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百年学衡:新文化的另一种探求

赵千迪
2022-05-16 11:57
来源:澎湃新闻

“一百年前,十朝古都南京,一群学人相聚在这里。他们有的长衫芒鞋,有的西装革履;有的须发渐白,有的风华正茂;有的博通经史子集,有的浸淫欧风美雨。是什么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倔强。”

“他们是一群倔强的人:闳识孤怀,立复兴传统文化之志;特立独行,怀探索现代文明之心。他们创办《学衡》杂志,倡言‘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被世人称为‘学衡派’。”

1922年,《学衡》杂志在南京创刊,由此聚合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学派,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痕。时值《学衡》杂志创刊一百周年之际,2022年5月15日下午,由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主办的“《百年学衡》纪录片试映和学术研讨会”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

学衡研究院院长孙江教授首先致辞。他介绍了为《学衡》杂志创刊一百周年所做的准备,特别是《百年学衡》纪录片的拍摄宗旨。他认为学衡派并不仅仅是一个学派,而是留下了一个世纪的文化、学术遗产。为此,除了常规的学术出版、学术会议之外,他还希望通过影视的方式再现百年学衡的历史,传承学衡的文化精神。《百年学衡》中突出了两个重点:第一、《学衡》与《新青年》的新文化观具有高度的互补性,正如胡适所言就是“两个反对的朋友”,“皆兄弟也”。第二、“保守也是一种进步”,学衡派倡言的新人文主义,绝不是守旧,更不是反动。除了人文方面的贡献,学衡派的科学精神、理科取向,在当时的中国位列最前沿。学衡派同人的家国情怀和个人操守更加令人敬佩,国难之际,学衡派无一人投敌附逆,他们在最危难时刻,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立场和文化追求。孙江教授强调,学衡派不仅属于南京大学,也属于与学衡派有关的学校,属于认同学衡精神的人们。

孙江教授    摄影/景梦如

《百年学衡》从酝酿至完成历时两年,由孙江教授发起并担任总撰稿,南京大学1981级校友高翔担任总导演,邀请了多位学衡派后人和相关专家学者参与策划和制作。内容分为《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知行合一》《诚朴雄伟》四集,呈现了学衡同人“昌明国粹,融化新知”文化理念的时代背景和深刻内涵,以及践行“知行合一”路径,投身现代中国文化和科学建设,在生死存亡之际坚守民族大义的历史轨迹。

《百年学衡》纪录片试映完毕,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展开了热烈讨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王奇生教授认为,这部纪录片为学衡派在现代中国思想、学术和文化史上的地位做了很好的总结。学衡代表的是一种平和态度,是另一种进步。这种态度不是守旧或者保守,而是建立在理性思考和世界眼光之上的学术眼光。在晚清较为激进的背景下,“救亡”的现实目标催生出国人一种急迫、焦虑的心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衡派理性、平和的态度是非常可贵的。长期以来,我们较为关注激进的一面,现在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激进产生的后果,有必要重新反思、反省。今天我们来纪念、了解学衡派,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清华大学中文系王中忱教授表示,《百年学衡》不仅仅停留在叙述学衡派历史的层面,而是通过学衡派来重新叙述中国近代文化史、思想史。王教授印象最深的是纪录片中体现了“大学衡”的面貌。不同于以往围绕《学衡》杂志阐述学衡派的做法,《百年学衡》将南高师史地学派、自然科学社、东北大学、清华园、国立浙江大学等纳入“大学衡”脉络中,将学衡的学术脉络打通展开,从而呈现出近代中国文化史的另一脉络。王教授认为,《百年学衡》有着极高的学术分量,在娓娓道来之中,提出了有意义的学术挑战。这与南大学衡研究院近年来有意识地将近代学术谱系纳入世界文化脉络中重新梳理的工作息息相关,是学衡研究院长期以来基于踏实、坚定的学术工作,持续关注传统经典和前沿性学术的结果。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杨念群教授提出,《百年学衡》可以看作是学衡派近代谱系的编年史。过去的编年史主要通过文字形式表述,而孙江教授团队能够通过影像形式进行保留和重新阐释,是一件好事。对于纪录片的内容,杨教授主要发表四点感想:第一,《学衡》和《新青年》不仅仅是互补的关系,学衡群体所代表的精神与新青年的精神,与现代学术的精神是相互辉映的,甚至起着引领作用。新青年擅于提出很多口号和问题,而学衡则是深化这些问题,阐释这些问题,将其放入中西比较的脉络中来试图解答。学衡和新青年群从来没有截然对立,更不是保守与进步的对立。学衡派中如梅光迪、吴宓、胡先骕都是美国留学归来的高材生,有着极强的中西知识背景,所以他们会站在中西历史文化高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第二,《百年学衡》不仅仅将目光聚焦于《学衡》杂志的早期创办者,而是梳理了学衡派的代际传承脉络,学衡精神就在这学术脉络中不断传承,直至今日。第三,学衡派诞生在一个有着成熟学术交往氛围的时代,在那时,即使有着不同乃至相反的学术观点,人们依然能够成为朋友。或者说,学者之间的交往,是诤友式的。如胡适与胡先骕,胡适与柳诒徵等人,他们正是通过学术争论建立了真正的交往关系,这是令人向往的,也是值得后人学习借鉴的。第四,《百年学衡》挖掘了学衡派经世致用的重要维度,这重点体现在《知行合一》和《诚朴雄伟》之中。

