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观察|城市距离逐渐“缩短”,“幸福都市圈”正成现实

澎湃新闻记者 栾晓娜 何颖晗 陈斯斯 李佳蔚
2019-12-01 11:09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2019年12月1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式揭牌满月。

示范区位于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地,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这片土地,超越传统行政区划的经济发展方式,回答一体化制度创新的重大命题。

去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一体化进入“快车道”。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一年多来,上海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进一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力量。

即日起,澎湃新闻推出年终报道,记录长三角城市群集聚发展的精彩序章。

2019年夏天开始,工作在上海、住在嘉兴的岳钦韬,不再担心吃完晚饭就赶不上最后一趟回家的列车。因为,根据7月10日起实施的最新铁路运行图,上海至嘉兴在晚上9点半以后也有高铁列车了。

“这几年,跨城交通、生活都越来越便利,有时甚至会觉得,自己是在同一座城市中穿梭。”岳钦韬说,在他的期待中,当每座城市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拓展,一个四通八达、开放便利、生活幸福的都市圈或许也就不远了。

岳钦韬们期待的愿景,正变得越来越清晰。

据新华社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要深入推进党中央交付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落实。长三角三省一市要增强大局意识、全局观念,抓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贯彻落实,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大项目、重大平台,把一体化发展的文章做好。

总书记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让广大干部群众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努力攻坚克难,创新机制,打破瓶颈,让整个长三角区域的出行更便捷,看病更方便,生活更幸福。

随着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持续推进,特别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式揭牌,行政壁垒不断打破,体制创新陆续实现,“幸福都市圈”的梦想正一步步照进现实。

2019年9月20日,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世界上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沪通长江大桥迎来重大节点,实现了全桥合龙。IC 资料图

城市距离逐渐“缩短”

交通,“缩短”的是城市距离,“延伸”的是要素流通。

长三角三省一市早已采取行动:打通断头路、开通跨省公交、地铁二维码互通、优化高铁网络、取消省界收费站、研究区域轨道交通网络……一年多的时间里,致力于实现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的诸多大手笔,已陆续纳入计划或实质性启动。

这些举措,除了消除行政壁垒带来的交通阻隔,更重要的是提高生产要素跨区域的流通效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比如,长三角铁路网络将更加通畅。根据规划,到2020年末,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3万公里,其中高铁5300公里以上,运营铁路网将覆盖“三省一市”范围内除舟山市以外所有的地级以上城市。

“学习了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后,我更加明白新时代铁路建设者身上的责任。不忘‘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根本宗旨,牢记‘建人民满意工程’的目标任务,就是我们践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历史使命。”南京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何志超表示,从铁路建设角度看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全域交通一体化先行,尤其高铁互通十分有利于区域一体化的实施。

目前,整个苏南地区与上海间已通过京沪高铁和沪宁城际铁路实现地级市高铁公交化,建设中的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将基本实现苏南地区未通高铁的县级市与区域中心城市高铁互通,建成后苏南沿江地区高铁交通网初步成型,与长三角地区各中心城市之间的联系必将越来越紧密。“我们的目标是建人民满意高铁,为百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方式,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何志超说。

一列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行驶在沪宁城际高铁无锡段。 上海大调研 图

更多省界断头路打通项目也正在积极推进中。除了通车已一年多的连接上海青浦和江苏昆山的盈淀路,上海青浦与江苏昆山、吴江对接的外青松公路、胜利路等,上海嘉定与江苏太仓对接的城北路,上海金山与浙江平湖、嘉善对接的叶新公路、朱吕公路等也已纳入计划。

常常导致车辆大排长队的省界收费站,也将于2019年底在上海基本取消。根据规划,到2019年底,上海将基本取消省界收费站,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

毗邻地区公交线的开设也在不断推进。11月4日,刚揭牌不久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5条区域公交线路正式开通,而此前,上海方面已开设毗邻地区公交客运衔接线路14条。三省一市交通主管部门将进一步研究制定适合长三角毗邻地区的公交客运衔接模式,形成协调统一、明确的运营标准和执法监管体系。

昆山市至青浦区的公交线路C5路。  上海市交通委供图

医疗合作逐渐“扩张”

不只交通,长三角医疗也画出了从“立定”到“跳远”的弧线。

仅仅用了一年时间,长三角地区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范围就从8个试点统筹区,实现三省一市全覆盖,区域内全部41个城市实现医保“一卡通”,医疗机构覆盖多达3500余家。

