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在枪林弹雨中依旧开出美丽的并蒂莲花

2020-01-21 17:50
北京

【编者按】

由中国工人出版社编辑出版、李文健主编的《我们的青春》,以1938年出版的《抗大动态》为线索支撑,通过广泛的搜集资料来讲述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学生的学习生活,革命事迹,爱国情怀等多方面内容。其中,“抗大新女性群像”系列故事读来尤其感人,现摘选其一如下:

只问深情,无问西东

文/李卓凡

毛泽东在抗大女生队开学典礼上说,“如果中华民族不能得到解放,妇女也得不到解放;中国革命如果没有半数的女同胞积极参加,也就不能成功。”而战火中的抗大也未能幸免避开这个人类永恒的话题——爱情,在枪林弹雨中依旧开出朵朵美丽的并蒂莲花。

1942年,延安抗大女生队

千里寻夫

1937 年,罗高前往北京考大学,此时七七事变爆发。古老的北京城外枪炮声四起,在这种情况下罗高只好返回老家,接着就在父母的包办下结了婚。有一天,他看到《新华日报》刊登的抗大招生消息就开始动心,就和几个进步青年朝延安走去。几年之后,家庭发生变故,妻子拎着包袱,穿过重重封锁线,用忠贞和毅力,演绎出一段感人至深的千里寻夫故事……

故事主人公罗高的妻子叫段佰涛,以前叫段经武。俩人本是听从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这么订婚了。其实早在他们四五岁的时候,双方父母就给订了,是一场娃娃亲。后来罗高上了师范,而段佰涛在南阳还是个中学生。等到“七七事变”,罗高回到家的时候已经二十一、二岁了,段佰涛此时还在南阳女中上学,但在双方家人的支持下,俩人还是结婚了。结婚后大概三个月的时间,罗高就为了一股信念,凭着一腔热血到了延安投奔了八路军。

而在罗高离开后,家庭重担全落在了段佰涛一人身上。随后不久家里又发生了一连串的不幸。罗高母亲很早就离世,而在罗高参军不久后,父亲又不幸摔下马,伤重而亡。罗高父亲这一走,整个家就等于是家破人亡了。孤苦伶仃的段佰涛只能孤身一人投靠罗高。当时罗高身在胶东,跟段佰涛一直有着书信联系,因此,心中有着方向的段佰涛朝着胶东踏上了寻夫之路。

段佰涛从河南出发,千里寻夫,长途跋涉,面对的危险可想而知,随时都有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那个时候,段佰涛首先要经过国民党的统治区,要经过敌占区,经过日本鬼子统治区,然后才能到解放区。敌占区是日本鬼子和伪军统治的,经过这个过程到了青岛,再到了莱阳,而莱阳也是敌占区,出了莱阳以后,城外才是游击队,才是八路军的游击队。

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心惊胆战,段佰涛到了游击区,正好碰见了八路军的游击队,游击队就对她盘查,问到了要找的人叫“罗高”。幸运的是,那个游击队队长是抗大毕业的,正是罗高的学生。而这个游击队队长是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上将,对当年根据地传颂的这个南阳的女子,昼夜兼程,千里寻夫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据他回忆:罗高本身就是个传奇的人物,他是南阳中学的学生,在学生期间结了婚。结婚后听到共产党大本营安在陕北,高兴得不得了就走,跑到了延安。老婆怀孕生了孩子,听说丈夫走了就找,当时在小报登的叫千里寻夫,她背着孩子,提着篮子,讨饭吃从河南经过枫林渡,到了陕西,从陕西又过黄河讨饭到了山西,到了山西听说部队走了,又到了山东沂蒙山、大青山来寻找。一分校在那里突围,她到了大青仍没有找到,又来到胶东继续寻找,后来在栖霞的陶村找到了。

段佰涛一路的风餐露宿、紧追着八路军的足迹前往追寻的顽强,深深地打动了抗大所有人,罗高更是深感意外,被妻子的毅力感动,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谢有法与贺伟在抗大留影

没有新娘的婚礼

对于从特殊年代过来的人来说,他们的爱情、婚姻都留有明显的时代印记。谢有法与贺伟的战地恋情可谓一波三折,开头并不顺利。贺伟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北方女孩,在她的印象中,老红军爱骂人,最讨厌。但是最后这个最讨厌老红军的女孩,却嫁给了大她许多岁的老红军。

敌人大扫荡的时候是在 1939 年 6 月,而那时候贺伟与谢有法还不在一起。谢有法是 39 年的 7 月到的山东。到了山东以后他就负责给贺伟他们上党课,一个礼拜听一次党课,就这样谢有法和贺伟俩人认识了。贺伟一直觉得老红军,爱骂人,也特讨厌,但还是一直坚持听谢有法的课。

贺伟跟谢有法认识是从宣传队调到一队,贺伟当支部书记,因为支部书记要到青年干校学习,跟组织部的人接触的比较多,经常开会,认识了几个人。后来有人跟着谢有法出过一次差,搞巡视工作。去了几个月,回来后跟贺伟谈他的感受,说了谢有法等老红军的很多优点。还指点了贺伟找对象就要找老红军这样的。而贺伟坚持婚姻问题就到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再说。但是抗日战争结束也没有和平,实际上远远没有结束,国民党又打起来了。

