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十二时辰·寅时|“志愿者这事,做了就停不下来了”

澎湃新闻记者 王选辉 实习生 郑旭
2020-04-07 12:24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4月8日,武汉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从1月23日“封城”至今76天,在武汉的人们在十二时辰的不同生存状态,构成了这段抗疫史的历史切片。

寅时,即凌晨3时至5时,是十二时辰的第三个时辰,又称日旦或黎明,是夜与日交替之际,意为生机。
结束完志愿者工作,杨锦驾车经过长江大桥已近凌晨3点。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最忙时,杨锦要到凌晨三点才能结束志愿者工作,回到住处。他还记得,那天白天跑了两趟的物资运输,晚上又跟随其他志愿者前往湖北仙桃拉医护人员需要的防护用品,一直到凌晨才回到武汉。

今年37岁的杨锦是一名建材行业的从业者,武汉人,曾跟随家人外出生活13年,于2013年回到武汉。今年是他回到武汉的第七年,也是最不平静的一年。

在武汉“封城”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志愿者的身份未变,服务内容随着武汉疫情形势一直在变化。“封城”早期,医护人员上下班需要帮助,他加入运送医护的志愿者队伍;随后,武汉各大医院物资告急,他就四处帮忙拉货;物资问题缓解后,他成为社区志愿者的一员,帮忙采购生活用品。

“哪里需要志愿者,我就去哪里。”杨锦说。在他看来,做志愿者虽然有被感染的风险,但这个过程让他感觉很充实,“这些事情,做了就停不下来。”。

随着武汉逐步恢复生活秩序,各项工作已经有相应的工作人员负责,志愿者们也陆续回到自己原来的工作生活中。

这段时间,杨锦在朋友家自我隔离,确保自己健康之后才敢回家见家人。他很开心能看到武汉逐步重启,他也相信,自己也能很快回归正常的生活。

“封城”后加入志愿者队伍

1月23日,10时起,武汉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武汉进入“封城”模式。

杨锦的表姐,是武汉一家医院的医生,疫情发生后她就被调往防疫一线。看到姐姐如此辛苦,杨锦在思考:作为一个武汉人,自己能不能做些什么贡献?

物资,是武汉在面对疫情初期最为艰难的问题。武汉多家医院曾在防疫初期多次发布物资捐赠公告,恳请社会捐赠物资。杨锦在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的时候也曾多次听到物资缺口问题。

1月26日,杨锦在朋友圈里看到了一位朋友发布的征集物资搬运志愿者的通知,二话没说他就报了名。作为搬运志愿者,杨锦的工作是每天前往快递点,将从各地寄送到武汉的防护服、护目镜和口罩等物资分装打包,再将它们分批送到各家需要的医院里去。

1月26日0时始,在武汉市,除经许可的保供运输车、免费交通车、公务用车外,中心城区区域实行机动车禁行管理。杨锦的志愿者队伍则帮他开具了机动车的通行证,同时,杨锦每次所对接的医院都会给予杨锦相应的证明以方便他同行。

“那时候物资真的很紧缺,一些医生防护服已经破了还是坚持上岗,可以说是和病毒贴身肉搏。”杨锦说,在他看来,如果物资能够快一些运送到医生手上,医生也就少了一分感染的风险。

刚开始做搬运志愿者的一段时间杨锦非常忙碌,每天,杨锦所在的群里都会有很多家医院发出请求,由医院开具接收证明,杨锦负责运送口罩等物资到医院。

杨锦记得,他每天一早都要先去接志愿者同事,再到快递点将物资分送到几家医院。“有时刚送完,又听到消息说另一批护目镜和防护服又送到了,只能马不停蹄再返回快递点物资分送。”

有一天晚上六七点的时候,武汉一家医院请求将湖北仙桃的一批口罩拖回武汉。杨锦就和志愿者一起驱车,前往100公里外的仙桃,将物资带回来。这一来一回,就耗费了三个多小时。之后,杨锦将志愿者同事送回了家,凌晨两三点自己才回到家中。第二天,杨锦还要照常起床,开始新一天的运送物资。

“我也没觉得累,每天晚上回家洗个澡,在床上看个电视就睡过去了。”杨锦说,他没有时间去想太多,自己只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了自己能做的事情。

