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木心被扔到街上去了,我在纽约找他

陈丹青
2015-04-22 18:21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2011年12月21日,从纽约回到故乡乌镇的作家、画家木心去世。2015年4月23日,由美国纪录片导演Tim Sternberg和Francisco Bello共同摄制的木心纪录片《梦想抵抗世界》(Dreaming Against the World)将在纽约首映。画家陈丹青和两位导演都将到现场与观众讨论。该片也将于年内在国内播放。

        《温故》系列图书于2月推出了纪念木心去世三周年的专刊。澎湃新闻经理想国授权,刊载陈丹青的怀念文章,原题为《杰克逊高地》,小标题为编者所拟。

      
“天气好,心情不错,站在阳台上,一种小规模的君临万物之感。”(选自木心遗稿)1993年左右木心摄于杰克逊高地寓所门前的台阶。

        此刻我在纽约,在杰克逊高地的家。出了门,向北而偏西,步行半小时便是圣马可墓园;偏东而向北,沿82街走十分钟,就能看见木心当年的旧居。到临翌日,难免时差,黎明就醒了,我走去墓园看望母亲,折返时,天色大亮,顺便绕到木心的旧居前,站了一站。

        阶梯上端的门窗仍是紧闭着,去年前年来,总想知道哪户人家租住着,然而四下僻静,无人可问。掐了烟,正要离去,见邻家有位南美汉子远远看我,我就上前搭话,才知这寓所空置多年,并没有租客。难怪。瞧那门墙萧然,实在破旧了,窗户上端的空调周边,锈迹斑斑。爬墙虎是消失多年了,据那位男子解释,草叶会生一种虫子,早经断根,所幸木心居住时,满满地绿了几年。

        这里和皇后区所有民宅毗连的街道一样,木心旧寓混杂其间,难以辨识。他辞世后,我来探母期间走去一两次,此外还有谁呢,今年春夏,竟有位旅居加州的木心读者独自寻来了——好浪漫,好诚心——之后写成短文。我相信他不愿写出失望,只因知道文学课讲义写在那扇小窗内,使他在找到的一瞬,激动片刻,不然,这里不可能坐实任何有关木心的想象。我是本地的老居民,离得近,随时散步来去,虽有凭吊的意思,但十多年来关乎木心的一切,早已换在乌镇。

        此地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退回与木心时相走动的1990年代,这里是活的。每次去,固然先已电话约好,到得楼前,大声叫过,老头子开门下看,就那样静静地笑了,说:来来来。常在我登上扶梯时他已说了什么好玩的话,等我纵声“痛咥”(编注:咥读音为“戏”,指笑)——这古语是他教我的,好不难解——那时,木心比我如今的年龄不过大几岁。

        人在岁序中度日,很少念及今后。当年的“今后”,就是现在:现在,木心的身后事都在乌镇,我一件件做着,纽约远在天边,可是一朝回来,忽已站在小楼前,旧寓,街树,历历俱在,没有变迁,便好似没有岁月,我像是从未归国,当场停在1990年代。

纽约皇后区杰克逊高地82街木心旧居。照片摄于不同时日,夜晚图可见旧居左右有居民,木心旧居一片黑暗,没有租客。

1994年2月摄于世界文学史讲课结业聚会,左起:胡承华、章学林(“副校长”)、李全武(“校长”)、黄素宁、金高、木心、殷梅、孙韵(聚会地点就在孙家)、黄秋虹、李斌;前排左:小翁、陈丹青。

杰克逊高地的岁月

        回想那段时光,真是好险。1994年文学课结束时,木心已在望七之年。自从迁来杰克逊高地,他给华语报持续发文,又在台湾接连出书的阶段,大致结束了。就我的记忆,《诗经演》(台湾版题曰《会吾中》)是他生前在对岸出的最后一本书。他的收入少了,却得意起来,自以为不必“粉墨登场”,可以整天弄自己的花样,“裸裎而行”了。

