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通识·中国这盘棋|侯杨方:丝绸之路——从中国到地中海

侯杨方
2020-01-21 11:49
来源:澎湃新闻

作为中国人——我们真的了解中国吗?昨天的中国曾经历怎样的困局;今天的中国正面临怎样的难题;明天的中国还有着怎样的可能?2019年10月22日,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办的“给新生的第一堂通识课”第三讲“中国这盘棋是怎么下活的”,邀请彭希哲、石磊、侯杨方三位老师,一同着眼当下中国,寻觅众多问题的答案,重新认识我们的中国。本文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侯杨方教授的演讲实录。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侯杨方 教授

我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看到“丝绸之路”这四个字,想到的第一个画面是什么样子?你看,有两个元素出来了,就是沙漠和骆驼。为什么你们会这样认为?我相信在座各位没有任何一个人穿越到1200年前,看到丝绸之路的,对不对?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呢?一定是第三手、第四手的信息告诉你的。连第二手都未必是,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其实以我个人在新疆、甘肃、中亚、南亚几十次的考察经验可以告诉你们,绝对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我们现在讲到“一带一路”一定是出现类似沙漠和骆驼的画面,骆驼漫无目的地爬着巨大的沙丘,这是想象力的贫困。我们去敦煌时,有个节目就是骑着骆驼爬鸣沙山。以前一个小时,现在改为半个小时,因为一个小时真受不了,2016年国庆节,一匹骆驼就这样被累死了。为什么要爬这个山?上面没有水、没有草,阳光暴晒,底下热腾腾,仿佛在蒸锅上一样,这是自杀之路,不是丝绸之路,这完全是想象。

如果丝绸之路在沙漠地带,它走哪里呢?一定是走绿洲。我们之所以很少看到绿洲,是因为现在的公路不走绿洲。绿洲是良田,我们不用占,因为现在都是有空调的汽车。请大家看一看绿洲的样子。这是2014年我们在喀喇昆仑山上看到的和田绿洲——实际上这是一个视频,非常遗憾这里无法播放——是一片汪洋。因为新疆的水来自于山上,靠近山脚的地方是一片汪洋,然后形成密密麻麻的绿洲。我们走的是真正的古代道路,实际在夏天的时候,都晒不到太阳——这就叫绿洲。

“丝绸之路”这个概念并不是我们中国人的发明,而是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创始的,第一次出现在德文著作《中国》一书第499页上,这一页上还有作者手绘的彩图,非常漂亮,基本上包括了从我们中国陕西到俄罗斯和伊朗之间的里海。丝绸之路画了两种颜色,一个是绿色、一个红色,因为丝路不止一条。在汉朝的时候分成两条,所以是红和绿。从哪儿分开的呢?从玉门关和阳关分开的。

李希霍芬右下角有个说明,这是他1876年所绘制的,讲的是公元前128年到公元后150年的丝绸之路。为什么是公元前128年?这一年结合我们中国纪年是汉武帝的元朔元年,就在这一年,张骞到达了阿富汗。他是整个世界历史上最早被记录的从中国内地走到中亚的一个人,而且他后来又回到了中国,没有人比他更早。为什么是公元后150年?这一年古希腊的地理学家托勒密出版了《地理志》,记录了一个人从地中海走到了中国。空间东起长安,西到里海。为什么叫“丝绸之路”?顾名思义主要运输“丝绸”。为什么是丝绸?因为丝绸是中国的特产,还是奢侈品,古代陆路交通的成本太过高昂,运一袋小麦到地中海,成本太高没人能吃得起,所以一定要运奢侈品,而且要好运输,瓷器是没法运的,只能从海运,所以叫做“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一定是从西方人的立场上命名的。那么究竟什么是丝绸之路呢?我首先提出一个反向的定义:非经玉门、阳关、葱岭,皆非丝绸之路。这是经典的丝绸之路的定义。包括李希霍芬画的地图,也是根据下边一段话绘制的:“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出处是《汉书·西域传》——“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写得非常清楚。大月氏在哪儿呢?在阿富汗的北部、塔吉克斯坦的南部。安息就是伊朗高原,就是现在的伊朗和伊拉克。“自车师前王廷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现在的喀什),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焉。”“大宛”就是中亚最富庶的费尔干纳盆地,“康居”就是现在河中地区,撒马尔罕一带。“奄蔡”就是再往西到里海。

