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学家亚诺什·鲍克小传:流亡知识分子与锻造他的时代

宁雅(匈牙利罗兰大学、匈牙利中欧大学)
2020-08-12 10:50
来源:澎湃新闻

2020年6月18日,著名中世纪学家亚诺什·鲍克(János M. Bak,1929-2020)于布达佩斯家中逝世,享年91岁。鲍克的一生颇具传奇,他出生于布达佩斯一个改宗基督教的犹太人家庭,少年时期正值纳粹右翼分子肆虐匈牙利,鲍克和家人几番死里逃生。1945年苏联解放匈牙利,鲍克成为共产主义事业的热烈追随者。1956年匈牙利事件后,鲍克流亡海外,求学于德国哥廷根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在短暂任教于西德和美国后,鲍克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获得教席,工作直至荣休。1989年东欧剧变后,年逾六旬的鲍克重回布达佩斯,创立了中欧大学中世纪研究系,推动了中世纪中东欧史研究的国际化。

鲍克是匈牙利1956年一代流亡知识分子的重要代表,他的一生,对我们了解20世纪中后期中东欧的学术生态,以及冷战期间铁幕两侧的学者学术交往,提供了重要材料。

匈牙利时期(1929-1956)

1929年,鲍克出生于布达佩斯的一个富有的犹太人改宗家庭。他的父亲是职业经理,早年毕业于德国莱比锡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母亲则是一名活跃的作家,著有诗集多部,与匈牙利大诗人阿提拉·尤若夫(Attila József,1905-1937)等相交游。优渥的家庭出身和活跃的知识氛围,给予了亚诺什·鲍克良好的成长环境。家中一直有来自德国的年轻女佣照料鲍克的衣食起居,父亲的家庭图书馆里也多是德语以及法语和英语书籍,鲍克从小便在双语环境中成长。

中学时代,鲍克就读于著名的匈牙利王家贝哲尼·丹尼埃尔文法中学。当时匈牙利的文法中学仍保留有欧洲古典学教育的传统,古典语文学习在八年制的文法中学课程设置中占有很大比例。该校的拉丁语老师大都是布达佩斯大学(创立于1635年,1950年后改名为罗兰大学)古典系的常任教师,鲍克在那里接受了扎实的拉丁语训练。这些年少时打下的语言功底为后来鲍克的人生道路和职业选择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

二战爆发后,匈牙利犹太人的处境每况愈下。虽然早已改宗基督教,鲍克一家还是因为犹太人的身份受到了迫害。鲍克的父亲被征召到俄罗斯前线的劳工营服苦役,鲍克则被安排到专给犹太学生授课的班级,一家都被迫带上了犹太星徽章,他们的住所也被标记。1944年10月,匈牙利独裁者米克罗什·霍尔蒂(Miklós Horthy,1869-1957)有意与苏联休战并退出轴心国组织,纳粹德国随即占领了匈牙利,匈牙利境内也开始了针对犹太人的大规模屠杀。此时,鲍克的父亲已经从劳工营逃出、潜回了匈牙利,在众多朋友的接济和庇护之下,鲍克一家东躲西藏,熬到了1945年2月13日——苏联红军解放布达佩斯。

1944年纳粹德国军队占领布达佩斯

与许多同时代的青年一样,苏联解放匈牙利后,鲍克成了共产主义事业的热烈追随者。他加入了匈牙利劳动人民党(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前身),积极投身于该党的青年运动之中。也是在这些年里,鲍克学会了俄语,研读了大量马列经典著作,其中便包括恩格斯的《德国农民战争》。与此同时,鲍克完成了他在布达佩斯大学的本科学业,主修历史学和政治经济学。当时的布达佩斯大学正在经历组织改造和大换血,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格奥尔格·卢卡奇(Georg Lukács,1885-1971)成为该校的明星学者,时任匈牙利农业部长的伊姆雷·纳吉(Imre Nagy,1896-1958)也在该校教授农业经济学。在历史系主政的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伊丽莎白·安迪弛(Erzsébet Andics,1902-1986)。安迪驰早在1920年代就因参与匈牙利社会主义运动被捕,后来长期流亡苏联。她于1945年回到匈牙利,并在1949年到1958年间出任匈牙利历史学会主席。

