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爷爷传到玄孙,这户藏族人家的木工手艺已连续4次登上了“国际非遗节”

2020-01-21 20:30
四川

currentVersion is IOS-->原创: 造物人间 更成都

那天,63岁的格绒次仁为了“成都非遗节”定制的作品,专程带着儿子去山里采木。

他是一名手工艺人,以木为生,由于原材料的苛刻,这已不知道是父子俩第几次去深山老林。虽然有时候在附近就能找到满意的料子,但大多数时候只能去到远方的山里,用他的话说:“做的东西好不好,全看木头好不好”。

所以这一次上山,他既为了呈现出自己最好的手艺,也为了能再手把手多教儿子一些找料子的经验,这门技艺从格绒次仁的爷爷手上传下来,不能断。

一木一生

从放牧到手工制艺

若是走进格绒次仁的房子,你会发现这里更像是展览馆而多过于像一户藏族人家。不论是好几面墙的展柜还是玻璃橱窗,都摆满了各式木制作品,最多的便是碗。

在藏族车模技艺中,木碗是最基础也最具有代表性的形制。作为人们日常必须的生活器皿,它随生活打磨,没有多余的色彩,没有繁杂的装饰,只是沉稳安静地盛放我们的日常。

△藏族车模技艺是藏族民间一种制作各类木制生活用具的特殊工艺,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多用不同木材制作僧侣碗、俗人碗、粘粑盒、酥油盒等50余种,具有独特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平凡的器物最能触动灵魂,尤其木制品本身就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质朴。

尽管现在机器可以代替大部分手工职能,我们却从来都无法割舍对手工制品的迷恋。

△当年格绒次仁的父亲带自己进山找料,如今他也同样带着儿子漫步在这深山老林。

格绒次仁从小就在放羊种田,十八岁才开始学习车模技艺。那个时候,他对这份日复一日的枯燥孤守没有任何兴趣,却架不住父亲的固执,无数次地被强行带到山里寻找原料——树瘤子。

即,树身上长出的各种疙瘩。

取瘤为材

制的是颗敬畏心

德荣车模技艺所需要的木瘤子,几乎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手工艺人一般选用花纹较好的鹅掌木、杜鹃花木等。

△当发现可用的瘤子后,用刀将其从树上削下,然后带回用机器手工打磨,按照其本来的面貌赋予造型,做成大概的样式(粗胚)后,第二步就是用水煮。

在望不到头的树林里找到木瘤子原本就不容易,要找到能打磨成木制品的更不容易,很多时候,他们要在深山老林里待好几天才能找到一块满意的原料。

△煮木头一是为了消毒,二是煮过的木头不会裂开。鹅掌木(梧桐)要煮五个多小时,杜鹃花木则煮两个多小时就够,这都是格绒次仁从爷爷那辈就传下来的诀窍。

虽然最开始格绒次仁并不喜欢车模技艺,但在父亲日复一日的熏陶下,他也慢慢感受到了这份传承背后的力量。

△格绒次仁所用的工具都是自己做的,刀头的大小按自己的习惯来的,制作过程最重要的是手要稳,手不稳会把木头崩坏。最难的地方就是开碗口,稍不注意就会做坏。

就像格绒次仁说的一样:“瘤子就是树木的病,瘤子取出来的树明年会长的更好。”明面上是讨生活的手艺,背后却承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心。

岁月温润

承的是人间薪火

始于树木,被斧锯钉凿所勾勒,最后在砂盘旋转中成型,看似简单粗暴,背后却是一代又一代的延循与传承。

△当年格绒次仁的父亲也是这样手把手的教学。

从格绒次仁的爷爷开始,再传到他的儿子手中,一家四辈,他们通过这样一种世代传承的方式,静默地延续着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细腻打磨的边角、浑圆质润的设计,他们静下心来所打造出来的温和,都在安安静静地向世人传达着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重,

△格绒次仁的作品,都是尽可能的保留原生美,花纹自然灵动,色泽婉转温厚,没有多余的雕琢。

机器打磨木碗的响声或许嘈杂,但看着一块木料脱胎换骨变成了一件件器具,这样的鲜活最是动人。

后记:

一只碗未必厚重,

却时刻在向我们传达一种,

古老且从未消失的生活态度与节奏,

就像树木自来都象征着生命一样,

它里面盛的是藏族人的生活,

也载着这个民族对自然的崇敬,

枯荣流转,生生不息。

由甘孜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出品

二更西南公司承制的

原创非遗系列人文纪录片:

《造物人间》艺甘孜系列

第二季8集

每周两期

在二更全网平台和更成都微信平台

准时更新

造化自开物,匠意堪天工

敬请期待

今日互动

你都用过什么 手工打造 的器具?

文字/编辑 南城

为非遗点赞!!

原标题:《从爷爷传到玄孙,这户藏族人家的木工手艺已连续4次登上了“国际非遗节”》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