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一半 | 在南极,中国未来应当扮演怎样的角色

刘能冶
2019-10-12 18:27
来源:澎湃新闻

2019年9月25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气候变化中的海洋和冰冻圈特别报告》指出,由于全球变暖,南极冰盖的融化和冰架崩塌正在导致全球海平面的快速上涨、极端天气大幅增加。海洋的进一步酸化又造成了鱼类种群及数量的改变。南极,尽管地理位置遥远,却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近年来,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该地区的活动迅速扩展。目前,中国已成为南极旅游第二大客源国,仅次于美国。而到2022年,罗斯冰架考察站建成时,中国将拥有五个南极考察站,其中三个为常年考察站,数量与美国持平。不可否认,中国在南极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那么对南极的未来中国应当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2019年2月3日,中国南极考察内陆队在暴风雪中告别泰山站,开始返回520公里之外的中山站。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中国是南极的后来者。中国的南极考察始于1984年,相比较西方发达国家在南极的探索活动晚了接近一个世纪。

二战之后,美国主导的《南极条约》于1959年生效。南极主权声索国的主权要求被搁置,人类在南极的活动被限制于民事和科研领域,军事活动被禁止。此外,1982年生效的《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及其建立的南大洋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CCAMLR)在南极周边海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养护工作。1998年生效的《南极条约环境保护议定书》(马德里协定)严格禁止采矿活动,但允许成员国在马德里协定生效50年之后,也就是2048年,对马德里协定的适用提出审议。这些条约和协定共同构成了南极条约体系,守护着南极这片净土。

南极条约体系成功的确保了南极的和平与稳定。作为后来者的中国受益于南极条约体系冻结了各国的主权声索,可以自由地进出南极进行科学考察。自1985年建成长城站并获得南极条约协商国地位以来,中国在南极的活动日益增加。虽然由于国家经济实力、地缘优势以及历史积累等因素,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新西兰、阿根廷、智利等国在南极条约体系内依然保持着巨大的影响力。但作为后来者的中国也拥有与其他协商国同样的提案、反对、磋商、讨论的权利。因此,尽管中国是南极的后来者,这种地位从法律层面并不影响中国在南极条约体系内推动自己的提案、影响并塑造南极条约体系的未来发展。

中国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之后,事实上长期以来在南极条约体系内的存在感不强——中国很少提出实质性的提案、也极少反对其他国家的提案。然而,随着中国软硬实力的增强和外交指导方针的转变,中国在南极条约体系内也变得日益活跃起来。

2013年,中国依据《马德里协定》向南极条约协商会议提出建立昆仑站冰穹A南极特别保护区的提案。这是中国第一次在南极条约体系内主动尝试独立推动自己的议案。而自2012年起的几年间,中国一度在南大洋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的年会上明确质疑美国和新西兰联合提出的罗斯海保护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尽管中国最终在2016年改变了立场并支持罗斯海保护区的建立,但南极传统强国对中国的观感也由此发生了改变。中国开始积极参与南极治理,更被一些西方威胁论者视为对南极条约体系挑战。

尽管南极条约体系由美国建立和主导,但这一体系在可预见的将来同样符合中国的利益。无论是推动冰穹A南极特别保护区的建立,还是表达对南大洋海洋保护区的疑虑,中国目前的表现均可被视为在现行条约体系下扩大影响力、增强话语权的努力。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崛起的中国应当在现行国际体系中拥有与其大国地位相匹配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而更值得思考的问题是,面对气候变化和当前的国际局势,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希望南极有一个怎样的未来呢?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访问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首府霍巴特,提出了“认识、保护、利用”作为中国南极活动的指导方针。2017年,国家海洋局发布的《中国的南极活动》白皮书提出中国要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推动南极条约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国在南极并无主权声索,但南极理应成为中国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那么中国就应当继续引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在保护南极环境的前提之下对南极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并积极维护南极条约体系所确立的非军事化原则。此外,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南极条约体系也应当反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未来三十年,中国不应当囿于“后来者”的身份,也不应当将视野仅仅局限在某些具体议题上。我们需要有明晰的顶层设计,才能在各具体议题上指导中国的南极活动。而中国的抉择,也将对南极的未来产生巨大影响。

(作者为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法学院高级讲师)

    责任编辑: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