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七梦·实录|消遣:嵊县越剧在上海

张经纬 上海博物馆馆员
2020-01-16 14:35
来源:澎湃新闻

2019年11月1日晚间,在绿之丘“杨浦七梦”展场,受到“消遣”单元的组织者、摄影师施佳宇和伍惠源邀请,上海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子、上海博物馆馆员张经纬、上海财经大学教师梁捷、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所教师陈赟围绕曾在杨浦盛行的淮剧和越剧,以及地方戏与上海民间社会的关系,展开了一场讨论

张经纬的祖辈是从越剧故乡嵊州来到上海。但随着老人过世,如今家里已无人再听越剧,张经纬对越剧在上海的故事,也怀有某种追索的愿望。以下为张经纬分享的越剧在上海的故事。

越剧起源于浙江嵊州。嵊州在变成县级市之前叫嵊县,上海话管嵊县读作“沈鱼”(音)。它很容易和嵊泗混起来。嵊泗是宁波外海的一个小群岛,和嵊州不一样。嵊州的位置在绍兴宁波之间的山区小盆地,和台州的天台也很近。

嵊州边上还有个地方叫新昌。出来唱越剧的群体,不仅是嵊州的,还有新昌的,合称为嵊新。最早出来的剧团叫嵊新剧团。这两个县的人是最早唱越剧的。

我们对嵊县这个地方的认识,除了会唱越剧,还有就是专做小笼包的。

全国各地有很多这种快餐。比如,沙县小吃、兰州拉面。所有兰州拉面都不是兰州人拉的,是青海人拉的。杭州小笼包也不是杭州人做的,是嵊州人做的。嵊州人打着杭州的旗号,到处做小笼包。

一处小笼包店招。 本文图片均由张经纬供图

这还涉及另一件事。我找的这块广告牌上,说的是“剡城”。剡城是对包括嵊州在内这片地方的古称。嵊州有一条剡溪,是曹娥江的上游。有句话叫,十里剡溪唐诗路。《全唐诗》里有很多以“剡”这个地方为核心的句子。

剡是两个火一个刀。至少在唐宋时期,此地虽然离杭州很近,但实际比较贫穷落后,剡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处在刀耕火种的状态。这个字用作地名,显得太落后,最后就变成“嵊”(最初是“剩”,保留立刀旁,后又演化为“嵊”)。

嵊州在地图上的位置。

用这个做铺垫,有个原因是,之所以越剧到上海发展,与嵊州区域的环境有关。嵊州历史上有个地理名称,叫嵊州小盆地——实际是被边上几座山包围。虽然到边上的宁波绍兴杭州,走山路比较方便,但很长时间里,这个地方也不靠海,和边上交流有限。山区除了种地,没有其他物产来源,相对较穷,经常有出来要饭的人。

有一种讲法:山区里出来要饭,要有才艺展示,不能光伸手。越剧起初和很多地方戏一样,是要唱一套讨口彩的话,然后乞讨。包括越剧在内的很多地方戏,早期有“的笃板”的讲法。有点像打快板,实际是才艺展示。然后开始要钱。

本地穷,所以到外面讨饭。有越剧表演天赋的人才不停往周边迁移的潮流也就形成了。

回到嵊州小笼包。我家祖辈解放前从嵊县到上海来时,也是在餐馆里做蒸菜师傅。后厨里有蒸炒煮炸,是要分门别类的。那个老店在云南路上,叫三合楼,现在已经没有了。嵊州人很喜欢到处开小笼包店,我想蒸菜和蒸包子好像也蛮接近的。

这说明,嵊州人到外地谋生的主要方式,都和吃有关。要不去开餐饮店,要不用才艺展示讨钱谋生。

由此,嵊州之所以会诞生越剧,我们可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它实际是从相对穷困的区域酝酿出来的地方戏。

《上海越剧志》。孔夫子旧书网  图

我不像杨子老师有长期研究,主要材料来自以下资料。一个叫《上海越剧志》,对越剧发展历程有比较好的记录;还有来自上海戏剧学院的博士论文《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1912-1949)》,作者是贤骥清,完成于2014年,其中有上海剧院的分布情况和对应人口籍贯情况。还有一个讨论材料,来自嵊州建的全国唯一的越剧博物馆。

嵊州建有中国唯一的越剧博物馆。

还是从越剧起源来说。越剧一开始在浙东地区慢慢发展,对它的历史,现在有比较明确的陈述。不像昆曲在清代已有发源,越剧的起源可追溯到当地一种叫“落地唱书”的民间艺术形式。“落地唱书”是19世纪中叶师县民间的一种曲艺形式的说唱,常在劳动或休息时在田间地头说唱,后来发展到沿门说唱。20世纪初,落地唱书变为唱走台书。1906年开始搭台演出,简称“小歌班”,又称“的笃班”。这一年的三月初五被定为越剧的诞生日。1922年,小歌班进上海“大世界”演出,上海《申报》广告用了“绍兴文戏”的名称,故而越剧又称“绍兴文戏”,因当时全是男演员,故又称“绍兴文戏男班”。

