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又召开了,这些国内外大咖谈了些什么

澎湃新闻记者 陈卓
2019-11-12 21:59
来源:澎湃新闻

11月11日,以“知识产权与开放型经济”为主题的第四届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在南京开幕。  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 图

2019年11月11日,江苏南京“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迎来第四年,今年的会议主题除了“知识产权”外,还多了一个“开放型经济”。

过去这些年来,创新改变了世界,推动了经济增长,那么知识产权保护在里面发挥了什么作用?论坛上,来自国内外产学研界的多位专家对此发表了看法。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由于比较优势的不同,对待知识产权保护的态度存在差异,但中国现在已经到了“必须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时候”。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法务官宋柳平强调,知识产权最早从欧洲诞生,以国家为纬度建立制度开始,发展到今天,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化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构建起“技术、法律和政治”的全球协同生态,国内创新生态的打造则要从工程创新往前延伸,直至基础教育。

中国已经成为欧洲专利申请最大的来源国之一。会上,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欧洲专利局联合发布《计算机实施发明/软件相关发明专利审查对比研究报告》,“计算机领域是一个高增长的产业,这一对比报告可以让用户更好的了解去欧洲申请计算机实施发明专利时会遇到一些什么情况,与中国不同之处在哪里。” 欧洲专利局局长安东尼奥·坎普诺斯表示。

会议的重头戏之一是,经济学家林毅夫所领衔的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与南京市政府、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和江苏大学,签署战略协议,共建“长三角新结构经济学知识产权研究院”。

为什么要保护知识产权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首先抛出了两个问题:为什么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即便知道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但是绝大多数国家仍然身陷低收入或者中等收入陷阱?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创新,可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太上心、而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高度重视,为何会出现这种差异?

林毅夫从新结构经济学角度解释了上述两个问题,并说明“中国已经到了必须非常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时候”。

林毅夫认为,对于一个经济体而言,创新很重要,但创新必须跟每个阶段的比较优势相结合,才能够形成竞争优势、推动经济发展,而正是“比较优势”的不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态度存在差异。

在他看来,过去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失败,最主要原因是他们在经济发展的时候总是去违背比较优势。比如说资本很短缺的农业经济,想发展现代化的大规模的钢铁厂、汽车厂等制造业,最后发展出来的产业看起来很先进,技术好像也很好,但是在国际上没有竞争力,因此需要地方保护,要补贴。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劳动力多、资本稀缺的时候,应该发展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使用劳动力替代资本的技术,反过来讲,如果说资本积累了,变成资本相对丰富、劳动力相对短缺,到那时候,你的比较优势在资本密集型的产业,首要的就是用机器来替代人。

这一转变过程中,比较优势是一步步变化的,如何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政府需要发挥作用,比如不断的完善电力、交通、基础设施等等,并且必须有先行者根据经济体的比较优势的变化进入到新的产业,采用新的技术,随行者不管成功和失败都给后来者提供技术,必须由政府提供一定的资本帮助先行者。”

上述比较优势理论可以用来理解为什么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对待知识产权保护会有如此不同的态度。

林毅夫表示,发达国家拥有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原因是发达国家收入水平高,代表着产业和技术都在世界最前沿,如果要推动经济、产业升级,就必须自己发明技术,可发明出来后,别人的学习成本非常低,如果不给发明技术的企业一定的激励保护和补偿,企业不愿意做技术创新。

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较好的发展中国家是根据比较优势来发展的,而很多发展中国家既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与世界前沿技术的差距,有的是相差20年、30年、40年,而专利保护最多也不过20年,那么引进这些技术不需要成本,这种状况下即使发展好的发展中国家对专利保护也不上心。发展中国家只有当产业技术在世界最前沿的时候,它的技术创新产业才需要自己发明。

从这一角度来看,林毅夫表示,“中国确实到了必须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时候。”根据研发方式不同,他将中国目前的产业分成五大类,分别说明为什么这些产业需要知识产权保护。

第一类是发达国家拥有比较优势、中国还在追赶的产业;第二类是,中国已经处在世界前沿的,如家电产业;第三类是因为工资水平提高了,丧失了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第四类是研发周期很短、高人力资本投入的弯道超车类产业;第五类是研发周期很长、高人力资本投入、高金融资本投入的战略型产业,关乎国防安全。

林毅夫说,第二类弯道超车的产业、第五类战略性产业,必须自己研发,因此必须要有严格知识产权保护,而对于第三类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当中有些需要进入到品牌、新产品设计阶段,因此也要知识产权保护,第一类发达国家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也同样需要知识产权保护,因为还在知识产权保护期里面,中国要外商前来投资,就必须有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

他特别提到了江苏太仓,“因为有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多家德国企业前来投资办厂”。

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需要做些什么?

