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会址”又一年|近300万人在这里感悟初心,接续前行

澎湃新闻记者 栾晓娜
2019-10-31 08:10
来源:澎湃新闻
近日,澎湃新闻选取7名参观游客,他们在一大会址感悟初心,汲取力量再出发。 拍摄:陈斯斯 朱奕奕 俞凯 韩晓蓉 何颖晗 剪辑:李菁(01:58)
【编者按】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连日来,全国各地前往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他们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澎湃新闻推出“一大会址”日记,派出记者常驻中共一大会址,近距离观察、感受、记录会址每天的新闻,讲述一大的红色故事,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秋冬春夏,又是一年。

2019年10月31日清晨,深秋时节,上海兴业路两旁的悬铃木依然枝繁叶茂,一幢红砖青墙的石库门建筑静静矗立着,历经风雨依旧朝气蓬勃。这里是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两年前的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

两年间,近300万参观者满怀敬意,从世界各地涌向这幢展厅面积仅998平方米的石库门建筑,寻找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从中汲取力量。

两年间,这座纪念馆从面对大客流的“手忙脚乱”到“从容自若”,原有的在坚持,新增的在努力。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红色的基因与血脉,在这里代代相传。

瞻仰与感悟

2019年5月17日,86岁的老兵高渭源坐在轮椅上,由80岁的老伴胡根娣陪伴,来到纪念馆认真瞻仰。

夫妇两人的党龄都已有50多年,此次专程从江苏太仓坐大巴而来,就为了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看一看。

“虽然有点累,但是感觉很有意义。”胡根娣说,老伴曾是中国空军的一名高炮兵,虽然耳朵在战争中被震聋,但她很明白,老伴在纪念馆内看到照片时,内心非常有共鸣,“他将自己奉献给党的事业,从未感到后悔,相反,他觉得很自豪。”

2019年5月17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高渭源和胡根娣合影留念。澎湃新闻记者 陈伊萍 资料图

10月16日,来自云南楚雄的韩世琼、夏学芳身穿彝族特色服装,戴着美丽的银饰,走进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她们此次到上海,是进行一项脱贫攻坚项目的总结汇报,而在她们眼中,这里就是上海最有名的地方,所以一定要来看一看。“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感谢中国共产党。”二人不约而同地说。

参观者的队伍中还有很多学生。

2019年7月10日,由46个孩子组成的贵州少儿研学团来到纪念馆,在带队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中共一大的基本内容和精神意义。

“这次参观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感悟。”12岁的罗玉清说,她被纪念馆中的很多史料和藏品所吸引,也记下了不少历史人物的名字,要把他们都写进观后感里。

8月23日,来自上海松江10所高中和职校的100多名入党积极分子来到这里,参观学习。松江二中的学生干部张雨洁说,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在这里,她深刻了解到革命先辈们的一些事迹介绍,深受感动和鼓舞。

来自贵州的少儿研学团在纪念馆入口处合影。澎湃新闻记者 李菁 资料图

澎湃新闻记者在持续两年的采访中发现,上至九旬老人,下至幼儿园孩童,远至海外华侨,近至周边居民,有的是第一次来,有的已来过很多次。对很多参观者而言,“来一大会址看看”是一定要完成的心愿,哪怕拄着拐杖坐着轮椅,哪怕拖着行李箱急着赶飞机,哪怕怀里的婴儿尚不满一周岁……

来自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来到这里瞻仰的参观者已超过290万人次,单日接待量屡创新高,最高突破1万人次。

大家不约而同地涌向这里,回顾建党历史,感受初心与使命。

坚守与传承

深刻的参观感受,良好的展馆秩序,离不开馆方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

49岁的王书华在这里担任保洁员已整整4年,这是她来上海后的第一份工作,一直坚持到现在。

“能在一大会址纪念馆做保洁工作,让我感觉很自豪,责任感也更强。” 王书华说,保洁工作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有保洁程序和工作要求,必须精益求精才能做好。

2019年9月17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出口处,王书华(右一)正在给分类垃圾桶更换垃圾袋。 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资料图

58岁的陈光民负责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安保工作,从1999年一直干到现在,已整整20年。现场人流量的管控、秩序的维护、排队时的疏导或引导、给游客发放简介、让游客提前了解进馆的一些事项等,对于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陈光民都如数家珍。陈光民说,还有一年多自己就要退休,安保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守护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越来越多的上海市民也加入到工作队伍之中,他们的身份是志愿者。

63岁的刘新奇是场馆服务岗位的志愿者,也是这里6位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志愿者之一。2018年,馆方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发布后,已有34年党龄的他决定报名,并在两次培训后于2018年7月1日正式上岗。他边做志愿者边学习,在为参观者拍照的过程中,他还总结了不少技巧,比如距离多远才能把大厅浮雕上的人物头像全部纳入镜头。

2019年10月7日,刘新奇(右一)举着“轻声细语”提示牌在一大会址纪念馆维持秩序。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资料图

一大批年轻的力量也在不断加入。

2019年10月1日,馆内人头攒动。上海外国语大学嘉定外国语学校七年级学生潘梦婕戴上讲解器,为参观者们讲起了党建故事。当天,她与多名小伙伴同时获聘“党的诞生地”小小讲解员,正式加入了一大会址纪念馆的讲解员队伍。

孩子们的加入,让这座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更加朝气蓬勃,充满力量。一年又一年,红色的基因和血脉在这里传承。

服务与守护

事实上,自2017年11月起,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参观量就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超过往年同期的三倍,而且此后再也没有减少过。

如何更好地应对大客流,讲好“初心”故事,打响“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品牌?

面对这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2018年,馆方先后出台《大客流接待及应急方案》和《增强服务功能10项措施》,不断提升服务,成立领誓志愿者队伍和志愿服务队,招聘兼职讲解员,增设红色司仪,馆内开设情景党课,研发红色文创产品,加强精细化管理……在这幢面积不大的石库门建筑内,一系列变化悄然发生着。

如今,这些举措都已常态化,但馆方的服务不止于此,更多细致贴心的服务仍在不断提升。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规定》正式施行。在此之前,馆方就已做好了相应准备:出口处配置四分类垃圾桶;每层电梯口放着“可回收物”和“干垃圾”分类垃圾桶。每天,垃圾箱差不多塞满,保洁人员即时取出,进行二次分拣,分拣完毕后再将馆内20余个垃圾桶的垃圾,全部倒进大垃圾袋,拖到附近指定的干垃圾中转站。

保洁员二次分拣时的大垃圾桶  澎湃新闻记者 邹娟 资料图

为了提升参观者的参展感受,纪念馆还专门研发了语言导览讲解器,讲解器配有中、英文等不同语言的自助讲解内容。从序厅到一大会址旧址区,每个展区的展品有不同编码,参观者只要按下相关编码,导览音频便可随即播放出来。

外国友人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怎样的解说能让他们了解这段历史?除了可提供英文讲解的语言导览讲解器,馆方还专门组建了一支精干的英文讲解队伍,面向外籍团队开放预约。散客如果需要英文讲解,可以至一楼咨询台登记,免费租用中英文双语讲解器。

面对已多次来此参观的人,如何让他们的每次参观都有新的收获?2019年,一大会址纪念馆在解说词上做足了功夫,对部分解说词进行了重新编写。重新编写的解说词对党史进行挖掘梳理,让红色故事每一次听来都生动不枯燥,诠释党的初心和使命。

“需求量越大,服务越不能打扣,碰到问题,马上解决。”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副馆长徐明说,中共一大会址是所有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我们一定要把会址保护好、利用好、守护好。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