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埃博拉及甲型H1N1流感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启示

吕洲翔、汪江淮
2020-01-27 11:08
来源:澎湃新闻

2003 年引发全球关注的非典疫情暴发后,世卫组织更新了《国际卫生条例》,要求 各国报告危险的疫情,使世界各国免受传染病的侵害。于 2005 年生效的新版世卫组织《国际卫生条例》加入了“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将其定义为“确定通过疾病 的国际传播构成对其它国家的公共卫生风险并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的不 同寻常的事件。”自 2009 年以来,世卫组织先后五次宣布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别是:

♦2009年始于墨西哥的甲型 H1N1 流感疫情

♦2014年始于西非的埃博拉疫情

♦2014年始于巴基斯坦的小儿麻痹症疫情

♦2016年始于巴西的寨卡病毒疫情

♦2019年始于刚果的埃博拉疫情

此次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后,世卫组织突发事件委员会于2020年1月23日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武汉疫情,指出这一疫情“毫无疑问在中国是一个紧急情况,它尚未成为、但有可能成为全球性的卫生紧急情况。” 委员会决定近期再次讨论疫情,并根据情况做出相应决定。

非典 SARS 冠状病毒,埃博拉病毒和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及其所造成的疫情对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有较好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此次武汉疫情: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首个病例2002年11月中旬出现在中国广东。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至 2003年7月16日非典疫情平息,全世界共有8439例确诊感染者,其中逾800人死亡。平均死亡率约为 9.6%。中国总病例数量为5327人,死亡349人。其中,集中爆发的疫区北京市病例2434人,死亡147人。 全球疫情最严重的香港确诊病例1755人,死亡299 人。 2003年香港总人口为680万,SARS发病率为0.025%, 即1万人中有2.5人感染,每10万人中有4人死于非典。

♦埃博拉病毒病(是由丝状病毒科的埃博拉病毒导致的一种严重且致命的疾病)1976 年在两起同时发生的疫情中首次出现。病毒的起源尚不得而知,果蝠(狐蝠科)可能是埃博拉病毒的宿主。2013年12月26日,埃博拉病毒在几内亚一个小村里开始传播, 此次疫情于2016年1月结束,在全球范围总共导致超过28500人感染,11300余人死亡,平均死亡率约为50%,在部分非洲疫区死亡率甚至高达90%。

甲型H1N1流感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急性呼吸道疾病,由一种或多种猪流感A型病毒引起,发病率较高,但死亡率偏低(1-4%)。2009年4月,甲型H1N1流感开始在墨西哥爆发,至2010年5月, 全球214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30 万人感染H1N1,总死亡人数约为1.8万人,患者平均死亡率为1.3%。到2010年6月,墨西哥共有超过7万例确诊病例,1300多人死亡。2009 年墨西哥人口为1.15亿,有万分之6的墨西哥人感染H1N1流感。2010年8月,世卫组织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结束。

♦ 另一个具有参考意义,且最近被多家中外媒体引用的数据是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发布的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美国当季流感情况。在本季,美国有约1300万人感染流感病毒,其中有12万人住院,6600人死亡(包括流感引发的并发症导致死亡),也就是说美国当季流感病毒感染者死亡率为0.05%。2019 年美国总人口为 3.3 亿人,推算可知,本季有3.9%的美国人感染了流感病毒。

上述疫情平均死亡率总结:

♦  SARS 9.6%

♦ 埃博拉病毒病 50%

♦  甲型 H1N1 流感 1.3%

♦ 美国 2019-20 当季流感 0.05%

曾参与抗击非典的台湾病毒专家苏益仁指出,无论是何种病毒,都遵循一个共通法则, 致死率越高传染率越低,例如埃博拉病毒感染后致死率高达 90%,但传染可能性极低;SARS病毒是在患者发病后才具传染性,相较于埃博拉病毒,致死率较低,传染力就更强。

