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利文:人间乡土(4)

2019-10-11 09:40
河北

纪实影社

摄影师简介

赵利文,中国艺术民工,当代纪实摄影的践行者,1968年生于古城西安。早年受父亲赵秀华、恩师潘科影响,从1985年开始从事纪实摄影创作30年,代表作《流浪艺人》、《世俗西安》、《终南隐士》、《别墅人家》等。他的作品900多幅先后被国内外博物馆以及艺术机构个人收藏。

《人间乡土》呈现的是闭着眼睛穿越回去后,在农村集市游戏时所经历过的鲜活图景。这个热气腾腾的赵利文,他又回来啦!

如果说“摄影”的意思,是将这个世界能够呈现的“美好的一面”以最优雅的方式表达出来,那么,赵利文的《人间乡土》就如同他以往的镜头语言风格,是在反对摄影。无论是和尚、道士还是村妇、稚童,都有一种年代久远的疏离感,既魔幻又真实,赵利文挖掘的是人在最原始的生存空间下最卑微、鲜活、不容置疑的一种自然宿命状态。——行为艺术家何理

在精致惯了的影像里头,突然看到赵利文的照片闯进来,难免会惊为天人大吃一惊。他的照片几乎没有美感,却充满直接的天赋。原以为可能是碰上了运气,一路翻过来,才发现并不是走了狗屎运。多问几句,也聊不出宏大叙事。言语之间,简单真诚质朴,真就像你眼前所见这些图像;同时又枝生了絮絮叨叨的市侩气息,以及江湖不服谁与争锋的愤懑。所以最后只能归纳于当相机碰到赵利文,简直就是赋予了他最锋利最顺手的武器,路子狂野,出拳无招,动作还难看,却与摄影这种表达方式天衣无缝不谋而合。阅读时无动于衷,掩卷后怅然若失。这是赵利文最新故事给我的感受。两个卑微到尘埃的生命,这个时代最不被人重视弱势个体,也因为赵利文民工般地重复拍摄,变得生动了起来。几年前,当赵利文开始这个选题拍摄时候,题材的老套,视觉的质朴和故事的平淡,起初是不被我看好的。功利如我们,喜欢在图像里极力看出点”摄影“的味道,我再一次怀疑,赵利文的照片也许是给20年后的我们看的。正如他之前留下过的很多影像,当年因为粗粝、粗俗被人忽略,后来都被时间证明熠熠发光。——严志刚(摄影师/图虫网负责人)

以平常万岁,文物为原则拍下《世俗西安》的那位神秘大叔,为拍照被人打的头破血流,缝了三针,工作也丢了;又被时代列车甩在《流浪艺人》的大篷车下;他没有回到《本地》说媒娶妻;而是与家人签订一个协议,用家里为他娶媳妇积攒下的一千六百元,娶了一位他梦寐以求的日本花姑娘理光K-10相机;带着她私奔到《终南隐者》的诡密生活里, 在终南山两次遇险,险中求生;今天他过上了《别墅人家》的生活;每每读到他,总让人彻夜难眠…… ——周毅

纪实摄影是一条孤独漫长的道路,在时光所构筑的理想和激情中或明或暗闪烁着人性的光辉,真正的摄影大师往往超越摄影本身,作品所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不再是一个肤浅的词语。而坚守孤独和超乎常人的坚强毅力则是衡量一个优秀摄影家的根本,更要有随时准备著捕捉不同环境不同人和事物的敏锐触觉及融入到不同人群生活中去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这样才能把作品背后更多更深远的意义呈现到作品中。优秀艺术家的内心也有著诗和远方的嚮往,诗和远方的另一面却有着旁人无法理解的苟且,在苟且中把生活酿成诗和远方的美酒,要有战胜自己的强大定力支撑,要像唐吉诃德一样去战斗!去拍照!让生命更有尊严更具价值!至于作品的好坏,就留给观者评说吧!——赵利文

注:作品拍摄于1980年到2000年之间。

摄影作品

赵利文《1980年代的城市记忆》签名版

关于《1980年代的城市记忆》

拜访赵利文《见世俗西安》这本书,两万张八九十年代街拍城市街景,人物,家庭,无所不包,地产运动越嚣张,城市自然进步与毁灭的速度越疯狂。时间越久,这批照片价值越大,纪实摄影不是观念爆破,何其朴素,十年一日,阿杰特的巴黎,阿博特的纽约,薇薇安的芝加哥都经过了一个漫长的从被认知到被推崇的过程。

传统的纪实摄影往往过于人文化了,缺乏尤金·阿杰特、沃克·埃文斯那种对世界整体的记录,对物的逼近与凝视。这是摄影师的无意识,也或许是数十年拍摄经验之后的敏锐自觉。摄影家赵利文拍摄过经典的八九十年代西安市井生活,也很早拍摄名人肖像、家人、朋友、流浪艺人、别墅人家,长期拍摄佛道终南,城中村。他是民间的摄影大师,独行侠,拍摄题材深入广泛,三十多年一路走来,不讲求任何所谓高超的技法,无招胜有招,三拳打死老师傅的直来直去,却忠实记录了这个时代不加修饰的画面反而获得了一种影像本身的完整,这种完整是一种摄影的去魅。

