,他们传播践行文明精神,当社会需要他们时就挺身而出,奉献爱心。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聂艺璇

新媒体编辑:林红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