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炒鞋谜团

2019-10-09 21:48
湖南

作者:刘竟阳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一双一千多的鞋子能够被炒到一万+甚至更多,而且还有不少人为了抢到限量款、联名款线上线下通宵排队,历经千辛万苦拿到手后就像宝贝一样抱着睡、像神尊一样供着,不肯弄脏一丁点,美其名曰“致敬经典”。

这不是在致敬,这是被坑了还在帮着数钱的地主家傻儿子的行为啊!

1

营销者的深坑

我们知道,在经济学领域,决定价格的除了商品本身的价值,还有更为直接的影响因素——供需关系。当一个商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而供应无法跟上时,商品价格上涨,此时商家掌握了主动权,只要是在市场经济允许的范围内定价都是无可厚非的。但还有另外一种特殊情况的存在——垄断。商家为了获得巨大的利润空间,只放出极少的商品量甚至完全不投放到市场中去,故意引起消费者的无法购买到心仪商品的恐慌感,从而哄抬价格,因为总有人存在需求,总有人愿意为此买单。

炒鞋的商家就是后者。商家不仅懂得经济学发展的原理,更是抓透了消费者的心理。

男生买鞋,一方面是因为自男生总是与各种各样的运动捆绑在一起,一双出色的球鞋自然能够助力更精彩的表现;另一方面,鞋子涉及到“面子工程”,这也是为什么男生可以一直穿同一条牛仔裤省吃俭用而非买一双好鞋不可的原因。

在精准抓住消费者的心理之后,商家挖下了一个深坑之后就去旁边乘凉去了,他们知道,过不了多久,这个坑就会被消费者填满。

2

有钱人的消遣

对于普通人而言,一双鞋一万多不是一件能够立马拍板的爽快事,倒不是手头拿不出1万块,而是在考量生活成本之后,认为这是一件为了致敬而致敬、为了虚荣而虚荣的不理性消费行为,毕竟除了鞋,我们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但不可否认,对于有钱人来说,这样的价格可能只是零花钱而已。一辆动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豪车大手一挥就轻松搞定,不得不感叹一句有钱人的世界我不太懂!

3

炒鞋,到底在炒什么?

娱乐圈有不少明星是AJ的死忠粉,白敬亭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个靠脸吃饭的小鲜肉,他曾经在节目中说道“脸可以踩,鞋不能踩”,并且在ins上晒过40次不同的AJ鞋(不完全统计),也在微博上晒出自己抱着鞋睡的照片。这种近乎痴迷的状态也为炒鞋的商家开了一道利益的口子,由这个口子膨胀开来,变成了一个吞噬人性的黑洞。

脚穿名牌,就可以头顶光环吗?这是被虚荣的魔爪挠心了。有多少人为了穿上这样明星同款的鞋省吃俭用甚至不惜贷款,就是为了走在路上能趾高气扬、昂首阔步?其实,走在大街上,除了你自己还有谁会关心你穿的是什么鞋,是什么名牌?大千世界,每个人都行色匆忙,根本无暇关注多余的人。或者你认为穿名牌会让你变得自信,但由于外在物质条件赋予的自信并不会长久,把鞋脱下,你还是那个自卑的你。真正的自信是内心的充盈给予的,不是一双鞋。

炒鞋,正是商家抓住了消费者从众心理的这一弱点。你穿我也想穿,你买我也想买,不为别的,就为了和大家保持一致的步伐。往好听了说,这是一种潮流,是一种时尚走向,但本质就是一种没有自主审美能力,盲目跟风的不理智消费行为。

其实买鞋的人并不会认为自己存在上面说到的问题,相反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情怀所在。说到情怀,这是个有点上头的事情。诚然,或许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种信仰。这种信仰,可能来自心目中敬仰已久的人或信念,也有可能是失意时指引的明灯。因为它的存在给予过自己非常大的力量,所以愿意花更多的价钱去证明这份情怀的重要性,为了这份信仰,花多少钱都值得,甚至于花的钱越多就越有仪式感。

4

炒鞋跟当年炒房有什么不同?

