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奉贤建设交通发展史上那些人和事吗?

2020-06-30 08:50
上海

关心奉贤大小事,关注“上海奉贤”一手掌握!

时光荏苒,

岁月变迁。

70多年间,伴随着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奉贤建设交通也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窗口虽小,亦能看到波澜壮阔、跌宕起伏。

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建设交通事业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

“奉贤长高了,变美了,交通更便利了,生活更惬意了。”老百姓的感悟和赞叹里无一不凝聚着奉贤建设交通人的心血,处处留下了靓丽的倩影。

时值“四史”学习教育如火如荼之际,我们将奉贤建设交通发展史加以整理、挖掘,并分设建交人风采、公路市政、交通运输、燃气管理、建筑建材、航务海事、行政审批、重大工程等8章,予以展出。

希望在勾起对过去峥嵘岁月的美好回忆之时更能激发奉贤建设交通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沿着前辈的足迹,带着百折不挠的“四千精神”,不忘初心使命,继续追梦前行。

第一期

建交人风采

吴桂昌

(1941~1999)

闵行区鲁汇镇人,

中共党员。

_

1960年3月在上海县基建科、县房管所工作,1962年6月起任奉贤县泰日公社光辉大队会计、泰日砖瓦厂厂长、中共光耀大队支部书记、中共泰日公社委员会委员。1976年6月起,任中共奉贤县建筑公司支部委员、市政工程管理所所长、城乡建设工程公司经理。1989年12月起,任奉贤县建设局副局长、局长。1994年1月起任奉浦大桥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95年8月,兼任奉贤县人民政府调研员,1997年6月起任奉贤县建设委员会主任。担任县建设局局长后,针对奉贤交通基础设施薄弱、越江难的现状,他坚持“四千精神”(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山万水、千方百计),不畏艰难,多方筹集资金,在历经浮桥、固定桥、合资造桥、集资建桥等曲折后,仅用1年7个月时间就建成奉浦大桥,奉贤人民“一桥飞架黄浦江”的梦想终于实现。江泽民总书记亲自为奉浦大桥题写桥名,时任市委书记黄菊及各界人士1000余人参加了庆典,10万多群众参加通车欢庆活动,这一幕为奉贤交通建设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拉开了奉贤路桥建设大发展的序幕。与此同时,在他的努力下,奉贤初步形成“九纵六横”骨干公路网,极大地改善了奉贤的投资环境。1987年、1995年吴桂昌同志两次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199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8年被授予上海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时至今日,代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四千精神”依然鼓舞着全体建设交通人,在前辈的基础上,不忘初心,奋力前行。

徐伯康

(1941~2018)

奉贤区青村镇人,

中共党员。

_

1964年3月在青村公社唐家大队担任民兵连长、治保主任、副大队长。1966年7月开始担任青村公社唐家大队党支部书记。1974年11月担任奉贤县农业局农技员。1977年12月担任青村公社塑料厂党支部书记。1979年6月,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开始援藏。1979年到1984年5年时间里,历任西藏自治区加查县委办公室秘书、加查县洛林区委委员、加查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负责人兼秘书、加查县委办公室副主任。进藏半年左右,前往海拔4500米左右、离县城60多公里的半农半牧区开展基层工作,在地广人稀的西藏地区,下基层经常一去几个月,吃住在当地干部群众家里。通过调研,先后有《为了夺取好收成》、《大搞多种经营 加快致富步伐》、《一份果园承包书的来历》等10余篇通讯被《西藏日报》、西藏人民广播电台采用,为加查县加快致富步伐作出了积极贡献。1984年6月,按规定援藏期满可以内调,但在加查县领导的挽留下,徐伯康同志再次克服个人家庭困难,又在西藏坚持工作了三年。8年间,仅回沪休假三次。1987年援藏结束回奉贤后,担任奉贤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徐伯康同志始终保持和发扬了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组织观念强,工作认真负责,生活勤俭朴素。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工作积极,开拓进取,为奉贤的交通事业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来源:奉贤建设交通

原标题:《你还记得奉贤建设交通发展史上那些人和事吗?》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