        “诗经么,老早就想动呀,怎么动呢,像只狗一样绕来绕去几十年,不敢溜进去哎!”头几首出来时,他眉飞色舞要我读,顺着我目光一行行往下指,等不及地絮叨着,享受他唯一的放纵:

        “舒服吧?舒服啊!你看,这几句接得多服帖。”

        三百多首写成后,他手制了灰褐色的书皮和封面,捧在手里弄来弄去。今年从遗稿堆取出这本“书”,小代掀开内衬,给我看,只见“丹青抄本”几个字,是木心的字迹。这事我竟忘了。想起来,却是清晰如昨:那一阵我迷他小小的硬笔正楷,他大概需要副本吧,便取了正稿交给我,说,你去抄去。几星期后给他看,“嚯!简直乱真,”他装作惊喜的样子,“这笔熬不住啦,手脚横踢,像小孩子睏觉!”

        是的,那些年我们相顾倾谈,动辄“痛咥”,唯独不涉将来,我瞧着他这样地老下去,心里想,将来怎么办?

        他那时的心事是大陆能否出他的书,然而茫无头绪。我们与国中的文界毫无联系,1990年代我还没写作,既不认得出书人,更何谈出版社。那一阶段,老友刘丹倾力襄助,日后给先生的绘画归了好藏家;1994年,他出资请先生与我游历英国,住在他赞助人的那幢都铎古堡里,度过三周逍遥的时光。木心久在构想长篇小说,刘丹甚至物色了翻译人选。书名,老头子早经想好了,叫作《瓷国回忆录》,拖了好些年,终于有了开篇,我头一次电话里听他语音发颤:

        “丹青啊,昨天开始写了,一上来就写牢房里放风,你听好……”于是他一字字念。

        此后没有下文。我也不问。瞅着哪天胡聊的空当,我说,弄什么长篇啊!你的短句谁能写呢。很难描述他听后的神情:满脸留着不甘,心下似乎预备释然。那天在街上走,我又说起,他仍是绷着,我用了计:“你想想看嘛,19世纪那样的读者现在还有吗?”老头子忽而一挫身,开颜笑了:“你这样子讲法,我倒要听。”旋即支开话头,忙不迭乱讲别的戏言了。

        “来来来”,有一回他叫我过去,是哪位朋友送他大块鹿肉,说要煮了一起吃,只犯愁佐以什么菜料。我说,你的《竹秀》不是有莫干山的羊肉炖萝卜么。“喔唷!是呀!” 木心大喜。又一次是上海来人带了大闸蟹,居然混过海关检查,到家解开看,个个蠕动着,蒸起后,满屋子江南的鲜香,只见木心目灼灼端着烟,忍着笑,显然又想到什么句子了:

        “怎么样——简直神圣!”

        每次听音乐,他却从不作声。有一段很少被演奏的海顿朔拿大(Sonata,奏鸣曲),委婉而标致,我拿去塞在他音响里,要他猜是谁。老头子又像动了什么隐衷,全程默然,只是听。

        1996年木心迁往森林小丘,我们都为他高兴。黄秋虹以自家新置的独栋小楼拨出一层租给先生,宽敞,房间多,附有后院。我陪木心选了几件古董家具,他就摆开历年搜罗的小古董,其中有西班牙人盛酒的皮质“巴瓏”,还有他幼年从洋书里看来的西式挂钟,钟一响,木制小鸟倏然钻出来……他的境遇渐趋开朗了,耶鲁大学美术馆为他筹划了高规格展览,印了好画册,新世纪开幕后,巡回夏威夷美术馆及纽约亚洲协会。2003年春我去看望他,正遇上主办方快递了一篮子鲜花到他门前。

        而他居然不肯出席耶鲁展的开幕式。难缠的生性啊,羞怯,狷介,垂老的决绝,如对自己挑衅。我当即凶他:“你这是不给人面子呀!”他扭头不看我,平静地,很轻很轻地说:“不去。去做啥?”这是我俩久经熟悉的短促僵持,待彼此心软了,他于是聊他的新诗,转瞬飘然,背诵着某句,自己佩服自己——《伪所罗门书》《云雀叫了一整天》,便是在森林小丘写的。交给哪里出版呢?没有哪里。他的兴致是在书影,特意找来安徒生剪纸的图样,贴贴剪剪,做成诗集的封面,喜滋滋摊给我看,嘴里嘟囔着:

        “成功?啥叫成功?成功嘛就是你写出来了呀!”