所以他就说西域南道、西域北道。为什么要随着山、沿着河呢?我们古代走路一定不能缺水。有了水,才有草和树,有绿洲,有定居点,有补给。你才不会被太阳给晒晕,这是最基本的。但是新疆和中亚的水来自哪儿呢?来自于山,所以一定要傍着山,顺着河,甚至还有水运。如果有水运,一定不会陆运,这是一个公理,尤其在古代。这就是西域南道、西域北道。

我们中国人叫它西域南道、西域北道,并不叫它丝绸之路。张骞是第一个走通西域南道、西域北道的人。他所走的西域北道就是地图中绿色的线,一直到大月氏的蓝氏城,之后顺着西域南道返回,是一个环形的路线。这张图非常有意思,说的是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与张骞出使。没错,张骞出使是为了打匈奴,并不是为了和平友好,文化交流是我们后来的附会。张骞是第一个翻越葱岭即帕米尔高原的中国使者。那么在张骞到达中亚之前,中亚是什么样的情况?帕米尔以西到地中海东部是什么样的情况呢?大家首先看一下这个基本的地图,从帕米尔到地中海,是一个非常完整的地理单元,中间没有大山大河。所以它很容易形成一个强权,被一个国家统治。但是我们中国讲“四战之地”,它有不断的人种、文明的交流,实际是通过战争交流,一波波地洗牌,一定是这样。

大家看这个图,这是黄金制的图坦卡蒙的面具,但是面具上有青色的东西,这是青金石。青金石产在阿富汗的帕米尔高原,这也就证明:3000年前从帕米尔到地中海之间的商路非常畅通。它是一个完整的地理单元。2500年前,第一波斯帝国兴起,统治了从帕米尔到地中海,第一波斯帝国最北边的一个省叫做Sogdiana,是粟特人的地方。之后粟特人在丝绸之路中扮演了中间商的角色,他们正好居住在河中地区。我们看到唐三彩上面的胡人俑,李白写的“胡姬”,基本上就是粟特人。他们的语言属东伊朗语系,属于波斯人的东北边一支,就是伊朗的“东北人”。

波斯帝国建立两三百年以后,公元前四世纪,出现了一位不世出的军事天才——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他率领希腊联军一路东征,灭亡了波斯帝国。他一直打到印度河与帕米尔高原,一路上建立了十几座亚历山大城,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最远的就叫“极东的亚历山大”,那是在大宛,费尔干纳盆地,即现在的苦盏,已经在新疆边上了。亚历山大大帝30多岁去世,然后国家分裂,亚洲的塞琉古帝国统治了整个亚洲。塞琉古最东边的省叫做巴克特里亚,在我们的《史记》《汉书》中它叫做“大夏”。它离本土太远,最终独立了。这是一个希腊人的国家,成立了一个叫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统治中心就在阿富汗的北部,包括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

大家想过没有,2300多年前希腊人就在我们新疆的边上。而且大批移民过来,张骞去寻找的“大夏”,就是希腊—巴克特里亚。这个地方属于粟特省。 “极东的亚历山大”城,就是现在塔吉克斯坦的苦盏,以后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苦盏下面、阿富汗的北部,有一座城市叫阿伊哈努姆,意为“月亮女神”,有人说是它是“Oxus河(阿姆河)上的亚历山大”城,这个还没确证。这个城是我们现在可以确证的、在中亚发现的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希腊的城市。复原图里有神庙、有卫城、有戏剧(剧场)。就在阿姆河边,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这是月亮女神的像。手拿大棒的人是宙斯的私生子,希腊神话中第一勇士赫拉克勒斯。为什么讲这个?大家下面会知道。这个有可能是爱马仕(赫尔墨斯),大家更熟悉,至少也听说过。在阿伊哈努姆城中发掘出很多科林斯柱头,就在中亚,在帕米尔的西边。

