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千碉之国”,伫立着无数从秦汉时期流传下来的碉楼

2020-01-21 20:28
四川

原创 造物人间 更成都

丹巴县的清晨云雾缭绕,远山朦胧,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从山谷深处传来,有老者正在修复古碉。

古碉楼是嘉绒藏族建筑的杰作,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现年71岁的其米巴丹,正是丹巴中路乡最具盛名的木匠和石匠。

△准备去修补古碉的其米巴丹

平时闲暇,其米巴丹都会提着泥桶手持榔头,去到古碉墙下进行日复一日地修补,从19岁开始,和石头、泥巴打交道就成了他的日常。

从唐朝开始

这里就被誉为千“碉”之国

丹巴县,位于四川省康巴藏区的东大门,地处邛崃山脉高山区。境内峰峦叠嶂、峡谷幽深,大渡河自北向南纵贯全境,涌出一道山谷。

△丹巴海拔最高处与最低处相差可达4120米,号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大川与江流之下,最不缺的就是石头。早在千百年前,藏族先民们就开始以惊人的毅力把一块块上百斤的石头层层叠加,筑起了座座碉楼。

无论是在深山峡谷还是田园林间,凡是有藏族村寨的地方,都耸立着高出山寨几十米的古碉。自唐朝以来,这里就被誉为“千碉之国”。

△丹巴县古碉楼群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以古碉楼为代表的藏族砌石建筑传统技艺被称为“ 叠石技艺” ,是嘉绒藏族先民的建筑艺术杰作。

千百年来,古碉经受了战争和风雨的剥蚀,地震的考验,仍然巍然屹立,有的已偏倚却不倒,有的弯曲为弓,自成风景。

居住在丹巴中路乡的其米巴丹如今已经71岁,则从小就跟随祖辈学习这门手艺,是目前中路乡唯一掌握碉楼营造技艺的人。

看到古碉的楼顶

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碉楼主要集中在河谷两岸,尤以梭坡和中路两乡境内的碉楼群最为稠密壮观,与村寨民居浑然一体。

△现存的碉楼主要分为四种:碉楼要隘碉、烽火碉、寨碉和家碉。类型有四角、五角到八角,十三角的。高度一般不低于10米,多在30米左右,高者可达50到60米,易守难攻。

碉楼外形美观,碉基牢实,全由一块块片石、块石和粘土砌成。古碉的地基一般要用很多很大的石头来砌筑,泥巴则要用最好的黄土来和。

修筑古碉最难的就是地基的四周和土的样式,其次就是古碉修到高处以后,墙面的顺直,四周的墙面要一样宽,而且大小要一致。

△古碉的枕木(图为其米巴丹制作的古碉模型)

当修到一定高度时,石匠就要在墙体之间放上枕木。枕木可以让墙体变得整齐好看,同时也可以缓冲地震带来的压力。

△藏寨外墙的白泥巴一般要一年涂一次,传说涂成白色的藏寨在夜里就不会被恶魔发现。(图为其米巴丹制作的古碉模型)

传说中,古碉最初是用来伏魔的,后来碉楼却大多与战事密切相关。

现如今,烽火早已熄灭,传说代代流转,最后就成了家在藏寨旁边,没有古碉就难找到女婿媳妇的说法。从守护家园安宁,到成为家园的一部分,古碉也在岁月的更迭,找寻着自己存在的意义。

但凡是上了年纪的丹巴老年人,都十分崇拜丹巴古碉,把古碉看作是藏族人的骄傲,就像那闪烁在古碉楼顶的夕阳余晖,总会让他们想起小时候听过的叮嘱:“只要看到碉楼,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把历史深处的遗存

融到后世代代传承的手艺

千百年来,丹巴碉楼得以化石般的成系列的保存下来,在时间中迭代,自我改造。

虽然早就已经不修完整的古碉了,其米巴丹也只会对古碉坏掉的地方进行修缮,但这门手艺,早就成为了丹巴民房建造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现如今,村子里的石匠们都沿袭了修古碉的技艺,每当亲戚和周围邻居修建房屋的时候,都会找到其米巴丹来对年轻的石匠进行指导。

从碉楼与宅院结合的形式,发展到碉楼最终在藏式宅院中符号化,最终,这种古老的石砌建筑找到了与当地人相伴而居的绝佳形式。

很多时候,其米巴丹也会登上古碉,望向山谷。每当看见家乡的这些古碉和村落,他的内心都会有一股温柔的暖流淌过:“我对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充满了希望。”

后记:

丹巴的古碉已然屹立千年,

守望了一代又一代,

座座皆不失当年雄姿,

堪称古建筑之一绝,

哪怕它只能作为历史而被永远仰望,

失去了实际的作用,

但它背后的营造技艺始终在不断沿袭,

最终,成为了丹巴人不可或缺的一门手艺,

薪火相继,生生不息。

原标题:《这里是“千碉之国”,伫立着无数从秦汉时期流传下来的碉楼》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