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张宝明教授认为,通过将平面的文字转化为立体有声的视频来传播学衡精神文化内涵,是一次极有价值的尝试。在《百年学衡》中,学衡派以一种坚定的姿态出现在一代文化史上。学衡派代表了面对强大力量的坚守态度,正如片中所说,是“倔强的少数派”。学衡派所谓的“保守”,实际上是进步,是一种对中国特色文化的呵护,其对自身文化理念的坚守,其文化理念的高瞻远瞩,正是学衡派越来越具有穿透力、辐射力的原因。学衡派对白璧德人文主义的推崇,他们对本国历史的温情与敬意,开启了中国启蒙运动的另一扇门。他们认同改革的必要性,同时强调自由和理性不可缺少。正如吴宓所说的,文化厌恶仇恨,文化是充满温馨与光明的,学衡派用本土情怀和开放的胸怀,用民族的语言,为中国的救亡图存开了另一副药方。在张教授看来,学衡派的言行正是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诠释。

浙江大学历史学院陈红民教授早在1980年代在南京大学历史系读书时,就对学衡派做过初步的研究。他曾拜访过学衡派重要成员、时任南京大学教授的郭斌龢先生,郭先生认为学衡派的文化观点是有可取之处的。南京大学历史系茅家琦教授也曾发表文章,肯定学衡派在传承中国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百年学衡》中体现的学衡同人经世致用、学术救国的精神,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共同情怀传承至今。陈教授认为,学衡是南京大学重要的财富,挖掘学衡历史精神并发扬光大,是对南京大学、对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非常有意义的事。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胡晓江教授是胡先骕先生的后人,她感谢学衡研究院用影像形式传播学衡历史、学衡精神,让更多非专业的观众得以了解学衡派。她认为学衡派虽然各有所长,但大家所体现的知行合一精神在各个领域都是应当遵循的。胡教授表示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学衡前辈的精神就会在心中响起。潮来潮往,人的精神才是永恒的。将学衡诸公的思想和言行放在更长的历史尺度来看,能够更好体会到《百年学衡》的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黄兴涛教授读硕士期间研究东方文化派时,就曾将学衡派作为重要一章来写。他表示观看了《百年学衡》纪录片后受益良多,也体会到制作团队的用心。他认为学衡代表的学术批评精神是非常宝贵的,这样的精神在中国文化转型、文化运动中不可缺少。大到一个时代,小到办一个杂志,如果没有自觉、勇敢的学术批评,那将会是很大的遗憾。学衡派的文化反思中有着文化自觉的一面,他们反对一概否定传统文化的做法。实际上,他们文化理念中有着适度的文化特色自觉、文化价值自信。如柳诒徵先生的《中国文化史》,开创性地通过“礼义”提炼中国国粹,在文化史研究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学衡诸公这种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有机结合,坚持在本土特色文化基础上进行创新的学术路径,不管在过去还是今天,都值得大家学习和思考。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章清教授认为,《百年学衡》纪录片立足学衡百年历史,关注的是百年前中国知识分子如何思考中西文化,推进学科发展,以及在国家政权建设和国难背景下,如何尽到读书人的责任。学衡派的存在展示了现代中国新文化运动和建设中的丰富性、多元性,不管是学衡还是新青年,都是中国救亡图存的重要力量。章教授期待继承学衡精神的后人们能够遵循前辈的初心继续走下去,为国家和世界做出更大贡献。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王华宝教授对《百年学衡》纪录片的推出表示祝贺,他认为学衡派值得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而纪录片中体现的“大学衡”视角可以拓展学衡派研究的脉络。王教授建议,学衡派中还有很多成员值得关注,《学衡》杂志中也有很多内容有待呈现在大众面前,他期待看见学衡研究院更多的“大学衡”研究成果。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马俊亚教授认为,学衡诸公和胡适、梁启超有着相似的初心和路径,他们均为兼顾中西,将学术与实践相结合的务实学者,他们共同遵守自由、民主的价值观,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扬弃,不管是《学衡》还是《新青年》,都致力于现代中国的文化启蒙。学衡派研究极有价值,同时也任重道远,需要学人们共同努力。

