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国改革报点赞台州新乡贤机制改革!

2020-08-13 17:25
浙江

今天,《中国改革报》7版整版刊发《情系“浙”方热土乡贤反哺家乡》,点赞台州新乡贤机制改革。

40万名新乡贤活跃在浙江乡村,他们热衷公益事业,热心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

新乡贤机制改革,助力“浙”方热土发展孙金标 摄

浙江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熊建平(前中)一行考察台州市路桥区桐屿街道乡贤馆 孙金标 摄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一个国家如此,一乡一村亦如此。

“乡贤”一词,古已有之。浙江乡贤文化源远流长:“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浙籍诗人吟咏出的浓浓乡愁;“只留清气满乾坤”“要留清白在人间”是浙籍先贤传递出的傲然风骨……

进入新时代,乡贤工作迎来新春天。2016年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培育新乡贤文化;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写入其中。

浙江乡贤辈出,遍布各行各业各地。因此,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乡贤工作: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作出“推动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的工作部署;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作出的决议中,明确提出“落实‘两进两回’的长效机制”,使之成为“重要窗口”建设的内容。近日,浙江省新乡贤工作推进会在台州召开。会议指出,做好新乡贤工作是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的迫切要求,是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省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统一战线提质增效的有力举措。2016年至今,浙江已在全国率先探索形成以乡村振兴为背景,县、乡为重点的新乡贤统战工作新模式。

浙江新乡贤工作起步较早、覆盖面广,全省各地立足创新,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做法,在助力产业兴旺、人才回归、基层治理、公益慈善、乡风文明等方面成效明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各地已联系新乡贤达40万名。新乡贤们热衷公益事业,热心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成为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

招商引智搭平台

据了解,浙江省着力构建新乡贤工作大格局,进一步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统战部门牵头协调,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全面形成省级指导、市级统筹、县级负责、乡级主抓、村级参与的新乡贤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工作评价和人才培育机制,激励新乡贤积极发挥作用。

2019年,由乡贤直接或牵线投资约占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招商引资总额的65%以上——这也是金华市金东区将新乡贤工作与招商平台、引智平台有机结合后交出的答卷。

据介绍,过去缺乏有效渠道,不少在外打拼的当地乡贤想报效家乡却苦于找不到“娘家”。为此,金东区创新“两会两站”模式,通过一套班子统一管理异地乡贤会、商会、引才联络站、招商联络站,整合资源,并定期开展各类活动,增强乡贤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今年3月,浙江省推动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大会在嘉善县召开,由当地新乡贤牵线引进的上海大学全面战略合作项目在会上成功签约。

据悉,嘉善县把新乡贤作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桥梁纽带,去年在上海成立首个“善贤驿站”,打造在外新乡贤联络联谊平台。“‘善贤驿站’为乡贤们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园地、开展协作的平台、联系家乡的纽带。”嘉善县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打造该平台,嘉善县的乡贤工作不断外拓,建起了支持县域发展的“外脑”和“智库”。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浙江因地制宜把“舞台”交给新乡贤,推动乡贤“个人梦”融入浙江“发展梦”。

如今,浙江各地纷纷搭建平台,把新乡贤请上舞台。世界“宁波帮·帮宁波”发展大会、世界温州人大会、湖州人大会……一场场属于新乡贤的盛会在浙江大地轮番上演,呼唤游子“回家”,激发广大乡贤反哺家乡的热情。

据了解,浙江全省各地积极探索,高标准“选贤”,从能力、品德、贡献、群众认可等多个维度制定新乡贤标准,把符合标准的本地人、新本地人、在外本地人纳入新乡贤范畴。从东海之滨到浙西山村,从瓯江之畔到钱江两岸,越来越多品行好、有能力、有影响、有声望的新乡贤回归浙江。

乡贤回来了,但浙江没有止步于此,不仅为新乡贤设计一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全新路径,还以文化人,在每一位新乡贤心中再建一座精神家园,不断提升凝聚力,是浙江努力的方向。

