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破题,主城玄武区争创“中心区”

澎湃新闻记者 邱海鸿
2021-04-21 21:10
来源:澎湃新闻

作为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江苏省省会,南京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要成为常住人口突破千万、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的超大城市。

照此逻辑,现有常住人口850万的南京,即将涌入100多万“新鲜血液”,背后隐藏的消费潜力巨大。为此,南京又提出了一个与之相匹配的具体目标——未来五年基本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位于南京市玄武区辖区的新街口商圈东北角。玄武区相关部门供图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上述目标已现破题端倪。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在南京市委市政府支持各板块办好“一件大事”清单中,今年支持中心城区玄武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心区。

就资源禀赋而言,玄武区坐拥南京的紫金山、玄武湖,集南京“山水城林”之美于一身,而且占据了“中华第一商圈”新街口的东北角,辖区还有销售额在全国商场中排第二的德基广场。玄武区堪称南京消费的“流量担当”。

据玄武区区长钱维介绍,近期,该区已针对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心区”出台相关文件,确定了该区商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打法”。具体来说,到2025年该区将建成高品质消费载体32个、面积360万平方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倍增,达到2000亿元,目标直指“全域消费新样本”。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争夺战”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早在2019年,商务部等14个部门就联合发文,明确利用5年时间,指导基础条件好、消费潜力大、国际化水平较高、地方意愿强的城市,培育建设一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所谓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指消费规模大且消费能级高的国际大都市,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突出,引领潮流能力强,全球集聚力和影响力显著。

城市竞争一定程度也是消费实力的角逐。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一批城市纷纷入局,争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从公开的消息来看,在这场竞逐中,不仅有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些一线城市,也有包括重庆、成都、南京、杭州、青岛、厦门、大连在内的二线城市。

哪些城市有望胜出呢?从关键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名来看,2020年前十强是,上海、北京、重庆、广州、深圳、成都、苏州、南京、武汉和杭州。而2019年的前十强依次是,上海、北京、广州、重庆、成都、武汉、深圳、杭州、南京、苏州。

对比后发现,2020年重庆超越广州、跻身前三,南京超过杭州、排名第八,而苏州则首次超过南京。

但从仲量联行发布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指数来看,前三甲为上海、北京、成都,紧随其后的是广州、深圳、杭州,然后是重庆、武汉、南京、西安。也就是说,西安在这一榜单中跻身了十强。

以上也可看出,上述各大城市在角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头部城市之列,竞争也异常激烈。稍有不慎,便有可能跌出前十。

南京中心城区申请“打头阵”

在这场竞争中,南京是起跑较早的城市之一。据《南京日报》报道,该市于2019年就把“争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试点”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而且此后还在持续发力。

南京1912街区

2021年,南京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十四五”规划中更是瞄准了“基本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目标。

在南京官方人士看来,南京具备了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基础和条件。从地理位置上看,南京是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长三角特大城市,以南京为核心的都市圈横跨江苏、安徽九市,具有广阔的经济腹地;从市场体量来看,近年来,南京消费品市场流通规模一直保持全省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国基本稳定在前十。

但现实问题是,面对异常激烈的竞争,南京该如何破题呢?澎湃新闻采访获悉,今年以来,南京将目光投向了主城核心区,支持该市玄武区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心区。

之所以有如此考量,与玄武区近一两年出现的现象级文旅IP不无关系。据玄武区相关人士介绍,去年,该区将长江路西侧、新街口商圈东北角的德基广场、艾尚天地等高端商场,以及长江路东侧的总统府景区、六朝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等文博场馆,整合成文旅集聚区,对外喊出“1800米,1800年”口号,并推出“夜游、夜展、夜购、夜食”等消费类型,试图让游客留下来做顾客。

也是在去年,这条长江路上的高端商场德基广场,一时让南京在全国刷新了曝光度。在疫情的冲击下,德基广场销售额逆势增长22%,突破150亿元,成为单体商场全国排名第二的“百亿销售王”。

据玄武区区长钱维介绍,该区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心区的行动中,将扩大长江路文旅集聚区“1800米,1800年”的品牌影响力,打通相关街巷、与长江路形成“L字形”夜间经济集聚区,建设具有城市文化特色的网红打卡点,培育夜间经济大众消费。而且要通过精品演出、原创剧目、文创产品、体育赛事等,丰富游客文旅体验,带动区域消费。

另外,该区还将依托新街口消费核心区,招引一批国际一线品牌,鼓励市场主体举办动漫节、音乐节、电影首映式等活动,塑造时尚消费IP。同时,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场景化应用,做大社交型、直播式消费,让消费变得更有潮流感。

    责任编辑:李克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