        这都是后来之事。相较1980年代寓居琼美卡(Jamaica位于纽约市皇后区的东部,华人习惯用广东籍早期移民的音译“牙买加”,木心却改称为“琼美卡”)时期(刚刚恢复写作)与森林小丘时期(他渐渐有了收获),蜗居杰克逊高地这六年,画册、展事、巡回、鲜花,全无端倪。除了窗外的松鼠、爬墙虎,他所神魂颠倒者,是一首接一首无用的新诗。

        他焦虑吗?日后的诗集页面干干净净。“呈现艺术,隐退艺术家。”那位艺术家就躲在杰克逊高地……转机,是在1999年岁阑,王安忆受陈向宏托付,给我拨通越洋电话:乌镇请他回来。我记得禀告时他的脆弱的语音,如临祸端,而纽约生涯就此改变了。虽然又过了七年他才动身,但我们分享鹿肉时无从想象的“将来”,开始了。

        之后的故事读者大抵知道,结尾,是木心的葬礼。那时——我说的是杰克逊高地的岁月——上百位1990年代的大陆幼童,就是日后赶来为他送葬的80后青年。

乌镇东栅的木心故居纪念馆展厅。
2014年10月,拆除外墙脚手架的木心美术馆外部。

纪念馆开了,我们把木心扔到大街上去了

        今年(2014年)5月,故居纪念馆总算落成。9月杪,位于西栅木心美术馆的外壁脚手架,终于拆除,模样出来了。来年春,美术馆墙根基部分将要放水浸入,与西栅的河道连成一片。

        “风啊,水啊,一顶桥……”

        在死床的谵妄中瞧着美术馆设计图,三年前,木心气若游丝,喃喃说道。他究竟弄清楚那就是他的美术馆吗?东栅,游客蜂拥,瞧着纪念馆标牌,纷纷问:谁是木心?开馆第二天,我亲见几对相貌好看的都市白领牵着手进门,略一张望,即回身出馆。他们是对的。馆员说,陈老师你不知道,每天都有木心的读者从各地专程赶来,盘桓终日,还有连续三整天待在馆内,踯躅不去的人。入夏,有位外省大学男生来到乌镇,也是木心的小读者,只为在馆内谋一看守的职位,我初秋去,见他站在入口处,不声不响。

        纪念馆的投资与施工,固然全由乌镇包揽,此外,向宏放手交我去做。此事没有二话,但我从未弄过纪念馆,全程助我的小代、小匡,更是布展的白丁:木心,绝不会想到身后是这三条老少野狗弄成了他的纪念馆。白天的忙碌,不去说了,夜里我们团团坐在吃饭间的八仙桌旁,筛选先生的手稿与照片,入冬,那里是全楼最暖和的角落,木心在时,饭后常会移坐到南墙的沙发上抽烟。

        忽而小代笑了。我知道他又想起木心的哪件勾当。他说,有天先生在沙发上幽然说道:“大思想家的鼻梁都有一道平行的皱纹,”他指指鼻梁与眼角对齐的部位,一脸认真:“可是我没有。”小杨比小代先来半年,说是老头子看他拘谨,便讲笑话:入室的窃贼猛听得主人进门,慌忙躲进米袋。“谁?!”主人厉声喝问——“米!”袋子应声回答。小杨长一对很深的酒窝,说到这里,笑得浑身发颤。

