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水口乡,一只鸡引发的短途春游

2020-04-06 09:54
上海

蒋瞰

 “非必要不出家门”的原则下,吃光了家里的存货。不知道谁说了句,这大好的“坐月子”辰光,得来只鸡吃吃啊。想来也是,我也要趁机补补啊。

问题是,上哪儿买鸡?

菜场这种地方还是不要去了,人多禽杂。超市里的冰冻货,我妈不能接受,那一辈的人,一定要看到活鸡现杀才安心。

灵机一动,想到之前去过的长兴开元芳草地酒店。那里的鸡鸭鹅,天然散养着供酒店餐饮,生态安全。而且我听闻早先酒店自大年三十歇业,疫情期间没有外人进出。就这么定了,一经联系,备案了姓名和身份证号,次日开车去买。

长兴和安吉相比,虽算不上“竹乡”,但毛竹林还是很茂密,远远看去,绿意山岗。本文均为 蒋瞰 图

40分钟开车到酒店(从杭州开去约一个半小时,上海则需三小时)。一路经两个检查点,到酒店门口登记身份信息及测量体温。不到三百米处就是"动物园"。羊妈妈正舔舐刚刚出生的小羊,全身湿漉漉的。半年前大肚皮的两头乌刚刚生下了猪宝宝,一副被宠坏的样子,看到人来就拱到缝隙处。孔雀大约是长久不见人类了,挺挺地开屏,把自己显露在摄像头下。马匹静静地靠在一边,没人来骑它,太阳下无聊的很。鸡鸭鹅自由自在游走在竹林附近,酒店人说,只有老杨才能搞定它们。

长兴开元芳草地酒店养的羊

没人骑的马

圈养着的牛

老杨是酒店农牧场饲养员。他洒了一把玉米粒儿,鸡鸭鹅蜂拥而至。抓鸡过程就不在这里详述,总之最后老杨帮我处理干净放在了大门口门卫处,鸡肝、鸡胗、鸡心都完好留着。

宅家太久,看什么都是新鲜的,去旁边竹林走走,我妈看中了地上的马兰头,说挖点回去吧,我则脑补了晚餐里的香干马兰头。往年,挖笋也是这里的一大卖点,上海、杭州来的一家三口最喜欢干的农事之一,从嗅到笋出没,到刨开泥地,把笋挑出来、砍断,是个讲究的过程。不过今年都干不成,不只是疫情,还因为小年笋少。

今年是小年,笋少。

正如“芳草地”三个字,蓝天白云下十六七度的气温,真的是芳草碧连天。草坪几个月没人踩,一片新绿。茶园正冒出嫩芽,这些茶就是当年的贡茶——紫笋茶。风铃挂在树中间,风吹过,叮叮当当的清脆。红梅已经开过一茬,为这满目的绿色点缀。

疫情对酒店来说是挑战,也可视作一次修复,比如趁人少,好好拍一组新的官方图,以及,思考新的出路——此后不久,酒店开出了线上选鸡鸭鹅服务,客人都是和我一样爱吃又怕死的人。

清静的芳草地别墅

茶园。今年客人少,采茶的人也少。

酒店已经开了,“爆满”、“一房难求”这种盛况暂时还不会出现,报复性消费也没那么密集。零星几位入住的客人就算是一种操练:无接触入住,送房用餐。说起用餐,到这里来的客人有个很一致的共同点:一顿酒店吃,一顿农家乐吃。

芳草地所在的水口乡有近500家农家乐,村中约90%的人都从事农家乐及其相关产业,打造的农家乐也基本是高级版。我之前在一家吃过饭,惊呼老板的用心——围栏是竹编的,走廊上布置了藤蔓,假山流水营造出庭院深深的意境,还特地为小孩子造了泳池、沙坑,总之,去的人,不论大人小孩,都不会无聊。

水口乡农贸市场也在农家乐中间,构成了活生生的生活场景,也是一个景点。旅行就是要到当地菜场去接接地气,当地人说什么话,吃什么菜,都能在菜场里听到、看到。农贸市场分干货和新鲜菜,去年底前往时,家家晾晒出去腊肉的照片还在手机里,一晃已经开春,买家卖家都戴紧了口罩。

水口农贸市场里的土猪肉

正因为吃得好、玩得好,水口乡还有个“上海村”的别名。往年,上海人成群结伴包个大巴车,早上出发,吃完农家中饭,游山玩水或是太阳下喝茶打牌,晚上回上海。住几晚也不贵,早先的行情是100元一晚两顿(晚餐和早餐),现在涨到200-300元。想得通的人,索性租掉上海的房子,来这里蹲上大半年,每天7点、11点、17点都有定时的三顿饭,其余时间都和山川河水太阳雨水打交道,不失为养老的新观念。

酒店里随处可挖到的马兰头,这个季节的时令菜。

买了只乌骨鸡,回家炖来吃 。

竹林里散养着的鸡鸭鹅   

不过,和酒店一样,农家乐也放了一个长长的假,不确定开放时间。当地人的智慧集中体现在了路边的横幅上,全民抗疫。

前不久开放的,还有和农贸市场相隔不远的大唐贡茶院,属于公共景点,所以也需要测体温和出示健康码。

比起声名远扬的龙井茶,唐朝时期最有名的茶其实是紫笋茶,进贡皇帝的级别。水口乡顾渚村就是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被誉为“茶圣”的陆羽曾在这里居住,种植紫笋茶。

唐大历五年(770年),顾渚山侧的虎头岩建造起了一所贡茶院,它是督造唐代贡茶顾渚紫笋茶的场所,也是有史可询的中国历史上首座茶叶加工工场。

现在眼前的贡茶院自然是新建,由陆羽阁、吉祥寺、东廊、西廊四个部分组成,全木仿唐的建筑结构。身陷在大片竹海中,神韵犹存,去不了京都的,真的可以来这里过过瘾。记得找个没人的地方,摘下口罩,静气凝神。

大唐贡茶院

回去的路上,途经龙山街道,给朋友打了电话,得知红梅已谢。年前,长兴朋友送俩一罐梅花红茶,并嘱咐二月份要去东方梅园赏红梅,她则要给我拍大片。

工作期间没那烹茶的闲情,茶叶一直存放家中,没想到过了不久就有了大把闲工夫。宅家的日子,热水泡开好茶,蒸腾出红茶熟悉的香味外,还有独特的红梅香,冬日清晨暖阳下,日子静好。那时正值疫情严重,梅园并不开放。后来开了,怕人多不敢去凑热闹,再后来,都到门口了,红梅却已经谢了。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