什么样的土壤有助于技术创新?政府能够做些什么?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法务官宋柳平表示,真正鼓励创新的土壤,应当是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可以使得真正的创新者从市场获益,同时聚焦以市场为目的创新活动。

这种创新不是孤立的。宋柳平表示,创新生态应当是一个整套体系,从工程创新向前延伸,到基础教育,“没有基础教育的发展,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创新,这个国家生态当中最早的环节,能不能让老师成为最有吸引力的职业,让最优秀的人做老师,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这样才能形成创新的基本土壤和环境。”

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校长吴汉东教授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政府要提供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营商环境和法治环境。“如果中国的首富不是中国的比尔盖茨和乔布斯,而是房地产商,那么我们的产业创新就没有出头之日。”

吴汉东表示,知识产权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制度体系,其中版权、专利和商标三大制度非常重要。“研发阶段靠专利和版权来掌握产品开发的主导权,营销阶段靠商标,同时还有地理标志,掌握市场的定价权。”

开放的世界里,全球生态与国内生态同样重要,特别是在知识产权的世界规则构建过程中。

宋柳平表示,知识产权既是技术问题,也是法律问题,可能还是政治问题。但华为的主张是,技术的回归技术,法律的回归法律,政治的回归政治。“技术问题政治化一定会导致影响技术和创新的发展。法律问题政治化,同样也会使得法律偏离了正确的公平正义的渠道途径。技术问题政治化,法律问题政治化的最后结果也会影响到政治,使得政治朝着错误的方向。”

他以法律管辖权为例,知识产权是一个属地性的、地域性的权利,那么国际的礼让原则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基本原则,“如果我只有1%,我只管辖1%的问题,我不能因为这1%而管辖了另外99%的问题,这样就会使得没有判断能力的司法机构给出判断。”

高通公司高级副总裁马克·斯奈德则强调侵权执法的重要性,“创新活动如果轻易的就可以侵权和‘山寨’,那么没有人愿意进行创新了。所以,这种不受惩罚的侵权行为对经济活动存在非常巨大的破坏性。”

他表示,从中国过去这些年的数据上也可以看到,不光是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上,以及侵权的执法上,中国已经加大了执法力度。他表示,高通将会增大在中国的投资。

中国成绩与江苏探索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高级顾问吕国强介绍,2018年中国专利国际申请量排名全世界第二,商标申请量全球第三。WIPO今年公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的排名已经上升到了第14位,连续4年排名上升。这一切表明中国政府将知识产权置于战略的高位,在各个领域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

吕国强还表示,去年以来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有几个明显变化。中国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从原来知识产权局主管专利,到现在把商标、专利、地理标志合在一起;在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方面,中国法院在今年年初成立了最高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统一受理技术类二审知识产权案件;另外,中国的知识产权立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今年开始实施新的《商标法》,正式引入了“惩罚性赔偿”,数额提高到5倍。

”这一切再次说明,中国的知识产权执法更加严格,保护不断强化。”吕国强说。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今年以来,专项行政执法办案总量已经达到2.5万件,查处商标侵权案件1.87万件,同时还在全国建立了45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维权渠道。

他列举了几项数据,有关调查显示,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满意度由2016年的63分提高到2018年的76分,整体步入良好阶段。中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的排名也由2012年的35位提高到2019年的14位,整整提高了21位,成为进步最快的国家之一。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排名进一步升至31位,连续两年进入全球优化营商环境改善目录最大的十大经济体。

作为中国经济大省、开放大省和科教大省,江苏正在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

江苏省副省长马秋林表示,江苏省制定了“知识产权十八条”等政策措施,扎实推进南京、常州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知识产权法庭建设,建立完善知识产权民事、刑事、司法的工作机制,有力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着力推进知识产权国际化发展。截止到今年9月底,江苏全省专利申请量累计突破500万件,PCT专利申请量达到2526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9.28件。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南京全市的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了68.16件,在国内各大城市里面仅次于北京和深圳,这些专利的申请量增长了76%,商标注册量增长了55%,知识产权的综合实力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南京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的幅度超过了70%,预计今年仍然会增加1100家。

会上还发布了2018年江苏省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根据《白皮书》,2018年全省专利申请量,按地区统计,苏州最高,135862件,其次是南京和无锡,分别为99070件和62681件;专利授权,前三名分别是苏州50116件、南京40652件、无锡19702件。

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南京最高,11090件,其次苏州10845件,无锡4963件;PTC专利申请,苏州最高1822件,南通、南京其次,分别是1069件和926件。

发明专利拥有量,截至2018年12月底,江苏全省有效发明专利量212394件,其中企业有效发明专利量占比71.39%,大专院校占比19.47%,科研机构占比3.34%,机关团体占比1.42%。

其中,南京市49765件有效专利中,专利权人中院校、科研和企业分别拥有22153件、3023件、21689件,院校占大头;而苏州市56821件有效发明专利中,专利权人中院校、科研和企业分别拥有3146件、1440件、50907件,企业占大头。

    责任编辑:李克诚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