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长湖预分洪区渔民:已提前撤离,白天到鱼塘生产自救

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陈绪厚
2020-07-16 12:25
来源:澎湃新闻

“33.57米!”7月12日,湖北第三大湖泊长湖的水位突破历史记录,一场“长湖保护战”打响。

今年72岁黎士香和老伴在长湖边养鱼近40年,她家的30亩鱼塘位于荆州市纪南文旅区纪南镇胜利垸,这里地势低洼,是长湖的分洪区。长湖水位一旦上涨,便会威胁到这片鱼塘。

7月15日下午,黎士香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早在7月5日晚,当地干部连夜一家家敲门,通知撤离;第二天,大家就撤离了,“(他们)也是为老百姓好”。

从胜利垸撤离的人员一共有215户、695人,大部分选择回家或投亲访友,剩余的54户、80人被安置附近的董场中心小学。在这处安置点,黎士香渐渐安心下来,她说这是天灾,自己也看开了些。

澎湃新闻了解到,白天,不少渔民会进入胜利垸,开展生产自救,他们或提前把鱼捞起来出售,或在鱼塘四周设置围网,以防止鱼逃出。而根据当地防汛要求,晚上8点后,渔民禁止进入胜利垸,因此当地政府成立多个工作组,每晚一户户上门查看,以防止渔民私自回鱼塘过夜。

纪南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余克才表示,长湖水位略有回落,他们有信心守住境内的大堤,渔民们也基本完成了生产自救。

董场中心小学临时被改造为安置点,校门口滚动播放欢迎入住的字幕。 本文图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摄

养鱼近四十年,经历过五六次大洪水

位于湖北荆州、荆门、潜江三市交界处的长湖,是湖北省第三大湖泊,最大库容约7亿立方米。其中,荆州市境内长湖湖堤长35.68公里。

黎士香的家在鱼塘边,临近长湖,属于长湖的分洪区。纪南镇人大副主席李吉华说,这片区域低洼,且鱼塘较多,适合分洪,于上世纪70年代被化为长湖的分洪区。

据多位当地人士介绍,胜利垸有广义、狭义之分,长湖大堤内侧的鱼塘区域是狭义上的胜利垸;大堤外侧也有一片鱼塘,系渔民早年自行开发,该区域叫外芦台,而广义上的胜利垸包括外芦台。

当地一位官方人士直言,外芦台在大堤外侧,基本和长湖相连,一旦长湖水位上涨,此处的鱼塘很容易被淹,大堤主要保护的是狭义的胜利垸。

据多位渔民介绍,过去,附近村民在长湖里种田,那时为了产粮,鼓励围湖造田;改革开放后,村民们发现养鱼更挣钱,便转变为渔民,在这里养鱼至今。胜利垸的鱼以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黄骨鱼等为主,经过经销商之手,远销全国各大城市。

黎士香家的30鱼塘在外芦台,由她和老伴、儿子、儿媳等四人打理。收成好时,一年能赚十几万元。她说,在养鱼之前,她家在那里有十几亩的田。

养鱼近四十年,让黎士香印象深的大洪水有五六次。

第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初,长湖水位上涨,渔民们完全靠自救,只得在船上搭小棚,住在船上,“风一吹,船摇得厉害,挺危险的”。

1998年,发洪水时,长湖水位也很高,黎士香一家也是在船上熬过的。

改变发生在2016年。这一年,长湖水位达到历史新高,在政府的安排下,黎士香和家人提前撤离胜利垸,住进了附近董场中心小学的安置点,平安度过了这次险情。

干部半夜上门敲门,通知提前撤离

今年7月初,受暴雨天气影响,长湖的水位接连攀升。7月5日凌晨,长湖进入32.5米警戒水位,防汛抢险工作立即进行。

之后,按照湖北长湖防汛应急预案安排,长湖荆州境内的马子湖、胜利垸和长湖荆门境内的乔子湖、幸福垸作为预分洪区,要做好分洪准备。

李吉华介绍说,渔民们长年在胜利垸养鱼,绝多数在鱼塘边盖有简易的房屋,用来放置工具、饲料等,也有一定的居住功能,少数渔民在胜利垸直接盖了楼房。

当时,纪南镇做了两手准备:一是启动董场中心小学,立即消毒、通风,把教室改为宿舍,打造出可容纳100人的安置点;再是做渔民思想工作,当晚立即派干部上门,通知渔民提前撤离。

胜利垸共计4.18平方公里,有农田1800亩、鱼池4500亩,且临近长湖的均为鱼塘。李吉华表示,部分渔民有抵触情绪,不愿离开,需要干部一点点地做思想工作。

对此,黎士香的看法是,要求提前撤离,也是为了渔民们好。一旁的一位渔民补充说,“生命是第一位的”。

第二天,胜利垸215户、695人均服从安排,撤出了胜利垸。多数渔民回家或投亲访友,剩余80人被安置到附近的董场中心小学。因疫情原因,这学期董场中心小学没有开学,学校临时被改造为安置点,免费提供食宿。

安置点一共有80人入住,渔民们多上了年纪,喜欢在一起聊天。
安置点免费提供食宿,标准为每人每天35元。
安置点7月15日的晚餐是四菜一汤,有荤有素。

根据当地防汛要求,晚上8点后,禁止渔民进入胜利垸。为了防止偷偷回到胜利垸过夜,纪南镇成立多个工作组,每夜上门巡查,防止“漏网之鱼”。

纪南镇党委副书记王宁透露,极少数村民抱着侥幸心理,偷偷留宿胜利垸,如7月12日晚,他带队上门巡查中发现,一栋房屋有亮灯,进门发现一对夫妻留宿,经过一番思想工作,夫妻俩才愿意撤离。

