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家人说话,这种方式很伤人

澎湃新闻记者 尹琳
2019-12-05 09:21
来源:澎湃新闻

人们总说,难听的话最容易留给家里人。明明大家很关心对方,却不料一句话没说好,后面的话就像倾倒的多米诺骨牌,最终演变成了“你没良心”的指责。澎湃新闻·亲子学堂近期将介绍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名作《非暴力沟通》中的一系列方法,为父母们提供更多参考。

是什么让家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争执和指责?

和美温暖的家庭也会有争吵,这不,一位爱孩子却很心累的爸爸贡献了他的故事。

“老婆出差一周,今天一大早,我起床给孩子做早餐。忙活了半个小时后我们俩坐在了餐桌上。

儿子:‘哎呀,爸,天天吃三明治,我都没胃口了。’

我:‘什么天天吃三明治?明明昨天是牛奶和小蛋糕!’

儿子:‘可前天不就吃了三明治吗?’

我:‘你上次还说特别喜欢我做的三明治呢!’

儿子撇撇嘴:‘今天的不好吃,不想吃。’

我:‘你不吃早饭,胃会饿坏的,以后会得胃病,必须吃!’

儿子不吭声,拿着小叉子胡乱戳面包片。

我更生气了:‘你这孩子太不知道感恩了,我起大早专门给你做的。赶紧的,吃了好送你上学!’

儿子哭丧着脸吃了两口,我呢,气得再也不想给他做早餐了,这段早起的时间还不如睡个回笼觉。”

回想这段争吵,明明谈论的是三明治问题,却能够把架吵到了胃病、不懂感恩、以及做早餐不如睡回笼觉上,是不是有一些好笑又无奈?

我们来仔细看看,这架是如何吵偏的。

首先,儿子说天天吃三明治没有胃口,这让热心的爸爸听起来,像是在谴责自己做饭不好吃。然后,感觉到被批评的爸爸找到了对方的一个漏洞进行反驳:你说的天天吃是不对的,因为昨天就没有吃。为了赢得这个问题的胜利,儿子很快放弃了最开始的诉求,转过头跟爸爸争辩:可是前天吃了。在时间上没有找到得分点,爸爸转而批评儿子的评价变来变去,让人摸不着头脑:之前明明夸过好吃,现在却说吃不下,这是你的问题。此时的儿子已经只顾着保护自己了:今天的不好吃,就是不想吃。这种耍赖的做派开始让爸爸烦躁起来,他开始拿出健康这个重要问题来要求儿子:不吃早饭会得胃病。虽然这个观点只是爸爸的一种担心,却被当成了事实进行阐述。儿子感受到了被逼迫,怒火中烧,他选择了用行为来抵抗爸爸的命令,这一举动无疑也点燃了爸爸的情绪:气死了,狼心狗肺的孩子,我再也不为他做早餐了。

造成这样的争吵,在非暴力沟通专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眼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双方的表达都让对方感觉到自己被评判、被批评,从而激发了逆反之心,把辩驳的焦点集中在了令自己不爽的地方,放弃了更重要的事情:理清和协调双方的需要。

表达看法时,用绝对化的评论发表看法,最容易将架吵偏掉。来看看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本来希望孩子可以打扫房间或者希望老公能够早点回家辅导孩子写作业,还没有说出自己想表达的重点和心愿,对方就已经暴跳如雷:“你这么说太不公平了!什么叫我从来不打扫房间?明明上个月我还擦过桌子!”“你说我不关心家里?不把孩子的成绩放在心上?我努力赚钱,还不是为了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

简单粗暴的评价不仅不能够把沟通带到商量的境地,相反,会快速地把双方都推到不爽的情绪顶点。

《非暴力沟通》

在《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卢森堡博士提出了沟通的诀窍,那就是少用甚至不要用评判来表达自己的愿望。被批评的感觉是最伤人的,如果你希望大家能在和平友善的氛围里沟通,不妨在遇到冲突的时候安静下来,谨慎地说出自己观察到的具体事例,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客气地请求对方做一些自己想让对方做的事情。这样就不太容易把聊天聊成了吵架。

比如想象一下,儿子面对餐桌上老爸做出来的早饭,这么提意见:“爸爸,这周我们已经吃了4次三明治了,我对三明治没有胃口,希望你能翻个新花样,或者带我出去吃油条豆花,你觉得可以吗?”或许,听到这样的请求,这位爸爸可能更乐意去满足儿子。

当然,你知道的,老天不会掉下来一个在表达上如此完美的孩子。况且,父母怎么能要求儿子说出自己都说不出来的话呢?幸好,我们可以学习。

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首先接纳孩子的批评,然后学着不用批评的方式回击对方。这是让孩子能够从中学习到更好表达方式的直接有效的办法。不管孩子怎么使用批评的方式,作为父母都可以敞开怀抱,带着好奇去倾听,并且帮助孩子学会表达他们的感受和需要。

回到文章开头,当孩子抱怨总是吃三明治的时候,父母可以去猜测他的需要:“你的意思是这周吃了好几次三明治,次数有点多,你觉得吃腻了,想换点新花样?”

这就是改变这场无谓之争的开始。你会不会觉得有点难?在这里分享一个小窍门,如果不把孩子的批评当作不孝和无礼,而是体谅他这么说话只是因为没有掌握更好的沟通方式,不会明确地表达自己真正想要什么,那么你被激怒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很多。

接下来澎湃新闻·亲子学堂将继续推进这个话题。感兴趣的你,不妨将你的亲子沟通经验分享给我们,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到你,也请反馈给我们吧!

    责任编辑:李淑平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