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议事厅|从“城市看海”反思海绵城市建设

澎湃新闻实习记者 李悦
2020-07-30 20:31
来源:澎湃新闻

2020年,中国多地出现本世纪最长梅雨季与百年一遇的汛情,汛情导致城市内涝多发。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合肥杭州局部道路积水、供电中断、人员被困甚至城市生活瘫痪。“城市看海”这一城市病基本覆盖全部31个省份,根据2016-2017水利部数据,每年平均有157座县级以上城市进水受淹或发生内涝。

“城市看海”问题主要源于城市化扩张,原有的湿地与水网被破坏,硬化的道路与建设用地难以渗透雨水;排水与防洪设施缺乏相应的系统性规划与科学管理。为缓解城市排水系统所存在的问题,2015年《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建设“海绵城市”。这一管理策略通过绿色生态的城市建设,实现在雨期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弹性应对气候变化并改善城市水生态。

根据《意见》,到今年底,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海绵城市目标要求,即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2030年80%以上的面积将达到要求。

住建部城建司副司长章林伟估算,海绵城市每平方公里的建设成本为1.6至1.8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估计,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五年以来,累计投资即将达到1.9万亿元。

那么,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是否有效改善了城市内涝问题?近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了上海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水务环境院总工程师黄瑾,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海绵设计所副所长陈涛。

五年建设,海绵城市初具成效

澎湃新闻:2020年是海绵城市建设的第一个节点,到目前为止海绵城市建设进展如何?是否达到了既定目标?

陈涛:我们目前的30个试点城市,基本上已经全部收官了,现在主要是部分省市在推自己的试点,同时也在按国家的目标要求全面推进落实。在成效方面,我觉得通过五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建立了基本的工作框架,也越来越清楚海绵城市到底要做哪些东西,主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现在也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城市技术标准和管理机制,每个城市也逐步完成了海绵城市的专项规划来指导后续的工作。通过这么多年的推进,社会民众、媒体都开始对海绵城市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

以上海为例,上海是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去年经过国家部委的考核。上海建成了相对完善的标准体系,海绵城市技术标准、图集、定额以及绿化、厂站等海绵城市建设导则等已经公布了,又编制了海绵城市建设案例集供大家参考。如国家试试点区临港新片区,从住宅小区,市政道路,河湖水系,公园绿地等各个方面的都开展了海绵城市的大规模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上海已经基本建成了三个层级的海绵规划体系,包括全市的海绵城市专项规划,16个区的建设规划,以及近期重点建设区块的实施方案。 

黄瑾:中国30个海绵城市的试点,在选择上比较严谨和科学,这30座城市,基于中国各区域经济和地理的不同背景和位置,所以它们具有标志性和示范效应,可以为将来同类型城市的建设提供参考。

2020年,作为海绵城市的关键年,我们也在传统的排水模式逐步走向传统加海绵;从过去的单一快排,灰色基础设施(即传统意义上的市政基础设施,以单一功能的市政工程为主导,由道路、桥梁、铁路、管道以及其它确保工业化经济正常运作所必须的公共设施所组成的网络)主导的模式,发展为蓄排协同,多措并举,绿色设施(即相互联系的绿色空间网络,由各种开敞空间和自然区域组成,包括绿道、湿地、雨水花园、森林、乡土植被等)、蓝色设施(指将绿色的空间与水管理系统连接起来的设施,改造现有的城市排水基础设施,以提高水利用率,城市管理暴雨和洪水的能力)和灰色设施协同,加上精细化管理。海绵城市从提出到现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还在路上,需要我们不断汲取前阶段的经验和发现不足,进行改善,完善,科学有序地推进。

攻克难点,海绵城市发展出因地制宜的建设策略

澎湃新闻:在这五年的实践中,海绵城市遇到了哪些亟待解决的难点、痛点?

