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观察|莫迪与特朗普亲密互动背后:印度等距离外交面临隐忧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毛克疾
2019-09-29 16:25
来源:澎湃新闻

当地时间2019年9月24日,美国纽约,联合国大会期间,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会晤。  IC 图

9月28日,印度总理莫迪结束了他为期一周的美国之行。除了9月22日在休斯顿参加有5万印裔美国人参加的“你好!莫迪”集会以外,莫迪还在一周之内出席了40多场其他活动,包括与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双边会晤、出席联合国气候大会和圣雄甘地诞辰150周年纪念活动等。

这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事活动似乎传达出一个信号——印美关系看似正在开启一个双边关系的新时代。

特朗普与莫迪频繁、高调互动的背后,美印关系走势究竟如何?表面亲密融洽的背后有哪些细微之处?

“你好!莫迪”:“各取所需”和“无中生有”

9月22日,超过5万印裔美国人参加了在休斯顿NRG中心举行的“你好!莫迪”大型集会,期间莫迪和特朗普作为主要嘉宾联袂登场。从美国的角度看,这是其历史上为来访的外国领导人举办的参加人数最多的欢迎仪式之一,其规模可能仅次于梵蒂冈教皇访美时引发的盛况。从印度的角度看,休斯顿集会也是近年来印人党组织海外印裔集会的巅峰——远超2014年莫迪在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和澳大利亚悉尼奥林匹克公园的2万人规模,几乎追平了莫迪2015年在伦敦温布利球场创下的6万人出席记录。

这次“你好!莫迪”集会除了规模盛大之外,规格也超过往常。除了总统特朗普莅临现场以外,多达21名来自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的议员也出席集会,其中包括民主党众议院多数党领袖斯滕尼·霍耶(Steny Hoyer),得克萨斯州共和党参议员泰德·克鲁兹(Ted Cruz)等重磅人物。

在美国大选将于2020年拉开帷幕的背景下,休斯顿这场规模空前、规格空前的印裔集会对特朗普来说意义非凡。对于特朗普来说,出席集会的最大意义在于将印裔美国人对莫迪的狂热和追捧转化为投向共和党的选票。

印裔美国人是美国政治参与度最高的移民群体之一,在2016选举中投票率达62%,高于拉美裔和非洲裔美国人。与此同时,人数超过300万的印裔美国人也是美国增长速度最快的移民群体,2010年至2017年间增幅高达40%。然而,这个投票意愿高、人数增长快的群体却一直是民主党的票仓:在2016年选举中,多达77%的印裔美国人投票支持希拉里·克林顿。尽管如此,对于特朗普来说,收入水平更高的印裔社区显然比拉美裔、非洲裔等民主党“铁票”更值得争取。

在选举预测机构指出特朗普有不小机率在2020选举中输掉得克萨斯的背景下,如果特朗普能争取到在休斯顿人多势众的印裔选民,不仅能破除休斯顿市区“蓝色垄断”的局面(编注:蓝色为民主党代表色),还能减轻整个得州的选举压力。在这个过程中,“莫迪因素”无疑成了特朗普将传统民主党选民转化为新兴共和党选民的关键催化剂。

与此同时,莫迪也亟须一场规模盛大的活动来获以满足其多种需求。一是在废除印度宪法370条导致的外交危机的背景下,莫迪能够争取特朗普这样的重量级人物出席集会,无疑是向印度国内民众宣告了一场重大的外交胜利。二是在美国大选将于2020年举行,莫迪作为印裔美国人的母国领导人,成功促使特朗普带领美国两党政要出席印裔集会,也从侧面为印度裔增添了选战砝码,使他们在两党面前对美国内政议题获得更大的议价能力。三是通过向这些印裔选民展现其超乎寻常的全球公关能力和国际政治分量,莫迪也为印人党在未来五年中争取了数量可观的海外政治献金。可见,在莫迪的三重需求中,特朗普都是最重要的变量,也是他撬动印度国内外政治资源的核心杠杆。