阿伊哈努姆复原图

然后,张骞去找大月氏人,大月氏占领了希腊—巴克特里亚。就在同时张骞到达了大夏,也找到了大月氏人,大月氏人入侵了希腊人的王国。1979年,大月氏王和他五个夫人的墓被苏联考古学家发现,大概是张骞之后的100年。墓中出土了一个指环,上面的女神是雅典娜。为什么知道是雅典娜,因为上面字母写的就是雅典娜。这是大月氏女王的王冠,所以张骞见到的大月氏女王就是戴了这样一个王冠,纯金制造。这是什么呢?大家更应该清楚,就是爱神丘比特,骑在海豚上,这是古希腊人最经典的意象。从整个地中海到帕米尔出土了大量这样的文物,而在阿富汗北部是不可能有海豚的。这是希腊人对自己故乡地中海的一种回忆。这是帕米尔的金羊。这是大月氏国王系的金腰带。以后又过了100年,大月氏一个叫做贵霜的部落,成立了贵霜帝国,在阿富汗的贝格拉姆,喀布尔的北边。这是一座罗马雕像,在仓库里被发现。印度的象牙、亚历山大大帝的骑马像、罗马的玻璃杯还有中国汉朝的铜镜,全在此交汇,这就是丝绸之路。

爱神骑海豚

我们现在正面地定义一下:丝绸之路就是联系中国文明与地中海文明的道路,而不是说从你家门口到我家门口叫丝绸之路,从洛阳到长安叫丝绸之路,后者是同一文明内部的道路,现在很多人把丝绸之路泛化,我觉得没什么意思,不是所有的道路都可以认为是丝绸之路。

张骞去过中亚以后,司马迁把它记录下来,这是我们中国人对中亚最早的第一手的原始资料。为什么叫《史记·大宛列传》?因为大宛这个国家太重要了。为什么重要?“大宛”是什么意思?“大”就是和大汉、大唐、大明的“大”是一样的。“宛”就是Yavana,古印度人称爱奥尼亚人为Yavana,爱奥尼亚人就是希腊人最文明的一支,住在雅典和小亚细亚。所以大宛就是“伟大的爱奥尼亚”,就在费尔干纳盆地。

大宛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直接影响?张骞报告给汉武帝,说大宛有葡萄酒,他一定是第一个喝过葡萄酒的中国人。张骞出使以后把葡萄带回来了,还有“多善马、马汗血”。大宛人住在城市里面。汗血马吃苜蓿。我这次去土库曼,见到马主人问马吃什么,吃的就是苜蓿,其他都不吃。而且富人藏酒,在地窖里面,和我们现在的富人一样的,就是一直传到现在。这是新疆出土的一个大宛战士的挂毯,在新疆乌鲁木齐的博物馆里面,非常珍贵。很可能希腊战士已经到过新疆。汗血宝马非常漂亮,它的脚踝用手指可以环住,非常纤细,皮毛像锦缎一样,它的皮肤特别薄,奔跑的时候血管里流的血液你也能看到,这才叫“汗血”。我第一次正儿八经得到最权威的一个说法,这是我十一假期在土库曼斯坦拍的汗血宝马。这个马和我们普通看到的马,就是法拉利与夏利的区别。

汗血宝马 侯杨方拍摄于土库曼斯坦

汗血马激起了汉武帝狂热的追求,因为那时候马就是最高的战斗力,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隐形战机。他要求大宛国王给汉朝马种,不仅要马还要马种,这是不可能的。于是汉军发动了两次远征,从玉门关出发一直打到费尔干纳,打穿了整个新疆,占领了西域古六国,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有丝绸之路。这就是一个丝绸之路开拓的故事,当然这个故事我们现在没时间详细讲。

在张骞出使之前,难道中国和西域就没有什么文明的交流吗?可能有,但是没有明确的文字记录。可能有间接的交流,发生了很大的影响。大家看一下,我现在暂时不给出答案。这是我们战国时代的人体雕像。这是秦始皇兵马俑。这是秦始皇兵马俑边上发现的百戏俑、艺人的像。你看他的人体是有解剖学基础的,这是2200年前。大家猜猜这个出土在哪?这也是个俑头,一个战士,是不是秦始皇兵马俑?我现在不揭晓答案。这又是一个战士的头像,像不像秦始皇兵马俑?这是我在塔什干博物馆拍的。这些都是在中亚和阿富汗出土的,你感觉他们风格有点像吧?这是我在土库曼拍摄的一个战士雕塑,他戴的是典型的希腊头盔。

中亚的“维纳斯”