2月10日,武汉医疗系统渐渐恢复了正常,物资紧缺已经不是问题。杨锦也就结束了物资搬运志愿者的工作。

“做了,就停不下来了”

按照原来的计划,杨锦本来打算做半个月就不做志愿者了。因为按照武汉最初的延迟放假计划,春节假期被延期到了2月14日。杨锦觉得,那时候疫情应该也已经结束了。

但随着疫情的发展,他觉得好像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2月14日疫情结束不了。杨锦决定,把志愿者继续做下去,这一做,就是将近两个月。

他笑道:“这事,做了就停不下来了。”

杨锦(左一)和其他志愿者合影。

在运送物资的闲暇时间,杨锦还找了一份“兼职”——接送医院的医护人员上下班。他通过好友加入了一个有医护人员的接送群。每天医护人员都会在群里发布出行的信息,群里的司机会点对点地将医护人员从家送到他们工作的医院。

刚开始接送医护人员的时候,杨锦和他的车队们,只有简单的口罩防护,每次接送完一车,就要对车进行全面的消杀。“刚开始接送医护人员的时候还是蛮担心的。”杨锦说,但他相信只要做好防护和消杀,应该不会被感染。

每天,杨锦都会送两到三名医护人员上下班。他曾经接送过最远的一名医护人员是从江岸区的第二医院到江夏区的家中,需要很早就出发。“医护人员每天要很早上班,她又住得那么远,很不容易。” 杨锦说。

有时,为了缓解医护人员上班的焦虑,善于打交道的他在路上会和医护人员交流聊天。“从他们口中,才知道他们是多么不容易,疫情早期的武汉医院都是很慌乱的,物资也很不够。”杨锦说。

在物资和医护人员的接送渐渐得到保证后,杨锦又报名了社区的志愿者,帮助社区的老人家和福利院采购生活物资送到家。

杨锦还注意到了建设方舱医院、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运转而滞留的工人们。3月的武汉天气逐渐转暖,工人们缺少一些薄的衣物。杨锦便忙前忙后,张罗着给工人们运送一些相对薄的衣服。

“失业”的他,相信武汉必定胜利

随着疫情进入拐点和武汉医疗系统的恢复正常,一些小区也渐渐解封;超市开了,居民被允许上街购买生活用品了;医护人员也有政府安排的公交车接送了;物资也得到了充足的保障甚至还有盈余。杨锦渐渐觉得没有什么是需要自己的了,干了快两个月志愿者的他“失业了”。

杨锦曾经经历过2003年的非典疫情,那时候他在深圳生活。可能也是经历过非典疫情,杨锦才可以对新冠肺炎疫情用平常心去对待。非典疫情的经历让他觉得,只要科学地做好防护措施,自己的志愿活动就是安全的。

但他的家人有时候可不是这样想。刚开始做志愿的时候,家人对杨锦的行为是支持的,既可以帮助他人又可以服务社会。后来有一位志愿者因为感染新冠肺炎去世了,家人就开始担心杨锦,劝说他结束志愿服务。

在杨锦所在的志愿者的群,也曾经历一些“动荡”。志愿者去世的新闻给群里志愿者很大的打击,有些人退出了群。但杨锦没有退,他相信,只要做好防护多喷酒精,病毒就找不上他。好在,伴随着科学防控的普及,一些志愿者又渐渐地回来了,人数也越来越多了起来。

现在的杨锦,在借住的朋友家中“隔离”。频繁的志愿活动让他决定暂时和家人分开,等到隔离一段时间后确认自己身体没问题,再回到家里和家人团聚。

回想起自己的志愿活动,杨锦觉得很荣幸能够参与到武汉的防疫工作中,为防疫工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都是有子女的人,希望孩子在未来看到他父亲做的事情,可以成为他的骄傲,也希望可以给他树立个正确的三观。”

根据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3月24日发布的通告,武汉市将于4月8日起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复对外交通,离汉人员凭湖北健康码“绿码”安全有序流动。再过不久,武汉就要重启。

杨锦希望可以尽快回到以前的正常的生活中,“可能会一些缓慢,也会有一些困难,但是我们可以慢慢熬。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是要生活,还是要面对未来。”

    责任编辑:陈兴王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