随着匈牙利苏联化的深入,由于“资产阶级”的家庭出身,以及母亲的社会民主党党员的身份,鲍克被排除出了匈牙利劳动人民党的组织生活。1950年,鲍克被征召至匈牙利人民军服役,驻扎在匈牙利东北部的农村。在两年的军旅生涯里,鲍克接触到了不少驻地的农民。当地的不少农户因拒绝农业集体化而选择自杀,这些经历对鲍克的世界观产生了巨大冲击。与此同时,斯大林的去世和苏共二十大的召开,也迅速波及匈牙利。匈牙利共产主义运动内部的异议青年知识分子团体开始形成。当时最活跃的团体当属“裴多菲俱乐部”(Petőfi Kör),鲍克是该俱乐部的活跃分子。1956年10月,匈牙利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苏联和华约的武装介入使得形势骤变,匈牙利事件最终以流血悲剧收场。鲍克的同学和朋友接连被捕,他决定冒险趁夜翻越匈牙利和奥地利边境的山区。在当地红十字会组织的帮助之下,鲍克最终安全抵达维也纳,旋即前往西德。鲍克成为1956年事件后,近二十万匈牙利政治难民中的一员。

1956年匈牙利事件,示威人群聚集在裴多菲雕像下

西德和英国时期(1957-1965)

西德政府热情接纳了来自匈牙利的流亡学生,鲍克等人被安置在巴伐利亚州纽伦堡附近,并被允许就近进入大学就读。在匈牙利中世纪学家约瑟夫·德尔(József Deér,1905-1972,1948年起任教于瑞士伯尔尼大学)的推荐下,鲍尔拜入哥廷根大学珀西·恩斯特·施拉姆(Percy Ernst Schramm,1894-1970)门下,成为其关门弟子。施拉姆是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恩斯特·坎托洛维奇(Ernst Kantorowicz,1895-1963)、剑桥大学的瓦尔特·乌尔曼(Walter Ullmman,1910-1983)齐名的20世纪中世纪政治文化史研究的三大学者,三人均来自德语区国家。从施拉姆处,鲍克习得一整套研究中世纪政治仪式与象征的方法。1960年,鲍克获得了历史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后来以《14-16世纪匈牙利的王权和等级》(威斯巴登,1973年)为题获得出版。

珀西·恩斯特·施拉姆教授

鲍克的博士论文成书

同年,鲍克获得了英国文化教育协会提供的奖学金,前往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访学两年。旅英期间,鲍克和乌尔曼的高足珍妮特·尼尔森(Janet Nelson,1942年生)成为了挚友。同期在牛津大学就读的,还有鲍克在布达佩斯大学的同学拉斯洛·彼得(László Péter,1929-2008)。彼得在1956年匈牙利事件后流亡英国,后来成为伦敦大学学院下属的斯拉夫和东欧研究学院的教授。彼得的学生和学术继承人马丁·拉迪(Martyn Rady,1955年生),长于中世纪匈牙利贵族史和法律史研究,是后来的中欧大学中世纪研究系的老朋友,是为学界的一段佳话。回到西德后,鲍克先是从德国科学基金会获得两年的基金支持,从事博士论文的修改和出版。之后,又获得了马尔堡大学东欧研究所的助理教授职位。

旅德期间,鲍克同西欧的匈牙利知识难民群体保持了密切的联系。1958年,伊姆雷·纳吉政治科学研究所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成立,该所由一批1956年流亡西欧的原匈牙利劳动人民党知识分子负责运作,在政治上主张改良版的社会主义。该研究所带有冷战的外部色彩,获得了来自美国方面的资金支持。鲍克是该所的编外成员,参与组织了该所的多次会议和座谈。由于内外情势的变化,该所于1963年停止运行。此外,鲍克还和匈牙利流亡知识分子刊物《文学消息》(Irodalmi Újság)的编辑部同仁多有来往。该刊1950年创刊于布达佩斯,1956年后编辑部先后流亡维也纳、伦敦和巴黎等地,一直发行到1989年。

匈牙利流亡知识分子刊物《文学消息》

北美时期(1966-1993)

1966年,鲍克受邀前往美国特拉华大学担任富布莱特访问学者,为期两年。相较于上一代于1930年代抵达的德国犹太知识难民,鲍克没有经历“失语性”的问题。前述牛津大学的访学经历,不仅提高了鲍克的英语沟通能力,同时也让他结交了一批英美世界的学者,鲍克得以迅速融入北美学术圈。1968年,整个欧美社会迎来了重要的转折。在北美,学生运动、反越战示威和民权运动汇成巨流。在西欧,法国发生了著名的“五月风暴”,意大利正在经历所谓的“炎热的夏天”,而在西德,学生运动中的部分左派极端团体最终发展为地下恐怖组织。铁幕另一侧的东欧大地也在经历着震荡,被称为“布拉格之春”的捷克斯洛伐克政治民主化运动,被苏联和华约出兵镇压。鲍克最终决定留在北美,他接受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邀请,前往太平洋东岸的温哥华市任教。