我们现在看到,越剧是男女合班。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只有女子越剧。再往前追溯,有男女合班和纯男班的发展阶段。纯男班后来慢慢变成武戏为主,像六小龄童,是从绍兴文戏的男班系统里出来的。我们现在看的女子越剧,是女班系统里慢慢发展出来的。

以下介绍一下早期的女班。

越剧博物馆中,对绍兴文戏女班时期的介绍。

有种戏曲形式叫“髦儿戏”。不仅越剧,昆曲京剧里也有。是私人豢养纯女子的戏班,就是在比较富裕的家庭里,由女子演戏。根据文献,这对后来纯女班越剧的诞生,有比较直接的影响。我不是特别认同这个观点,觉得还有一些外部因素在起作用。

我从《上海越剧志》里摘取了几段越剧发展简史。

摘自《上海越剧志》

有记载的首次有越剧到上海演出,是在1925年,闸北新舞台,实际上也蛮晚的。后来是在小世界——今天有大世界,小世界已经没有了,小世界、大世界以前都位于南市区一带。这时开始有越剧的名称,越剧正式出现。

摘自《上海越剧志》

第二条是1931年,越剧戏班逐渐到上海发展后,就已出现第一个女班。一系列戏班,从宁波、绍兴或嵊州新昌一带来上海演出,一开始全都在十六铺码头附近的茶楼开始演艺事业。

戏班登陆上海都走水路,有一条固定路线。这条路线直到1990年代还存在,从浙江宁波城北码头乘船,抵达上海十六铺码头登陆。

越剧早期发展史上,有个讲法叫“三进上海”。戏班来上海几次,演不下去了或怎样,就回家了。等到第三次浪潮,到上海来演出,差不多是1930年代中期,能在上海扎住脚跟了。

这里有一种模式。上海有一些浙江或宁波的同乡会,邀请在宁波或绍兴比较著名的越剧团到上海演出,演完后把钱付掉,剧团就可以回家了。或者,剧团尝试性地在南市区这一带、十六铺码头附近演几场。有人继续邀请,就继续演;直到没人邀请,那就回去。

1930年代中期后,剧团慢慢不需要回去了。因为邀约不断。剧团从浙江来到上海,一个剧场演完去另一个,不用再回老家了。

摘自《上海越剧志》

1941年时,越剧规模已非常大。有号称“全沪越国红星十班大会串”。就在浙东大戏院,位置在今天西藏中路近苏州河一带。演出剧目是越剧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比如说《盘夫索夫》,后来发展出《盘妻索妻》,还有《十八相送》,是梁祝里的。都以男女爱情为主。

摘自《上海越剧志》

比较重要的转折,是在1940年代中后期,越剧开始了我称作“现代化”的进程。

一是从古装剧变成时装剧,开始演现代题材,比如鲁迅的《祥林嫂》,也开始演电影。二是袁雪芬,是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在上海越剧史上,出现了以她为主的叙事。因为她本身比较要求进步,与田汉这些左翼文艺人士走得很近。以她为核心的一群越剧表演艺术家,开始变成左翼力量——我们知道,1949年后,因为跟左翼力量走得很近,越剧受到政府扶持,发展势头就越来越好——戏曲背后,实际还是有时代的背景、政治的因素。

摘自《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1912-1949)》

看一下重要的越剧剧院分布。老闸大戏院是绍兴文戏的首座专门剧场。1930年代,越剧到上海演出,绍兴文戏集中在这个地方——越剧戏班不需要从十六铺码头回老家,开始有驻场制——就住在老闸大戏院的位置,原先相当于绍兴商人的会馆。

当时在苏州河和西藏路交界,存在好多剧院。彼时的西藏路,有段时间改了名称,叫虞洽卿路,虞洽卿是个宁波籍巨商,参与到上海近代化的浪潮当中。宁波和绍兴的浙江籍人是他活动交往的核心人群,都沿着虞洽卿路——今天的西藏路,这一带分布。南京路来福士边上的电影院——和平影都,早期也是一个剧院。

还有大来剧场,在贵州路北京路,也在苏州河以南。

摘自《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1912-1949)》

我借助论文里的统计数字,把越剧和淮剧的剧场数量划了出来。1940年代,越剧相比淮剧,虽然数量存在优势,但总体各领风骚。比如越剧有34家,淮剧有22家,是3:2的格局。

