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刘元春:中国经济韧性强大,明年下行压力可以部分对冲

澎湃新闻记者 张若婷
2019-12-30 15:44
来源:澎湃新闻

“我们认为明年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在5.5%以上就没问题。明年全国GDP增速在5.8%左右,就业规模就能够达到超过1200万人水平,失业率也会保持在5.3%以下。”12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就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2020年的新增长点与经济走向接受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联合创始人刘元春。 澎湃新闻记者 张若婷 图

刘元春认为,中国经济韧性强大。2020年的中国经济虽然压力依然大、风险依然高,但在周期性因素变化、新动能的培育与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部分下行压力将能够得到对冲。

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负责人,此前11月30日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9-2020)上,刘元春发布了中国宏观经济报告(2019-2020)(下称报告),用“增速放缓与结构分化的2019,下滑但不要悲观的2020”总结今明两年的宏观经济形势。

在经济增速方面,报告建议,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区间管理目标宜设为5.5%-6%,保守目标为5.8%左右。刘元春强调,明年的经济增长必须要以高质量发展为标准,要有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风险控制,而不必过度拘泥于短期增长速度,不能简单教条化。

刘元春表示,在结构性、体制性和周期性多重因素共同的作用下,明年的人口红利加速下行、全球制造业低迷等趋势性力量仍将加速。但随着部分周期性因素触底反转与制度红利进一步释放,明年TFP(全要素生产率)值增长速度将进一步上扬。此外,企业库存周期将触底反弹,物价、民营投资、企业信心等方面都将成为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积极因素。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就业、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作出部署,指出要兜住基本生活底线,“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在民生方面,刘元春多次提及“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他认为明年在国民分配体系改革与中等收入群体个税减免上将加大力度,使这一群体收入结构更加多元化,进而提升消费、拉动内需。

亮点:新动能与区域增长极的打造

澎湃新闻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明年有一些什么样的新增长点可以期待?

刘元春

第一个就是很多制度改革会全面落实,这两年TFP(全要素生产率)值已经开始由负转正在上升,我们估计明年TFP增长速度还会进一步上扬。按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2020年起将会加快培育和释放更多的制度红利,包括新一批的干部也要全面到位了。

第二个是在新动能方面,在一些区域开始有明显收效。通过创新工程的发展与一些区域增长极的打造,创新驱动战略的积极作用将得到进一步显化。

第三个就是十九大提出来的,都市圈的构建,以及围绕着都市圈和一体化相关政策的调整,这方面将产生经济的新的拉动力。

另外,在产业政策的调整背景下,特别是在部分卡脖子技术上面,一些有利于增强自身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的产业要进一步发力。这些产业会有政策驱动性的增长。

需求:民营企业家信心回升,消费市场进一步下沉

澎湃新闻

今年以来,基建投资的下滑和消费同比增速下降的背景下要如何稳需求,如何带动消费和产业的发展与升级?

刘元春

首先当然稳投资还是很重要的一环。我们预计,只要民营企业的相关政策到位,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和预期能够回升,进而明年的民间投资增速肯定会有明显好转。同时,目前国有企业今年的投资状况也还可以,所以在稳定投资方面,在资金来源上要有一些新办法。但是也不能太着急,因为我们的储蓄率在下降,它决定了投资增速也不宜过快。

第二个是消费方面,其中很重要的是对于汽车市场的稳定和汽车消费的扶持,今年11月,扣除汽车以外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1%。可以说剔除汽车消费,我们的消费增速是较为平稳的。

所以在这方面要进行一些潜力的挖掘和释放,特别是现在城市间的道路建设发展较快,但是城市内部的道路和相应的汽车服务设施建设还是不够。这里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增长空间。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我们也要对中低端市场进行进一步下沉。通过推动物流体系建设的下沉,使边缘区域如农村、三四线城市的消费成本能够进一步下降。

明年是全面小康年,对低收入阶层的转移支付的力度也可以适度加强。

供给:更加关注结构性分化问题与保畅通

澎湃新闻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保持宏观杠杆率的基本稳定,这意味着什么?怎样通过稳杠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刘元春

宏观杠杆率的基本稳定是稳健的货币政策的一个延伸,实际上意味着货币供应量以及债务的提升速度要与名义GDP增速差不多。中央提出的宏观杠杆率的相对稳定,意味着在结构上有些部分杠杆率要下降,而有些部分是可以提升的,但是总体宏观杠杆率还得要下。

哪些地方是升杠杆,哪些地方是降杠杆?要根据实际情况,特别是要关注投资的收益以及风险的管控。

目前来看,地方政府的杠杆率还是太高,但中央政府的杠杆率并不高。所以在整体稳定的目标下要关注一些结构性的调整,要对局部的债务率过高等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同时部分民营企业还可以适度加一些杠杆。

宏观杠杆当前的这种相对稳定,实际上已经能够对正常的债务增长和资金流动创造一种很好的环境,并没有过度紧缩。

要关注中国的结构性问题,同时我国不同部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分化比较严重,因此不能把宏观杠杆率过度微观化,要给不同经济主体充分的自主权,这样才能带动微观主体的活力。

澎湃新闻

明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哪几个大的方向需要关注?

