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向武汉捐赠6万只口罩,自主研发KN95口罩已下线

澎湃新闻记者 贺梨萍
2020-03-02 15:55
来源:澎湃新闻

2月28日傍晚,“两化”捐赠的防控物资到达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防疫物资临时仓库所在地——华中科技大学体育馆。

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最大化工企业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化工”)方面获悉,2月27日,由中国化工和中化集团联合捐助的一批防疫物资从北京运往武汉抗疫最前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包括6万只口罩,其中N95口罩4万只、外科口罩2万只。

2月28日傍晚,该批物资到达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防疫物资临时仓库所在地——华中科技大学体育馆。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尤其是医用高防护口罩的供应变得十分紧张。谈到目前的形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院办副主任陈攻说,“目前我们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下属10家医院共有来自全国的3.3万名医护人员奋战在救治患者的第一线,虽然目前的防护物资供应比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好了很多,但仍处于紧平衡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此前的2月17日,中国化工所属中昊晨光院自主研发、可重复使用的KN95防护口罩已下线,标志着晨光院高科技材料——膨化聚四氟乙烯(e-PTFE)微滤膜在口罩生产上的成功应用,可替代熔喷布,并能经受得住水洗、消毒等程序,实现可反复使用。

中昊晨光院是国内从事有机氟等新型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的原化工部所属国家科研院所,拥有大量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疫情发生后,口罩关键材料熔喷布全国告急,晨光院全面评估盘点自主核心技术,紧急立项,研发用于替代熔喷布的口罩材料。

据介绍,与熔喷布的静电过滤原理不同,晨光院氟材料是物理隔离,e-PTFE微孔膜是一层薄膜,由聚四氟乙烯(PTFE)树脂经一定工艺后形成,膜上有很多微型小孔,将这层薄膜覆合在织物和基材上,可作为性能优异的过滤材料。这些微孔分布均匀,孔径比熔喷布小约100倍,孔隙率高达80%以上,良好透气性的同时,具有优异的过滤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聚四氟乙烯可耐受沸水、酒精、84消毒液等消毒杀菌方式,在口罩短缺的情况下,口罩如果正常佩戴无破损,可消毒后再次使用。

中国化工方面表示,该口罩已经国家权威机构检测,结果显示,过滤效率达到99.2%(N95、KN95口罩水平),而呼气和吸气阻力远低于标准限值,可以有效实现透气不透水、过滤PM2.5、抵御微生物和菌体进入体内的良好效果。

实际上,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化工不止捐赠和资助研发口罩。1月29日,中国化工通过国务院国资委专用账户,向湖北疫情防控一线捐款2000万元用于疫情防控,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此外,中国化工所属各企业也为疫区和当地公共及医疗机构捐款捐物。依托所属企业次氯酸钠产能,截至2月28日,中国化工累计向社会捐赠82万余升消毒液。

    责任编辑:李跃群
    校对:余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