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 绿色“活文物”——贵州有哪些千年古树王?

2020-11-04 22:01
贵州

以“山地公园省”著称的贵州,因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气候条件优越,地质构造独特,造就了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加之贵州各族人民素有敬畏古树、保护古树的传统,尤其是苗侗民族,把树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不少千年古树名木绵延至今,枝繁叶茂。

古树标本

不少古树名木因久远的树龄及树种的珍稀,堪称古树之王,构成了贵州乡土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着贵州的历史变迁,记载着贵州环境和气候的演变。这是大自然留给贵州的宝贵财富,是活着的绿色文物。今天,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脚步,走近贵州古树之王,聆听古树名木的自然吐纳,延续人树合一的古老传统,续写绿色发展的时代华章。

这些古银杏到底谁是王

长顺”中华银杏王“

银杏起源于2.5亿年前,是与恐龙同时代的古老裸子植物。贵州独特的气候与地理条件,滋养了众多古银杏,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银杏树,多在贵州境内。

在贵州盘州市妥乐乡,600年树龄以上的银杏树就有1000余棵,是世界上古银杏生长密度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至今仍保留着“人树相依”的树文化,素有“世界活化石基地”“世界古银杏之乡”的美称。

然而,最古老的银杏树并不在妥乐。长顺县广顺镇石板村天台山有一株古银杏,树龄据称已有4700多年,被誉为“中华银杏王”。它由两棵硕大的银杏“老祖树”和周边无数棵高矮不等粗细不一的“孙子辈”枝干紧紧包裹着生长而成,周长16.8米,树高50余米,需13名成年人伸展双臂方能合围,树冠遮地3余亩;每年结果实3000多斤,单是掉在地上的银杏树叶就有千余斤。

但“中华银杏王”未必是真正的王者。据介绍,1993年,国家绿化委员会在全国的调查成果中,选出十棵古银杏,最大的一棵就在贵州福泉李家湾。李家湾“银杏王”高50米、树围16.1米,据当地人称,已有6000多年树龄,曾于2001年载入吉尼斯纪录,被誉为世界最粗大的银杏树。

梵净山紫薇王

紫薇树,中国珍贵的环境保护植物,也称之为百日红、“痒痒树”,轻抚一下它的树皮,就会颤抖不止。

世界上最大最高的紫薇树就在第五大佛教名山——梵净山麓下的紫薇王保护园。“紫薇王”估测树龄1380多年,树高34米,冠径15米,胸径1.9米。1998年被选入贵州省古、大、珍、稀树名录。因属孑遗植物,科学界视为活化石。

“紫薇王”高大挺拔,筋骨嶙峋,每年脱皮一次,开花时花色红白相间,朵大色艳,十分美丽。然而它只开花,不结籽,不繁衍,因而全国仅此一株。人们用“稀、奇、神、灵”来形容这株千年神树。

稀:孑遗植物,绝无仅有;奇:树一年开花三次,脱皮一次;神:种子落地不生,枝条嫁接不活,树干、树叶均可入药;灵:当地百姓和过往游客奉之为神灵,香火旺盛。

“侏罗纪”最后的生命——赤水桫椤

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角

桫椤,2亿年前的一种高大木本树蕨,被誉为“蕨类植物之王”,在地球中生代侏罗纪、白垩纪时期盛极一时,与大型爬行动物恐龙同生共荣。如今,恐龙早已灭绝亿年,而在赤水的金沙沟,就有四万多株桫椤躲过了地球上近两亿年的数次劫难,奇迹般地繁衍至今。它们是“侏罗纪”最后的生命,也堪称赤水植物王国最早的原住民。

1983年10月,贵州省人民政府组成“贵州省珍稀濒危植物考察组”,深入赤水金沙沟考察珍稀植物——小金花茶。一位科学家因为内急而躲到沟谷边小解,“不经意”地发现了一株奇特树蕨。随后考察组成员详细地考察了这种树蕨的特征,确认这种植物就是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桫椤,从而结束了赤水桫椤长期不为人知的历史。

桫椤的发现轰动全国,赤水是国内和世界上罕见的桫椤天然集中分布区,被科学家誉为“桫椤王国”“桫椤的最后一块避难所”。

贵州楠木王中王

楠木,俗称金丝楠,中国特有的珍贵用材树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金丝楠木质坚硬,经久耐用,耐腐性能极好,带有特殊的香味,能避免虫蛀。产于贵州等地的小叶桢楠,堪称金丝楠中的上品。明清时期,金丝楠木为皇家所垄断,将其作为御用之材,皇家的宫殿、陵寝、坛庙等建筑多为金丝楠木制作。由于历代砍伐利用,致使野生楠木资源近于枯竭。