即使到1948年,越剧对淮剧的优势也不是特别明显。大家各有各的市场,都有自己的听众。

摘自《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1912-1949)》

我把论文里的剧场分布摘了出来。演出的核心区域,一个是人民广场的位置,一个隐约是上海老城厢,南市区老城十六铺码头。这边的剧院分布相对比较稀疏,比较集中的是沿着人民广场边上的西藏路——就是叫虞洽卿路的区域。这边还曾有宁波会馆,可能在这条路偏南一点。

民国时期主要演出越剧的一些场所戏院,比较密集地分布在当时越剧的核心区域。苏州河北的稍微少一些。

我这边偏重的还是解放之前的阶段。解放以后,越剧在登陆上海的若干种地方戏中已脱颖而出,后来逐渐变成全国第二大剧种,可以和京昆分庭抗礼。

越剧博物馆中,对袁雪芬和雪声剧团的介绍。

我认为比较核心的因素之一,是著名的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她解放前已比较倾向于左倾力量,建国后也排了很多新剧,反映新的时代。以《祥林嫂》为代表,从歌颂男女爱情或封建道德观的传统戏剧中逐渐脱颖而出,有了新的发展趋势。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越剧支援全国各地,把原先在上海分布的很多越剧团分散到福建等地,最远的到四川、陕西一带。上海有个著名的剧团,叫芳华剧团,1950年代迁到福建。我当年在厦大上学时,去看过芳华剧团的表演。它以福州为中心,也会到厦门这些地方演出。

越剧从浙江来,在上海发展后,还进一步辐射到全国各地——顶峰时全国好像有16支越剧团分布在不同省份,而且规模还比较大,现在也没有衰落的趋势。

我有一个比较简短的分析,放在结论部分。

一个是,听戏和籍贯人群有密切关系,浙东人群从上海开埠以后,就不停地往上海迁移,始终没有中断,即使在限制人口流动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也不断有人从浙江迁移到上海。

比如我妻子家里。我妻子祖籍是宁波。我的岳母出生在宁波,她十几岁时才从宁波搬到上海。我妻子属于第二代沪籍宁波人。从浙江迁移到上海的人口趋势始终不间断,一代又一代。今天还有很多第一代宁波人迁到上海。和淮剧的观众基本盘相比,它的迁移潮流不曾出现过中断。

第二点是,越剧刚到上海时三进三出,一个原因是,早期的男班来过,演完又从十六铺灰溜溜回去,没在上海扎住根。当时上海也有很多其他剧。越剧不管纯男班,还是男女合班,除了武戏以外,没有其他拿得出手的特点。直到1930年代,纯女班来到上海。

纯女班和男班相比,有个比较大的特点。男班演出的地方戏通常有一些比较淫秽的主题,比较俗。不像纯女班,纯粹演男女爱情。 所有演员全是女性,在那个时期登陆上海的其他地方戏中比较少见。大家以看热闹、新鲜的态度看待它,对纯女班的观感可能要比全男班或男女混班的要好,所以女班逐渐站住脚跟。

还有一个原因——我没有很多文献支撑,是拍脑袋想出来的。结合当时上海本地的工业发展趋势,很多职业女性,成为观看纯女班越剧的主力。这个观众市场,对越剧在上海扎跟,可能也产生了比较大的推动作用。

最后一点是,越剧之所以繁荣,前头讲了好几次,原因在于1940年代以后,以袁雪芬为代表的一群新的越剧人,抓住了时代机遇。她演电影——中国戏曲电影化,除了京剧以外,就是越剧。另外,她从传统戏剧中跳出来,演一些时装剧,表演形式也更丰富。 这些使越剧慢慢成为比较主流的表演形式。

关于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为进一步促进上海的转型发展,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推动城市更新工作的开展,以“文化兴市,艺术建城”为理念,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局、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SUSAS 2019),已于2019年9月29日在杨浦滨江拉开帷幕,活动持续至2019年11月30日。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是市政府批准举办的大型城市公共活动,旨在通过“展览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城市建设中的实践项目引入展览,将展览成果应用于建设实践,从而倡导城市公共空间理念、提升城市魅力。

本届空间艺术季以展现上海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建设成就为背景,将杨浦滨江南段5.5公里滨水公共空间作为主展场,邀请世界各地艺术家结合工业遗产和场地特色,在地创作一批公共艺术作品留存于滨江,丰富滨江景观;将原上海船厂的两座船坞开放,为人们带来大构造空间魅力的震撼体验。

关于“杨浦七梦”

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SUSAS学院的项目之一,由澎湃新闻市政厅与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发起,希望借助七组研究和创作,勾勒出曾经生活、工作在此地的人们,与此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如今又对此怀有怎样的梦想。成果将于9月底至11月底在原烟草仓库的“绿之丘”展出,并期待纳入更多观展者的讲述。

    责任编辑:王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