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人玩艾灸,看得肉疼

2020-08-03 11:07
北京

首先声明,今天我们推的可不是医药广告,而是科普一位“老中医”。

这位“老中医”,我们都熟悉——李唐。

李唐不是那个画画的吗?

什么时候变成“老中医”顺带卖画了?

且听我慢慢说来。

01

李唐,北宋末南宋初画家,“大斧劈皴”创始人。

在南宋的山水画领域,李唐的影响可占“半壁江山”,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合称“南宋四家”。

说到李唐,必然要提到他的一幅巨作《万壑松风图》。

▲宋 李唐 万壑松风 绢本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座山非常的坚硬,石头上有很多锋利的切面,像是用斧头一点点劈出来的,于是有人把这招叫做“斧劈皴”。

▲宋 李唐 万壑松风 局部

山腰处朵朵白云,好像是冉冉欲动,一方面把群山的前后层次感划分出来,还使画面有了疏密相间的效果。

▲宋 李唐 万壑松风 局部

山巅的丛树,近树的松林,有隐有现的石径,加强了画面幽深的情调。

左方中景各有瀑布一线垂下,几折而后,转成一滩溪涧,涧水穿石而过,如闻声响,真是画到有声就是诗。

▲宋 李唐 万壑松风 局部

此时的李唐快五十岁了,画完《万壑松风》没多久,北宋就亡国了。

02

之后他被金国大汉抓走。

李唐是个爱国青年,历经千辛万苦,跋山涉水逃到了南宋首都临安,见到宋高宗。结果高宗说:“呀哈你咋来了?我这儿啥都没建好啊,没功夫管你们画院的事儿,哪凉快哪呆着去吧。”

于是……千辛万苦跑来的爱国青年,现在却沦落街头卖画。可如果要卖《万壑松风》这样两三米高的一张画,搞一张要好几个月,没画完就饿死了。所以不可能画大画了,于是开始画这样的小画。

▲《清溪渔隐》李唐

李唐是个全才,山水、花鸟、人物,样样精通。所以光画山水怎么行,怎么也得来些点动物啥的。

▲《牧牛图》李唐

李唐会画很多动物,最喜欢画牛。

▲《百牛图》 李唐 局部

03

李唐虽然画牛很牛,不过他画人物还更牛。比如这张,据说这是他最好的一幅人物画。

▲《灸艾图》李唐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炙艾图》又叫做《村医图》,这幅画描述走方郎中为村民治病的情形。

艾灸是古代一种治病的方法,简单说就是烧艾草,用热气刺激人的穴位。

我们现在常说的“针灸”,“针”是指用针扎,“灸”就是艾灸,古代是两个事情在一起做才叫“针灸”。

艾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点燃了之后,用热气熏穴位,暖暖的很贴心。

还有一种就比较可怕了,是把艾草搓成一个小坨坨,放在身上直接点燃,一直烧到皮肤烂掉,再贴上膏药。

疼得要命,而且伤口要一个月才能愈合。

▲《灸艾图》艾草 局部

李唐画里的明显是第二种,这两坨正在燃烧的艾草还在冒着红光。

▲《灸艾图》 局部

看看这个生病的人,他的背上正在烧着艾草,医生还在准备给他开刀,疼得嗷嗷叫,疼得鼻孔大开,疼得脸都变形了。

因为实在太疼了,会忍不住乱动,乱动的话医生就没法开刀啦,所以需要三个人按住他。

▲《灸艾图》 局部

面前的这两个应该是他的亲人,一个人的按住他的手,脚踩住他的腿,脸上写满了心疼。

另外一个可能是病人的儿子,不忍心看爸爸受苦,把脸藏到后面去,但是手脚还是伸过来帮忙。

▲《灸艾图》 局部

还有一个站着的人,她好像有点质疑这个医生,怎么会把自己的亲人弄得这么疼。

这四个人,一个是肉体上的痛苦,另外三个则是精神上的痛苦,两种痛苦被李唐用四种神态展现出来。

▲《灸艾图》 局部

再看这个正在治病的医生,全神贯注,好像已经习惯了病人的反应。

▲《灸艾图》 局部

医生身后有一个助手,正在撕开两块狗皮膏药。这个人可能还太年轻,不太能够体会别人的痛苦,这样的细节也被李唐画出来了。

那么,为什么李唐要画这样一个场景呢?

我们再来看一个细节,每个人身上的衣服都是破破烂烂的。

▲《灸艾图》 局部

医生的背和几个农民一样也是高高隆起的,可能这个医生本来也是个农民,半路出家做医生的,所以医术不见得好到哪里去。

▲《灸艾图》 局部

这样看来,这个场景就是一个悲剧了。

就连这个在偷笑的年轻人,他的生活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也许就这一会儿才能偷偷取乐一下。

▲《灸艾图》 局部

李唐画这张画,其实不是在记录一次看病事件,而是让皇宫里的人知道农村的疾苦。

但是艺术家是很弱小的,他费劲了心力画出这些画,却对整个南宋格局几乎没有任何改变。

▲《灸艾图》 局部

成立南宋画院的时候,李唐已经80岁高龄,不再有年轻时要把所有景色尽收画中的豪情,开始舍弃很多繁复的精彩,选择疏淡、简约、温润。

这也是李唐在经历无数人生风雨之后,获得的人生领悟。

原标题:《唐代人玩艾灸,路子太野了!看得肉疼……》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