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掌市值数万亿美元公司的“高参”们,给上海提了哪些建议?

上海大调研
2019-10-21 09:41

第31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昨天(20日)举行。作为上海市市长的“高参”,来自世界各地的30位重量级企业家齐聚世博中心,围绕“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这一主题,共同交流探讨,分享全球智慧。

2019年10月19日,上海体育学院中国乒乓球学院训练馆,罗氏集团首席执行官施万(Severin Schwan)分别和乒乓球机器人、上海市政府外事办副主任祝伟敏切磋几局之后,获得了一张乒乓球三级证书。这是他第10次参加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IBLAC)。

据市咨会官网介绍,上世纪80年代末,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竞争的双重挑战,上海在经济实力有了很大增强,开始谋划建设世界级城市的背景下,还面临着体制改革过程中所带来的困扰。因此,上海市政府邀请国际著名企业家担任市长顾问。

从1989年起,这些拥有好听中文名、执掌市值数万亿美元公司的市咨会成员每年针对上海经济发展中的1-2个突出问题进行专题讨论,为上海市市长提供咨询和建议。在昨天举行的市咨会第31次会议上,他们为上海未来发展提出了哪些“金点子”?

当前,上海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已发生了深刻变化。

这座城市和深耕其中的企业如何把握发展机遇?今年,“外脑”们照例提出了对上海发展的建议,“数字化”、AI(人工智能)等成为“外脑”们建议的高频词。

数字化转型

“当谈到未来企业典范时,很多人都会提及阿里巴巴、滴滴出行、优步等企业,不仅因为这些企业重新定义了自身所在的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客户体验;还因为它们大胆无畏、敢于放手试错,并且善于从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做出必要的改变,确保自己始终在市场上保持领先地位。”贝恩公司董事会主席奥里特•加迪耶什(Orit Gadiesh)指出。

她认为,虽然当前时代暗流涌动,但并非毫无头绪。无人驾驶汽车、智能建筑和联网农场已经初现雏形并引发热议,但距离方案落地尚有年份。企业领导者需要了解数字化趋势将如何影响行业,形成对未来的观点,并融入企业长期的战略愿景。“如果能明确颠覆性创新的方向,企业便攻克了数字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不确定因素。”

对于力争成为卓越全球城市的上海而言,数字化同样非常重要。

ABB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傅赛(Peter Voser)认为,建立有效的支持机制以强化对创新的支持,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为吸引和培养人才创造更有利的环境,将是上海保持领先地位并提升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他建议,加强金融及其他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做出数字化投资并部署工业4.0技术;制定具体的政府计划,帮助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发掘数字化给予、实施新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在美国史带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莫里斯·格林伯格(Maurice R. Greenberg)看来,上海自贸区应该拥有最好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以便更好地促进信息的快速传输。

“上海应在其传统产业中激励创新,从而引领中国和全球其他地区向数字化未来迈进。”施耐德电气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赵国华(Jean-Pascal Tricoir)指出,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上海在引领中国这场数字化转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对于引领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他建议融合IT和OT(运用技术),将数字创新与制造业相结合,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来促进效益最大化;促进建筑数字化转型,挖掘第三产业的创新潜力;通过投资人才与通力合作,为应对颠覆性变化做好准备。

赵国华强调,创新的目标是通过及早投资进行数字化转型,从而站到此类变革的前沿。“事实上,新兴数字业务模式的兴起,恰恰是半数昔日的500强公司跌出榜单一个主要原因。我们力图将精力集中于我们的核心业务,但也在我们业务的边缘进行了一些小规模投资。我们以这种方式来对冲风险,同时也使我们始终能够接受此类转型变革。”

在传统的农业食品领域,麦肯锡全球研究院2017年发布的报告《数字中国:推动经济走向全球竞争力》指出,虽然中国已经成为消费者驱动的数字经济的全球领导者,但其农业就与其他分散和本地化的行业如房地产、酒店、建筑业一样,是中国数字化程度最低的行业之一。

对此,康地谷物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包丰博(Paul J. Fribourg)提出了数字化转型的建议。他认为,粮食和农业供应链上游环节的创新能为经济增长、增强粮食供应、食品安全和环境可持续性提供了巨大机遇。“通过直接投资和孕育孵化创新型公司,以及营造对企业有吸引力的监管环境,在农村地区建立高质量的技术基础设施,相信上海可以推动增长,并革新中国的食品和农业。”

施万参加IBLAC的10年,见证了上海快速发展的10年——10年前,全球金融危机波及上海,罗氏曾建议直面医疗卫生挑战,赋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为经济增长提供源动力。而现在,乒乓球机器人问世,手术机器人也已出现。顺应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浪潮,罗氏向IBLAC提交的论文也逐渐侧重于生命科学领域的数字创新,为上海打造智慧城市和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言献策。