陈涛:从现期阶段来,一些工程项目的海绵设计和施工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因为海绵城市和原来的一些设计理念不同。那么关键在于把海绵城市的设计能够和项目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来进行建设,同时要进一步关注和加强已建成的海绵设施的维护工作,确保发挥长期效益。

现在,人们容易把海绵城市建设等同于具体的某一种材料或技术,但其实海绵更像一个综合性的雨洪问题解决方案,需要系统地考虑。如果你不根据实际需要来做,非但收效甚微,还会人为增加过高成本,为后续的运营养护带来很大困难。举例来说,在一些开发强度本身就很低的地方,一些不熟悉的单位可能会盲目建设灰色海绵体,而不懂得利用周边绿色海绵体,实际并不会获得明显效益。

黄瑾:海绵城市建设所面临的难点,首先是空间问题,城市在密集型的发展过程当中,没有为海绵城市的建设留出空间。而在资金方面,海绵城市具有非常强的生态效应属性,工程和生态环境和发展,企业的生存和经济增长都会存在冲突,需要寻求更好的措施解决。

同时针对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区也存在着因地制宜的问题,城市的水位、土壤、气候、人文习惯、生活环境、历史风貌都需要进行了解。

海绵城市是跨领域、跨学科的,在各纵深领域的建设当中,各自都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机制和标准,海绵城市的专项规划要融入城市的发展规划,就要打破常规和围墙,这就需要时间去链接。举例而言,在原来的道路体系建设中,绿化是要高出地面,以达到快排至下游的效果。而在海绵城市建设中,要求绿化要比道路低,以达到滞水、蓄水的效果,这两个理念完全不同。这就需要打破纵向界限,彼此融合,并需要人力物力和精力,投入智慧解决一系列的冲突。

海绵城市也需要精细化的建设和精细化的管理。要一点一点,精细地在挖掘城市的功能,透水材料、弹力设施、植物都需要及时的养护,排水系统的良好运行需要与之匹配的管理系统,也涉及到专业人员的培训。因此,我们需要修炼内功,培养和引进人才,为传统行业赋能,也加强行业之间的合作,强强联手。

澎湃新闻:你们所提到的“因地制宜”建设海绵城市,在目前的案例中是如何解决的呢?

黄瑾:对于新老城区的建设,适宜的手段就会有所不同。举例而言,就是我们围绕苏州河两岸的建成区与桃浦、临港等新城区。举例而言,围绕苏州河两岸的建成区,要在满足人民生活生产需求的情况下,保持它的历史风貌和原来的排水体制,在有限的空间里挖掘开发可利用的面积,像街心小花园、生态停车位,客观评估老建筑结构的强度,是否适合做绿色屋顶等等。而在新建区域,或者说200公顷及以上的范围里面,我们可以更大手笔,提前将雨水花园,海绵街区,海绵道路等生态设施规划,设计和建设。

陈涛:以上海为例,比如说我们和北方的情况就会有所不同,北方水资源相对比较缺,地下水位也比较低,那么雨水的下渗与水资源回用的需求会更高。而上海沿江靠海,地下水位比较高,所以核心问题就是防洪排涝和水质的改善。所以在临港区域,建设了以水质净化为核心的海绵系统。为改善水质,我们会在设施中布排一些收水的盲管,让水经过渗透净化,再进入我们的管网和水系。

“城市看海”,解决方案在于发挥整个排水防涝系统的作用

澎湃新闻:海绵城市目前在解决城市内涝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海绵城市建设在今年长时间梅雨季节中的表现又如何呢?

陈涛:通常来说,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是要做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这要依靠很多措施才能实现,包括小海绵、中海绵、大海绵。小海绵如雨水花园、蓄水池,从源头削减掉一部分的外排的水量,减少外面排水管网的压力。但小海绵体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更适合于应对小雨,其蓄水量有一定的设计标准,超标雨水仍要排到管道。那么第二个就要靠整个排水管道系统,需要提升管道的排水能力,最终会进入到河湖水系里边去,也就是大海绵体,所以保护好大海绵体,确保有足够的空间是至关重要的。

从实施的情况上面来看,上海临港系统实施构建了小、中、大海绵体系,从今年梅雨季实际情况来看,临港新区海绵城市建设获得了不错的效果,没有发生内涝的情况。

黄瑾:让自然做工参与和助力整个城市的排水防涝,是排水防涝中有益的补充。它是一个弹性的措施,而并不是工程性的,因此认识海绵城市应该要更客观。

一个城市在应对洪涝灾害时,不可能完全靠灰色设施。举例来说,对于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不能要求整个城市的所有工程建设按照百年一遇的标准来做常态化建设,这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因此我们需要科学地去评价整个城市的防涝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海绵城市起到了延缓作用,延缓锋线出现的时间,透水性和调蓄的设施能够暂缓和滞留雨水,作为排水防涝中有益的补充。

