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泓:《源远流长的民间傩事》

2019-10-07 10:17
天津

傩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种原始文化信仰,是广泛流传于中国民间的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祈福、仪式感强烈的民俗活动。傩事汇蓄和沉淀了上古到近代各个历史时期诸多文化信息,涉及多种学科、多个领域,内涵十分丰富,蕴含着人类学、戏剧学、宗教学、美术学、历史学、考古学和民俗学等多学术的研究价值,始终保持着古朴、粗犷的原始风貌,是中国最古老最重要的民俗仪式,被誉为民俗“活化石”。

安徽贵池民间傩事历史悠久,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南北朝梁昭明太子祭祀神像的活动,明清刻本大量描述了居住于此的家族举行傩事傩祭及其表演活动的记载。贵池民间素有“无傩不成村”的谚语,目前,流行在贵池、青阳、石台方圆数百里的各乡各村的傩事,主要分为傩舞和傩戏。傩舞虽情节简单,却寓意较深,表演形式活泼多样,各具特色。如有的只舞不唱,有得边舞边唱,有的夹有"一领众和"的颂白(或称“喊断”)。舞时大多锣鼓伴奏,配合身段表演,节奏欢快,动作性强,具有爽朗明快、粗犷有力的鲜明特点,如《舞伞》、《打赤乌》等。傩戏则延续古往戏剧成分,在人物的塑造上借助木雕面具来烘托刻画人物性格,代表作有《刘文龙》、《孟姜女》、《章文选》等,无丝弦乐器,只用锣鼓伴奏,人声帮腔,具有耐人寻味的观赏性。每年,当地乡民的傩仪活动从正月初七开始,一直演到正月十五达到高潮。他们白天四乡巡游,表演傩舞,夜晚上演傩戏,均以宗祠为中心,演绎上古传承,忠孝理念,宗族亲情,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族平安。以下图片是今年正月十五,我在池州刘街镇茶溪汪村拍摄的作品,部分记录了乡民们傩神巡游和傩戏演出的精彩瞬间。

 

祠堂里的巡游准备工作

 

德高望重的老人整理贡品

 

孩子点香预示香火绵延

 

龙亭里的傩神面具

 

巡游浩荡出发

 

护卫龙亭的青壮年

 

孩子们紧步跟上

 

鞭炮齐鸣烟雾迷漫

 

老少夹道恭迎傩神

 

傩戏的锣鼓班子

 

唱戏本

 

木雕面具俗称“脸子”

 

临阵磨枪熟悉台词

 

伞舞开道

 

    

     

     

      

      

     

     

      

     

       

正戏情节片段

 

锣声接近尾声

 

祈福丰收平安年

 

 

叶泓,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安徽摄影家协会会员,IPA国际摄影协会会员。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