没有止步于漂亮的数据,长三角医疗合作的步子越迈越大。医疗机构之间学科交流、人才培训日益紧密,合作共建医院多地开花,“用户体验”越来越好。

作为长三角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的试点医院,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设立了异地医保专窗。  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 供图

“现在看病方便多了,去大医院不再需要舟车劳顿地来回奔波。”2018年,来自浙江舟山的李先生被查出食道癌,在辗转当地医院无果后,他到杭州某医院做了第一次手术及放化疗,随后又病情复发。此时,上海瑞金医院舟山分院试营业了,该院胸外科执行主任车嘉铭马上为他开通绿色转诊通道,转诊到上海瑞金医院进行手术。

上海瑞金医院舟山分院于2018年9月26日开始试运营,当时还不具备手术条件。

“试运营一年来,我们已服务13万人次门诊患者,并收治3000余名住院患者以及1500余名手术患者。”瑞金医院舟山分院院长缪飞对这张“成绩单”信心满满。他说,之前需要来上海就诊的舟山市民,约30%如今可在家门口享受到上海专家的医疗服务。

“学习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之后,我更加明白身上的责任重大,长三角一体化是国家战略,我们一定努力做好。”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瞿介明表示,从医疗服务一体化的角度,瑞金医院是根据当地医疗资源的配置规划来做这项工作的,无论是舟山还是无锡分院都是在当地的开发区、医疗资源相对缺乏的地方,这能使优质医疗资源真正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据瞿介明介绍,这两家医院都是当地政府委托瑞金医院管理,瑞金医院会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把服务理念、文化、技术、品牌都输出给分院,将这两家分院打造成为区域的医疗中心,提升当地医疗水平,切实解决当地居民看病难的问题,真正造福一方百姓。

仁济医院宁波医院在2019年3月1日开业当日,挂号窗口就排起了长队。  澎湃新闻记者 陈斯斯 图

一年多来,除了舟山,无锡、宁波、苏州、嘉兴等地也都有长三角合作共建医院陆续投入运营。上海专家每周坐着大巴或高铁去看诊、做手术,已成为一种常态,一些专家还常驻当地,带教医学生、建设科室,帮助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学队伍。

一个个专科医联体,也正逐步覆盖到长三角城市群。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将海派中医输出到温州瑞安,与瑞安市中医院共建中医医联体;长三角地区军民融合创伤骨科救治网络、长三角疑难眼底病诊治平台以及儿科、妇产科、肿瘤等专科联盟也都一一建立。

养老路线逐渐“延长”

医疗合作的不断紧密,让异地养老有了更多“发挥空间”。

对于不少上海市民而言,退休后去嘉兴、湖州等环境好成本低的城市养老,是他们的愿望,但也有不少顾虑。比如,异地医保是否可以解决?看病社保这些配套能否跟上?异地养老机构的专业管理水平能否提升至统一标准?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推进,上述问题都有望得到改善。

浙江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医务人员正向咨询者介绍异地医保结算流程。  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 供图

早在2018年5月11日举行的首届“长三角民政论坛”上,沪苏浙皖民政部门就将“社会养老服务业发展”确定为首个区域合作项目。

2019年6月12日,沪苏浙皖民政部门又在上海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共同促进区域养老资源共享,激发养老服务市场活力。当天,来自四省份的17个地级区(市)被宣布成为开展长三角区域养老一体化首批试点单位。

而在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等三地,将试行涉及“养老服务设施规划、政策通关”等多领域的信息共享,落实“养老机构服务与管理”标准,以及“老年照护评估”标准的互认互通,待条件成熟时,逐步推广至长三角区域全境。

随后,9月4日举行的《我们都是长三角人——对话长三角市长》系列访谈特别节目中,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透露,近期,上海民政部门和苏浙皖民政部门协商,拟在下半年共同推出一批异地养老服务机构。

同时,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将积极协调推进养老服务政策待遇异地结算,争取让上海老年人享受的养老服务政策和待遇,能够在异地养老时带过去。

医疗合作的不断紧密,让长三角地区异地养老有了更多可能。 网络图

其实,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有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加持”,交通、医疗、养老等都将在“大都市圈”中变得越来越便捷,长三角人的获得感也将持续增强。

或许有一天,生活在长三角意味着:在不同的城市之间,可以坐着公交或地铁去旅游、购物、甚至工作;在任何一座医院看病,都可直接医保结算;去周边小城镇养老,不仅山清水秀,还能享受到与大城市同样的养老设施和服务质量……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