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穿越光影70年,致敬人民艺术家秦怡

梁珊珊/“CCTV文化十分”微信公众号
2019-10-15 14:04
来源:CCTV文化十分

今年9月,97岁的秦怡被授予“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央视三套《文化十分》栏目在策划“与时代同行”系列报道秦怡篇时,希望由青年演员胡歌带领观众重温老一辈艺术家秦怡的艺术人生。本期节目分为上下两集在10月15日、16日播出。

本文刊于“CCTV文化十分”微信公众号,澎湃新闻经授权转载。

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的97岁秦怡,因为身体状况未能赴京,亲临仪式现场。

但那一天,在上海华东医院的病房里,秦怡早早就梳妆整齐,端坐在轮椅上,目不转睛地守候在电视机旁,见证了这无比庄严又神圣的一刻。

秦怡获国家荣誉称号后,上海市领导到病房探望祝贺,秦怡连连说:“我做得很不够,受之有愧!”

“国家给这么高的荣誉,很激动,感受很多,很想流泪……”9月17日,在得知获此殊荣时,秦怡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

同样激动的还有青年演员胡歌。

在浏览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的名单时,胡歌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秦怡。

“秦怡老师是我非常敬重的艺术家。说起来,我跟秦怡老师都是上海人,是老乡,我们之间虽然没有合作过影片,却很有缘分。”

那是在2017年上海举办的电视剧品质盛典上,秦怡把典礼颁授给她的“品质硕果奖”送给了胡歌。

“今天我们没有做什么准备,表演什么东西,但是拿出这颗真心,为我们的老百姓去服务,我想有胡歌这样的一代,将来代代往下传,让我们中国的老百姓,人人有高尚的文化。”秦怡在典礼上说。

站在一旁的胡歌深受感动,他俯身接下奖杯,连连鞠躬致谢:“这份传承的分量太重太重了,这不是传给我一个人的,这是传给我们这一代人的,非常荣幸可以代表我们这一代年轻的演员来接受这一份传承。”

《文化十分》栏目在策划“与时代同行”系列报道秦怡一集时,希望由青年演员胡歌带领观众重温老一辈艺术家秦怡的艺术人生。

当时还在人民大会堂紧张排练《奋斗吧 中华儿女》第二篇章中情景表演的胡歌,在接到我们邀请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于是,就有了这一场青年演员与人民艺术家的心灵对话。

1

“女神”与“偶像”

胡歌坐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一楼角落的长椅上,穿一件深灰色笔挺西装,内搭白衬衫,头发精致地梳向脑后,干净利落。他一手拿着几页拍摄台词,一手夹着笔,向前探着身子,时不时低头看一眼台词,抬头,默背,偶尔皱皱眉头。

他在默词。

工作人员都不忍心打扰沉浸在台词中的他,只好远远地“躲”着。

胡歌在中国电影博物馆 摄影:高忠

9月26日,从上午10点一直到下午3点40左右,正在北京参加国庆70周年主题庆典活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奋斗吧 中华儿女》演出的胡歌,利用仅有的大半天空档来到《文化十分》特别节目现场,认真做好录制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场拍摄地选在中国电影博物馆的四号厅,一进门就能看到墙上悬挂着一排演员相片,这是1962年评选出来的“新中国优秀电影演员”,一共22位,俗称“22大电影明星”。被誉为“中国影坛东方女神”的秦怡就位列其中。

在此之前,当时中国电影院里悬挂的都是苏联的人民演员、功勋演员的明星相片。上个世纪六十年初,在周恩来总理提议下,由四大电影厂推荐,以及基层调研评选出来这22大电影明星,其照片悬挂在各大电影院的大厅,成为那个时代一道独特的电影风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并被许多电影观众收藏。

