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拉松开启“2.0时代”,赛事需要的素质有哪些?

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宇
2020-01-12 14:39
来源:澎湃新闻

马拉松在中国很火,火了有差不多10年。如果以10年为一个周期,那么从2020年开始,马拉松很有可能要进入下一个阶段。

“马拉松2.0”这个概念其实从2018年开始,就已经在中国跑圈内被偶尔提及。那么,2.0版本的马拉松在中国应该具备那一些素质?

国内的赛事其实已经做了很多尝试,从最基本的赛事服务和保障升级,到赛事整体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再到赛事运营模式的市场化……每一种尝试其实都是2.0版本里的一部分。

“在马拉松从1.0的野蛮式生长多年之后,市场化深耕细作的2.0时代呼之欲出。”这是西南地区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双遗马拉松主办方双遗体育总经理刘洋的判断。

2020成都双遗马拉松即将开跑。

用市场化继续推动全民健身热潮

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一个都不能少。在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里,这个发展思路被再一次提及和强调。

过去几年时间里,马拉松和全民健身之间的关系已经越来越紧密。但如何才能使更多人参与到马拉松赛事之中来?

“前几年在(赛事)数量爆炸式增长之前入局,是我们抢占了市场的先机,但想要持续性为社会为跑友做出更多贡献,需要我们这些赛事人做的事情还远不仅于此。”

双遗体育总经理刘洋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办赛事的公司越来越多,但是很多规模稍大的赛事还是需要依靠政府支持。在他看来,拥有成熟的市场化经营模式,是赛事快速成长的动力。

“一项赛事想要长期稳定发展,收入自然是重要一环,如果一家赛事在举办了5届之后还不能实现盈利,也就失去了办下去的动力。”

如今国内许多马拉松赛的办赛质量越来越高。

这或许就是即将迎来自己六岁生日的沃尔沃汽车成都双遗马拉松在过去五年间不断成熟的重要原因之一——从2015年初创至今,赛事的整体营收逐年走高,首届赛事就几乎没有政府补贴,全部依靠赛事组委会的市场运作,2019年双遗马拉松整体实现盈利。

其它不少路跑赛事主办公司也有同样的观点,那就是赛事全面市场化,将是“马拉松2.0”的重要标志之一。

尽管2019年国内跑步赛事的具体数量尚未对外公布,但根据中国田协主席段世杰透露,去年的赛事规模已经超过1800场,接近1900场。这么多赛事共同分享跑者资源,如果没有市场化运营,也很难在长时间维持高标准的办赛水平。

科技+周边,发掘马拉松潜在价值

过去10年,中国马拉松在服务质量上的稳步提升是值得肯定的。从国内越来越多赛事开始申请世界田联的最高等级评定“白金标”赛事,就能够看出中国赛事的信心。

而科技作为辅助工具,是马拉松跃入“2.0时代”的另一个动力。

以2019年杭州马拉松为例,赛事提出了“智慧+科技+体育”的概念,为部分参赛选手免费提供心率手表并实行全程心率监控,然后在媒体中心的数字屏幕上显示全马参赛人数、精英选手平均心率、救护车分配位置、现场后勤人员人数以及位置、赛事影像数据,并且运用自主产权的“芯片识别个性化影像服务”,为跑者提供个人完赛集锦视频……

这是办赛方在提升赛事品质和服务质量上的一次尝试。重要的是,这种尝试得到了积极的反馈,而且在越来越多赛事上被应用。

双遗马拉松推出了许多文创周边产品。

而当赛事的质量越来越高,各种路跑赛事又要如何提升自己的商业价值?

即将迎来第六年的双遗马拉松,对于未来也有着更大的设想,而以“文创和周边的形式打开一片新天地”成了重要一步。

“未来目标是将文创周边产品的收入从赛事总收入的不到十分之一,提升到三分之一,与企业赞助、报名费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刘洋表示。

这一计划并不是空想,过去几年时间里,双遗马拉松已经打造了自己的文创产品体系,并且将熊猫元素运用其中,“之后跑者也许除了在奖牌、赛道上看到熊猫元素之外,还能看到熊猫作为吉祥物、代言人,为双遗马拉松和整个中国路跑赛事传递更大的能量。”

打造马拉松文创周边的概念,也在越来越多国内的大型赛事里得到了认同。如上海马拉松,其赛后的周边产品在网络上同样热销,在创造更多赛事价值的同时,也扩大了赛事影响力。

当马拉松“2.0时代”开启,已经开启报名并即将鸣枪起跑的成都双遗马拉松将成为一次“打开新时代”的尝试。

    责任编辑:蒲垚磊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