        我已不记得怎样填满三间空荡荡的瓦屋。绘画馆最先布置出来,待数十幅画作上了墙,我忽而想到:自1949年直到他死去,木心的画作从未在大陆展示。开馆前两夜,我们弄到深宵,游客尚未涌入,小小纪念馆有如我们的私产。放大的剪影使木心好像活转来,我在文学史讲席最后一课偷录的影像,将他拉回二十年前的岁数。当电工接通视频,调高音量,当年课上的哄笑骤然爆响,老头子又在唠叨了,这次,课堂是在故园。

        开馆那天春雨豪注,下午,游客涌入。我们退出霸占一年的场地,穿过花园,躲进各自的房间。镇守纪念馆的不二人选,是小代,但他先已拒绝。冷眼看着参观的人群,他掉头走开。他当然会助我下一程,即西栅木心美术馆的庞大工作,之后,他说他打算离开乌镇。

        有件小事不易忘记:江南潮湿,纸本展品全是高仿真复制品,临到最后阶段,真实的遗物一件件移了进来,礼帽、皮鞋、手杖、笔砚……唯展示遗稿的小橱柜,颇费思量。我要小代取来先生的老花镜,摆好的一刻,看出小代有心事,布展的琐细我都与他商量的,于是问,你看怎样?

        小代不看我,不做声,怔怔地瞧着那副眼镜。他是木心的家人,侍奉先生,日日经手这些物件。我说,你心里不舒服,不愿意,咱们收回去。他还是不作声,默然良久,最后依了我,将玻璃盖罩上。

        开馆后小代回乡探亲,行前,文学馆橱窗的几件真东西——《伪所罗门书》全本手稿,世界文学史三大本讲义——被他起出玻璃罩,全部收回。其时我已回京,得到他报告此事的短信,无话可说。难为他没取走那副眼镜,成全我——包括爱木心的来访者——也亏他懂事,他知道,顶顶要紧的遗物,还是手稿。先生渴望全世界读到他,然而手稿便是手稿,等同隐私。如今我已目击什么叫作无主的遗物,更亲历这样一种两难:我要守护这个老人——他曾以怎样的徒劳与意志,守护自己——同时,将他交给不认识的人。

        “我们把木心扔到大街上去了。”我对小代小匡说。他俩梗着年轻的脖子,目光顺开。但我其实羡慕小代,眼下他仍住在晚晴小筑(木心故居纪念馆别称),角角落落都是木心。我呢,早已和先生空手分离。

小代和施工队、布展队正在往木心故居纪念馆墙上贴字。

木心故居纪念馆展品。左,《伪所罗门书》手稿。右,木心手制《会吾同》假书。中,木心的眼镜和钢笔。

直到归来乌镇,他才似乎渐渐“对”了

        木心,几次三番说起过一件事,带着自我的神话感,圆瞪双眼。他说,加州的童明那年专程来杰克逊高地采访他,谈到深宵,有一刻,当他刚刚说出自以为绝好的意思,登时,窗台外不停不停地有只夜鸟欢叫起来,叫到黎明。木心迷信——或者,这就是他所谓的诗意——我听出他要我明白的意思:这被视为征兆的鸟叫,不是关于俗世的命运,而是,天界正在报告他的非凡。

        我知道,他不会满意我此刻选择的词(虽然他教我留心下笔的分寸)。不论如何,在他种种迷信念头中,从未料到身后会有纪念馆,更没想到是在故园。

        他在故国何曾梦见纽约生涯?飞机降落了,纽约五岛逶迤展开。我茫茫辨识木心曾经居停的几个点:先是曼哈顿林肯中心与哥伦比亚大学左近的一两年,之后,是皇后区琼美卡郡六年,寄居曹立伟寓所一年,杰克逊高地六年,最后,森林小丘的十年——迷信归迷信,他知道,每一程迁移便是年命的注销。2006年永别纽约,他乖乖地缩在轮椅中,收敛目光,不转睛,平看着前面,百依百顺。