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

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二十余年,是鲍克个人学术生涯中最为活跃的阶段。一方面,他积极组织学术会议,创立研究协会,加强了北美和欧洲的中世纪学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1971年,鲍克和同事理查德·昂格( Richard Unger,1942年生)一道召集了首届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中世纪研究工作坊。该工作坊至今仍在持续举办,是太平洋东岸中世纪研究的重要学术品牌。也是其中一次工作坊上,鲍克和现在北美中世纪研究的执牛耳者帕特里克·格里(Patrick Geary, 1948年生)成了忘年交。格里教授后来成为中欧大学中世纪研究系的学术顾问,每年都会来布达佩斯担任研究生答辩委员会的主席。1975年,正值德国农民战争爆发450周年暨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发表125周年之际,鲍克受邀在《农民研究杂志》(The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上撰文。次年,他被邀请加入该杂志学术编委会,与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罗德尼·希尔顿(Rodney Hilton,1916-2002)和埃里克·霍布斯鲍姆(1917-2012)等共事,与苏珊娜·雷诺兹(Susan Reynolds,1929年生)也成为了好友。1985年,鲍克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中世纪研究中心一道,举办了题为“中世纪加冕礼和政治仪式”的学术会议。与会者中的亚历山大·吉耶什托(Aleksander Gieysztor,1916-1999,波兰中世纪学家)、拉尔夫·吉斯(Ralph E. Giese,1923-2011,坎托洛维奇的学生)、雅克·勒高夫(1924-2014)、珍妮特·尼尔森等人均为一时之选,会议论文集于1989年正式出版。以多伦多会议为契机,鲍克和同事们创立了“中世纪王权研究学会”。学会会刊Majestas一直发行到2004年,总计发行12卷,是中世纪政治史研究领域的重要刊物。

另一方面,鲍克也竭尽所能,给来自母国匈牙利以及东欧国家的学者提供帮助,邀请他们参加会议,提供论文发表的机会。进入1970年代后,冷战局势逐渐趋于缓和,铁幕两侧的人文交流也出现了生机。鲍克邀请了匈牙利学者埃里克·富格迪(Erik Fügedi,1916-1992)、加博尔·克劳尼采伊(Gábor Klaniczay, 1950年生)和其他东欧学者前往温哥华讲学。鲍克本人也获得重新访问东欧的机会。1972年,鲍克被允许进入匈牙利,参加纪念“金玺诏书”颁行750周年的学术会议。此后,鲍克多次访问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等国,在给同仁们带去西欧和北美中世纪研究的最新动态外,还捎去了珍贵的学术书籍。同时,鲍克也致力于将东欧同仁们的原创性学术成果介绍给西方。在撰写大量学术史文章和书评外,他先后将富格迪的《中世纪匈牙利的城堡与社会》(布达佩斯,1985年)、《中世纪匈牙利的国王、主教、贵族与市民》(伦敦,1986年)和苏联学者阿隆·古列维奇(Арон Гуревич,1924-2006)的《中世纪的大众文化》(剑桥,1988年)等书籍译为英文。

重回匈牙利(1993-2020)

1989年,欧洲局势走向了一种非常戏剧化的发展方向。对鲍克等当事人而言,几乎没有人能预料到苏联和东欧的共产主义体制会以如此迅速的方式走向崩溃。以1989年6月16日在布达佩斯英雄广场举行的纳吉迁葬仪式为契机,匈牙利掀起了大规模平反1956年事件的浪潮。负责策划纳吉迁葬仪式的是匈牙利的非政府组织历史真相委员会(Történelmi Igazságtétel Bizottság),该组织的两位主要负责人是安德拉什·黑格杜什(András B. Hegedűs, 1930-2011)和玖尓吉·利特万(György Litván, 1929-2006)。两人均是鲍克的密友,前者是他儿时的好友,后者是他的大学同班同学,三人曾在1956年匈牙利事件中并肩作战。1989年的夏天,鲍克就住在黑格杜什在布达佩斯的家中,见证了这一系列历史事件。6月17日,匈牙利1956年革命研究所(后改名为1956年研究所)正式成立,专门从事1956年事件的史料整理、出版和研究,鲍克被聘为该所的高级学术顾问。鲍克担任这一职务直至去世。

1989年的匈牙利

1993年,鲍克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荣休。他受邀返回匈牙利,与克劳尼采伊一道建立了中欧大学中世纪研究系。中欧大学由美籍匈牙利裔金融大鳄索罗斯于1991年出资成立,以培养能因应后共产主义时代政治经济转型的人才为宗旨。鲍克利用其在德国和北美数十年建立的学术人脉,为该系网罗了一批优秀学者、制定了比肩北美名校的完善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并以比较史学方法和跨学科方法作为该系的主要特色。经过近三十年的耕耘,中欧大学建成了整个中东欧地区最好的中世纪研究系。鲍克本人也指导了一大批硕士生和博士生,当今活跃于中东欧国家的中青年中世纪学者,为数不少都与中欧大学有着学缘关系。英国利兹大学中世纪研究所的所长、波兰裔学者艾米莉亚·雅姆罗扎克(Emilia Jamroziak),硕士阶段便就读于该系。

