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仅3个国家:以色列如何与阿拉伯国家实现关系正常化

澎湃新闻记者 胡甄卿 实习生 刘竺婷
2020-08-14 16:47
来源:澎湃新闻

8月13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外交部发表声明称,阿联酋将与以色列国实现关系全面正常化。这使得该国成为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的第三个阿拉伯国家,另外两个国家分别是埃及和约旦。

在阿联酋和以色列达成此次历史性和平协议之前,以色列曾与包括叙利亚在内的主要阿拉伯国家展开一系列和平谈判,但取得的进展屈指可数。大部分阿拉伯国家既不承认以色列,亦没有和以色列建立任何正式的外交或经济关系,原因是它们认为以色列阻挠同为阿拉伯国家的巴勒斯坦独立建国。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综合半岛电视台、路透社与英国广播公司(BBC)等多家媒体以及相关资料,梳理了自1948年以色列建国70余年阿以和平进程中的重要事件。

1948年:以色列独立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正式宣布独立,并宣称拥有由联合国划给犹太人国家的地区的主权。次日,阿拉伯联盟在致联合国的信函中重申他们反对“两国方案”(即阿拉伯人与犹太人各自建国),埃及、黎巴嫩、叙利亚、约旦及伊拉克于当日进攻划给阿拉伯国家的区域边界,第一次中东战争随即爆发。不过阿拉伯联军最终被以色列国防军击败。

至1949年3月10日停战时,以色列控制的领土比开战时多出约三分之一。包括东耶路撒冷在内的约旦河西岸由约旦控制,加沙地带则由埃及控制。

1967年:以色列控制整个巴勒斯坦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同时对毗邻的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发起战争,是为第三次中东战争(也称六日战争)。以色列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占领了北部的戈兰高地(叙利亚领土)、南部的西奈半岛(埃及领土),以及包括东耶路撒冷在内约旦河西岸以及加沙地带。

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242号决议,呼吁“以色列从最近的冲突中所占领的领土上撤军”,以换取中东地区各国对彼此主权、领土完整和独立的尊重。但决议中关于占领的“领土”表述存在模糊之处,即没有明确是“全部领土”还是“部分领土”,这成为日后阿以和平谈判的一大争议焦点。

1978年:戴维营协议

在美国时任总统卡特的邀请下,以色列时任总理贝京和埃及时任总统萨达特于1978年9月在美国戴维营举行了会谈。埃以双方随后签署了《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和《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两份文件,即“戴维营协议”。该协议要求以色列分阶段撤离西奈半岛,并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建立一个巴勒斯坦过渡政府。

1979年:以色列-埃及和平条约

1979年3月26日,萨达特和贝京签署了历史上第一份阿以和平条约。根据条约,埃及最终在1982年收回西奈半岛。然而,众多阿拉伯国家认为该条约是“单独媾和”,是对巴勒斯坦人的背叛。随后,十余个阿拉伯国家与埃及断交,并中止埃及在阿拉伯国家联盟的成员国资格,将阿盟总部迁出埃及首都开罗。1981年,签署了和平条约的萨达特在开罗的一场阅兵式上遭伊斯兰主义者暗杀。

1991年:马德里和会巴以首次面对面交流

1991年11月,以色列分别与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代表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进行首轮直接谈判。尽管会上各方没有达成协议,但马德里和会为巴以双方直接接触开创了先例。会上,以色列亦与叙利亚围绕戈兰高地问题展开谈判,但最终因双方分歧过大而无果。

1993年:奥斯陆协议承认巴勒斯坦人民自决权

1993年8月,以色列时任总理拉宾和巴解组织时任主席阿拉法特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秘密会谈,并达成临时和平协议。同年9月,双方于美国白宫南草坪正式签署了《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即奥斯陆协议),该协议被认为是以巴和平进程中的里程碑,以色列与巴解组织由此互相承认,同时以色列将根据协议逐步撤出加沙地带与杰里科等地,将部分权力移交给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

然而,在协议签署后两年,拉宾遭以色列右翼激进分子刺杀,奥斯陆协议的落实工作被无限期搁置。

1994年:以色列-约旦和平条约

在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斡旋下,约旦与以色列展开和平谈判。当年10月26日,约旦与以色列在阿拉巴河谷签署了和平条约,由此成为第二个与以色列签署和平条约的阿拉伯国家。但由于约旦国内弥漫着亲巴勒斯坦的情绪,该条约并不受到民众欢迎。

至于其他阿拉伯国家,埃及对该和约表示欢迎,叙利亚则无视了该和约。

2000年:戴维营峰会无果

克林顿邀请以色列时任总理巴拉克和巴解组织时任主席阿拉法特参加戴维营峰会,促使以巴双方解决悬而未决的主要分歧,并达成全面的和平协议。然而,巴以双方未能达成一致,随后再次巴以双方再次爆发冲突,史称“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义”。

2003年:布什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

美国时任总统小布什、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时任主席阿巴斯和以色列时任总理沙龙在约旦举行了三方会晤。会晤后三方各自发表声明,正式启动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布什政府倡导的“路线图”希望在以巴地区实现“两个国家、两个民族和平共存”的目标,从而彻底解决巴以冲突,实现中东和平。

2007年:安纳波利斯和会重启磋商

在小布什提议下,中断了七年的中东和平进程重新启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两国首脑在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召开的会议上就解决两国长期以来的各种分歧进行了磋商,不过依然未能取得积极进展。

2009年:内塔尼亚胡支持两国方案

以色列时任总理内塔尼亚胡在以色列巴伊兰大学发表演讲,表示他支持两国方案,支持建立一个承认以色列是犹太国家且自身非军事化的巴勒斯坦国。

2013-2014年:华盛顿和平谈判

在美国时任国务卿克里极力劝说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重返谈判桌。然而,由于巴以双方在诸如领土划分等“原则性问题”上分歧严重,复谈无果。

2018年:以色列总理时隔22年再度访问阿曼

10月25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乘机抵达海湾国家阿曼首都马斯喀特,开展了为期24小时访问。这是以色列总理时隔22年再度到访阿曼。

仅两天后的10月27日,阿曼外交事务主管大臣在巴林举行的关注地区安全问题的“麦纳麦对话会”上公开呼吁地区各国接受以色列的存在,“以色列是存在于这个地区的一个国家,全世界也都知道这个事实”。

2020年1月:特朗普宣布“中东和平计划”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中东和平计划”将允许以色列完全控制定居点,主要内容包括:美国承认以色列根据这份计划所建议方案行使主权,这就意味着美国将继续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的首都并承认以色列对位于约旦河西岸定居点的主权。

与此同时,该计划建议成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以耶路撒冷东部郊区为首都;两国的首都应以隔离墙为界限,双方将在四年时间里冻结任何领土开发并展开建国谈判。

然而,该计划遭到多方抵制,不仅巴勒斯坦表示反对特朗普的“中东和平计划”,而且阿拉伯联盟也宣布拒绝接受美国政府提出的“中东和平新计划”,支持巴勒斯坦的合法权利。

2020年4月:以色列吞并计划暂停

以色列不同党派在4月达成联合政府协议,规定以色列将从7月1日开始在美国“中东和平新计划”下推进对约旦河谷和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实施主权”,所涉及的土地面积约占约旦河西岸地区的30%。

不过,在德国、法国、埃及、约旦与英国等国的反对下,以色列没有如期落实吞并计划。

2020年8月:阿联酋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

阿联酋阿布扎比王储穆罕默德、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三方通话后达成协议,同意阿联酋与以色列实现关系全面正常化,而以色列将暂停其吞并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的计划。

    责任编辑:李怡清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