        有一次他停下讲课,瞧着我们,恬静地笑了——近乎温柔的“痛咥”——“说老实话,我们都在硬撑。”这时,他忘了那只深宵鸣叫的小鸟。说起另一句,他笑得更欢,像是报告喜讯:

        “我这里门开出去,死路一条。”

        他这辈子果真全是错的。直到归来乌镇,这才似乎渐渐“对”了。那些不敢敲门的读者,远道而来。我曾亲见晚晴小筑大门口站着一位广西青年,时已深秋,穿着夏衫,周身瑟瑟发抖,自说等了一整天。天黑了,再次回报先生,他还是不见:“可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角色找来了。给他买件衣服吧。”真的,在纽约,在各种微茫的虚誉前,我无数次目击他脸色一横,断然罢休,叫我不要替他去做。

        如今诸事再不必征询他了,这是我唯一的快感,同时,悲哀而无奈何:纪念馆的布置,有如复仇,也如背叛。年来我和小代小匡不暇思索地做着,几次说:要是先生能看到,该多好啊。开馆那天,瞧着人流涌进场馆,忽然我不愿想象此刻先生活着,由小代小杨扶出来。

        为什么呢,我不知道。据馆员统计,大半年来,单日的参观者多愈千人,少则愈百人。不消说,那是旅游旺季与淡季的数据,数据不是人,更不是文学。海顿与贝多芬的故居纪念馆,就我所见,常年空寂,木心这里要算人气旺的。有过一两次,我因事穿过纪念馆,撞见陌生的参观者,赶紧闪开,心里竟不起丝毫感喟。为什么呢,我想知道。

墙上的诗

        夕阳西下

        兵营的号声

        军号不悲凉

        每闻心起悲凉

        童年,背书包

        放学回家的路上

        夕阳斜照兵营

        一只号吹着

        多亏小匡,纪念馆墙面的文字大为改观。初期的选段多取先生自述,上墙后,小匡礼貌而断然地对我说:陈老师,要有先生的诗。木心长久怨我的无诗意,怎给忘了呢,我着即采纳。好几个夜晚,小匡小代捧出木心的所有诗集,轻声商量,他们远比我熟悉先生的篇目,提及某诗,旋即找出来。咦!我从未通读他的诗,经晚辈指点,而竟遭遇了好几首不曾留意的木心,譬如这首《号声》:

        二姐死后

        家里没有人似的

        老年,移民美国

        电视里的夕阳,号声

        

        号声仍然说

        世上没有人似的

        有谁注意到这首吗,落款1995年,文学课业已结束,木心尚未迁离杰克逊高地,《我纷纷的情欲》多半也在这里写成,《号声》即为其一。以我的偏嗜,喜欢读他写自己的小诗——“得意归得意/伤心真伤心”(《晚声》1994年)、“忆儿时春来养蚕/蚕蚕而不蚕于蚕的样子”(《蚕歌》1994年)——唉,躲在爬墙虎环绕的小窗内,原来他写的是这些诗,而书写长篇小说的煎熬,也在同期。那年我借他托尔斯泰的《复活》,他读了(当然,他早就读过),一脸心悦诚服而万念俱灰,哑着喉咙,用一种近乎蛮横的语气说:“这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小说。”

        怎样好法呢,我问他,他说,“从容不迫”。日后他缓解嫉妒的招法,便是取《复活》的段落,写成《帝俄的七月》《库兹明斯科一夜》。我还递他《枕草子》,他又那样地神色软下来,一脸无可奈何。不久,果然,他动了其中几段,愈发清洁而简单,不像散文,也不像诗。

        临到晚年的一次漫长发作,便是他的文学课,那是他给自己的交代,有如回声。当他痛论尼采,说这位德国佬尚有“堂吉诃德”的一面;他呢,出于自嘲抑或策略,总乐意招认己身的“哈姆雷特”性,但我亲眼目击二十年前的杰克逊高地,也住着一位堂吉诃德,我们这一小群,是围观风车的人,或者,一度成为他的风车。