产业返乡助振兴

在东海之畔的台州,桑梓之情在山海之间汩汩流淌。

2016年,台州探索开展新乡贤工作,出台了《关于促进乡贤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明确“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具体负责”的新乡贤工作格局,以“我的村庄我的梦”为主题,大力实施新乡贤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探索形成“六贤”工作法,实现新乡贤助力人才回村、产业旺村、生态美村、善治安村、文化育村、公益扶村的美好愿景,共同携手奋斗奔小康。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宁波市鄞州区成立发展顾问团,聘请11位新乡贤为鄞州高质量发展问诊把脉。顾问团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协助引进科技、管理等各类人才,并向上级党委推荐优秀新乡贤担任村(社区)“第一书记”,扎根一线开展基层治理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实践。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剑平回到故乡东吴镇南村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他带领团队下沉一线调研,推动在东吴镇南村和三塘村设立全国千村观察点。

弘扬时代新风,榜样是最好的引导。台州新乡贤成为建设台州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陈十一的大力推动下,成立了南科大台州研究院、台州·深圳创新中心两大创新平台;造就“汽车王国”的李书福在台州落户吉利卫星项目;“平安水鬼”郭文标三十年如一日守护、在惊涛骇浪中救回上千条生命……新时代,台州新乡贤正不负殷殷嘱托,努力扛起重任。

近日,“接轨大上海 潮从玉环来”玉环投资推介会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其中,总投资50亿元的晶科能源光伏电池生产项目落户玉环市。

此前,全球晶硅组件制造三强之一的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就在玉环市投建晶科光伏产业园。“从项目签约落地到投产,只用了6个月时间。在玉环建造工厂,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家乡的亲情和热情。”新乡贤、晶科公司创办人李仙德如是说。

在浙江全省“浙商回归”大背景下,玉环积极排摸、主动联系,努力做优服务环境,变以往的“拼地价、减税负、削门槛”为“优环境、比服务、讲感情”,全力招引以李仙德为代表的在外乡贤企业家。

近年来,台州依托全国78个城市的乡村振兴项目招商平台和100个台州市本级异地商会,建立动态化管理的新乡贤名录库、信息数据库。逢年过节时常问候,平时多加嘘寒问暖,遇到难题热心帮助,台州建立“线上+线下”沟通机制,打好“感情牌”,用真心“焐热”在外游子的心。以此为基础,台州设立以“乡贤带项目、民议选项目、策划出项目、招商定项目”的项目需求库,与乡贤名录库、招商库进行对接,从而推动涉及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文旅融合等多个领域项目快速落地。

多年的努力终有回报,时下在外乡贤回乡投资热情高涨。在仙居县湫山乡,新乡贤感念党委、政府关心,自发走访调研17个村,提出产业发展方面意见建议59条,领办特色产业项目16项,大大促进了当地的特色产业发展。

同时,台州探索新乡贤机制改革,各个县(市、区)因地制宜,陆续推出精准招商、产业领跑、项目引领、抱团作战、分线对接、项目消薄等举措,精准对接新乡贤主业回归,高质量高效率发挥新乡贤力量。在此过程中,台州坚持深化“三服务”活动,对回归项目在协议签订、公司注册、落地开工、投资进度、项目产出、疫情防控等方面进行全程跟踪服务,主动当好“店小二”,令新乡贤返乡发展如沐春风。

为营造良好氛围,台州开展“惠乡贤策、赠乡贤冠、送乡贤榜”活动,在金融帮扶、用地保障、精神激励等方面专门出台惠贤政策,让新乡贤“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有荣誉感”。

新乡贤还发挥人脉优势,当起“红娘”为台州发展引进许多优质项目。近几年来,在世界台州商人大会、台州乡村振兴项目全国招商发布会、台州·深圳投资合作等活动中,通过台州新乡贤牵线搭桥,一大批项目成功落地台州。

众多新乡贤怀揣项目、人才、资金纷纷响应家乡号召,回归故里,为台州扛起“三地一窗口”的使命担当,贡献更多力量。

据统计,近年来,台州引进新乡贤项目资金260多亿元,参与公益事业1949项,筹集各类新乡贤公益基金3.63亿元。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台州深化“万名新乡贤帮千村”“新乡贤百企助百村”等活动,将新乡贤作用与消薄工作深度融合,全市720名从商新乡贤结对613个经济薄弱村,合作资金达1.4亿元。

在温州,全市打造了21个乡贤助乡兴实践基地,吸引乡贤回乡创业。

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带着项目回来了;勇攀科技高峰的专家带着技术回来了;声名远扬的学者也回来了。

群贤共治促乡和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基层治理无小事,台州有615万人口,基层干部工作压力不小。越来越多的新乡贤自发献计献策,为家乡长治久安出一份力。

