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的滚石里装着你我光阴的故事

2020-06-01 19:30
北京

作者:赵小薇

来源:物质生活参考(ID:wzshck)

40年前的1980年,台北市大安区光复南路290巷三号楼,刚服完兵役的段钟潭与二哥段钟沂一起,成立了一家名为“滚石有声出版社”的小公司。

这不是他们的第一颗“滚石”。四年前,热爱音乐的兄弟俩搞了一本介绍西方摇滚乐的杂志,名为“滚石”,意在致敬英国摇滚乐队“Rolling Stone”。

杂志赔钱。还完债后,兄弟二人决定换种形式继续做音乐。滚石唱片当时的目标是:制作华人自己的流行音乐。

纵然胸怀华语乐坛,彼时不过三十岁上下的两兄弟大概没有想到,这间公司一开,就是四十年。

“滚石能够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符号,完全超出最初的预计。”2010年的一次采访中,段钟沂这样说。

“在滚石,每一个名字都是经典”

明黄底色,黑白相间的圆形靶和一支箭。即便是无法对滚石众星如数家珍,这个标识,也以各种形式或模糊或清晰地封存在许多人的记忆里。

从70后到90后,甚至或许还有60后和00后,几乎没有一个人的青春,躲得开滚石这支箭。

从陈年旧事说开去。1981年,滚石的第一张唱片《三人展》中,主打拼盘的三位明星是:潘越云、吴楚楚、李丽芬。

其中,潘越云是滚石的第一个签约歌手,最为人知的主打歌是《我是不是你最疼爱的人》;至于李丽芬,其代表作《爱江山更爱美人》,怕是从90年代路过的人都能哼上几句;

封面上唯一的男性吴楚楚,是杂志社时期就加入滚石的元老。两年后他出走创办了飞碟唱片,此后十年间与滚石分庭抗礼,旗下曾有蔡琴、王杰、姜育恒、林志颖、小虎队等叱咤风云的人物,偶像派居多。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还有后来被李宗盛挖了墙角的林忆莲。

滚石签约的第一批歌手,则呈现出浓厚的人文特质。由男友操刀出了唱片《童年》的张艾嘉,吟唱着三毛诗篇的齐豫,当然,最终影响了滚石走向的,还是这位最初居于幕后的男友——罗大佑。

1982年4月,滚石推出罗大佑第一张专辑,《之乎者也》。许多年后,还有人记得躺在一众卡带间的这盘专辑:黑色封面,四个红色大字,罗医生穿黑色衬衫,带墨镜,满脸写着“我不高兴”。

一片甜蜜清新的卡带之间冒出的这样一坨黑色,很扎眼,很不和谐,不过,也很快被关注。

彼时还是放射科医生的罗大佑将x光对准社会和人心,对台湾社会的发展进行了深刻反思和批判。《鹿港小镇》唱的是从乡村转型到城市的失落感,《之乎者也》毫不留情地打击了对现代化的盲目追求。

人们突然发现,音符不仅可以靡靡,还能批判和启蒙,还能承载更为宏大的叙事——台湾流行音乐史无前例的批判与省思风潮,自此而起。

罗大佑火了。一张又一张专辑,一曲又一曲经典,成就了他,也成就了充满人文精神的滚石。“什么都可以抛弃什么也不能忘记”,近四十年后的今日,黄昏的街边,空荡的地下通道里,罗医生的歌曲,依旧被各种声音反复弹唱。

之后是李宗盛。他是歌手,也是滚石的头牌制作人。1985年加入滚石后,李宗盛制作的第一张唱片,就是张艾嘉的《忙与盲》;1989年,他为陈淑桦打造的《跟你说听你说》,成为台湾第一张破百万销量的专辑。华语乐坛由此真正意义上跨入唱片工业时代,滚石也自此步入全盛时代。

随之熠熠发光的,是难以忘记的一串串名字:陈淑桦、黄韵玲、娃娃、小虫、赵传、陈升、齐秦、张信哲、周华健、林忆莲、辛晓琪……

在这个或许可被视为台湾歌坛最美好岁月的时段里,许多名字被李宗盛“点石成金”,滚石与飞碟的明争暗斗沸沸扬扬,与此同时,滚石还向外拓展市场,除在台湾成立旗下不同个性的子厂牌和音乐工作室外,还在香港由罗大佑牵头成立了音乐工厂,在大陆则成立魔岩文化,除了唐朝、黑豹乐队、艾敬,还让又“魔岩三杰”之称的窦唯、张楚、何勇将演唱会开到了红磡体育场。