在铜仁市思南县,野生楠木储量尚有15万株以上,其中100年以上楠木古树895棵,楠木古树群15个,当地野生楠木数量之多、年代之久、分布之广为中国仅有。其中一棵金丝楠木,巍然耸立在思南县青杠坡乡四野屯自然保护区内,高45米,胸围8.92米,估测树龄达1300余年,冠幅南北长近46米,东西宽47米,被誉为“中国楠木王”,当地居民奉之为“神树”。

贵州另一株树龄更长的金丝楠却低调得多。在都匀市石龙乡甲壤村塘榜布依山寨,经都匀市林业部门调查,这一带生长的珍稀濒危野生金丝楠木树龄在1000年以上的有108株。其中最大一株矗立于塘榜寨最前端,直径3米左右,需7人围抱一周,树高80多米,树干胸围约18米,树龄约有1600多年。其树质结实,树形高大,主干似擎天之柱,四季常青,成为黔南之冠。当地少数民族同胞自发组成义务护林队不许任何人砍伐,默默守护着这片野生金丝楠树林。

千年豆杉王

2014年10月26日,贵州黔东南州岑巩县客楼乡下寨村,一株已有近两千年树龄的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红豆杉被该县林业部门发现。

这株红豆杉胸围5.85米,树干直径1.86米,需5个成年人牵手才能合抱,树高约30米,偌大的树冠枝繁叶茂,如巨幅绿色伞盖覆盖了约500平方米的地面。经考证,这株“千年豆杉王”堪称亚洲第一大红豆杉。

这株“千年豆杉王”被客楼乡的群众尊为“风水神树”,每年都要到树下去烧香叩拜,祈求人畜平安、五谷丰登。据当地林业部门走访调查,在岑巩县海拔最高的客楼乡境内还有千年古红豆杉3株,大小红豆杉总数在万株以上,其中有两个红豆杉聚生群落,数量均在60株以上。

独特的地理位置、润湿的气候、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当地群众强烈的树崇拜意识,是红豆杉树得以繁衍生存的主要因素。

千年“四球茶”

千年“四球茶”。处于世界茶树原产地核心区域的贵州,是全国野生乔木大茶树和灌木古茶树保存最多的省份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发现古茶树达120万株以上,其中200年以上的古茶树15万株以上,千年以上的古茶树1万余株,最大的一株古茶树,高达9米,冠幅9米,胸围约1.7-1.8米,树龄约3200年。这株古茶树,正是“隐居”于普安县青山镇夜郎坝附近山中的“四球茶”古茶树。

四球茶是当今世界最古老的茶树品种。普安四球茶古茶树是目前国内发现最为原始的、植株最大的古茶树,是我国古茶树的宝贵资源,在茶树起源、演化和分类研究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除夜郎坝外,普安县相关部门又在境内的江西坡、新店、雪浦等地相继发现野生四球茶古茶树居群,共有茶树2万多株,分布面积达上千亩。

更让人震惊的是,1980年在普安与晴隆两县交界的云头大山笋家箐发现的茶籽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鉴定,确定为四球茶茶籽化石,距今已有100万年以上。

中国杉王的古今传奇

中国杉王的古今传奇。杉,在我国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常绿针叶乔木,又叫杉树、杉木、沙木,树高可达40至50米。

杉树常见,然而古杉却不常见。杉因生长迅速,树干挺直,在建筑、木材加工等领域用途广泛,因而是最容易遭受砍伐的树种之一,这导致了古杉稀缺。正因为如此,生长在贵州习水县东皇镇太平村的一棵800年巨杉,在贵州众多古树名木里虽然只是“小字辈”,但在杉树圈里却是当仁不让的“中国杉王”。

这棵古杉成名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中国多位资深林业专家考证,高44.8米,胸径2.23米,冠幅22.7米,主干材积84立方米。实为华夏之最,遂得中国杉王美称,并载入中国农业资源规划纲要和中国地名词典。

中国杉王颇有传奇色彩。相传宋绍定六年春(公元1228年),将领袁世盟奉诏平播于此。为平息民族割地之争,以神箭落地为界,倒栽一杉树苗作为界牌。800年后,这棵杉苗成了中国杉王。

另据当地记载,1935年1月19日—3月2日红军转战黔北大地,中央红军在赤水河谷的元厚、土城、二郎滩及茅台等渡口与敌作战,四渡赤水。其间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曾两次在杉王树下小憩,这使“中国杉王”更增添了一种革命浪漫主义色彩。

内容来源:黔南日报

文/图 朱丽 刘江运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揭秘 | 绿色“活文物”——贵州有哪些千年古树王?》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