而细心地领导看出来谢有法对贺伟产生了暗恋之情,便自报奋勇,开始充当红娘,将那层窗户纸给捅开了,但是他们没有料到,贺伟并不热衷这门组织出面介绍的婚事。在炮火纷飞的年代,很多抗大女学员对结婚生子都有很多顾虑。当时,许多人把孩子丢在老乡家里就走向了前线,这种印象对贺伟来说有着切肤之痛。

贺伟当时以老红军年龄太大为说辞拒绝了这门婚事,但是后来那个领导不断地跟贺伟提谢有法这个红军,贺伟脑子里就有了个印象。经过观察,贺伟注意到谢有法的讲课态度很好,也不骂人。再加上后来组织把贺伟调到宣传队当支部书记,正好出差到胶东,从鲁中到胶东,要走到渤海,这一路要过很多封锁线,这时谢有法是领导贺伟他们的,面对这位个性倔强的女孩,谢有法改变了单刀直入的追求策略, 利用出差的机会巧妙亲近,这才使贺伟渐渐向他打开了情感之门。

谢有法的母亲也死了,父亲是个残废人,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嫂子。此外,谢有法还有一个童养媳在家里,但是他早已通过哥哥告知了童养媳,不要再等他,安心嫁人去,而贺伟也是孑身一人。两人就这么心心相惜在一起了,但是贺伟坚持关系不公开,等到抗日胜利后才结婚,这就苦了谢有法了。

终于,领导一句话,使热恋中的谢有法茅塞顿开,便大胆地采取了先斩后奏的手法,在新娘不在场的情况下,请战友们吃了喜酒。而贺伟的秘书长也加入这场“婚礼”,直接给贺伟允了假。新娘到最后才吃上了自己的“喜酒”——一碗米粉肉。这场“婚礼”因为新娘贺伟被瞒在鼓里,也成为了没有新娘的婚礼。

一顶军帽订终身

1947 年初夏的一天,在苏北一座大桥上出现了这样一幕。部队文工团的队伍正在过桥,忽然一阵风吹来,一个姑娘的帽子被吹到河里,恰好被特务营营长赵白芦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由一顶军帽演绎出的爱情故事从此拉开序幕……

赵白芦和高华两个人认识是在 1946 年,那时候高华才 16 岁,在区文工团,是妇联的副主任,配合文工团土改搞演出。赵白芦的部队特务营刚好住在了文工团所在地区修整,高华带着团队去慰问部队演出,当时演的是《减租减息》,而赵白芦就是在那个时候,看上了 16 岁的高华。两人 1946 年认识,1947 年高华就去当兵了。

赵白芦是怎么知道高华到文工团的呢?就是有一次行军,过桥的时候走到一个大桥,风一吹把高华的帽子给吹掉了,吹到水里去了,赵白芦的警卫员看到了,就告诉他,说首长你认识的那个女同志当兵了。结果赵白芦就跑到河里帮高华捞帽子,但也没有捞上来,他就自己从他的营里找了一个帽子给高华送过去了。缘于一顶军帽的爱情故事从此便公开上演。赵白芦喜欢高华,但那时候文工团管理严格,不让女兵与外面的男人接触。 

赵白芦写信来送不进去,文工团不让他送进来的,那怎么办呢?就通过教导员把信送给高华,这里还有个小故事。那个时候高华什么也不懂,莫名其妙的就跟赵白芦谈上了。之后高华去演出,赵白芦在演出那地方开会。高华当时演一个老婆婆,演出过程中高华听到了赵白芦的声音,差一点把台词都给忘了,后来还是演她媳妇儿的那个打了她一下,高华才反应过来,演出才得以继续。情感渐渐升温,1947 年的 12 月 28 号,赵白芦和高华在苏北结婚,但当时批准结婚报告的一些细节却让高华感到有点突然。当时高华 18 岁不到,完全不知道打报告、盖章就结完婚的流程,所以也是糊里糊涂就结了婚。

上阵作战的赵白芦在全国解放后可谓是前程似锦,但让夫人高华没有料到的事却发生了。他们回了一趟老家之后,一夜之间赵白芦就被打倒。那是在1950 年的时候,因为赵白芦家里是小地主。1942 年整顿的时候赵白芦也挨过整,就是因为出身不好。50 年的时候因为那时在搞土改,土地改革这个处分是很重的,撤职开除党籍。所以赵白芦是开除过党籍的,一直到 80 年才平反,恢复了他的党籍,但职务没有恢复,那时候的阶级斗争还是比较厉害的。在这 30年里中,赵白芦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当中,以后有三反五反,有整风整党,包括文化大革命,他都没有受影响,因为他一生清清白白。

在战火中结合的恩爱夫妻,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能生死相依。赵白芦对高华的爱是一种关心、更是一种尊重,他们晚年的感情牵挂仍是令人羡慕。高华要是出差,赵白芦几乎是每天一个电话,还会写信。高华曾笑着谈:就是老头子生病之前,2001 年到南京去,仍是一天一个电话,大家都笑话,说你们家老头子离不开你,一天一个电话。所以我现在想想,觉得老头子这一辈老老实实,人长得也很帅,个子也很高,很吸引人,我觉得我是很幸福的。

 

参考资料:

[1]抗大校史资料《抗大动态》

[2]抗日战争纪念网 http://www.krzzjn.com/html/6712.html

[3]赵学勇.天地之宽与女性解放——延安女作家群述论[J].中国社会科学,

2013(07):162-180+208.

[4]周艳丽.延安文学中女性意识的遮蔽[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9(05):118-122.

 

《我们的青春》,李文健 主编,中国工人出版社2019年11月版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