南京大学出版社杨金荣编审认为,学衡派一直通过创办杂志来影响中国近代思想变革,这是近代知识分子参与社会改造的重要方式。学衡精神中的文化自信,无偏无党、不激不随的态度,对今天学术界有着重要意义。杨老师也希望今日的学人能够继承学衡精神,站在世界高度思考与行动,将中国学术推向世界。

胡焕庸先生之孙胡复孙观看《百年学衡》纪录片后表示,学衡文化是一种大师文化,是新文化运动的一支。新文化运动是南、北重要大学的最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其中超过一半的知识分子都是从西方留学归国,他们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这其中就包括了学衡诸公。胡先生鼓励年轻学子多阅读前辈学人的文章,如胡焕庸先生的《中国人口之分布》发表于1935年,将近百年之后再来看,依然是经典。前辈学人的学术方法、学术品德是超越时代的,学衡精神在新的时代依然有着重要意义。在胡先生看来,学衡派坚持在中国原有文化基础上发展新文化,这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正相吻合。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建华教授表示,学衡派对南京大学有着重要的意义,《百年学衡》是给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非常珍贵的礼物。王教授认为相比新青年的激情,学衡代表着学术理性,是在世界背景下看中国,所以对中国的文化改革更加理性客观,这样的理性精神在今天碎片化时代是非常宝贵的。学衡与新青年正像是秉持不同观念的朋友,他们的交相辉映让中国近代历史更加丰富多元。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武黎嵩副教授提出,古代读书人的责任是制造知识和承载价值,而今天读书人在制造知识方面走得更远,却缺失了承载价值的部分。看完纪录片后,他最大的感受是看到一群知识分子,在那样的时代,不仅仅致力于传播知识,而且身体力行地承载、建立价值。学衡诸公从传统中找到如何思考人和人的关系、人和世界的关系、人和自然关系的方式,他们发现中国传统中有很多价值和资源对时人重建秩序有很大帮助和借鉴意义,所以他们强调昌明国粹,在此基础上融化新知。正如柳诒徵在《国史要义》中反复表达的,我们无法避免天灾人祸,但历史这面镜子能让我们知道怎么把偏离轨道的历史拉回到正轨上。

最后,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刘超教授作为主创人员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在参与《百年学衡》纪录片创作过程中,通过学习、挖掘先贤故事,他感受到了传承学衡精神的使命感。他认为有两个重点。第一,学衡和新青年同人之间并非敌对关系,而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新青年同人是自外而内革新,学衡同人是基于中国文化特色进行创新发展。第二,学衡同人立足的中国文化并非文化的皮相,而是一种道德感,以礼为要义,以礼治史,重建道德秩序,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学术思考和漫长的学术脉络。刘超教授表示,因为疫情,纪录片制作过程中的一些工作如采景、资料采集,受到了较多限制,但学衡学人们的工作不会就此止步,不管是《百年学衡》还是其他工作,将不断克服困难,不断前进,这正是对学衡前辈精神的呼应。

    责任编辑:彭珊珊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