这是一个国王的像,安息国王,一个半边的像。这是谁?猜一猜,很像维纳斯?中亚的维纳斯,没错,这是安息国王的女儿,公主的像,就在靠近伊朗的土库曼斯坦。这就是希腊对整个中亚的影响,整个希腊化的时代。这是女神像。这就是土库曼斯坦出土的,又是爱神丘比特。这是在雅典出土的,也是爱奥尼亚人老家的一个女神。

这是正儿八经、确凿无疑的希腊雕塑。大家发现一个什么规律?这个出现了几十年之后,我们的汉朝阳陵兵马俑突然变成这样了。秦始皇兵马俑再向下400年,我们中国的雕塑水平就变成这样了。这是汉武帝上林苑中的两个人。你们猜猜是谁?这是牛郎、织女。但谁是牛郎、谁是织女,我到现在都不知道。这是马踏匈奴,还算不错,但是总的来说比例等各个方面都成问题。这是给大家留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到了1800年前,突然中国的人体雕塑又变了,突飞猛进。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交界处,有一个地区叫犍陀罗(Gandhara),希腊人和月氏人都信仰佛教。他们发展出犍陀罗艺术,你看这些脍炙人口的《金刚经》,都以汉语写成,特别优美。翻译者是犍陀罗人鸠摩罗什。他是语言天才,像现在我们小清新特别喜欢用的一些词,就是他发明的。希腊人最擅长什么?雕刻人体。他就违背了佛祖的意志,把佛祖给雕刻出来了,而且担心佛祖一个人传教有安全问题,派了一个勇士跟着他当保镖,这个人是赫拉克勒斯。

犍陀罗的佛教通过丝绸之路反传到中国,赫拉克勒斯名字太长了,怎么办呢?我们叫他金刚吧,手里拿着金刚杵。这就是犍陀罗艺术,非常漂亮,也就是希腊人的技艺。这是我在犍陀罗博物馆拍的,又是赫拉克勒斯,它经常出现。这是我在塔什干博物馆拍的,1972年出土的佛、阿难和迦叶,在阿富汗和乌兹别克斯坦边界出土的。当时反面卡在地上,打开以后非常完整。这个人是谁呢?是佛祖还是宙斯,没人知道,因为头已经没有了,但是你看他穿的鞋,就是希腊人罗马人穿的凉鞋。这是中亚出土的。所以现在我们有些学者说古希腊文明是19世纪以来西方人的伪造,我不知道怎么伪造的——从地中海到中亚,存有几百个遗址,这里出土了大量的希腊金币、银币和文物。

你看这是贵霜皇子的像,戴着一个塞种人的尖顶帽。贵霜皇子一定是个印欧人,所以月氏人就是印欧人。印欧人当年就在我们的甘肃。这个很奇怪,这个人是什么人?这是个中国人,但是在贵霜皇宫的墙壁上发现的,是一个希腊人用笔触画的中国人,可能是汉朝的一个使者,长得非常帅。到了1800年前,在我们现在的新疆库车,古称“龟兹”,出现了克孜尔石窟。这是我们国家境内出现得最早的佛教洞窟以及佛教雕像,就是犍陀罗艺术。我们国家的人体雕塑,断代了400多年,终于又开始出现了。1650年前,出现了敦煌莫高窟,1500年前出现了大同云冈石窟,非常明显。怎么传过来的非常清晰,和丝路是反向的。

这是丝路对我们中国最大的影响。佛教传到中国以后,我们的很多佛教徒去西天取经。我非常感动的是法显和玄奘都分别记录了一个非常奇异的故事。巴基斯坦有个叫乌仗那的地方,法显说“传言佛至北天竺,即到此国已,佛遗足迹于此。迹或长或短,在人心念,至今犹尔。”什么意思?佛祖的脚印一会40码、一会41码、一会42码,这不可能,我们人的脚基本是固定的。但是不重要,“在人心念,至今犹尔”。

2016年我在巴基斯坦,想找这个佛的足迹,一开始觉得不可能的,没想到巴基斯坦人都知道,传了很多年。玄奘1400年前到过之后记录“大方石上,有如来足蹈之迹”,也看到过。那么我们去找,这个地方在哪儿呢?巴基斯坦的北部,在这个红圈内,这是巴基斯坦最危险的地方。危险到什么地步?巴基斯坦的军队都不能进去,这是部落长老的地方。但是我们为了找到这个佛迹,坚决要求去。于是两辆皮卡车,18个军人一前一后保护着我们,你看,每当我站下的时候,5个人把我围在中间,另外13个人分成两圈,完全是国宾式的保护。