如果说在各自国内政治中“各取所需”是这次休斯敦印裔大会本质属性,那么“无中生有”就是其最大特色。因为莫迪和特朗普各自都需要引入对方作为变量,才能撬动其国内政治资本,因此这也为他们凭空创造一个全新的增量议程。

换句话说,即使美印在经贸谈判、印控克区问题、国防安全等关键议题上没有取得任何进展,特朗普和莫迪仅凭两人在内政问题上互相利用就可以促成这次集会。虽然休斯顿集会对于美印整体关系的意义不应被过分夸大,但是这种内政互动确实也为美印两国创造了全新的议题和工作方向,可能在未来成为两国加强互动的新抓手。

印巴“争风吃醋”,美国获得战略主动性

在莫迪美国之行的同时,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也正在对美国进行访问。在克什米尔危机中针锋相对的南亚领导人同时造访美国,也使美、印、巴三方陷入了罗生门式的舆论博弈之中。

特朗普先后接待来访的巴基斯坦和印度总理。

一方面,特朗普出席休斯顿“你好!莫迪”活动在印度国内引发了近乎狂欢式的反馈,各大印度媒体纷纷以大量新闻篇幅将这场活动描绘为美国倒向印度的最新信号。尤其是特朗普宣称要和印度“联手打击伊斯兰极端恐怖主义”更是被直接援引为“美国支持印度克什米尔政策”的证据。

另一方面,在出席休斯顿集会以后,特朗普第二天就与伊姆兰举行会晤,并再次提出出面“调停”克什米尔争端。印度的一贯立场是将克什米尔问题作为双边问题,拒绝一切“域外势力”插手,而巴基斯坦方面则致力于将这一问题国际化。因此,特朗普再度提议国际调停克什米尔冲突就被巴方视为美国为其站台的“实锤证据”。

作为商人,特朗普善于捕捉对手们的需求痛点,并围绕这些痛点来话。例如,特朗普察觉莫迪在推出印控克区政策以后对印度社会割裂问题很敏感,他于是反其道而行之,开始将莫迪称为“结束了分裂局面的印度之父”。这种吹捧不论是对莫迪本人,还是印人党政府都极为受用。

与此同理,特朗普还当着莫迪的面大骂伊斯兰极端恐怖主义,指桑骂槐将矛头指向巴基斯坦。而特朗普当着伊姆兰·汗的面又大肆表扬巴基斯坦政府在反恐方面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影射印度欺负弱小。特朗普的这种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行为引发了印巴两国媒体和网民“各取所需式”的舆论互殴,双方甚至围绕“特朗普究竟更爱谁?”这个焦点问题展开推特大战。

印巴之间围绕美国争风吃醋,使得特朗普在南亚地区政策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战略主动性。相比俄罗斯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公开支持印度选边站队的做法,特朗普依靠逢场作戏,两面三刀的外交手腕不仅维护了美国的战略灵活性,还使美国在对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双边问题上获得了优势的施压地位。

镁光灯背后的“温水煮青蛙”应引起关注

虽然莫迪的美国之行一路轰轰烈烈,特朗普也从言辞上也对印度报以最热烈的支持,但是一旦回到务实贸易摩擦问题,美印双边关系似乎又被打回原形——美国临时对市场准入提出更高要求,并拒绝恢复印度普惠制(GSP)贸易地位,因近期美印密切互动而被寄予极高期待的美印经贸谈判再度戛然而止。虽然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和印度商工部长戈亚尔同意就经贸问题继续举行磋商,但美印短期内达成协议的可能性仍微乎其微。

种种迹象表明印美之间的最近热烈的互动是各取所需、逢场作戏,因此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但不应忽略的却是印度与美国之间的战略协调性确实也在悄悄加强。虽然印度仍在坚守“战略自主”并希望在美、俄之间保持平衡的等距离外交,但美国已经凭借其超强的区域话语权将忙于选边站队的俄罗斯甩在身后,并凭借强大的军事技术优势部分锁定了印度的国防策略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更应引起关注的不是莫迪和特朗普镁光灯下各取所需的高调集会,而是印度被“温水煮青蛙”而滑入对美国的路径依赖,最后无法自拔的战略场景。

(作者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印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责任编辑:朱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