在医疗卫生领域,施万认为,近年来全球互联网技术在传统行业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和深入,向更加重视患者体验、适应患者需求的医疗服务模式转变,上海应抓住机遇,探索构建以“患者为中心、数据为驱动”的医疗健康生态体系,革新医药研发与医疗服务供给模式。

“以患者为中心、数据为驱动的基本内涵涵盖收集分析富含医学价值的患者数据、运用先进的分析算法、打通医疗价值转化路径。”施万指出,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用性至关重要。他呼吁,在全球医疗健康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上海应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实现赶超,跻身全球生物医药创新中心之列。

诺华集团董事会主席林浩德(Joerg Reinhardt)今年提交的建议主要涉及健康数据可及性问题。

目前,诺华在上海和中国其他地区开展了多项健康数据研究。诺华所支持的心力衰竭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和中国其他地区相比,患者生存时间更长,患病病情更轻,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更高,患病后得到准确药物治疗的几率更大。

但是,由于受到数据容量、访问权限和质量等问题的限制和影响,诺华开展的这些心衰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林浩德建议上海加强健康数据采集、分析与应用,平衡健康数据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扩大数据访问权限;统一电子健康档案等数据信息采集标准,开展科学研究。

智慧城市群

除了上海的创新发展,此次市咨会也聚焦长三角一体化。

“促进长三角地区高层次一体化发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智慧城市群,数字化是关键。”西门子股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凯飒(Joe Kaeser)指出。在他看来,下一波城市创新浪潮将从孤立的数字化领域(只注重单一具体的领域,如能源、交通)转向数字化集成(即把不同领域连接到一起)。

因此,他建议采用全新的数字化理念和技术支持长三角的智慧城市群建设:通过建立数字化平台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同时,长三角三省一市还可通过数字化技术推动行业智能制造的发展,依托各区域的资源优势,发挥现有制造业的优势,并围绕战略新兴产业打造数字化生态圈,实现产业的创新和协同发展,为智慧城市群的建设和产业发展持续赋能。

就在今年10月1日,上海率先全国出台的《上海市公共数据开放暂行办法》正式施行,对公共数据实行分级分类开放。近几年,上海开放数据的范围已基本覆盖各市级部门的主要业务领域,开放数据集总数为2100项。

目前,上海市根据社会需求确定了普惠金融、交通出行、医疗健康、文化旅游四个领域作为今年的开放重点。特别在普惠金融方面,上海已经开展了8个部门和4家试点银行间、以企业主体相关公共数据的授权开放应用试点,助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人工智能高地

目前,上海也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AI)产业。

上海市经信委数据显示,上海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过1000家,泛人工智能企业超过3000家,人工智能企业从业人员约10万人。2018年上海全市人工智能相关行业融资额超过600亿,达到历史新高。2018年,上海发布“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实施计划”,并先后公布了两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

2019年9月,《关于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 构建一流创新生态的行动方案(2019-2021年)》发布,上海将从创新策源、应用示范、制度供给、人才积聚等方面建设AI上海高地。

据普华永道全球主席罗浩智(Robert Moritz)介绍,根据去年他们对1600多位CEO的调研,70%认为AI将对他们的业务产生巨大影响。而今年最新的《第22期全球CEO年度调研报告》则显示,这一比例有所提升。85%的全球CEO认为,人工智能将在未来五年内显著地改变他们的业务。近三分之二的CEO认为人工智能将比互联网产生更深远的影响。然而,23%的CEO目前没有“现有计划”采纳人工智能,已经大规模落实人工智能商业应用的CEO不足10%。

“想象一下互联网带来的效应,事实上,AI将带来比互联网更大的影响。”在罗浩智看来,上海在AI领域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继续向前推动,并且不仅仅让上海受益,让整个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地方一同获益。

他认为,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发展已为当下的制造业带来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景象,下一步上海可进一步关注为制造业企业服务的行业,如信息产业、高端服务业等。“尤其是信息产业,未来将成为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桥梁。”

2018年是市咨会成立30周年,本次会议主席、安联集团监事会主席迈克尔·狄克曼(Michael Diekmann)说,他还记得前任主席马克·温伯格在去年市咨会上所说的话——过去IBLAC更多的是要吸引好的点子和投资,但未来要进一步提升上海的影响力。

“这是我们的使命。”狄克曼说。

还想了解更多建议?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

在过去10~20年里,我们看到了知识产权领域三个主要的趋势:①对于知识产权的需求在上升,且增长速度快于世界经济增长的速度;②知识产权需求的地理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去年约有2/3的知识产权申请都是由亚洲提出的,中国成为重要的推动力;③知识产权的管理结构和监管结构更为复杂。