90年代中期到新世纪前,虽不及往日荣耀,但又有伍佰、张震岳、苏慧伦、陈绮贞、刘若英、任贤齐、徐怀钰、莫文蔚、无印良品……
1999年中,在危机四伏的新音乐世代到来前,五月天、梁静茹签约滚石。这块音乐巨石,在世纪末的喧嚣之中,留给众人一场又一场激荡的流行音乐盛筵。
20年后的此时再度回望,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不胜枚举的、曾经打动过你我的歌曲。

70、80后的walkman,90后的CD机与mp3,如绿皮火车轰隆而过的岁月中,在操场跑道上,在扰攘街巷里,在恋人牵手共享一个耳机的时刻,这些名字和与之相连的旋律,是青春的背景音,是不必刻意记忆也终难抹去的回忆。

“因为滚石在人们成长的时代,提供了值得纪念的歌曲给他们,成为了生命中很重要的记忆。”段钟沂曾这样解读滚石的“时代符号”属性。

那是滚石无法复制的黄金时代,更是华语流行音乐难以复制的黄金时代。

“我在滚石,我很重要”

人文气息与自由风潮,始自滚石创立之初。在段钟沂的回忆中,彼时大家没有经验,没有复杂流程,单纯靠直觉和灵感、判断和勇气去做事。

自由不设限,某种程度上成了滚石的特色;许多人在滚石的故事,也由此发生得很像桥段。

罗大佑自然是其中一个。出身医学之家,罗医生对当歌手还是当医生一事,犹疑不定。环境对他并不友好:轰轰烈烈的民歌运动已然归于校园歌曲风花雪月的平淡,创作歌手(Singer-songwriter)的概念还未形成,当局对思想管控极为严格,罗医生的歌曲,又恰恰是不合时宜地充满讽刺与愤怒。

每一家唱片公司拒绝罗大佑的理由都很正当,但滚石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即便报纸上有记者预测《之乎者也》只能卖两千张。“不管卖多少张,这就是我们要做的音乐。”段氏兄弟这样对罗大佑说。

《之乎者也》最终卖了14万张。媒体评价说,这张唱片是“在台湾国语流行乐坛投下的一颗改变流行乐史的原子弹”。

“小李”李宗盛的开端则更为坎坷。少年小李是不折不扣的学渣,被当教员的母亲送进最知名补习班,最终成了唯二落榜者中之一,另一个同学是轻微智障;待到去念工专,读了五年才修了五十多个学分,还差两百多分,最终只能肄业,靠送瓦斯为生。

但在滚石,小李很灵光。《忙与盲》开启了台湾乐坛风行至今的所谓“概念专辑”的风潮,他的个人专辑《生命中的精灵》,则在对情绪的讲述中,奠定了其娓娓道来音乐风格。

从罗大佑的大叙事、大时代,充满了集体主义的大我,回归到小李的个人主义,乐评人马世芳说,李宗盛“总是能够从这些生命的琐琐碎碎中找到诗的光芒,从鸡毛蒜皮的私我中写出史诗般的气魄。”

这就是滚石了。可以宏大,也可以细腻,可以波澜壮阔,也可以辗转反侧。在光复南路的小楼里,一切都有发生的可能。

比如从助理到明星的故事,滚石有很多。黄韵玲是1986年就进了滚石的,前两年都是做没钱拿的助理,直到1988年给齐豫和潘越云合唱的《梦田》写和声,才算第一次通过工作赚到了钱。

她记得滚石那时创作风很胜,赌风也很胜,下班后董事长也跟大家一起打扑克。但“还是很想做出成绩的”,太累了,就垫个卫生纸,随便睡在公司里。

周华健当年也是助理。他是在民歌餐厅被李宗盛“捡回”的, 之前因为接太多班,唱到喉咙发炎,医生拿针管插到上颚抽淤血,“命都快没有了”。多年后他回忆滚石,还记得进门的唱片柜上齐豫的、李建复的绝版唱片,每天下班,自己就一张张拷,像吸取养料一样。

他也是随便睡在公司的一员。但最特别的记忆不是外号叫“三毛”的老板段钟潭让他不要打赤脚、要带拖鞋来公司,而是当年结婚时,三毛问他:什么时候要小孩?——放在别的公司,艺人结婚肯定是要被阻止的。

他一度对老板很有些不满:写好了歌给他听,他却总是翻杂志。很久后段钟潭才给周华健解释:很多人是一边翻杂志一边听电台,所以静心的时候抓住了人不稀奇,在别人翻杂志时还能把人抓走,这样的音乐才成功。