刘元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应该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上面做文章,特别是畅通上面,要使国民经济循环畅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向很多垂直领域进行深化。

一是农业领域,特别是农业一些重要物资的供给能力,要通过结构性改革使生产体系更加稳固。

二是金融领域,要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就是要进一步地全面提升金融体系的盈利能力,竞争力和开放性,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

三是要在补短板、强弱项方面发力。

民生:猪肉生产体系要有革命性变化

澎湃新闻

此前您谈到过要推动中等收入群体倍增的计划,应从哪些方面推动中等收入人口的增加?

刘元春

我国目前企业和政府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占比太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在50%左右,是偏低的,我们认为只有使中等收入群体的工资与经营性收入进一步增长,才能有效提升消费。

在收入方面,要通过国家分配体系与劳资关系的改革提高工资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提高中小企业主的经营性收益。

在支出方面,要减轻白领阶层的税收负担,同时加大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在个人所得税限高这一方面,我们实际上没限制高收入阶层,而是限制到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增速。所以在个税上面可能要有一些新的举措,超额累进的幅度可能还得要加大。对高收入阶层的税收还需要提高,同时严厉打击偷税漏税的行为。

要充分让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结构更多元化。特别是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他们的经营性收入要有一个相对稳定、持续提升的过程。

澎湃新闻

2019年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4.5%,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1.4%。民生问题很重要的一点是稳物价,明年整体的物价水平将呈现怎样的特点?

刘元春

明年整体来讲,我们认为物价水平会因为猪肉价问题的相对缓和,而出现一些回落。同时由于今年猪肉价格带动食品价格的上涨,价格补贴与相关公共服务也会加大力度。

目前母猪的存栏数的下降速度已经开始止住了。按照推算,应该明年的下半年猪肉供给会有一个明显的缓解。同时猪肉价格同比增速会在明年四季度有一些回落。考虑到基数因素,明年年底随着供给的增加,猪肉价格同比可能出现负增长。

这会使整个食品价格也出现回落,所以我们认为明年由于食品价格上扬导致的压力会明显减缓。

同时大家也要看到我国最近围绕一些重要商品加大了进口的力度,因为全球的农产品价格都是比较低迷的,明年国际粮农组织也估计农产品价格会下行,所以说我们认为对于猪肉价格、食品价格大家都不必太担心。

但明年一个重要的担忧是工业品价格能不能有一个反转。此前10月份,PPI同比下降1.6%,同比增速创过去37个月新低,11月PPI数据现小幅回暖,但仍同比下降1.4%。如果PPI持续负增长,对于整个经济来讲不太有利。

在这方面要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僵尸企业清理,因为我们现在整体工业还是产能过剩压力比较大。同时外贸方面要加大出口,通过稳投资等方面加大需求。这样可能使工业的供求相对平衡,促进工业品价格回升。

澎湃新闻

有人认为今年以来的猪肉价格飙升,除了非洲猪瘟,还与许多地方环保督查“一刀切”禁止养猪有关,您怎么看?

刘元春

猪肉价格的不确定性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非洲猪瘟没有疫苗,二是目前一些零散养殖户恢复生产的信心不是太足。

在加大力度环保的过程中部分地方政府肯定有一些矫枉过正的现象,对这样的现象要进行回调,但回调依然要坚持环保的标准,不能因为目前物价的上涨就导致我们原来的污染攻坚战退步,这个是一定要防止的。

通过这一次猪肉价格的高涨,我们一定要使整个猪肉生产体系有进一步的革命性变化,一定要使中国猪肉生产的体系全面升级。下一步要将养猪行业规模化、公司化,经营模式要全面改革,进而使养殖标准能够得到提升。这些改革在防止价格波动、瘟疫蔓延上将做得更好。

一定要相信市场的力量。也就是说,在猪肉价格大幅上扬的过程中,目前规模化的养殖、资本市场的力量正在发生作用。

    责任编辑:李跃群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