—— 徐淳刚(诗人、翻译家、评论家)

赵利文《流浪艺人》签名版

关于《流浪艺人》

流浪中的艺人是自由与困苦的混合,也是一种人生在途的深层描述。它不是一个职业性的表面记录,而是一种空旷、浩渺中人的姿态;桀骜洒脱疲惫迷茫执拗的纠葛。常有一种冲动,像诗人荷马那样在烟尘与陌路旁,拨动琴弦鸣唱出凄美的悲歌,境遇有别,人扔在途。艺术取决于眼睛神韵的一瞬间捕捉。

——摘自新浪微博烟荤刺虻对《流浪艺人》的评论2014年1月17日

赵利文《痕迹》签名版

关于《痕迹》

古玩,春宫画,老宅记忆,昨日重现,人类生活的痕迹要么是物质痕迹,要么是精神痕迹,而精神痕迹往往通过物质痕迹得以体现。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戏言:“什么是物质?那肯定不是精神!什么是精神?那肯定不是物质!”精神与物质的或矛盾或和谐,考验着所有的人生,也正体现在赵利文的《痕迹》当中。

自1982年拍下第一张照片至今,36年来,摄影师赵利文一直用质朴、冷峻的黑白照片记录着文明在中国西部留下的种种痕迹,成为几代人的集体回忆,以及这个时代的精神痕迹。

摄影是对人类生活的洞察与记录,所有杰出的摄影师都关注人类双重的生活痕迹:尤金·阿杰特,罗伯特·杜瓦诺,奥古斯特·桑德,贝歇尔夫妇······《痕迹》有法国摄影和德国摄影的味道,但最终是如真如幻的中国味道:转眼繁华殆尽,富贵一场大梦,唯有痕迹在人间。

—— 徐淳刚(诗人、翻译家、评论家)

赵利文《邂逅垃圾台》签名版

关于《邂逅垃圾台》

四十二岁以前,老刘是个光棍。四十四岁之后,他又成了单身。

短短两年,老刘经历了一场非同寻常的爱:突然,一个女人来到他身边。她不知从哪儿来,然后,消失了。

如果不是一位摄影师恰好用镜头记录了这一切,可能没有人会留意这个故事。芸芸众生,茫茫人海,邂逅与别离,转瞬即逝,微不足道。

好在摄影师的底片还在,几百张照片一一显影,真实不虚,从而使我们感受到,发生在古都西安一个城中村里一座垃圾台旁边的这场爱情,有着浮躁尘世别样的暖意与微凉。

——摘自赵利文《邂逅垃圾台》

评论家萧沉:摄影师赵利文80年代近两万张老西安影像作品,被评论家萧沉称为80年代的“影像清明上河图”。于坚看到这些照片后更是不吝赞美之词:“在马克·吕布之上。”赵利文始终游离在“陕西摄影群体”和体制之外,保持独立的摄影精神。他的摄影生动自然,在中国纪实摄影历史上有着独特的贡献。

艺术家李海兵:在众多艺术形式中,摄影可能是最直接、最坦诚的一种表达,因为你完全可以通过作品就可以读懂创作者的所思、所想、所顾…。生活无忧无虑,整天花前月下,无视身边苦难,脑子一片静好的人,不可能拍出感人至深的作品。利文兄率真,质朴,有情怀,有担当,始终踏实投入,充满激情,让人敬佩!

《影像生活》主编陈卫卫:纪实摄影具有同样的魅力。翻开西安摄影家赵利文先生的《1980年代的城市记忆》,瞬间让人穿越到那个充满人情味和理想主义的年代。

不禁开始恍惚,如今车水马龙的街道上,曾经那样静谧:小孩在胡同一角跳皮筋,戴白帽子的奶奶坐在马扎上看着孙女们玩闹;年轻人的幸福曾经那样简单,在蜗居里弹起一把吉他,就让男男女女们的眼神如痴如醉;土路穿过间间平房,路人们散散地站着,板车扬起一片尘土,路边有人卖菜、洗衣服;那时的姑娘胆子也不小,看到兵哥哥辛苦流汗,拿起白手绢就上去擦,就像姐弟般无碍……

可惜,那短短的十年,永远逝去了。人心一旦复杂,就再难纯粹。

不知是受了什么样的天启,赵利文在那个时代就开始了相机不离手的日子。整日走街串巷,甚至登门拜访,左一咔嚓右一咔嚓,摄下众多市民、商人、干部、知识分子的面孔以及各式街景,留下一部恢弘的立体式《清明上河图》。

如果将来建造一座1980年代博物馆,赵利文先生的作品将占据重要部分。当回忆逝去的中国时,我们不必完全仰赖马克·吕布,阎雷等洋摄影师的眼睛。

法国马蒂斯博物馆多米尼克女士收藏赵利文《1980年代的城市记忆》

-- END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