侯杨方在巴基斯坦找到佛祖的“足迹”

那个佛的足迹在哪儿?就在后边的石头上。这就是佛的足迹,当地人都知道。那么玄奘看到佛足迹的“大方石上”在哪儿呢?在一个佛寺。巴基斯坦的路边都是佛塔,当年这个地区是犍陀罗艺术的中心。“在大方石上,有如来足蹈之迹”,这个证明了什么? 1600多年前的中国人,1400年前的中国人,记录的完全是写实的,他确实见到了,记录下来了,而且到现在巴基斯坦人都知道,出家人不打诳语。这是对我们3000多年绵绵不绝的史料记录抱着深刻的敬意,非常靠谱。到了犍陀罗的本地,就是白沙瓦,现在是巴基斯坦最危险的城市。但这个地方以前是世界的佛教文明中心。

下面讲一下我们的考察。丝绸之路有三个最重要的地标,就是玉门、阳关和葱岭。我今天没有时间讲玉门和阳关,但是先给大家剧透一下,今年4月,我找到了真正的玉门关遗址。一个是汉代的,一个是唐代的。我们经常在小学课本中读到玉门关,但是谁去过玉门关?我们现在的玉门关景区,实际上是小方盘城遗址,现在把“玉门关”三个字去掉了,肯定不是嘛。所以我们国家最重要的家国情怀的一个象征,居然不知道在哪儿。我们找到的汉代的玉门关是100米乘100米的一个城,唐代是200米乘200米的城。

什么叫葱岭?最早的是《汉书》的注引了一个书叫《西河旧事》,里面写道“在敦煌西八千里,其山高大,上生葱”。我们大家想象一下什么叫葱岭?一个山上长满了葱?这个是听说的。下边这个是正儿八经经过的,“崖岭数百重。幽谷险峻,恒积冰雪,寒风劲烈,多出葱,故谓葱岭”,确实有葱。我们中国人对吃特别讲究,我们不叫它花岭、树岭、草岭,一定要叫“葱岭”。“又以山崖葱翠,遂以名焉。”这就是国际空间站拍的帕米尔高原录像。是不是和上面那段话一模一样?你看这个人描写得多么准,因为这个人亲身经历过,他就是玄奘。

葱岭的葱是什么样的?就是这样的。葱是开花的大家知道吗?满地的野葱,长在海拔4200米的地方,这就是葱岭。研究中国历史的人,或者是历史地理的人一定都知道葱岭,但是谁见过葱岭的葱呢?我不仅见过还吃过。确实证明了它是可以吃的。

帕米尔高原在哪儿呢?我们中国人叫葱岭,当地人叫它帕米尔,就在这个红圈内,正好是丝路的中间,它是丝路的南道、北道的枢纽,东西交通的中间点,是地中海文明和中国文明的交汇处。现在大家理解这句话了吧?如果不讲前面大家理解不了,什么是地中海文明与中国文明的交汇处。葱岭是丝绸之路经过的海拔最高、地形最复杂、景色最壮美的地方。与其用并不存在的骆驼爬沙丘当作丝路的标志,我觉得还不如用葱岭作为标志。

我们现在讲“精准复原”。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这是国家项目,唐太宗在洛阳亲自吩咐他写的。1836年发行了法语本,1884年发行了英语本。这是马可·波罗,13世纪的,有没有这个人,一直在争论。大家听过讲座以后就知道有没有了。玄奘讲,东入葱岭,到达了达摩悉铁帝国,“达摩悉铁帝”是印度人的叫法,当时中国人、唐朝人叫做“护密”。但是马可·波罗叫它“瓦罕”,为什么呢?瓦罕是当地人的说法,所以都不一样。玄奘为什么引用印度人的说法呢,就像我们现在留学英美回来的,说话总是带着英语单词,玄奘也是这个毛病。他的路线就是我的这个GPS轨迹,一路向东,由下游到上游,2600米提升到2800米,不高的,110公里才提升了200米,非常平缓,这是著名的瓦罕走廊。我们大家经常讲瓦罕走廊,究竟什么样的?大家今天看看就是这样的,喷赤河向北边拐,对面的山就是著名的兴都库什,这边的山是瓦罕山。