那年已经是秦怡从艺的第23个年头。

“22大电影明星”部分演员在上世纪90年代的合影 刘澍提供

仰望着秦怡的照片,胡歌带领观众走进秦怡的光影世界,重温那一个个浸润着不同时代温度的经典银幕形象。

拍摄现场

1922年,秦怡出生于上海,从小就对文学和电影有极大的兴趣。抗战爆发后,16岁的秦怡离开家乡,奔赴抗战前线。她辗转在抗战时期文化中心重庆落脚,恰逢当时的话剧运动迎来空前的高潮。

在当时的著名导演史东山和应云卫的鼓励下,秦怡进入中国电影制片厂成为一名实习演员,参演了个人首部电影《好丈夫》。

而对于为什么要从事文艺工作,秦怡却是在与周恩来总理的一次见面后,才感悟出来的。

周总理接见秦怡

年轻的秦怡对周总理说:“我演戏很少,我是在混混。”但周总理却鼓励她说:“你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千千万万的人都是在你们作品的鼓舞下,走上前线,浴血奋战,取得胜利,你知道吗?你要好好做。”秦怡很感动,连说“好好好”。

此后,演话剧,拍电影,唱革命歌曲,在秦怡看来就是参加革命。终于因为在话剧舞台出演了《大地回春》中的女主人公,一位资本家的女儿黄树蕙一角,让秦怡一下子红遍全国。

虽然胡歌也参演过话剧,但他最初的走红不是在话剧舞台,而是在影视剧上。

2003年,还在上大二的胡歌,因为出演了古装仙侠玄幻电视剧《仙剑奇侠传》中李逍遥一角,成为很多人心目中的偶像。

胡歌饰演李逍遥

相比秦怡所处的战乱年代,生长于物质充裕和平年代的胡歌,有更多的机遇和选择。

胡歌生于1982年,很小就被父母送进艺术团,在中学读书期间,就在上海教育电视台和上海广播电台做过主持人,并接拍了不少广告。慢慢地,他对舞台越来越有兴趣。高考时,他以专业课第二的成绩被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录取,以第三名被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录取。最终他选择了后者。

在最初的演艺道路上,胡歌似乎走得很平顺。

出于对舞台和戏剧共同的热爱,让相差60岁的秦怡和胡歌,在各自的青春韶华选择了同一条路——成为演员。

2

“龙套”和蜕变

在中国电影博物馆的展柜里,我们发现有两座秦怡的蜡像,一座是她在《女篮五号》里扮演的运动员林洁,另一座是她在《铁道游击队》里饰演的芳林嫂。

再加上她参演的《青春之歌》,这三部作品都曾是新中国成立后至1966年17年间,广大电影工作者遵循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认真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创作出的反映社会主义时代精神,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特色的优秀影片。

这些作品曾风靡一时。而造就经典的背后,是演员发自内心的热忱,以及细心揣摩角色与表演细节。

在拍摄《铁道游击队》中一场“扔手榴弹”的戏时,导演要求秦怡把手榴弹准确地扔到陈述扮演的日军的脚后跟,可一连几次试拍都不成功。

后来,秦怡想了个笨方法,只要跟林述在一起,不管吃饭、走路,她都一直盯着他的脚后跟,就这样坚持了几天后,她找到感觉了。再拍的时候,手榴弹正好就被她扔到陈述的右脚后跟。

秦怡在《铁道游击队》里饰演芳林嫂

有一场戏是芳林嫂和战友一起送政委到后方养伤,在湖边与政委告别。秦怡身穿棉袄,还围上一条厚厚的毛围巾,在地表温度高达五十摄氏度的太阳底下拍摄,热得火烧火燎,里面的衣服早已湿透,可她表面上还要装作若无其事,坚持把戏拍完。

还有一场拍火烧场面的戏,连战马都热得昏倒在地上,秦怡幸好安然无恙。

人虽然硬挺了过来,身上却长满了痱子,特别是脖子上的痱子密密麻麻连成一片结成了块,看上去红红厚厚的一层。

此时正巧日本著名影星乙羽信子来华访问,秦怡出面接待。因天气实在太热,秦怡便穿了件低领的连衫裙,露出了脖子上的一圈痱子,见面时乙羽信子老是盯着那里看。秦怡读懂了那个诧异的眼神,便解释说:“我是因为夏天拍冬天的戏,脖子上长了痱子。”乙羽信子仍摇头叹息:“为什么你让人把你折磨成这样呢?”