而面对今年各地的汛情,虽然也有一些城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内涝。我们不能用单一的城市排涝能力来考核海绵城市,海绵城市也涉及到对于水质的改善、对水资源的保护。海绵城市能够起到截流与污染物削减的功能,节约了浇洒绿化和冲洗道路的水资源。它对水的量和质都起到了一些改善的作用。而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应该需要集整座城市的水设施,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协调做功。

应对质疑,海绵城市需要客观而全面的认识

澎湃新闻:海绵城市目前也遇到了一些质疑,如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内涝,或建设成本高,您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陈涛:海绵城市,它的目标是很多样化的,它的建设也是方方面面的。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海绵城市,它与整个城市发展的时间相比还是很新鲜的东西。由于城市本身已经具备一个完善体系,所以海绵城市建设会受到现状条件影响,在一些已建成的区域,只能做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但可能源头、过程、末端整套系统并没有完全按照海绵城市理念来规划建设。而在强降雨条件下,仅依靠已经建成了一些海绵体就要确保水患无虞,在现阶段是不现实的。

如果要彻底解决问题,应该是要完善从源头、过程到末端的整个系统,可能不单单是管网或源头建设一方能够解决的问题,后续还要不间断的努力。

黄瑾:在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的提出以后,行业里也带来了一个政策导向的春风,因此所有的项目里面都希望包装在海绵城市的体系里面,但其实海绵建设的成本是降低了。从前只有灰色设施,钢筋混凝土的设施,占用场地并进行工程性的建造,建造成本非常高。但是海绵城市建设更多的是让自然做功,不是完全用灰色设施来缓解问题。改造城市,镶嵌绿色,把海绵城市的元素融进去,这并没有增加很大的投资成本,并且更多的体现了生态社会的效益。

智慧城市,助力排水防涝系统

澎湃新闻:智慧化城市、物联网与数字化建设等,对于海绵城市建设有哪些帮助?

陈涛:海绵城市建设和智慧城市有较为紧密的联系,比如在评估方面,与智慧城市或者智慧水务结合,通过监测设备获得流量、水质标准等方面的数据,从而对建设成效进行评估。在城市防洪排涝方面,可以对积水点进行观测,并与气象部门进行数据连接,来预报预判。这又会指导我们后续预排预降工作,实现水的智慧化调度。

黄瑾:按今年的发展来看,国家提出了新基建的理念,就是要为所有的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和智慧化管理,让设施有感知,让所有的设施有像神经网络一样的感知系统。以实现事前感知,为下一场和可能面临的自然灾害做出预警,这就是智慧化的概念,即新基建赋予传统设施以人工智能,加强智慧化的手段,帮助管理能提前事先介入。

具体来说,上海城建设计总院目前正在参与和协助建立水务一体化的智慧平台,所做的就是AI赋能环境,这一平台总体的构架就是智能感知、基础设施、水务大数据、模型服务和智慧应用,展示层和门户共5个层次。

第一层智能感知,通过管网、水闸、污水厂、自来水厂、泵站、水库大坝上的遥感和物联网的监控,采集相关数据;第二层进行网络工程、云基础设施的建设;第三层对水务数据进行大数据的分析,分析城市的积水点,水质污染影响等;第四级进入智慧应用,形成数据和业务的集成平台,如AI平台、技术平台、指挥平台等能够帮助防汛指挥,综合管理河道水闸的运行情况,辅助政务的法规计划等等;最后在展示层,可以和手机联网的APP,在移动端就可以知道所管辖的业务范围是不是运转安全良好。

着眼未来,海绵城市理念将融入日常

澎湃新闻:面对2030年80%面积的达到海绵城市目标要求的任务,是否会面临着更大挑战?

陈涛:从未来10年的工作目标来看,我们会着力于构建更加优化完善管控流程、操作办法,加强人员培训,提升规划设计水平,施工水平和部门水平。

过去五年的试点建设,时间紧任务重,主要将海绵城市作为专项重点工作在推行,而后续海绵城市会变成一项日常的、常态化管理的工作,将海绵的理念落实进城市开发建设当中。可能以后听不到海绵工程的概念,而是在每一个新建改建项目的立项和方案中,就会结合主体工程,把海绵的设计融入进去。

黄瑾:海绵城市需要很多细碎的工程才能汇聚起大的效应,因此对整个行业的人都是考验,要考验你的耐心、细心和用心。比如在上海,城建设计院主导了上海的雨水规划的核心方案,朝着2030年的目标努力中,目标明确,过程努力,客观分析,严谨务实。

    责任编辑:吴英燕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