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兰摄影作品《海上之家:巴瑶族的孩子们和他们的家》

2019-10-14 14:23
天津

 

   

 

   

 

   

 

   

 

   

 

    

仙本那(Semporna)位于马来西亚沙巴州东海岸、西太平洋接近地球赤道的地方。在巴夭语和马来语中“Semporna”意为“完美的”。仙本那和周边的几个海岛风景如画,海洋环境得天独厚。绿宝石般的海水,银色的沙滩,高高的椰子树,优质的潜水基地,宁静浪漫的海上度假村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潜水爱好者和旅游度假者。

 

从仙本那的龙门客栈乘坐2个小时左右的海上快艇来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的一片海域里,这里生活着东南亚的一个少数民族——巴瑶族。千百年来,他们以海为家,以海为生,一代又一代栖息繁衍于海天之间、潮涨潮落之时。他们流浪在那片海洋中,没有国籍,没有文字,也享受不到教育和医疗,海洋中漂动的木船和浅海的珊瑚礁上用数根木桩支撑起来的简陋的水中“高脚屋”就是他们生活居住的场所。他们被称为”海上吉普赛人”。

 

 

   

 

   

 

   

 

   

 

    

 

   

 

    

 

    

 

    

 

   

 

    

 

   

 

    

 

   

 

   

 

   

 

   

巴瑶族的孩子们在大海里出生,大海里成长,每个孩子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他们像海水般自然而纯真,朴实而又多彩。平静的大海里含着他们的宁静温暖与亲情;如琉璃似宝石的海水像斑斓的摇篮摇着他们渐渐长大,赐予他们随遇而安的豁达和快乐;他们像海的精灵,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享受着碧绿的海水和灿烂的阳光;狂风暴雨和颠簸的小船中有他们对疾病和饥饿的抗争和对不可知天灾人祸的听天由命。每一个绚丽的海上日出给他们带来希望的憧憬;而夕阳西下,夜幕降临,给他们带去的是对明天的茫然和生活的无奈。他们如大海般明亮的眼睛里写着清澈和纯真、渴求和向往,也藏着一种不自觉的、与生俱来的对不可预知未来的迷茫和忧伤。日光的曝晒、海水的浸蚀在他们的脸上、身躯上留下了一处又一处疤痕。爱美的巴瑶女孩会在脸上敷上一层白白的面膜,这是她们自制的“防晒霜”,用以抵抗热带强烈的紫外线照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巴瑶人的生存状态已逐渐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一些巴瑶人有了国籍,部分巴瑶人已定居于海上较大的岛屿上,巴瑶人的生活条件得了改善,有的岛上有了学校和医院。也许在海上漂泊的巴瑶人会越来越少,他们也许将失去在海上漂来游去的自由自在,失去远离尘世的安宁,面临另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昌兰,湖南益阳人,编审。1983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从事科技期刊及图书编辑/管理工作近三十年。热爱摄影,其作品曾获”湖南省期刊协会第二届摄影大赛“一等奖等多次项奖励。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