目前的数据显示新冠肺炎报告病例的死亡率为3-4%,远低于非典的死亡率。且众多报道也显示,部分年轻感染者通过口服药物治疗,2-3个星期即痊愈。重症患者和死亡病例大多为已有多种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相比较而言,SARS病毒则杀伤力巨大,不但死亡率高,且患者往往需要接受大剂量激素治疗,部分患者康复后会留下股骨头坏死等后遗症。结合现有的数据,可以大致判定出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性高于SARS,低于甲型 H1N1流感;其致死率低于SARS,但高于甲型 H1N1流感。2020 年1月24日-26日更新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数据,以及最新发表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的研究也证实了新型病毒的这个特性。1月24日,《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Richard Horton)发表推文:“我呼吁大家保持谨慎。媒体报道中‘杀人病毒’和 ‘恐慌蔓延’等表述加剧了公众的焦虑。事实上,根据我们现在了解到的情况,2019-nCoV冠状病毒具有中等的传播能力(Transmissibility)和相对较低的致病性 (Pathogenicity)。不应该用夸张的表述方式和语言煽动恐慌情绪。《柳叶刀》于当日发表的《编者按》指出:“中国医疗卫生机构和政府现在承受巨大的压力,在疫情并不清晰且在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做了艰难的决定……新闻媒体在加剧恐慌,宣传‘杀人病毒“等字眼,这只会为破坏疫情控制工作。”

英国伦敦帝国学院 MRC 全球传染病分析中心运用传染病数学模型推算出截至1月18日武汉市已有大约4000个受感染个案(平均数)。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团队以数学模型推算武汉感染者平均数为1680。香港大学新发病毒性疾病学教授管轶也指出,此次感染规模最终可能会是SARS的10倍以上,即全国可能会有超过5万人感染病毒。这些推算也从侧面佐证了病毒致死率和传染率成反比这个规律。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推测皆是基于武汉市和湖北各二级城市封城之前。湖北封城的同时,全国30多个省份也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积极应对疫情。2009年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疫情爆发期间,首都墨西哥城也曾封城10日, 关闭了市内学校、博物馆、图书馆、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取消了包括音乐会、体育比赛、教堂礼拜等在内的 所有活动,有效地控制了疫情。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性低于甲型H1N1流感,中国的相关应对措施有望降低此次疫情最终的传染总人数。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Ghebreyesus对此举表示了支持,认为这是“合适的行动,是非常重要的。”

以美国2019-20年当季流感数据推算,武汉这样一座拥有1100万人口的大城市,在当季感染普通流感病毒的人应有10-20万人,其中需住院治疗的上千人。而每年流感季,就算没有任何疫情,全国各大城市公立医院的发热门诊也多是满载运行的,床位长期短缺。近期新型冠状病毒在武汉集中爆发并造成恐慌,加上大批有流感发热症状的病患涌向门诊,致使医疗系统难以正常运行,虽然征用武汉市四医院、五医院、九医院和武昌医院,并连夜对发热门诊和病房进行改造,也无发满足短期内暴增的需求。冬季正值流感高发,疫情爆发后,全武汉有发烧或肺部感染症状的流感患者一夜之间都成了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例。恐慌情绪以及新型冠状病毒的隐蔽性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武汉各大医院现在的紧张局面。随着医疗器械工厂和制药企业紧急复工,物资和支援医疗团队陆续抵达武汉以及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在一周后将投入使用,武汉本地的紧张局面相信会逐渐得到缓解。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理性地看待此次疫情,而不是被恐慌情绪和谣言支配。现代科学让我们认识到,无论何种病毒,都符合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从SARS到埃博拉,从H1N1流感到武汉新型冠状病毒,历史和科学告诉我们,新型冠状病毒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样可怕, 它也有致命的弱点。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打响,科学的手段、客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是我们击败病魔的最有效的武器。

【本文作者吕洲翔博士为爱尔兰国立梅努斯大学(UIM)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汪江淮教授为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UCC)附属医院/爱尔兰中国教授学者协会会长。】

    责任编辑:朱凡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