秦怡回答:“没什么,这是拍戏的需要。”

这件事乙羽信子一直记了几十年。后来秦怡三次访问日本见到乙羽信子,每次她都会指着秦怡的脖子问:“还会长痱子吗?”

1957年,这部电影在由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日报》联合举办的国产新片评选中,被评为最受观众欢迎的十部影片之一。

同年,《女篮五号》上映。

虽然在影片中很少有打球的专业镜头,但为了拍好这部体育电影,秦怡特地去篮球队体验学习了两个月。

每日和真正的女篮队员同吃住,清晨4点起床训练,感受当时队里为国家荣誉拼搏的精神头。

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献礼影片《青春之歌》,是秦怡入党后的第一部电影。

那时秦怡早已是个大明星,却甘愿在《青春之歌》中为初出茅庐的谢芳充当绿叶,表现出一位艺术家应有的气度。“林红是我扮演的共产党人中最美的一个,这不是说形象好看,而是用精神和信念去打动观众。”她曾深情回忆。

秦怡和谢芳一起出演《青春之歌》

尽管这个配角只有16分钟的戏份,却依然凭借精湛的演技,将影片推向高潮。

直到90岁之后,秦怡依然活跃在大荧幕上。

她曾说:“我90多岁了,经历了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更加觉得幸福来之不易,更加要不断学习,为人民讴歌,拍好电影就是为人民服务。”

2014年,93岁的秦怡登上青藏高原,拍摄她字斟句酌的电影剧本《青海湖畔》。从筹备到开拍,她自编自演,全程亲力亲为。

秦怡在片场

与秦怡老师拍对手戏的演员佟瑞欣说,片中气象科学工作者梅欣怡爱岗敬业,寄托了秦怡老师对工作和生活的无比热爱。

影片拍摄时,秦怡不顾年事已高,亲赴海拔近3800米的青海实景拍摄。在拍摄一个滚下山坡的镜头时,她坚持不用替身,震撼了在场的所有工作人员。

这种敬业精神,在演员胡歌身上也如出一辙。

“对不起”,这几乎是胡歌在拍摄过程中说过的最多的一句话。

“前后鼻音出错了。”

“我刚说的是征得,不对吧,是征求。”

“哎呀,多说了一个‘选举’。”

……

每段台词,只要有不完美之处,胡歌都会主动要求“再来一条”。有时候连现场导演和摄影师都有些不忍心了,安慰他“可以了可以了,后期可以剪”。

“再给我最后一次机会,我再试一次!”胡歌坚持。

早在《共和国之恋》彩排时,《文化十分》记者张崝就发现了胡歌的台词功底:五位实力演员中,胡歌是唯一一位在第一次彩排时就能脱稿的。

此前拍摄电视剧《猎场》时,导演姜伟最诧异的也是胡歌的台词功夫。长达两页A4纸的独白,胡歌能一字不动背下来。“他不改词,他相信自己能把这样的台词表达出来。”姜伟在接受采访时说。

我们准备的两千多字的台词,要胡歌在短时间内于不同的场景里准确无误地说出,着实有些难为他了。

现场张峥曾提议他把一大段台词分成两到三次录制,胡歌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啊?你不相信我啊?”(笑)

拍摄结束后,胡歌郑重向工作人员鞠躬:“对不起,今天谢谢大家的耐心。”