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关键组成部分数据,涉及到不同的政策,比如说个人隐私、竞争、数据集中、伦理考量、创新、如何使用等等,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框架下如何使用数据的政策。技术的兼容性取决于监管的兼容性,应该有更合理的政策和连贯的监管方式,通过开放的环境,让数据和知识能够流动,让人才、研究、开发、大学实现更有效的联系。

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格雷格·克拉克

上海过去数十年间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城市发生了巨变,成为一个世界型城市,同时在全球舞台上开始展现自己。上海要进一步成为成熟的世界城市,要看到长三角地区的机会。放在“一带一路”大框架下来看。长三角地区连接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是一个东方的集结点和枢纽点,将把上海的DNA不断扩展,并且进一步提升软实力。

过去两年间,上海在连通性、商业化、服务、生产和创新等领域取得了进步。在下一个周期中,上海可在以下五个领域继续提升:①作为一个国际商业城市,必须不断改善和提升营商环境;②进一步推广上海的城市品牌,讲好“上海故事”;③注重可持续发展,公园、水质、空气质量、能源、通勤方式的便利都是城市竞争力的组成部分;④继续投资高等教育,进一步提升环境质量和宜居性,吸引更多年轻人才;⑤进一步发挥上海在亚洲城市体系中的作用。

ABB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傅赛

我想举新加坡、丹麦和瑞士的例子,给上海提供参考。新加坡支持创新和研究,支持各种跨行业的研究,鼓励跨国企业参与合作,打造了创新的生态系统;丹麦投入大量资金鼓励支持公司,尤其是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瑞士通过双重的教育系统,将学术教育、高等教育与职业培训结合起来。这些经验都值得借鉴。现在临港新片区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可以在这里试验新的想法和做法,帮助上海成为一个世界级创新中心。

英国保诚集团董事长保罗•曼杜卡

①上海可参与到国际标准设定的过程中,在隐私和数据保护等领域遵循国际标准,帮助跨国企业和中国企业更好地在国际上开展业务;②上海可以通过决策创新、监管创新,适应新的数字战略,并在临港新片区进行试点;③进一步鼓励中英企业间的商业合作,支持市场的双向流动,推动产品创新,满足消费者和投资者双方的需求。

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吉人

①上海应该成为亚洲和世界的国际贸易中心,接轨全球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与法律法规,增加跨国公司总部和研发中心在上海的数量,保持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以及投资并购的持续增长;②上海应该成为亚洲和世界的国际金融中心,不断提高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③上海应该成为亚洲和世界繁荣、智慧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应注重经济增长与高效政府管理、绿色清洁的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城市生态系统,提升人民健康福祉和生活质量,创建全球最具吸引力和最受欢迎的城市。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全球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狄思博

建立有力的专门创新部门,以便更好的协调和监督相关资源的落实。上海可以通过专利质量评估来鼓励年轻科学家,支持人才的发展,也可以鼓励私营企业与政府一起,共同进行科研方面的投资,为科研提供更多的资金。另外,应鼓励、支持博士后等将想法落地,打造初创企业。

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董事长约翰•艾尔坎

①与学术界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并与不同的企业和非企业参与者进行合作;②与亚洲地区的研究和评估咨询机构合作,进一步提升上海在全球创新体系中的地位;③鼓励大公司和初创公司加强合作、共同发展,鼓励创新创业,帮助更多的企业家理解技术和企业家精神。

诺华集团董事会主席林浩德

数据和数字技术应该成为全新的医疗保健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可以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数据搜集的方式,并制定相关的准则,在适当的保护措施条件下,允许外部的研究人员使用公共数据,进一步改善医疗体系,为市民提供健康支持,持续推动经济发展。

铁狮门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徐瑞柏

应节约年轻人的通勤距离,提供更多的娱乐场所、餐厅和绿色空间。公共交通也非常重要,比如专用的公交车道,可以方便地换乘地铁等。相信这样可以帮助上海吸引到全球各地更多的年轻人才。

西门子股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凯飒

要让长三角绿色一体化发展,使城市群得到进一步提升,就要确保城市的基础设施更智能,通过传感器、控制器、5G通讯系统网络、物联网等工具,让城市搜集到有关能源、交通、物流、医疗、楼宇的大量数据信息,实现更优的自动化、更高的效率。

银瑞达董事会主席雅各布·沃伦博格

①实现可持续发展,确保可持续和经济发展相结合。②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科技发展的成果要实时进行分享,鼓励所有的技术供应企业之间进行竞争,创造更有效的环境,支持成熟企业,也支持初创企业。③在本地区一些世界领先的教育体系、教育机构之间开展更好的合作,进一步推进在科技领域里的研发合作,吸引来自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优秀人才。

(原标题:《这些拥有好听中文名、执掌市值数万亿美元公司的“高参”们,给上海提了哪些建议?》,有删减)

    责任编辑:高文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