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十周年:募捐10亿,资助弱势群体百万人

澎湃新闻记者 韩雨亭
2019-12-03 17:14
来源:澎湃新闻

近日,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十周年庆祝活动在北京举行。

庆祝活动当天,南都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秘书长胡广华、“大爱清尘”发起人王克勤和“女童保护”发起人孙雪梅等百余名公益人、企业代表和媒体机构参加会议,共同回顾基金会十年来的成长历程。

11月29日,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10周年庆祝活动在北京举行。

2009年7月,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成立,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担任理事长,他亲自给基金会定下使命:“帮老弱者安生,助贫困者自强”。

值十周年之际,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将“终身荣誉”授予理事长许嘉璐先生。

许嘉璐也为十周年活动写下感言:“在新时代里,基金会也必须努力在不断创新中发展,救助更多的贫困者。”

为弱者发声

胡广华介绍,十年来,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发起多个公益品牌,从“百万孤老关爱”到“大爱清尘”;从“关爱抗战老兵”到“铁血老兵”;从“银天使”到“聆天使”;从“爱心衣橱”到“爱加艾减”,从“朗视界沐光明”到“罕见病工程联盟”,从“黄晓明明天爱心”到“胡海泉医诺千金”;从“寒门学子”到“让爱回家·一路平安”……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的公益项目遍及全国各地,特别是偏远山区、贫困地区;基金会的善行善举惠及数百万弱势群体,特别是困境人群。

十年来,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在公益行业里精耕细作,联合发起了多个专项基金。

其中,儿童电影公益基金致力于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2015年12月,该基金由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北京老牛兄妹公益基金会和柳莺联合发起。几年来,儿童电影公益基金已组织放映队走进无数贫困的乡村、学校和贫困儿童的家里。“我们为近20万儿童,10多个贫困的县市放映了儿童电影近3000场。”儿童电影公益基金秘书长柳莺发言称。

她表示,无论山高水远都会到孩子身边陪他们看一场电影,这是她和志愿者团队的承诺。五年来,正是由于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的呵护和帮助,才使得该公益项目走到今天。

“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已成知名公益品牌,它是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与深圳市越众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起设立的全国性公募基金。

2009年成立至今,“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已寻访、建档6000余位抗战老兵,涉及全国29个地区(含港台)以及海外(主要为缅甸),超过1500位抗战老兵获得资助。

“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的经历和抗战老兵很像。” 关爱抗战老兵秘书长罗亚君在发言时称,早期基金的启动资金仅有200万元,那时已经明确建立档案、评估属于贫困的抗战老兵就已超过2000人。

“200万如何救助2000人贫困的生活?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罗亚君称,所以摆在他们面前第一个任务就是“活下去”。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发挥重要作用。2013年8月25日,中华社会救助基金帮助“关爱抗战老兵基金”在卢沟桥博物馆举办了纪念抗战胜利68周年活动,极富象征意义。

至关重要的是,身为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理事长的许嘉璐通过媒体发出号召,希望全社会关注抗战老兵群体,这对“关爱抗战老兵基金”立足起到重要作用。

罗亚君认为,“关爱抗战老兵基金”能获得社会认可,关键是专业的态度。

“我们也想如何在捐助人面前站着,不是我弱你强,你给我钱这样的状态,我们策划好的公益项目,提供专业的服务,有相应资金的支持,如何平等地站着,同时在志愿者面前如何站着,我们始终不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 罗亚君发言称。

过去9年,“关爱抗战老兵基金”重要工作是给抗战老兵提供生活救助,此外还涉及精神方面的抚慰。当前,老兵记忆博物馆也是基金很重要的项目,未来将借此平台搜集、整理、传播和推广抗战老兵的个人记忆。

“相对于长达14周年的抗战,380万将士的流血牺牲,这片山河上,能留给他们的丰碑实在是太少了。我们希望通过对老兵记忆博物馆的努力,让它变成一座山河之上闪亮的丰碑。” 罗亚君称。

专业的力量

根据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统计,十年来,基金会获得的捐赠额从2009年的1000万,到2012年的2800万,2015年首次突破1亿元;2017年突破2亿元。截至2019年7月,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累计筹集资金和社会物资超过10亿元,接受捐赠14776万笔,受益的贫困、弱势人群达数百万人。

“大爱清尘基金”关注的也是弱势群体,它是由知名媒体人王克勤和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共同发起的专项基金,致力于帮助尘肺病的农民工兄弟。

从2011年至今九年时间,“大爱清尘” 对社会有三大改变,首先改变了不少尘肺病农民兄弟家庭命运。

“至少在过去的9个年头里,我们在全中国帮助了8万多尘肺病农民兄弟,很多人是生与死的改变。”王克勤发言称,其次改变了公众认知。经过这些年持续不断的宣传,尘肺病和尘肺病农民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最后是对公共政策的改变。近年来,“大爱清尘”持续通过各种途径向国家建言献策,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向国家提交议案、提案。2018年底,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再次修订。

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 2019年5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在会议上听取了职业病防治工作汇报。该会议要求聚焦我国职业病主要病种尘肺病,全面强化预防和减少新发病例。最关键的是,建立和完善职业病防治体系,加大职业病专项经费投入,对患者实施分类救治,研究运用工伤保险、医疗救助等手段加强兜底保障。

据新华社7月24日报道,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10部门联合制定的《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方案》下发,多项举措剑指尘肺病诊断难、保障难和落实难等突出问题,提出到2020年底,尘肺病防治目标要与脱贫攻坚任务同步完成。

“这是我们对社会的三个改变,对患者群体的改变,对公众的改变,对政府和公共政策的改变。”王克勤称。这些年做公益对他本人也有改变,最大改变是:原来他是一个黑白分明,仗剑天涯的一个调查记者,现在是很温和的社会建设者。

过去9年,王克勤不断学习管理、运营、专业和创新,包括经常跟胡广华请教和学习。

胡广华称,由于企业管理出身,过去七年,他都是用商业、企业和市场的方式治理基金会,从战略制订、运营管理、机构文化到激励机制,都沿用企业管理思维。

他认为,通常像商业企业一样,社会组织和基金会也有初创期、发展期、高速发展期、瓶颈期、衰退期。 中华社会基金会既经历了2014年—2017年的高速发展期,也正在经历2018年—2019年的“稳中求稳”。

“今年经济形势不太好,众多基金会捐赠额下降,我们的捐赠收入却稳步增长,到今年年底,预计比去年有10%的增长。”胡广华称。

过去十年,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一直坚守“帮老弱者安生,助贫困者自强”的使命。

“到明年,也就是2020年,中国政府将向全世界宣布整体脱贫,绝对的贫困消除了,相对的贫困会依然存在。我们公益人和公益组织依然任重道远。”胡广华说。

    责任编辑:蒋晨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