胡歌在中国电影博物馆 摄影:高忠

他对工作的极度认真负责,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

在采访导演田沁鑫时,她曾提到在《共和国之恋》排练期间,胡歌扮演的郭永怀为了在飞机失事时保护数据文件,在晃动的飞机上双膝跪下,与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

田导提醒他,“胡歌你这个膝盖受不了,你要戴护膝护肘”,但他好像不太在意这些事,和警卫员两个人一直都是摸爬滚打。“胡歌这个人,品格真的非常好。”田导说。

大众真正被胡歌的演技征服是在《琅琊榜》播出之后。

胡歌在《琅琊榜》中饰演梅长苏

胡歌曾在采访中说过一件小事。在接拍《琅琊榜》的前几年,有一天他在家里看电视,2005年《仙剑奇侠传1》、2009年的《仙剑奇侠传3》和2010年《神话》三部由他主演的古装剧同时在热播,他拿着遥控器不断切换,电视上那个“翩翩美少年”,让他看着看着竟有些崩溃了。

他发现几年后演《神话》的自己在塑造角色上没什么变化,那个角色是没有生命力的。这么多年,他的演技一直在原地绕圈。

于是,在人气爆棚之时,胡歌选择主动慢下来,他重回上戏听课,随后还一头扎进了话剧《如梦之梦》的排演里。

胡歌在排练话剧《如梦之梦》

为了演好这场8小时的话剧,胡歌每天泡在剧组里。在剧中他扮演五号病人,台词量巨大。为了背台词,胡歌不惜以饥饿法来“虐”自己:台词多,就不吃午饭地背;台词少、压力不大,就多吃点。

他说:“演话剧是提升演技的一个有效途径。拍电视剧可以出错,然后再来一次。但话剧不行,观众就在台下坐着,你必须把每个表情都一次性做到位。”

导演赖声川曾夸他说:“胡歌是个模范生,认真得超乎想象。”“他不只是准时到,还做功课,会思考很多问题,问很多问题。”

就这样沉寂了两年后,胡歌在2015年厚积薄发,先后出演了三部电视剧:《琅琊榜》《伪装者》和《大好时光》。这三部戏,不仅让他横扫了多个颁奖礼的“视帝”,更让观众看到了他从偶像到实力派演员的蜕变。

现有的成绩,在胡歌自己看来却不值一提。记者张崝对胡歌最大的印象就是“谦虚”,“他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

一个演员最初走上荧屏,可以因为颜值,可以因为运气,但能持续以优秀的作品示人,保持对艺术最纯粹的初心,才是一位真正的文艺工作者的生存之道。

3

大爱与童心

在医院疗养期间,秦怡把国家荣誉称号证书和奖章放置在最醒目位置。此前入院时,她还带上了早年她与丈夫金焰的合影。

秦怡的丈夫金焰,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电影皇帝,然而在1958年金焰却因胃出血而住进了医院,四年后不得不进行了胃部切除手术。从此以后,手术后的并发症伴随了金焰的一生。而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人,秦怡不得不在丈夫生病期间拼命工作。

秦怡曾痛苦地回忆道:“说实在的,就感觉到,我现在一直感觉到,他(金焰)需要温暖的时候也没有温暖,需要人去照顾他,具体做一点什么事情。我最多我要在家,就是晚上回去赶紧给他充一个汤婆子,放在被子里面。”

丈夫的病没好,16岁的儿子金捷又被查出患有精神分裂症,作为妻子和母亲的秦怡,只能用默默的付出照顾着被病痛折磨着的丈夫和儿子。

儿子发病严重时,甚至会对秦怡拳打脚踢。她从未抱怨,蜷缩着挨打,还跟儿子说:“别打妈妈的脸,妈妈还要去工作。”

1983年,秦怡的丈夫金焰去世,丈夫走后,儿子成为了秦怡生活的重心,但2007年,秦怡的儿子也去世了,此时秦怡85岁。

丈夫和儿子相继去世后,秦怡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各种社会活动和慈善事业中,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秦怡几乎在第一时间就捐出二十万元,青海玉树地震后,秦怡又捐出三万元。