瓦罕走廊:丝路的主干道

这就是瓦罕走廊,流着乌浒河,希腊人叫它Oxus河,玄奘当时听说的还是希腊语的发音。这是兴都库什山,它的昏驮多城就在对面那个绿洲。大家看到这边是一个亮处,是一个城堡, 2200年前的希腊人所建。这个城堡见证张骞从此回国,法显从此出行印度,高仙芝率领一万大军远征小勃律,也是从这个城堡下走达。这就是丝路的主干道,如果以后大家说什么是丝绸之路?这就是丝绸之路。它海拔不高,从2600米到2800米。玄奘到了两河交汇处,要选择是向东北还是向正东,他做了向东北的选择。他对瓦罕有详细的描写:“盘纡曲折,堆阜高下,沙石流漫,寒风凄烈。”不到实地,你永远解释不了这句话。玄奘还说:“俗无礼义,人性犷暴”,这是他个人的偏见。大家心目中玄奘是不是特别温文尔雅?其实不是。所以一定要看原典,不要二三手的资料,最原始的资料不一定准确,但一定比二、三手的准确。这是我作为学长对大家最基本的一个劝告。

还有“伽蓝十余所”,有十多所的佛寺。《大唐西域记》特别珍贵,它和伊斯兰教兴起是同时期的,以后瓦罕被阿拉伯人占领了,开始伊斯兰化。所以马可·波罗来的时候,当地的人已经信仰了穆罕默德,所以这段史料)珍贵。大家看到这个照片可能就明白了“盘纡曲折”,照片中间是我们的越野车。山上春夏的时候有大规模的积雪冲下来,形成重大的冲积扇,车和人要绕过去,这就是“盘纡曲折,堆阜高下”。

“唯植麦豆”,你看这个麦和豆是干嘛的?是为了制作“馕”。这是我第二次去的时候,正赶上秋收,这是丝路的主干粮。但是馕一定要有水,不喝水是绝对吃不下去的,所以一定要“波河而行”,一切都是契合的。玄奘骂人家长得丑,瓦罕的小孩长得很漂亮,但是孩子一般比大人漂亮,大人其实也挺漂亮。所以玄奘有特别强烈的个人偏见。

下一段是大唐西域最壮丽的描写,真的翻越葱岭的顶部了。“东北行七百余里至波谜罗川”。玄奘是第一个记录帕米尔名称的人,当地人发音现在还是“po-mi-le”,什么意思?高山间的U型谷,引申为高山,波斯语“世界屋脊”的意思。“据两雪山间,春夏飞雪,昼夜飘风,地咸卤,多磔石,播植不滋”,非常壮观的一个景色。高仙芝100年后率领一万唐军远征经过波谜罗川,这就是丝绸之路翻越葱岭的主干道。一万大军,几万匹马要经过这个地方,水源、草场和谷粒条件一定要够。

马可·波罗怎么写呢?“我离开这个小国瓦罕,在山间向东北骑行了三天,到达一个号称世界最高的地方,这个地方叫帕米尔”,和玄奘记录的完全一样。这就是我2014年8月第二次去的GPS轨迹。海拔从2800米提升到4300米,“其地最高也”。瓦罕的女性赶着羊下来了。这是顺着河,这条河对面就是阿富汗,阿富汗人经常很吃惊地看到我们把车开过来,一般人不会来的。马可·波罗怎么写的?大家注意,考验一下大家,说:“因为天气特别冷,所以火烧不旺,东西煮不熟。”海拔高,气压不足,所以达不到了沸点,东西煮不熟,但是马可·波罗说是因为天气冷,这就是“错误的真实”。马可·波罗如果说“海拔高”,那一定是假的,这个马可·波罗一定是19世纪以后的马可·波罗。这个一定是有高原经历的人才会写得出来,但是他不知道原理。

