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思想周报丨女排精神;法媒回顾希拉克40年政治生涯

窦贰 杜甦
2019-09-30 09:03
来源:澎湃新闻

【国内】“女排精神”让人心潮澎湃

9月28日下午,在日本举行的女排世界杯第10轮比赛中,中国女排以3:0的比分战胜塞尔维亚女排,在杯赛上取10连胜(并最终获11连胜),提前一轮卫冕世界杯冠军。

这座提前获得的奖杯,让“女排精神”再次成为话题。

早在中国女排在本次杯赛获8连胜之际,《人民日报》即刊文《女排精神历久弥新》,“回想中国女排第一次夺得世界大赛冠军的情景,依然让人心潮澎湃”。文章认为“女排气质塑造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女排精神是改革开放精神的产儿”,文章评论“女排精神的魅力就在于,无论形势多严峻,总会拼到底,永远保持向上奋斗的姿态”。

《中国青年报》刊文设问“女排精神为何具有穿透时代的力量”,并评论道“在赛场上,被记住的总是胜利者。然而,失败者从困顿中走出来的孤胆,更是一种震撼人心的倔强”。文章中写道:“在我国大球项目萎靡不振的当下,人们无不感慨:幸好,我们还有中国女排……竞技体育也走上了职业化的发展道路,人们能够以更平常的心态看待竞技场上的得失。然而,人们并没有遗忘‘女排精神’……不管在哪个时代,爱岗敬业,认真履行职责,都是应当嘉许的品格。对于女排姑娘来说,打好球就是自己的工作,朝着胜利拼搏就是自己的初心。体育环境和体育潮流可以变,但运动员对待体育的人气和韧劲不能变。现实中,也有一些运动员面对诱惑,迷失了本心,在赛场上患得患失,丧失了对职业应有的尊重。女排精神屹立不倒,就在于教练员、运动员对职业的一份专注。”

前女排队长惠若琪在她的论文《中国女子排球联赛发自现状分析》中也提到,中国女排存在“女排国家队热、女排联赛冷”、“女排精神恒久远、女排市场不持续”的尴尬现象。其在论文中统计了国内媒体对女排赛事的转播数量,发现:国内女排联赛的关注度、影响力和地位、远低于国内的中超与CBA。

在最近新出版的曾跟踪采访报道中国女排20多年的摄影记者刘亚茹所著的《中国精神: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中国女排》一书中,作者用文字和图片带我们回顾了几代女排人创造的辉煌战绩和她们书写的“女排精神”,作者在书中写道:“‘女排精神’是真切的存在,像女排手中的这把‘铁榔头’一样真实。”

在此次中国女排提前一轮卫冕世界杯冠军之后,“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发表文章《我们为什么总被女排精神感动?》。文章中提出:“当社交网络热搜上,大众热衷于八卦视点,纠结于颜值和CP时,女排这一路奋勇的前行又一次让人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精神的力量。”并评论道:“当下的中国已无需用金牌去证明自己的强大,但当下的我们更需要去理解品味女排精神。它早已不拘泥于体育界,甚至可以投射到整个社会领域。它是无私奉献、胜不骄败不馁、社会责任感以及脚踏实地一步步去实现的精神。”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发自日本大阪比赛现场的文章《直击|提前问鼎含金量不高?女排精神每一面都展现得淋漓尽致》再次对“女排精神”进行了阐释与探讨,文章的最后写道:“中国女排再度站在世界之巅的时候,‘女排精神’再度成为了人们的讨论热点,对于这四个字的内涵,可以阐述的理解太多太多。郎平说,‘女排精神’是爱国,是要争取‘升国旗奏国歌’,刘晏含说‘女排精神’是‘一种对于自我极致的追求’,姚迪则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女排精神’就是‘顽强拼搏,有一线的希望,就不会去放弃。’这些来自教练和球员自己的解读,都是‘女排精神’的一个侧面,而归根结底,这种精神的核心就是肯下苦功,奋发向上,永远保持着追求荣誉的心。”

【国际】法国前总统希拉克逝世,长达四十多年的政治生涯“体现了一个国家在世纪之交的剧变中所遭遇的种种矛盾”

据新华社报道:9月26日,法国前总统雅克·希拉克当地时间26日上午逝世,享年86岁。希拉克曾于1974年至1976年、1986年至1988年两度出任法国总理,1995年至2007年两度担任法国总统。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9月30日为全国哀悼日,并将举行悼念活动。