据估算,近年来,她累计向各个方面捐款超过60万元,而这对屡遭家庭变故的秦怡来说并不是一笔小数目。

她说:“大爱跟小爱,你从大爱所想,你就可以克服你这种小爱,你从大的方面去看问题,你自己碰到什么困难,你就容易去认识问题,你容易去解开自己的不幸或者怎么样,就解开了,这样子你心底就比较,心态就可以更加好一点。”

命运戏剧性的“捉弄”没有让秦怡倒下,同样没有让胡歌一蹶不振。

胡歌遭遇的那场人生噩梦毋庸再提,如今的他,早已坦然面对。他会说:“经历过生死,才能保持童真。”

在拍摄现场,我们看到胡歌如孩童一般可爱的一面。

忘词的时候,他会做个鬼脸,躲到墙角一边叹气一边恨得跺脚,跺脚,跺脚。

一旦一字不错地顺利通过,他会比着胜利的手势开心到跳起。

从他的微博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他抛出来的丑照和搞笑视频,还配文自我调侃:“幼稚的人,更懂浪漫。那是一种满脸胡茬都难以掩饰的幼稚啊。”

与秦怡一样,在遭遇磨难之后的胡歌更加热衷于去做公益。比如,去青海做志愿者捡垃圾、观测鸟类等。

面对人生的磨难,秦怡和胡歌都在时光匆匆中学会接受,选择放下,内心充满感恩地继续前行。也只有这样做了,“苦难是一种财富”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4

好演员的品格

秦怡曾写过一本散文体自传《跑龙套》,这三个字也概括了她的创作态度,“我并不是想把‘跑龙套’提到很高的地位上,只是感到,一场戏里哪怕是一个倒茶递水的小小角色,只要认真地全身心投入了,它就能有较大的作用。”

她在自传里写道,“再小的角色也是角色”,“如果戏里每一个角色都能够演好,那整部戏就会不一样”。

秦怡对自己的定位从来不是一个明星,而是一个“演员”,一个用心演戏的演员。

导演谢晋曾回忆与秦怡的一段往事:“我那会儿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导演,可人家秦怡早就是大明星了,但是她很尊重我。当时拍摄条件不够好,秦怡主动跟大家一块睡通铺房间。没有一点大明星架子。”

90岁后,在演员的道路上,秦怡从未止步。她说:“无论是痛苦还是欢乐,我总要以满腔热情去拥抱事业,这是一支我永远唱不尽的歌。”

95岁秦怡在《妖猫传》中饰演白发宫女

戏里,她用心塑造着每个角色,戏外,她又始终以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当83岁的表演艺术家牛犇请秦怡做自己的入党介绍人时,已经卧床近两年的秦怡欣然接受,并郑重写下了自己的意见:“牛犇是个好同志,我愿意做他的入党介绍人,我相信他也会做得很好。”

2018年6月,牛犇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回忆这段经历,牛犇感动地说:“征求她的意见,没想到她非常高兴,很欣喜地就答应了。她说牛犇我知道了。她也愿意看着我成长,她也为我的成长高兴。在政治上面我也知道,她是一个非常有追求非常认真的人,她是慎重考虑做了很多事情,她最好的最健全的就是思想,你别看她现在身体不好了,走不动了,但是在这点上她思路非常清晰。”

对于演艺圈的高片酬现象,秦怡也谆谆教导年轻演员们:“明星拍一天几十万,大家总觉得潮流如此,我说你们不要拿钱来衡量自己的价值。”

“干文艺不是为谋生,而是为理想。”

“作为演员,终身追求的理想,应该是把自己从文艺中得到的一切感人的精神力量,再通过自己的表演给予别人。”

