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案例被提及、被追问,为的是总结经验提炼“制度要素”

潘高峰
2020-01-10 07:47
来源:澎湃新闻

一个就医点,困扰小洋山岛万名职工15年的“无医”难题如何能15天一举解决?一条跨区道路,被铁路阻断多年,众多市民上下班的路程怎样终于从绕行4公里缩短到400米?一座小区危桥,如何由各方协力打破壁垒共同重修?一扇“睦邻门”,又是怎样先打开了横亘在新旧两个小区居民心中多年的“心墙”?

这些,都是上海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破解难题的成功案例,有的在交口称赞声中已让人耳熟能详。如今它们再次被提起、再次被追问,为的是总结经验,从中提炼“制度要素”。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随着主题教育深化推进,上海广大党员干部越来越关注如何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个党的建设永恒课题、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常抓常新;思考从学深悟透、化解难题等的成功案例中提炼哪些“制度要素”,为建章立制添砖加瓦。

学深悟透,建立制度创新形式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上海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始终坚持以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

市委常委会以身作则,把学思践悟新思想作为重中之重,先后开展14次集中学习研讨、形成调研报告11篇、上专题党课11次;带动全市255家单位、3.5万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181万党员干部,先后开展集中学习研讨3.9万余次,交流发言超过16万人次,举办主题教育读书班1.3万班次,努力把理论修养转化为坚定信念,把内心认同转化为坚定信仰。

在此基础上,上海不断探索通过建立制度巩固拓展主题教育学习成果。第一批主题教育期间,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干部提出的要求,上海市委召开全会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奋力担当新时代新使命的若干意见》,相关部门制定17项配套文件,推动干部干事创业充满激情,面对困难富于创造、迎接挑战勇于担当。第二批主题教育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并发表重要讲话,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海市委再次召开全会研究出台《关于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强调“狠抓落实、善作善成”。

在基层,如何有效开展初心使命学习教育,成为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课题。徐汇区的“研习汇”是继“初心党课联盟”后的又一创新,它通过“开放式组织生活”,引导各领域党员代表围绕基层组织、基层党员、基层治理共同关注的问题,集中研讨、促进学习,汇集党员、汇通思想、汇聚力量。

静安区的“面对面 新时空”We课,则整合了区域化党建资源,打造“上海白领的公共思政课”,以白领党员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带领大家感受红色文化,触摸时代印痕,探讨时政热点;不仅活跃于线下,还开办“线上微党课”,突破时空局限,党课随时随地可上,激发楼宇白领听党话、跟党走的内驱动力和真情实感,迄今已覆盖400多万人次。

学校是教书育人主阵地。如何把主题教育与立德树人结合起来,提升思想政治课程的温度、深度与高度?上海商学院商务经济学专业牵头组建了“课程思政”教改创新团队,在前期12门“课程思政”试点改革的基础上,又新增7门。同时举办“课程育人师生荟”,用生动案例传递课程育人的理念与实践经验,引导教师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还先后打造了“商经青年博士讲堂”“课上有你,课下有约”“院长下午茶”等平台,累计参与学生3000余人次,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

上海戏剧学院以“红色+剧目”凸显主题教育内涵,推出舞蹈诗《黄河》、原创话剧《军歌》、朗诵剧《黄炎培》等,用生动鲜活的艺术形式帮助党员干部更深理解、更好践行初心使命。

化解难题,联动机制凝心聚力

主题教育期间,上海积极回应群众新期盼新要求、解决急难愁问题,同时不断探索市、区、街镇三级联动等整改工作机制,使主题教育见成效与城市治理出新招有机结合。

上海“飞地”洋山深水港区小洋山岛上万名驻岛职工,被“就医难”困扰了15年。主题教育期间,上海积极与浙江省有关方面联动,探索出“上海审批、浙江备案”模式,边建设、边审批,先开诊、再发证,短短两周就建起小洋山门诊部和急救分站。

宝山与杨浦两区毗邻,但铁路何杨线阻断了宝山淞南张行和杨浦新江湾地块的联系。近年来,这道“分界线”两边的发展都不断提速,人群快速集聚,但400米直线距离却须绕行约4公里。

宝山、杨浦两区区委借力市区协同、加强区区联动,先后9次开会协调,通过“无路找路”“改道借路”“架桥建路”,终于建成国帆路跨铁路人行通道。12月2日通路那天,1600多位市民开心试走“捷径”;好消息迅速传开,越来越多人纷至沓来,便民通道日均客流量超过了2600人次。合作成功之后,宝山和杨浦区委立即着手总结“区区对接”经验,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

闵行区航南路春晖小区有一座横沥港桥,连接小区南北两个区域。对居民来说,这是一座“回家的桥”、“生活的桥”。然而将近20年风吹雨打、消磨腐蚀,老桥已成“危桥”,需要重建。但钱从哪来,谁来管、谁来建,如何化解重建期间影响居民生活的矛盾?

主题教育中,闵行区七宝镇探索建立“基层约请制”。专门聚焦那些单靠社区层面解决不了,但群众普遍关心的社区治理难题,群众出题、社区“点将”、部门作答。为了解决危桥问题,春晖居民区党总支约请来镇水务站、社区办、房管办、城管中心。相关单位很快回应,都派出代表赴现场多次协商讨论,最终达成一致,危桥重建顺利进行……

杨浦区五角场街道的“睦邻门”,原是一堵3米高墙,隔开了2006年建成的高档商品房社区创智坊和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国定路第一小区。这堵墙不讨人喜欢:老小区居民从楼上看百货公司、网红马路近在眼前,但真要去一趟,得绕墙走路20多分钟;新小区居民想去对面买菜、就医、接送孩子上下学,也一样要绕道。破墙开门应是最好的解决之道,但因为两个小区居民各有担心,迟迟不能实现。

主题教育坚定了基层干部的决心。在基层党组织的推动下,业委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居民群众等多元主体定期、不定期就“破墙”行动商讨,意见逐渐统一……“睦邻门”不光打破了物理隔阂,更重要的是拆了“心墙”。

据统计,第一批和第二批主题教育期间,通过市区协同,区区联手、条块联动,上海共列出268项需要联动整改的问题,其中“问题在上面、整改在基层”的207项,“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的61项,目前都已得到解决和推进。

    责任编辑:高文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