刘若英当年是陈升的助理。她说第一次进滚石时“紧张到连路都不会走”。迎接她的是苏慧伦的海报,还有两行大字:“我在滚石,我很重要”。

有些人是慢慢变得“重要”起来的。厉曼婷刚进滚石是在制作部,觉得无事可做,后来她才发现这是段钟潭用人的方式:把你放入一片大海里,让你自己游,看你能撞击出什么火花来。
所以当她找到段钟潭,说自己想写词时,三毛一脸惊讶,但还是同意让她试试看,于是就有了《花心》。

不久后某天中午,李宗盛请制作部吃饭,叫嚷着说晚上要录音了但歌词还写不出来,叫她和另一个同事也写一写。在咖啡馆坐了两个小时后,厉曼婷交上了一稿《笑红尘》。

在滚石,才华是通行证。因而不拘一格的用人方式,才得以延续多年。

徐怀钰签滚石,是在阳台晒衣服时唱歌被制作人翁孝良听到;

“五月天”被挖掘,是李宗盛听了玛莎和阿信送到前台的demo,亲自将电话打给了团长怪兽;

梁静茹在马来西亚获奖后作为和声录进了cd,也是被李宗盛发现,才被叫去面试,最后成为一代情歌天后……

段钟沂曾这样解读滚石唱片“我在滚石,我很重要”的口号,在他看来,这是光环,也是责任,“要让每一个员工知道,滚石是属于大家的,要对所有的作品,所有听歌的人负责。”

“滚石爱你,永志不渝”

杂志时期,滚石的口号是“滚石爱你,永志不渝”, 段钟沂说,这是指要拿读者当终身的伴侣、爱人去爱。

爱意或者不渝,但全球唱片工业的颓势,却是终难挽回。滚石也在这魔咒里。

上世纪末起,音乐工业的样貌在Ipod和下载的裹挟下永久改变。鼎盛时期签下百余名歌手、在马来西亚、印尼、韩国等地开设多家分公司的滚石,不可逆转地陷入急剧萎缩的态势之中。

世纪之交,滚石唱片内外煎熬、腹背受敌:以独立公司的姿态挑战国际唱片公司,在竞争中消耗了大量行销和广告成本;在内地、香港和海外的扩张战线拉得过长;在商业化的过程中,原有的实力派、人文性的音乐形象,也被无形打破……

2001年,滚石香港和魔岩唱片宣告结业,国际公司逐步收回了滚石在台湾的唱片代理发行权,旗下歌手陈绮贞、杨乃文、伍佰、张震岳等人纷纷出走,更是令滚石雪上加霜。及至2005年,出走名单上又增加了万芳、任贤齐、小虫、黄品源、光良……次年,五月天与梁静茹加入其中。

坠跌之中,滚石还在寻找抓手、苦苦支撑。

2008年,纵贯线乐队成立。罗大佑、李宗盛、周华健、张震岳巡演两年,打造两张专辑,以音乐唤醒集体记忆;

2011年,推出滚石30周年巡回演唱会。从台北到广州,走过12座城市,演出15场,一票难求;
2016年,推出《滚石的爱情故事》。20首滚石经典歌曲,被改编成20集单元电视剧……
尽管前景并不乐观,但滚石依旧努力活着。去年六月,段钟沂在一场演讲中表示,滚石2万多首版权歌曲中有3500多首歌是成功的,滚石遭遇了危机,“但正是这3500首歌,构成了滚石的生命。”

滚石四十年的内核是音乐本身,音乐,也是滚石在如此险峻的环境中,依旧可以活下去的根基。

十年前的一场采访中,段钟沂在回顾滚石三十年时说,自己不会用兴衰来讲滚石,滚石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局。

“滚石还会继续战斗下去。”他说。

流水带走匆匆十年。四十岁的滚石,今天依然在战斗。

参考资料:

1.《滚石唱片30年:时间荡涤,留下一块滚石》,作者:许平柯,来源: 网易娱乐专稿,

2010年3月3日;

2.《回看滚石唱片由盛转衰的三个拐点》,作者:朴芳,来源:犀牛娱乐官方,2020年4月3日;

3.《故事丨李宗盛的失败与伟大》,来源:音乐推荐,2020年4月18日;

4.《周华健:我靠李宗盛座右铭熬过来》,来源:天天新报,2011年9月25日;

5.《滚石唱片创始人段钟沂:滚石不是贵族也没没落》,来源:新京报,2010年5月12日;

6.《中国流行音乐简史》,尤静波 著,李罡 主编;

7.《滚石集团董事长段钟沂:内容是音乐产业核心价值》,来源:《川报观察》,2019年6月17日。

*头图及内文图片为网络截图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