老一辈艺术家的纯粹感动着像胡歌一样的年轻一代。

也是在2017年上海举办的那次电视剧品质盛典上,除了秦怡,胡歌还致敬多位前辈:比如《上海的早晨》导演张戈老师说,他们那个时候拍戏,每个人要背负几十斤重的设备,拖几十米的电缆,有时候还要骑着自行车拍戏;《上海一家人》的导演李莉老师说,拍戏时不管是多大的腕儿,都统一拿七十元一集的片酬,住的都是统一的招待所。

他还提到在飞机上遇到李雪健老师:我有很多机会看到生活中一个真正的演员是什么样子,我昨天非常有幸地和李雪健老师坐同一班飞机来到长沙,李雪健老师德高望重,这么高的年龄,他只带了一个随行人员,我很惭愧,我带了三个,而且体型都非常壮硕。

拿到大奖后,他走下台的第一件事,是走到李雪健老师身边,双手合十鞠躬,并对李雪健老师说了一句“受之有愧”。

作为胡歌的大学室友兼密友,袁弘在采访中曾爆料过胡歌的一段小插曲,他说某影视城老总曾经跟他说,胡歌这个人太奇怪了:“他(胡歌)来我这边拍戏,我给他安排了拍戏地点附近仅有的几个好酒店,问他要住哪一个?他回答我说离拍摄地点近点的就可以,但是离影视城近的只有农家乐了,就是农家小院,没想到胡歌真的去农家小院住了,而且这一住就是几个月。”

老总说他接待过不少来这里拍戏的明星,但是像胡歌这样不耍明星架子,不讲排场,不为难工作人员的明星,他还是唯一一个。

拍戏时,胡歌不仅不会用替身,还会在现场为群演设计动作,只为能让每一个细节都更臻完美。

他说:“选择表演系我要做的就是演员,不是明星啊,其实做明星我并没有很大的兴趣。”

这是一位好演员的谦卑和坚守,当然不仅仅是对同行的前辈们。

2017年一天,在话剧《如梦之梦》发布会现场,他曾跪在地上给等候许久的粉丝签名。请求签名的粉丝说,这不是为她自己要的,而是为她的母亲,因为身患重病不能来到现场的粉丝。

胡歌为她写下:“祝阿姨早日身体健康。”

他还用暖心的话鼓励粉丝:人生是一场修行,不要轻易交白卷。

他甚至在微博上回复过一位白血病粉丝的私信,告诉她“我不是骗子,我是真的胡歌”,并赠票邀请她带家人来看《如梦之梦》演出。

经胡歌同意,粉丝在网上公布了与胡歌私信的截图

在中国电影博物馆拍摄间隙,有一幕让我很感动:胡歌一个人坐在椅子上盯着稿子默词,几位年纪稍长的粉丝走上前,问是否能合张影。他立马从椅子上弹起来,连声说“当然当然”。他不停地向几位年长的粉丝鞠躬,双手握手,合影的时候坚持站在边上,微微弓着身子,像极了一个有教养的小学生。

做人先于演戏,人品重于戏品,大概是所有好口碑演员共同的品格。

上海文学艺术奖为秦怡颁发终身成就奖时这样评价:

秦怡始终活跃在大时代的洪流中,她以母亲的博爱、女性的温情,在银幕和舞台上,鲜活生动饱满地塑造着当代中国女性朝气蓬勃的时代形象,开掘着中国女性丰盈善良美好的内心世界。

来自生活的浓烈气息和对人物情感细腻真实的体验,灌注在每个人物身上,为现实主义表演提供了最新鲜的范例。她像疾风中绽放的玫瑰,以岁月无法改变的不老的美丽风采,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

这是一位真正的“人民艺术家”,她贡献给后代的不仅是那么多优秀的文艺作品,更是一种忠诚于党和人民、忠诚于艺术事业的不变初心。

这样的精神力量也势必启迪并激励着如胡歌一样的年轻一代文艺工作者们,在未来的艺术事业,以及宽广的人生道路上,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程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