近几年,三门县等一些地方聘请优秀新乡贤回村参与产业帮扶、邻里纠纷调解、村庄治理等工作。

在黄岩南城街道有一支家喻户晓的矛盾调解员队伍,曾一年协助街道综治部门调处各类矛盾纠纷近400件,确保了一批市区工程进展顺利。这些人缘好、威望高的新乡贤,在山前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当地乡贤张胜荣的示范引领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在行政村撤并时,张胜荣日夜奋战。“当时,我们村集体收入有600多万元,而官山粱村是四五十万元,两村撤并,村民都有顾虑。”张胜荣坦言,官山粱村有土地资源,山前村有资金、有平台,撤并后发展前景开阔。“今年底,村里的小微园区就能让企业入驻,年收租金2700万元,就像当初承诺的,两村合并肯定会让村民过上更富裕的日子。”

新乡贤俨然是村民眼中的“老娘舅”,还是村里的“监督员”“参谋员”,成了基层干部的“左膀右臂”。

在台州路桥区横街镇,“超市式E调解”的模式得到群众的点赞。该镇在引入公检法司等部门法律专家的同时,引入乡贤参与其中,组成“E超市”调解人才库,有效弥补了基层调解人才紧缺、公信力不足的短板。自调解以来,共接到申请24起,乡贤调解员化解24起,调解满意率达到100%。

此前,台州一些地方探索开展新乡贤参与公共事务决策咨询、公序良俗关系协调等活动,带头宣传法律法规,常态化调解家庭矛盾、邻里纠纷,推进乡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近年来,台州帮助调解社会矛盾6253起,化解信访积案1187起。

据了解,按照“全民参与、乡村联动、多元共治”要求,一些新乡贤还担任兼职网格员,提升社会治理网格化水平。目前,台州市共有314位新乡贤担任兼职网格员,实现了走访连心全覆盖、问题诉求全收集、工作资源全下沉,进一步激活了城乡微治理。

象山县定塘镇定山村依托“村民说事”载体,实施“群贤协治”计划,共同解决村庄发展难题。舟山市定海区打造“海上枫桥”工作室,以乡贤为骨干,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000余件。

湖州、衢州、丽水等地新乡贤,积极投身“两山”理念实践;诸暨、武义将新乡贤工作分别与新时代枫桥经验、后陈经验有机结合,助力基层治理。

在浦江县,还有一个坚持数年的“两个半天”制度——每年正月初一、中秋,乡镇干部利用两个半天时间走村入户,集中召开乡贤恳谈会。平时,县领导和乡镇(街道)干部分别联系千余名重点乡贤及其直系亲属,与乡贤保持良性互动。

青山绿水留乡愁

今年3月初,总投资25亿元的赭溪文化创意中心项目正式破土动工,有着“天台文脉”美誉的赭溪贯穿老城区,连接着天台宗发祥地国清寺、济公故居等。如今,赭溪经过重点开发,将以“唐风宋韵”焕发新颜。

“除了看中它的发展潜力,更是因为有一份情怀在。”项目投资方负责人杨相如感慨,小时候家住赭溪沿岸,得知这个项目要开发后,勾起了许多童年的美好回忆:“下定决心要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

悠悠青山驻乡愁。“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台州,生态是最亮丽的底色,也是当地乡村的金字招牌。新乡贤具有丰富的知识、开阔的眼界和先进的发展理念,对本土的风土人情、文化历史、地理物产等尤为熟悉。台州借力借势,深耕新乡贤工作,邀请一批新乡贤专家,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品牌创新等。

“大家信得过我,我就要做好,要发展产业,引进资本,让村子活起来。”几年前,看到村庄污水横流、垃圾乱堆、违建众多,仙居县白塔镇新乡贤许子兵放弃经商,一头扎进村庄环境整治中,一年瘦了18斤。一个昔日破落的小村庄,如今蝶变为国家3A级风景区。最近,他又盯上了村口的四合院建设:“总共3000多平方米,40多个房间,四合院出租成功后,将给村里至少带来30万元的集体收入。”

借新乡贤之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这样的事例在台州比比皆是。台州引导新乡贤积极示范带头参与乡村厕所、污水、垃圾、田园“四大革命”等行动,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引导新乡贤挖掘乡村产业发展潜力,带动信息、资金、项目等各项要素回归,发展民宿、农家乐、采摘游、亲子游、民俗馆、野营地等乡村业态,助力乡村生产、生活、生态面貌大提升。