一家门口堆满杂物,挂着渔网,工作人员拆下鱼网,从而发现角落里躲了人。王宁表示,为了万无一失,这样的巡查每晚都在进行。

学校教室被改造为宿舍,按性别分为男宿舍和女宿舍。
水位创下历史最高记录,24小时守堤

据荆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通报,今年6月8日(入梅)-7月12日,荆州共出现6次强降水过程,平均累计降水量575.5毫米。

长湖的保证水位为33米,历史最高水位是2016年发洪水创下,为33.46米。纪南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余克才表示,受周边地区暴雨天气影响,长湖水位一路上涨,很快突破历史最高水位。

数据显示,至7月8日8时,长湖水位33.36米,超保证0.36米,离历史最高水位仅差10厘米。到7月12日,长湖水位升至33.57米,高出了保证水位0.57米,比原历史最高水位高出11厘米。

纪南镇境内的长湖大堤长达16余公里,守护大堤成为当地防汛的重点工作。7月15日下午,澎湃新闻在大堤上看到,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人蹲守,他们身处迷彩服,并穿有救生衣。

余克才说,为了守住这段大堤,纪南镇共投入117名干部和723人值守,按两班制、三班制,实现了24小时蹲守。大堤也出现过险情,如滑坡、背堤面出现散浸,一旦出现,守堤人要立即处理。

长湖水位达到33.57米后,便出现回落,至15日下午,水位为33.37米。余克才表示,水位有所回落,一方面是自7月14日8时起,江汉运河开始为长湖撇洪,另一方面是最近几天周边的降雨量较小。

澎湃新闻看到,长湖水面距离大堤上端还有1-1.5米,比大堤内侧胜利垸鱼塘的水位高1-2米。这意味着,这段长湖大堤的安全暂时有保障,但若一旦发生决堤,鱼塘将会遭受巨大冲击,渔民们损失惨重。

在渔民心中,这段长湖大堤也非常重要,若直接决口,湖水直接冲进鱼塘,会冲垮围网,“鱼都跑光了”。而就算水位上升,胜利垸需要分洪,分洪的洪水比较缓慢,对鱼塘冲击力较小,损失会小很多。

2016年,长湖水位创下当时的历史记录,胜利垸有分洪,黎士香家的鱼跑了一半,不仅一年白干,还亏本了。

余克才表示,胜利垸是否会分洪,由省里决策,他们暂时没有接到分洪通知。根据目前的情况,他们有信心守住这段大堤。后面几天可能会有强降雨,长湖水位也可能会再次增长,防汛守堤工作不能懈怠。

纪南镇境内的长湖大堤有16余公里,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人蹲守

白天到鱼塘生产自救,回安置点食宿

渔民们最关心的是,鱼塘的鱼会不会跑。他们在配合防汛工作的同时,也展开了生产自救。

生产自救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提前捞鱼出售,由于鱼儿个头较小,且价格也低,一斤可能会有2元左右的损失;二是不捞鱼,而是在鱼塘四周设置围网,防止鱼逃跑。但后者也存在隐患,若围网被风吹倒了,或围网出现洞口,鱼会大量逃走。

黎士香的老伴、儿子、儿媳没有住进安置点。黎士香解释说,他们三人不放心,白天去鱼塘检查围网,给鱼喂食,晚上就在附近的安全区域休息。

为了生产自救,防止鱼逃走,渔民们在鱼塘四周设置围网

安置点的负责人李吉华表示,安置点的管理较为人性化,白天相对宽容,可以让渔民自由出入,不少渔民会去鱼塘看看,到了饭点再回,而晚上就严格管理了,不允许出去。

67岁熊传林也住进安置点,他养鱼29年,目前有10亩鱼塘。为了生产自救,熊传林提前捞了7000斤鱼卖,估计鱼塘里还有13000斤鱼。熊传林说,他的一日三餐都在安置点吃,白天会去鱼塘看看,“哪怕是心理作用”。

澎湃新闻注意到,多数渔民都上了年龄,住在安置点渔民也多在50岁以上。熊传林表示,渔民有老龄化趋势,养鱼不怎么挣钱,又辛苦,年轻人都不愿意干,像他养鱼10亩,正常情况下一年才赚3-4万元。

渔民们在鱼塘边盖有简易的房屋,部分房屋被淹了。

7月15日下午,澎湃新闻走访长湖大堤时发现,部分胜利垸的鱼塘有围网,部分鱼塘又没有围网。对此,余克才解释说,没有围网的鱼塘,是多数鱼被捞起来了,已经没有围的必要。目前,渔民们的生产自救工作已基本完成。

在董场中心小学的安置点,校门口滚动着欢迎入住的字幕,工作人员每天会为渔民们测几次体温,免费为渔民提供一日三餐,标准为每人每天30元,像15日的晚餐,是四菜一汤,有荤有素。渔民们的娱乐主要是聊天、看电视。

跟记者聊天时,黎士香的心情不错,脸上带着笑容。不过,她说,刚来安置点时,睡不着,要吃点安眠药才能入睡,后面才慢慢习惯。

李吉华表示,渔民们毕竟遭受了损失,心理压力大,刚来安置点时,能感觉到他们的心情压抑,因此安排了工作人员跟他们谈话,帮他们做心理疏导。

    责任编辑:徐笛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