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丨禁食狗肉,是一个关于“文明”起源的问题

澎湃特约评论员 易之
2020-04-09 13:58
来源:澎湃新闻

4月8日,农业农村部在其官网公布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征求意见稿)》(简称《目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引人关注的是狗并没有被列入《目录》,这意味着狗有可能被禁食。

农业农村部在“说明”中表示,随着人类文明进步和公众对动物保护的关注及偏爱,狗已从传统家畜“特化”为伴侣动物,国际上普遍不作为畜禽,我国不宜列入畜禽管理。

在此之前,深圳也通过立法禁食猫狗。理由也与此类似,当地回复称:“猫狗作为宠物,与人类建立起比其他动物更为亲近的关系,禁止食用猫狗等宠物是许多发达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的通行做法,也是现代人类文明的要求和体现。”

无论是农业农村部还是深圳,在理由中都特地提到了“文明”。这个词汇本身也是网上争议的焦点。可以想见,“文明”容易进入文化辩论的视野,而文化辩论往往难有一个非黑即白的结论。

从网上看,有人说“中国有吃狗的传统,刘邦就吃”,也有人说“清代满族人就不吃”;有人说“兔兔也可爱为什么要吃”,那么也会有人说“昆虫可怕也没见人吃”……可以看到,网上很多讨论,常是近乎无解的循环往复。

禁食狗肉,不妨先将其从“文明”的高度降维,还原到摄取肉类选择的角度来看一下。狗肉之所以不主流,主要是因为不经济。狗的饲养成本很高,每斤成本就超100元,需要独处空间,且活动量大,不易长肉。这也是为什么成规模的狗肉养殖场几乎没有,检验检疫标准也相应匮乏,而偷狗、毒狗作为所谓“肉狗”的新闻却十分常见。

而与此同时,狗因为较高的智商,经过长期驯化之后与人类产生亲密关系,反而成为了人类社会的“工具”。在城市,狗是最常见的宠物,即便不把狗当宠物的农村,狗的主要作用也是看家护院,这一物种是作为活物、一种可以共情的生命嵌入了日常生活图景的。

犬类的基本生存面貌,决定了为何狗的话题常被有意无意与“文明”关联在一起。人会选择某些行为模式定义为“文明”,将有些定义为“残忍”,而定义的源头,常是主观的,由人的情感认知决定。比如孟子说“君子远庖厨”,看不得动物待宰的场面;但多数人看到臭虫,一拖鞋拍扁却鲜有自责的。同样是生命,为何前者有恻隐之心,后者却麻木不仁?主要是因为家畜与人类的互动、情感连结较为密切,故而展露了对众生并不平等的同情。

狗也是这样。无可否认的是,狗在全世界范围看,都是最为普及的宠物,已经成为伴侣动物。这样的生物,养殖既不经济,情感又易产生同情,再大兴养殖业容易引发很多人心理不适。而这种不适,往往就是人道的起源,也就由此而生文明的标准。文明很多时候的作用恰恰就是安抚人心,比如穿着拖鞋、短裤出入严肃场合,为什么被视作不文明?没有为什么,旁人看着不舒适。

当然,从现在的争论看,禁食猫狗成为一种思潮,但在中国似乎还没有变成文化禁忌。不过在总结疫情经验教训的当下,借着《目录》征求意见的契机,不妨细致梳理一下中国人的食谱,究竟哪些食物是必要,哪些成本过高不合算且有风险。而像禁食狗肉这种,众多人投射情感诉求的议题,也不妨多一些探讨。如果说文明是否包含禁食猫狗尚难达成一致,理性思考、情感尊重应当包含在内,应该是没有疑义的。

    责任编辑:程仕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