“山里一张床,赛过城里一套房”。如今的台州乡村,既有颜值,又有内涵,“身价”倍增。

在龙游县,新乡贤带来的“龙游飞鸡”、天池药谷、龙山运动小镇、竹溪谷民宿等项目,成为该县发展美丽经济幸福产业的领军企业。缙云县先后吸引普化源生态旅游度假项目、蛟龙谷旅游项目等100多个乡贤项目回归,累计回归资金50.8亿元。

一张消费券撬动乡村游。“多亏了我们村乡贤盛国宏出的好主意。”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湘河村党总支书记章晓平点赞道。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湘河村游客数锐减,且不少村民无法外出务工,也没了收入来源。长期关心家乡发展的盛国宏得知情况后,召集乡贤智囊团多次回村调研。乡贤智囊团与村干部反复沟通后,提出通过“山货集市+消费券”的模式恢复旅游。从4月18日开始,湘河村开辟“山货集市”,集中组织村民售卖山货,并免费发放消费券,既解决了劳动力闲置,又吸引了游客,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浙江乡贤同心战“疫”,或积极建言献策,或坚守抗疫一线,或踊跃捐款捐物,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明乡风润民生

热心公益事业,传递正能量。诸暨市新乡贤杨洪康为家乡捐款上亿元,用于建设公路、学校、文体中心等;长兴县募集乡贤慈善帮扶资金7700余万元用于社会事业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台州全市新乡贤凭借“十八般武艺”,采购口罩、防护服等,共计向省内外捐款捐物2.5亿元;他们奔赴防疫控险一线,或拿着“大喇叭”用土味方言给村民科普,或腾出自家房屋作为临时观察隔离点,或争当采摘员、销售员为农产品滞销找门路,开展各类志愿活动6300多人次……在这场疫情考验中,台州新乡贤心系家乡,携手共渡难关,扛起了应有的担当。

以文化人,传递正能量。台州打造“基地、基金”平台,让乡贤文化培育文明乡风,凝聚起更多的力量。

台州通过“塑乡贤墙、建乡贤廊、编乡贤书”等,让乡贤文化有了更好的传承。目前,全市建有乡贤墙(廊)、乡贤广场(公园)等420多处,编辑乡贤书籍80多册。同时,新乡贤还捐资5000多万元建设多家文创园、民间博物馆等。

传承乡贤精神,新乡贤作出表率,以公益反哺家乡。祖籍台州临海、浙江省最早回乡投资的香港企业家之一詹耀良,从1985年起一直捐款资助台州各地的学校办学。“虽然我生在上海,在香港长大,但父辈一直教育我,不要忘记自己的根在台州。”去年,向台州学院捐资1300多万元时,詹耀良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传承乡贤精神,各地劲吹文明乡风。上百张桌子整齐摆放,近千名老人围坐一起,吃蛋糕看节目……这样热闹又温馨的场景,在每年重阳节临海东塍镇东溪单村的孝老敬老活动上都能看到。在当地新乡贤的积极助推下,弘扬孝悌成为新风尚。这里先后成立村级孝心基金会,制定教育和慈孝基金奖励办法,让这个村一举成为全国闻名的慈孝村。

挖掘传统乡贤文化,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绍兴市上虞区人文荟萃,乡贤名人众多。早在2001年,当地就成立了全国首个乡贤研究会,开展乡贤文化研究。多年来,上虞当地坚持党委、政府和民间社团“两条线”并进,“新乡贤文化”转化为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量。余姚市阳明街道以“知行合一”的阳明文化为纽带,弘扬乡贤文化,凝聚乡贤力量。古今乡贤的故事,在浙江交相辉映。

近年来,台州鼓励支持新乡贤踊跃设立孝亲敬老、助学助医等公益基金,并推动新乡贤在纠纷调解、乡风文明、慈善公益、兴学帮教等方面发挥所长,助力乡村振兴。比如,临海市杜桥镇新乡贤发起设立乡贤教育奖励基金计划,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就有68位新乡贤认资6620万元,以留本付息的方式,用于每年重奖该镇优秀教师。

知乡贤、颂乡贤、学乡贤、当乡贤,已在浙江各地蔚然成风。

此心安处是吾乡,凝心聚力谋发展。今后,浙江新乡贤工作将以聚人心、优治理、促发展为目标,为浙江新时代“重要窗口”建设不断作出贡献。

(来源:中国改革报)

原标题:《【关注】中国改革报点赞台州新乡贤机制改革!》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