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女孩·90后︱遵从内心,不走家人指定的路

卓敏
2019-10-08 11:08

自我实现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到的概念,它是指个体追求未来最高成就的人格倾向性,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而通达自我实现的道路与探索自己分不开,最究竟的真理其实是对自己的探索。在此作为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将自我实现与自我探索引用到与之关联的高考含义中,其中的渊源待我慢慢细讲。

我出生于教育大省山东,汇入高考大军时也便带入了故居的特色。1990年代,家族里“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使得高考成为一个县城或者乡镇女孩子得以走出家门,实现自我价值的几乎唯一和便捷的渠道。

高中三年苦读:积淀与历练中的成长

谈及我的高考,就不得不提及我的高中生活,那三年奋斗在与梦想最接近的时刻,至今忆起都深深地为时光惊叹和感动。我所处的高中时代经历了从非素质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折过程(高三的寒假,素质教育之风刮进校门),也经历了一代人将高考视为与命运抗争的渠道,他们无不投身到高考大军中,背负家族的期许,也探究着自己的人生方向。

初中升高中那年,市里有两所很出名的学校,一所是市属的莱芜一中,另一所是城区所属的凤城高中。两所学校各有特色:莱芜一中是新校区,环境优美,建筑风格别致,但生源和名声比不上凤城高中;而凤城高中虽是城区所属,建筑也较老旧,但一直是市里的重点高中,以其军事化管理和每年大批次的清华、北大生源输送而著称。在以精英培养为基调的时期,升学率是一所高中的声望来源。

中考结束后我如愿进入了凤城高中,成绩远远超出了片外学校的录取线。进入高中后,高一一年对我来说是个艰难的适应期,每天规律而单一的生活,单调且乏味,每个人只被灌输一种思想,那就是考上理想的大学,为梦想扬帆。因而一切娱乐活动就成了实现这个梦想的绊脚石。学校会规定起床时间和晚休时间,会有专门的人员查早上晚起和晚上宿舍夜谈的,违规的一切都被记录在班级的量化考核中,直接与班主任的考核指标挂钩。而且学生不准带手机、iPad或耳机等消遣娱乐的设施,因为这代表着一个人不专心学习,整日游手好闲。

待到高二,那是文理分科的时段。原本想学文科的我,仍然遵从了家人的决定选择了自己很不擅长的理科,以至于高中后期很是痛苦。家人的观点是理科的就业前景广阔,在锻炼人的逻辑思维上更胜一筹。在刚分科的班级中,严重的男女比例失调是常有的事情,一个理科班级的男女比例能达到5∶1,同样地在文科班级就是女多男少。我的成绩不好不坏,在整个班级的十七八名晃荡,当时有种很强烈的感受就是有些课程自己即使很努力成绩提升也不大,所以当时的心态还是挺好的,没有一味地强迫自己达到自己达不到的水平。

我整个的高三就沐浴在素质教育的春风中,寒暑假在家零散地复习着。比较强烈的记忆来自每月的月考和最后一个月的周考,在题海战术中拼杀,每个学生都趴在书堆里为了考入理想的学校而奋斗,黑板上一天比一天少的倒计时数字每天都像警钟般敲着每一位考生的心。

终于挨近了高考,高考的前一天是弹性休息日,全校放假预留时间给学生调适。高考前的一天和高考的三天,爸妈因为怕我紧张一直都没联系我,就在我考完的当天,他们的心也从紧张的琴弦上放松下来。

我的分数比一本分数线超10分。父母很欣慰,因为我的分数是村里几个考生中最高的,这个分数已足够让他们受到赞赏和尊敬。接下来就是填报志愿。

最是那一眼的温柔:“康庄大道”VS“心有所属”

除去综合我的成绩和地域特色考量外,姐姐主张我读医学院校或者师范院校。这是几乎所有山东人为女性大学生所考虑的职业选择,一则在医学院校毕业后可以当医生,而且工作稳定,收入可观,越老越吃香;二则在师范院校毕业后的教师岗位,适合女性就业,收入稳定,受人尊敬。因而我的道路也在这两者中摇摆和被决定。姐姐作为家里唯一的大学生,她的决定也部分左右着我爸妈的决定,因而我的第一志愿在姐姐和家人的商议中被内定了。

当时正值叛逆期的我,对于未来职业也没有很好的规划和考虑,只是冥冥中在内心深处涌起叛逆之火,但又不得不服从家人的安排和决定,因为那是一条别人可以预见的“康庄大道”,其蓝图与前景一片光明,如果执拗或者否决,那就是在跟自己稳定可观的美好未来过不去。

在抉择的夹缝中,我为自己留了后路。填报第二志愿(当时山东省考生可以填报两个高考志愿——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在第一志愿录取不了的情况下,选择服从调剂可以被调剂到第二志愿)时,我同家人商量好保留了自己的主动权,家人也同意不再干涉我的第二志愿,但持有自己对自己负责任的“警戒”。因而在选择第二志愿时,我没有做任何的逻辑或理性的思考,仅仅遵从了自己的内心,仅凭直觉,在志愿目录里看了一眼,不经意地一瞥看到了“心理学”专业,想也没想就勾画在了第二志愿里,时至今日,“心理学”三个字白纸铅字的模样仍然印刻在我的脑海,多年来都记忆犹新,不曾褪色。现在想来直觉的力量远远大于理性的逻辑思考,如果当时我也如家人般理性地规划自己的未来,不遵从自己的内心,我可能永远都入不了心理学的大门。

故事的发展如此的滑稽和巧合,家人殷切的期盼和合理的规划没有换来志愿的成功,反而是直觉的判断让一切顺理成章地发生了:我未被第一志愿的学校录取因而被调剂到第二所学校的心理学专业,与心理学开始结缘,也决定了我一生所走的方向。

我被调剂到了一所二本学校——滨州医学院,在这里我初遇心理学,起初我并不看好它,因为我几乎每天都在死记硬背书中的概念和知识。对于什么是心理学以及心理学应有的模样,我对其持否定态度,自己的诸多情结也在此时慢慢体现。四年本科结束后,我决定考研,去找寻我内心的心理学。

阴差阳错,考研我再一次被调剂,调剂到一所以咨询著称的学校。我的学科方向由严密的脑科学进入了追求精神探索的应用咨询方向。我进入了北京林业大学,在此畅游三载,我要感谢心理系的每一位老师,是他们赋予了北林心理系独具魅力的色彩:在这里,人文情怀得以寄托,国学精神得以传承,咨询、人性、成长、学术、文化与自由完美地结合,汇成一幅学风自由开放、底蕴儒雅隽永的北林心理画卷。

硕士阶段结束后我有两条道路的选择——心的选择是跟随意象对话小组成长,放弃学业,不再读博;而头脑的选择是继续读博,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延续家族的期望。在研三的时候我有过纠结,恰巧在一次心理学学术年会上碰到了南京大学我目前的博士导师,因而比较顺利地进入了博士阶段。

回溯过往,我因心理学走进心灵探索,开始慢慢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研究和探索自己,逐步在探索自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此过程中所遇到的所有工具都在带领我探索自己。而这也回归到最初的概念——自我实现。随着探索的加深,越来越接近这个目标,我坚信终有一天会从此岸走上彼岸,而其间你是坐船而过还是游泳而过都仅仅是方法不同而已。

[作者卓敏,1990年12月30日生人,出生于山东省莱芜市,2010年6月参加高考,现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系2017级博士生。本文摘编自《高考:女生的故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6月),原标题为:我的高考:通达自我实现的启航。文章有删节,经授权转载。]

    责任编辑:吴英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