多年前,我国在房地产产业出现了炒房的现象,许多地皮地段炒出了惊人的天价,导致不少人望房兴叹,奋斗了十年却不够买一个厕所。其实炒鞋和炒房都是营销者的一种手段,但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升值空间问题。显然,一个房子是每个年轻人都必须拥有的栖息之所,特别是在注重家庭氛围的中国而言,一个与家人的小屋是“幸福”的充要条件,因此需要是不断上涨的,其升值空间也非常大,而鞋子虽然也是也是必需品,但它的可替代性强,买不起贵的鞋那就买相对性价比的。说到底,就是两者是否真正有投资价值。

另外,两者的区别在于生活质量的检验。居无定所就会给人一种流离颠沛的不安感,一个不受外界侵扰和干预的房子似乎更能从心灵上给人保护,但如果少了一双鞋,似乎并不会有那么大的失落感,也就是说,两者实现的程度不一,在生活的体验上就完全不一样。

“稀缺”这个词,其实是经济学课题,但同时它也是人性课题。因为资源有限,而人欲望是无限的,稀缺这件事,永远都存在。房子和鞋子都是人欲望的外化延伸,正视自己的内心,把握好欲望的度,或许更能认清楚现实。

5

鞋真值得炒吗?囤茶越陈越香,囤鞋越放越臭

把鞋子囤起来,哄抬价格,这种套路就像是给钻石抬价的戏码。其中的折旧和消耗,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特别是对鞋子本身来说,囤积太多可能会由于仓储的环境造成鞋子受潮等不良的现象发生,而且鞋子这种消耗品不像茶和酒,并不是越陈越香,相反,鞋子是会越放越臭的。有一个鞋房专门用来囤放自己的鞋子听起来是一件非常惬意非常过瘾的事情,但一双双散发着陈年老醋味道的鞋子,再放只会让鞋子变形变臭,最后它的价值就是只能远看而不可穿戴了,仅此而已。

鞋子的使用价值始终是在第一位的,其观赏价值次之,至于所谓的收藏价值,恐怕也只是个人别的狂欢而已。

6

鞋子价格上去了 你的价值就上去了吗 

一味囤鞋买鞋的人,其兴趣爱好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烙上了攀比、虚荣的 印子就显得可笑至极了。鞋子的价格是上去了,可是你个人的身份和地位就跟着价格一起蹭蹭蹭往上涨了吗?

并不见得。

我们会看到许多营销号鼓吹着“视鞋如命”的口号,饭可以不吃,女朋友可以不谈,但鞋不能不买。这其实是一种扭曲了的价值观,就好像女人可以不吃饭而存钱买包买口红一样,这种完全物质化了的消费观念与价值选择并不会引导着我们奔向更光明的未来,相反,这是被物质所羁绊的表现。

一个人的价值,往往见诸于应对关键事件之上,对待一个观点的自我判断、对待一个项目的自我规划、对待一个选择的自我定位等等。与拥不拥有一双AJ鞋没有一点关系,最多只能证明,你穿了一双大家都觉得好看的鞋子而已。

7

鞋子是用来穿的,不是用来炒的

今年3月,AJ6樱花粉球鞋的发售采用的是线上“摇号”,令人震惊的是,30万人都参与到了这双价值1399的运动鞋的摇号之中。不仅线上很难抢到名额,在线下买鞋也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在商场外排队12h,从前一天晚上10点开始彻夜不眠,一直等到第二天白天的10点,当然也有人因为排队的事情大打出手。这样一个体力活也给了排长队买球鞋的鞋贩子巨大的利润空间——一千多到手,转手就以几倍、十几二十倍甚至更为夸张的价格卖出去。

对此,本文的观点是,鞋子的穿搭固然体现了一个人的审美,也在某种程度是地位的象征,但鞋子的本质其实和袜子、内衣内裤等一样,都只是我们普通人用以御寒、保护自我的工具。把鞋子看得太重,只会让炒鞋的人气焰越来越高,过后任凭你怎么掐断,也只是杯水车薪,理性、理智才是一个有品位的人该有的素质。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