        他果真给我们聊了五年的文学么?今年,带着尚未了然的固执,我再三再四走去那幢小楼,停一支烟工夫,毫无感伤,而是,平静的、近于窒息的惊讶。非得到他死了而我站在昔年的现场,这才看清那时的木心,多么疯狂。我以为,那份文学讲义甚至比“狱中手记”更疯狂:“文革”中的木心尚属壮岁,与囚禁他的势力,难解难分,以致胆敢硬做惹祸致命的事;而在纽约,命运根本不理会杰克逊高地这位异国的流浪汉,一个孤单的老头——加上几个乌合之众——为什么他的求生总像是在找死?当年,就在这窗台里,他满心狂喜谛听彻夜的鸟鸣,周围是岁岁逼近的绝望,陪他写诗:

        草坪湿透,还在洒

        蓝紫鸢尾花一味梦幻

        都相约暗下,暗下

        清晰,和蔼, 委婉

        不知原谅什么

        诚觉世事皆可原谅

        迄今我无法想象他在上海被囚禁的处所,但是三大册厚厚的文学史讲稿,确凿写在这幢砖砌的小楼。

        小代是对的。他不愿看见老头子的物事一件件拿去外面给生人看,宁可锁在家里,齐全、完整,好比先生仍在世。有一天小代会离开,带走只有他知道的往事,而我私藏的木心记忆,并不在乌镇。纪念馆,是献给读者的礼物——但愿没有言过其实——读者没见过他,是要有个场所给大家找他。他死了,近年得名,变成被想象的人物,变成一组寻章摘句的辞令,或者,缩减为一首短短的小诗,《从前慢》。

        木心被扔到街上去了。我在纽约找他。事情怎会变成这样呢,我没想到:我自以为试着为他赢得尊敬,可是当《文学回忆录》面世,故居纪念馆落成,我越来越牵念的却是僻静的杰克逊高地,是那年头默默无闻的木心。我曾认定这里是他的孤绝之境,直到他死了——直到这份稿子写到快要完篇——我才幡然醒悟:那段无望而嬉笑的日子,最真实,最好玩,电话打过去,老头子穿着家居的棉背心,给我开门。

        位于E号地铁线末尾一站的琼美卡郡,很远,去森林小丘须转两趟地铁,也很远。那两处公寓老早有了新的租客,唯杰克逊高地这幢空荡荡的小楼,一点没变。多好啊,真是天意,如今散步走来,没人知道我是谁,没人知道,这里是木心留给我的纪念馆。

        2014年12月5—30日写于纽约

纽约皇后区杰克逊高地82街木心旧居正门。
【延伸阅读】

        木心(1927-2011),中国当代文学家、画家,生于浙江桐乡。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曾就读于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后转投林风眠的杭州国立艺专。1982年起长居纽约,最终落叶归根,卒于乌镇。其多舛的命运与杰出的艺术成就直到晚年才逐渐为人所知,被海内外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奇人物。

        2010年,美国纪录片导演Tim Sternberg和Francisco Bello赶赴乌镇,为木心拍摄他生前唯一一部纪录片,历时一周。翌年,木心辞世。2012年4月19日的Leap杂志刊登了Tim Sternberg和Francisco Bello撰写的木心纪录片拍摄笔记,他们说一开始木心是拒绝拍摄的。

        在被允许拍摄后,接下去六天,“我们一点一点地完成了对木心的采访,这中间,木心屡屡要求暂停,以调整呼吸和整理念头。和我们事先听到的不同,木心很健谈,游刃有余地在不同话题中轻松穿梭,从东西方的文学和艺术的传统到古今艺术的差别。”

        在Leap杂志的文章中,两位导演说,他们清楚地知道,这很有可能是木心最后一次接受访谈拍摄了。“这让人有些心酸,毕竟老人在我们采访时是那么有生气:脸上几乎没有皱纹,仿佛岁月没有在他面孔上留下痕迹,他的眼神清澈,思路很活络。 ”

纪录片《梦想抵抗世界》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