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大学附属医院首份医护感染分析:1月10日开始加强防护

澎湃新闻记者 贺梨萍
2020-02-24 18:03
来源:澎湃新闻

医院感染是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医务人员作为特殊人群在发病时间较社会人群呈前移状态,是暴发流行期间重要的传播链。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同样不幸的是,新冠病毒确实通过医院传播感染了医护人员。中国疾控中心2月17日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截至2月11日,在为新冠肺炎患者提供诊治服务的422家医疗机构中,共有3019名医务人员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1716名确诊病例),其中5人死亡。

这些医护人员如何被感染?科室分布情况如何?日前,位于湖北武汉的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研究团队发表了一篇论文“30例医务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研究团队通过对江汉大学附属医院1月10日至1月31日收治的该院30例感染新冠肺炎医务人员的调查,首次详细分析了医护感染问题。

1月10日,江汉大学附属医院首次发现1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区医生感染新冠肺炎,全院医务人员自此开始加强个人防护,以此时间点分为防护期和非防护期。研究将1月10日-1月20日住院者作为未防护感染者,1月21-1月31日住院者作为防护期感染者。

30例病例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21-59岁,平均35岁。30例患者在发病前均参与临床一线工作,其中医生22例,护士8例。此外,其中3例连续3天工作超过14小时,2例失眠超过3天。

调查结果显示,在诊疗过程中,22例医生常规穿工作服,防护前,8例查房时未戴口罩、6例戴口罩不规范、3例医生在参与气管插管时未戴帽子、2例医生坐诊时未戴口罩;1例骨科医生和1例手术室麻醉科医生仅在手术中穿手术衣、戴手术帽、一次性外科防护口罩及手套;8例护士均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一次性外科防护口罩,吸痰时戴一次性手套。

病区感染者25例(因查房或操作感染者23例,急诊手术感染者2例),门诊感染5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2例感染的医务人员中5例医生和1例护士直接参与了隔离病房重症肺炎患者的诊疗和护理工作。骨科1例医生和1例护士均参与了1例手外伤合并新冠肺炎患者的诊疗。

30例均有近距离(1米内)接触(诊疗、护理、抢救)新冠肺炎患者的直接接触史,接触次数1-28次,平均接触次数为12次,接触时间为0.5-3.5小时,平均累计接触时间为2小时。

防护前感染者共19例,其中15例于1月10-1月15日住院。防护后感染者11例(部分患者可能存在防护前已感染尚处于潜伏期),其中1月24日(即防护14天)后入院者仅1例。此外,防护前就诊和住院时患者和家属均未戴口罩,防护后就诊和住院时患者和家属均戴口罩。

作者们分析,医务人员感染中医生高于护士,其原因可能为:第一,护士护理的患者相对不固定,在疫情初期散在发病阶段接触患者的时间较管床医生更少;第二,在日常护理中,护士均规范穿工作服、戴口罩、护士帽,吸痰时戴一次性手套;第三,防护前部分医生在坐诊和查房时未戴口罩等。防护前感染者主要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为主,部分患者由于合并心血管疾病或出现难以鉴别的呼吸困难收住心内科和综合科而累及相关科室。

对造成防护前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作者们分析,第一,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早,对该病的传染性了解不足,医院尤其是收治科室医务人员均处于不设防的状态,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防护等措施;第二,收治患者中重症患者较多,医务人员抢救时必须近距离接触患者致感染机会增加;第三,综合医院一般病区布局、设施及防护系统不具备传染病诊治条件,早期消毒措施落实不彻底,未对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进行规范消毒处理,室内空气中病毒浓度高等;第四,疫情初期,患者因不同症状可能就诊于不同科室,易造成误诊、漏诊,这也是感染前期多个科室病区医务人员同时感染的原因;第五,医务人员工作强度高、压力大,易过度疲劳,产生紧张、焦虑,导致抵抗力下降。

研究提到,采取防护措施后,相同时间内感染例数、重症例数及肺部病变累及范围均降低。防护后内科医务人员感染者明显减少,主要表现为多科室的散在感染,尤以人流量较大的急诊科、放射科、门诊、检验科为分布特点。

防护后仍有医务人员感染的原因主要考虑以下因素:第一,可能存在部分患者防护前感染了尚处于潜伏期,于防护后发病的情况;第二,新冠肺炎患者在门诊就诊及住院期间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未自觉戴口罩;第三,隔离病房的分区设置和消毒隔离尚不规范;第四,防护过程中可能存在脱防护服动作不规范造成二次污染;第五,部分科室医务人员仍未提高警惕,个人防护措施落实欠佳。骨科防护后出现的2例感染患者主要由于收住的患者呼吸道症状不明显,未及时予以诊断及防护隔离所致;第六,由于感染人数的增加,造成专科门诊、急诊就诊及留观人数骤增,医护工作量增大,接触时间及接触频率均显著增加,以致防护期以急诊科医护人员呈感染高发状态。

    责任编辑:李跃群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