与此同时,鲍克还组织编辑出版了多部中世纪中东欧史的大型史料集和工具书,包括《中世纪编年史史料导论》(1987年、2013年增补版)、《中世纪匈牙利法律文献集》(五卷本,1989-2012年)、《中欧中世纪历史文本》(1999年至今,已发行10卷)、《中世纪文献校雠学导论》(2017年)以及即出的《牛津中世纪中欧史研究手册》等等。2014年,在鲍克的倡议下,“中世纪中欧研究网络”正式成立,中东欧的中世纪学人们有了自己的国际学术组织。该组织每两年举行一次年会,至今已经召开四届大会:匈牙利布达佩斯(2014年)、捷克奥洛穆茨(2016年)、克罗地亚萨格勒布(2018年)、波兰格但斯克(2020年)。在推动中世纪中东欧史研究的国际化方面,鲍克和中欧大学中世纪研究系发挥了关键作用。在近年出版的几部中世纪欧洲史的通论著作中,都开始有了中东欧地区的专门章节。

2007年,鲍克从中欧大学荣休。在一次对俄罗斯的学术访问中,鲍克不慎骨折,晚年的他不得不拄拐出行。即便如此,在中欧大学的校园里、在中世纪中欧研究网络的年会上、在罗兰大学-中欧大学中世纪联合图书馆里,时常会出现这位拄拐老人的身影。在一次攀谈中,鲍克教授对我这个来自中国、却致力于研习中世纪中东欧史的青年学子颇感惊讶。鲍克教授还神采奕奕地提到了他在温哥华工作和生活时认识的华人朋友和吃过的中餐馆。

晚年的鲍克仍保持着对公共事务的关心。近年来,维克多·欧尔班治下的匈牙利政府日益右翼化和民粹化,执政党青民盟在全国掀起反难民和反索罗斯的宣传攻势,由索罗斯出资成立的中欧大学也不断处于舆论的中心。2019年,中欧大学正式决定兴建维也纳校区,并将布达佩斯的教学科研活动逐步移往奥地利。对于不少中欧大学学术社群的成员而言,此举不免让人联想到了1956年事件后的移民潮。面对时局,鲍克更多的是作为历史学者的无奈。在一次访谈中,鲍克表达了对当下欧美右翼民粹思潮兴起的深深担忧,他说匈牙利、波兰、意大利、奥地利等国的右翼政权在短期内不会下台,西方文明正处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今年6月18日,鲍克教授与世长辞,享年91岁。他身后的匈牙利、他热切爱恋着的祖国,会比六七十年前更好吗?

晚年的亚诺什·鲍克

参考文献

Bak, János M., Gyula Kozák, György Litván, and János M. Rainer, eds. Az 1956-os magyar forradalom: Reform–felkelés–szabadságharc–megtorlás. Budapest: Tankönyvkiadó, 1991.

Bak, János M. “A Life in Medieval Studies or Apologia pro vita sua.” Annual of Medieval Studies at CEU 14 (2008): 285–98. 

Boytsov, Mikhail. “János Bak (25.04.1929 – 18.06.2020).” https://medieval.hse.ru/en/news/373922496.html. 访问日期:2020年7月20日.

Celebrating the 80th Birthday of Prof. János M. Bak (2009): http://happybirthdayjanos.ceu.hu/. 访问日期:2020年7月20日.

Калитеевская, Ирина. “Янош Бак: «В Средние века всегда можно найти что-нибудь, что будет поддаваться нужной интерпретации».” https://arzamas.academy/materials/2069. 访问日期:2020年7月20日.

Klaniczay, Gábor. “János M. Bak (1929-2020).” https://medievalstudies.ceu.edu/article/2020-06-18/janos-m-bak-1929-2020. 访问日期:2020年7月20日.

«Мы стоим на пороге масштабных исторических изменений». Интервью с Я. Баком // Историческая экспертиза. 2019. № 4(21). С. 159-184.

Nagy, Balázs & Marcell Sebők, ed. The Man of Many Devices, Who Wandered Full Many Ways: Festschrift in Honor of János M. Bak. Budapest: 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 Press, 1999.

Rychterová, Pavlína, Gábor Klaniczay, Paweł Kras, Walter Pohl. Times of Upheaval: Four Medievalists in Twentieth-Century Central Europe. Budapest: 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 Press, 2019. 

邰浴日:《1989年匈牙利圆桌谈判研究》,《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7年第3期,第134-155页。

    责任编辑:钟源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