马克龙当晚发表电视讲话说,“希拉克是‘伟大的法国人’,他对国家的贡献已成为法国历史的一部分,法国人将永远缅怀他”。马克龙还说,希拉克代表法国精神,即团结、独立、自信和敢于正视历史。他特别提到2003年希拉克强烈反对美国入侵伊拉克等标志性事件。他指出,希拉克不遗余力推动欧洲一体化,推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强调尊重文化差异并积极推动不同文化间对话。

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希拉克代表了“致力于多边主义和建设更加公正团结的世界的法国”。法国前总统奥朗德发表声明说,希拉克“熟知如何同法国人建立个人关系”。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称希拉克是“法国多元化和向世界开放的象征”。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表示,“希拉克教会我很多东西,包括推动社会团结、对中国的欣赏等,这让我感激不尽”。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当天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说,希拉克为法国尽职尽责,体现了政治家的风范,他为欧洲政治和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进程设定了道路。在世界舞台上,希拉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先锋,是忠诚的外交家及和平人士。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当天发表声明说,希拉克是艾滋病防治的早期倡导者。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古妮拉·卡尔松说:“正是由于希拉克等领导人敢于担当,全球2300多万艾滋病患者才可能获得治疗。”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说,希拉克是“伟大的政治家和伟大的朋友”,是整个法国和欧盟要永远保存的政治遗产。

9月27日,法国《世界报》发表社论,评价希拉克长达四十多年的政治生涯,“体现了一个国家在世纪之交的剧变中所遭遇的种种矛盾”。文章称希拉克的逝世,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终结,法兰西历史的一页至此翻过消散,这其中有战后的百废待兴,有戴高乐主义的兴衰,从去殖民化到‘光荣三十年’,有党派政治的更迭与同治,有全球化下的大规模失业,从欧洲奇迹般结盟到它陷入泥潭。经过这个时代,法国从曾经的政治天堂,变成了今天的炼狱”。

文章回顾了希拉克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从1967年起连续八年问鼎科雷兹议会,成为蓬皮杜麾下的“推土机”;1974年他与戴高乐主义的拥趸决裂,易辙于德斯坦出任其总理;担任巴黎市长长达18年;1981年击败德斯坦,占据右翼党魁地位25年;1986年与左派密特朗总统共治,并于两年后取而代之;1993年赢得立法选举,并在两年后终于抵达爱丽舍宫;1997年解散国民议会令人难以置信,使他不得不开启与若斯潘长达五年的左右翼共治;2002年在与极右翼的对决中赢得80%法国人的支持更像是一个奇迹;很难相信同样是这个人,对美国向伊拉克发动战争大胆说不,又可怜地惨败于欧洲宪法的全民公投;也还是这位总统,离任后因涉巴黎市府虚设职务案被判处两年缓刑。文章评价称希拉克就像一面忠实映照出法兰西气质的镜子,“热情而又纠结,野心勃勃而又懦弱胆怯,是个不折不扣的矛盾体……因此常遭人诟病或捧杀,常一败涂地又奇迹般绝地重生,总是审时度势随意地变换着千张面具,但在追求权力的道路上,始终对自己的使命怀着坚定的信念”。 尽管进入新千年,这位总统“出于谨慎制衡的考量,并没能为法国的经济、工业面临全面全球化的挑战做好足够的准备”,使他和几位前任相比在功绩上稍有逊色,但“他的长寿与坚韧不拔的品格,使他成为跨越世纪的领导者,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

【国际】美国宇航局在黑洞上的壮观图像

美国宇航局(NASA)上周在黑洞现象研究上获得重大突破,“尽管由于近来全世界重大新闻频发,大多数人并未关注到这些消息”,《纽约时报》报道称,“上周还是堪称美国宇航局的‘黑洞周’”。

据CBS新闻报道,该机构于9月25日发布了黑洞吞噬一颗太阳大小的恒星的“罕见宇宙图像”。报道称此类宇宙事件在银河系大小的星系中,大约每1万到10万年才发生一次。此次吞噬现象由TESS(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望远镜成功捕获。

同一周,NASA还发布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黑洞可视化模拟图像,显示了重力如何使光扭曲。《科学新闻》( Science News)提到“今年4月的首个黑洞真实图像曾震惊世界,而此次计算机模拟图像已经能清晰地展现出黑洞如何造成时空弯曲变形的诸多细节。”

    责任编辑:韩少华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