玄奘接下来描写了非常著名的一段话,一个湖叫“大龙池”,“色带青黑,味甚甘美”。特别重要,如果是咸水湖就不能喝了。马可·波罗也讲了一个美丽的大湖在两山间,有一条河流流出来。从卫星图片上我的GPS轨迹看得一清二楚,沿着湖边走过去,一条河流出来,一连串的河湖,这是玄奘讲的“大龙池”。玄奘一定没有看过这张卫星图片,但是他本人去过。就是这条河,大家看到这个“据两雪山间”,“地咸卤,多磔石”,“色带青黑”,是不是?玄奘1400年前如果穿越过来,看到这张照片,他一定毫不犹豫——波谜罗。什么叫精准复原?这就是。此时此景,1000年前的人看到的,就是我现在看到的。

波谜罗川(大帕米尔) 侯杨方拍摄

马可·波罗还写了著名的马可·波罗羊,他第一个发现并记录的,羊角特别大。当年下雪的时候,当地人把羊头放在地上当作路标。1837年英国人约翰·伍德也记录了同样的一个情况,羊角特别大,同样放在地上当作路标。这两人相互不认识。这就是马可·波罗羊,境外的帕米尔满地都是羊角,非常真实。

玄奘从排依克山口回来的,他一定走有草有水的地方。他到了石头城,就是我们境内的塔什库尔干县城。“基大石岭,背徙多河”,“城东南行三百余里至大石山崖,大崖东北两百余里至奔穰舍罗”。你看他的路线、方位写得非常准确,我把这条路线给复原出来了,而且有且只有这条路线。我问当地的牧民,说你当年没有公路的时候怎么走?他就告诉了我,跟玄奘正好是反着来的。然后找到了军事地图,上面画的同样有且仅有这条路线。几千年来,当地的牧民就是这样走的。就是这条红色的线,这条红色的线经过一个山口,特别壮丽。

整个丝路上,帕米尔高原是丝路的至高点,而整个帕米尔高原丝路经过最高的地方在哪儿?就在这个地方,海拔将近5000米,就差二三十米就到5000米。叫坎达尔山口,玄奘叫它“大石崖”。这个大石崖就是玄奘一生中到达的最高峰,他人生的最高峰,也是丝路的至高点。过了大石崖之后,他是改向东北行了。

玄奘的至高点——大石崖(坎达尔山口) 侯杨方拍摄

帕米尔高原是不是和大家想象的高原不一样?大家想象的高原应该是青藏高原那样的,一马平川。

最后讲一下,我为什么做丝路精准复原。我还是信奉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一定要去实地验证,单纯纸面上的推论意义有限。我的研究成果社会反响也比较大,各个媒体上有报道,当然也是借了“一带一路”的东风。我们最后做成《丝绸之路地理信息系统》,大家都可以访问——红色的就是我们的GPS轨迹,黄色的点,点开以后就有照片,有经纬度和海拔。这就是精准复原,到了这个经纬度,你看到的景色一定是我的照片反映的。

以前我不做丝路,以前我是做人口经济学的。我觉得也蛮有意思。为什么做丝路?2011年去帕米尔,我觉得很美,我想知道丝路当年怎么过的,当时还完全是作为一个兴趣爱好者,翻阅了大量论著,没人告诉我答案。既然没人告诉我,我就自己做了,因为这个吸引我,这个很重要。我认为学术一定以审美开始,再要以审美结束。学术要有审美。

帕米尔为什么是东西方的分水岭?这是我在阿富汗的一号界碑,其实我已经越境了。底下雪水在融化,水向东流就是塔里木河,向西流就是阿姆河,中亚和新疆就在此交汇,海拔5000米,后面是我们国家拉的铁丝网。

我为什么喜欢帕米尔?我第一次去帕米尔就看到了慕士塔格峰完美的日照金山。当时司机告诉我,来20次都不一定见到一次,我居然两天见到了两次。我当时就说一定要研究这个地方,要把丝路经过哪一个山口、哪一个河,它的经纬度,一定要告诉你。而不是说从一个草图上画了一条线,嫌直线难看,稍微弯曲一下,那毫无意义,谁能根据这个图走呢?玄奘说:“山崖葱翠,遂以名焉”,这就叫葱岭,这就叫帕米尔。这是今年春天帕米尔杏花盛开的时候,这些美是超越人的经验的,只有在这个地方才能放飞你的想象力,而不至于想象力的贫困,如果丝绸之路相关的只有骆驼与沙丘,还有什么意义呢?

(本文内容由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韩少华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