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建议上海加快构建城市级电气火灾隐患治理系统

伍爱群
2019-10-10 11:34
来源:澎湃新闻

电力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命脉,电气安全是城市运行安全的重要基础。近年来,上海地区工业生产与生活用电量不断增长,大量的城市建设项目、尤其是大型建筑体的电气部分已进入服役临界点,有的甚至是超龄服役,火灾发生概率大幅提高。据统计,2017年上海电气火灾数量(1586起)在火灾总量中占比达37.7%,高于34.6%的全国平均水平。由于上海经济密度高,2011年至2017年,全市电气火灾直接经济损失近4亿元,大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浙江等省市依托物联网、大数据技术,通过建立电气火灾隐患治理系统,从而很好的预防了火灾事故,相关经验做法,值得本市借鉴。全面防范和化解电气火灾风险隐患,提升风险识别预警处置能力,已经成为上海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建立城市级电气火灾隐患治理系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当前,我国安全生产情况虽然总体向好,但仍处于事故的易发期。近期发生在江苏等地的多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新形势下做好电气火灾隐患治理至关重要,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问题,要求建立灾害风险评估和事前监测预警机制。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强调,要提高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去年10月,国务委员王勇在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强调,完善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测预警机制,坚决防范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二是做好隐患治理是保障上海城市安全运行和加强精细化管理的需要。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强调,“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当前安全生产形势下,我们要大幅度降低城市电气火灾发生率,减少经济损失,降低社会治理和应急处置成本,破解经济越发展、安全事故就越多的难题,要勇于从城市安全管理的技术、理念和模式上进行深度创新。

三是传统电气火灾防范方法已不适应当前科学化、智能化风险隐患治理的需要。传统的电气火灾防范重在灾后的及时报警和应急处置,火灾已经实质性发生,处置目标主要是降低火灾事故的损失,而要提高电气火灾风险隐患治理能力,降低治理成本,减少经济损失,需要依托新技术建立火灾事前防范预警机制。

鉴于此,我们要大力推动隐患治理模式,从事后补救向事前预防转变,全面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城市级电气火灾隐患治理系统,强化事前处置,建立电气火灾从发现、管理到治理的有效闭环。

二、城市级电气火灾隐患治理系统的主要功能与特点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电气火灾隐患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以家和物联为代表的电气火灾隐患治理行业已在浙江等地开展试点,取得显著成效。据悉,浙江省湖州市试点引入电气火灾隐患治理系统后,2018年电气火灾占火灾总量比例同比下降28%,事前处置效果明显。电气火灾隐患治理系统已列入原国家安监总局、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推广先进与淘汰落后安全技术装备目录(2017)》。该系统通过构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规模“即插即用”各种传感器的物联网通讯系统、电气火灾隐患治理系统和城市安全数据大脑,可实现防范电气火灾的新技术革命。

电气火灾隐患治理系统的运行机理是:为所有重点企业安装智能传感器,由系统实时采集并分析企业用电信息,综合运用大数据技术,精准分析研判各企业电气线路和设备存在的火灾隐患,及早发出预警,并由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及时排查、整治隐患。此外,系统还可实时获取每个用户的用电量、用电时间等信息,通过系统大数据分析用电规律,判断用户是否用电异常。

从系统组成结构看,该系统主要由线上的隐患分析平台、隐患监管平台和线下的隐患治理服务三部分组成,即“两平台一服务”。其中,隐患分析平台主要用于分析用电数据,综合运用大数据技术,精准分析判断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存在的十大火灾隐患。隐患监管平台为监管部门提供电气火灾隐患的分布情况、整治情况和恶化趋势等,是监管部门监管城市电气火灾隐患的风险评估工具。隐患治理服务主要实现隐患治理社会化,通过第三方安全服务企业建立本地化、专业化的服务队伍,承担隐患排查和整治等任务。

作为一个可长期运营的系统,能够为政府部门电气火灾监管提供有力支撑。政府部门可在平台上依法合规监管隐患,并通过购买第三方社会化服务完成从电气火灾的隐患分析、隐患排查到隐患治理的闭环,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从而大幅降低治理成本,提高火灾隐患治理效果。

三、对策建议

积极运用市场化力量,构建电气火灾隐患治理系统,有利于加强城市安全隐患治理,深化城市治理创新,形成城市智慧安全体系。建议上海先行先试,将有关工作纳入全市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框架予以考虑,结合城市应急体系建设,引入电气火灾隐患治理系统,并在应用成熟后探索向长三角地区逐步推广,放大综合效应,造福人民群众。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抓紧研究制定本市电气火灾隐患治理系统的试点方案。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原则,强化顶层设计,明确试点范围和政策,为本市电气火灾隐患治理系统的引入破除制度障碍。创立相关行业标准。由政府主导部门牵头制订本市隐患治理系统的技术标准、统一接入标准、市场准入标准等规范,为行业内市场主体良性竞争发展创造稳定预期、营造良好环境。加强制度供给。尽早出台本市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加强市场监管,加大立法和行政规章等制度供给力度,引导隐患治理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二是加快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技术支撑体系。城市级电气火灾隐患治理系统中,用电数据是基础,隐患分析是关键,预判的准确度直接影响隐患治理效果。建议深度整合本市现有技术和平台。加强数据共享,整合本市现有传感器网络、大数据计算、深度学习等相关技术,联合市大数据中心、市电力集团等数据平台,将电气火灾隐患治理系统与现有系统深度融合,用活数据资源,增强智能化分析能力。组织开展分析技术攻关。鼓励支持高校、研究机构、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加强研发能力,产学研协同创新,提高电气火灾识别、预警能力。

三是完善健全工作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议借鉴浙江省做法,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加强上海对城市电气火灾隐患治理系统在新技术、应急管理、公共服务、公益金等方向的财政支持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支持产业发展和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吸引更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探索城市安全急患治理的新机制。市应急局、市电力集团、市经济信息化委等政府部门要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方案,为隐患治理提供专业、便利的公共服务体系。

(作者伍爱群系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教授,博导)

    责任编辑:田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