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拒绝内卷,走向自己的辽阔

澎湃首席评论员 西坡
2020-10-24 19:55
来源:澎湃新闻

因为一篇精彩的《门将扑出30球,中文男足0:12憾负医学 》,北大“中文男足”将他们在输球生涯中发现的快乐分享给了大众。这份不一样的快乐,在这个到处说“内卷”的时代,具有特别的意义。但是如何阐释其严肃价值,并不容易。

人类学家项飙指出,内卷有一个很重要的机制,就是不允许退出。大家不知道除了竞争之外,还有别的什么方式值得去生活。如果你退出竞争,你有道德压力,比如周围人的议论,父母的失望等等。

“中文男足”的走红,无意中开辟了一种退出竞争的渠道。我们球踢得烂,但文章写得骚啊。赛场失意,自媒体得意,这叫扬长避短,差异化竞争。

但是不要过度解读“中文男足”在舆论场上取得的另类成功。

是说输赢不重要吗?并非如此。既然是比赛,输赢自然是重要的,如果完全不在乎输赢,那么既是对对手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假如“中文男足”队员们是为了赛后的十万+而上场,那就不是有趣而是有心机了。

失败首先是失败,不正视失败就成阿Q了。北大“中文男足”前队长曹直在演讲《退一寸有退一寸的欢喜》中说,“中文男足的意义大抵如此,它教会我们失败,教会我们平庸,教会我们面对现实。”我想,这句话是再认真不过的。

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学生都有一个包袱,即他们曾经获得过毋庸置疑的成功,就是高考那回。这个包袱有两个效果,一是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取得更多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二是在他们难以取得更多成功时刺激他们,“好汉不提当年勇,你也只是个凡人”。

此前有一篇热门报道《绩点为王:中国顶尖高校年轻人的囚徒困境》,展现的是这些年轻人在内卷游戏中艰难适应的一面;“中文男足”却告诉我们,当下的年轻人不都是内卷游戏的被动参与者,他们不仅能够接受自身的平凡,而且能够从平凡处重新出发,“走向自己的辽阔”。

我们必须试着想一想,假如“中文男足”不是北大的,假如他们没有妙笔生花的能力,只是一群普通的少年,认认真真踢球,结结实实输球,那么你还会尊重他们吗?如果你是他们的父母,会不会忍不住说“球踢得那么烂,为什么要浪费时间?”

反对内卷,不是反对竞争,而是反对为了竞争而竞争,反对不创造价值的竞争。内卷扼杀了竞争的意义,让输家不甘心,赢家不快乐,输了想翻盘,赢了还得不停地赢下去。

良性的竞争应该是让参与者各取所需。适合这条赛道的,继续奔跑。不适合的,换条赛道,同样出彩。不论赢家还是输家,都能享受比赛。

我脑海里已经听到有人在说,你说得对我都懂,但现实是残酷的,怎么能拿孩子的未来冒险呢?一边吐槽内卷,一边参与内卷,大概是许多人的生活常态。但是我要说,你怎么知道你以为的对孩子好就一定是对孩子好呢?

制度并不完美,仍然需要持续改进。不让万马千军走独木桥,就得铺设更多的桥梁、隧道。但是体制机制的藩篱要破除,头脑中的藩篱也要破除,否则不管有多少条新路,人群依然会堵在那条熟悉的旧路上。

在一个日渐开放的社会,抱持一种过时的观念是有害的。就好比在手机即将普及的时候,花大价钱囤BP机很不明智。技术发达、物质富足的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必然会是多元化而难以定义的,人类更要学着为开放式的人生目标而努力。

放弃内卷思维,学会和自己相处,恰恰能够提高适应能力。路是走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

插图 蒋立冬  海报 郁斐

 

    责任编辑:程仕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