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路上⑨|苏州:古今融会此长街,从小桥流水到南北大动脉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吴怡 记者 李闻莺
2019-09-25 09:21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吴怡 视频编辑 柳婧文 实习生 陈思凡(04:29)
从苏州火车站步行不到1公里,过了平门桥,就到了人民路,这里也是苏州古城的北大门。

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粉墙黛瓦的民居、复古的公交站台,以及新建的仿古牌楼,上联写着:城开阖闾,栖凤卧龙,南北绵延斯胜地;下联为:源自句吴,崇文尚德,古今融会此长街。

在路口的一处保安亭,李海胜穿着制服正注视着窗外这一切。从建国前仅7米宽的小巷,到如今40米宽的大马路;从过去连自行车也罕见,变成如今机动车辆川流不息;从周边本是农田、货场的破落一隅,成了古城繁华一角,游人络绎不绝。人民路在变着。

李海胜的一生几乎没有离开过人民路。他就住在人民路附近,曾是物业公司项目经理,退休后应聘为苏州某保安公司保安人员,驻守地点还是在人民路。

这些年来,他清楚记得这条路细微的变化:建人民桥、多次拆建拓宽、第一次出现公交车、街道安装监控、铺设地下管道,甚至包括一些国家大事:上世纪70年代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访问苏州,人民路为此建了两座欢迎牌坊。

“我今年62岁了,也属于一个老苏州,不管是古城区、高新区还是工业园区,我都比较熟悉,你问对人啦!”他兴奋地咧嘴大笑。

“护龙街”改名“人民路”

出生在1958年的李海胜,从小在人民路旁边的桃花坞长大。

“桃花坞有近千年的历史,我家离唐伯虎家只有一千米。”这是李海胜非常骄傲的一点,打从记事开始,他清楚地记得人民路有过三次比较大的变迁。

人民路旧称“大街”、“卧龙街”、“护龙街”,被苏州人称之为“母亲路”。从城内布局来看,路两侧尤多古老街巷,通常它们一头与人民路相通,另一头则与城内其他重要的街巷相连,从而组成了古城内最主要的交通网路,长年保证着人流、车流、物流畅通。

根据《苏州老街志》记载,人民路为宋代苏州古城内唯一被称作“大街”的道路,因形如卧龙,又名卧龙街。后传说清高宗弘历南巡,百官多在此街接驾并护卫,遂改为“护龙街”。1951年,“护龙街”向南延伸至新建的人民桥,正式定名人民路。

街名的改变也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新中国成立以后,苏州城南建了一座桥,叫人民桥。进入人民桥就是人民路,这个名字由此而来。”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陈其弟说道。

这条贯穿苏州老城区的南北中轴线也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不断伸展拓宽。

第一阶段的扩建从1949年到1978年期间,人民路陆续有过几次小范围的拆迁拓宽,李海胜很多童年的玩伴就是在这条路上结识的。

在老苏州人记忆里,旧的人民路南起杨家巷(今新市路)口,北至报恩寺(北寺塔),长度约为3.5公里,扩建南北延长后打通了北端的平门桥和南端的人民桥,整个中轴线连贯起来,也把南北两端的渡轮码头和城北老火车站连接起来。

在没有桥、路不通的年代,苏州人出城主要靠坐渡船。李海胜回忆,那时若要到杭州,坐渡轮得整整一晚,“下午5点钟的船,得明早7点钟才能到杭州。反正只要是老苏州都知道。”

《苏州旧街巷图录》还原了那时候的场景,人民桥尚未建成之时,城乡间物资交流依赖于渡船,南门城下护城河人头攒动,一条条小船挤满了人。人民桥的建成,也带动了南门商贸圈的兴起,商铺和文化教育机构次第兴建。

“最早的苏州公交车也出现在人民路上,就是公交1路汽车,在火车站到人民桥之间行驶。”李海胜回忆,当时公交车上有售票员,前后门都能上下车,中路还有查票的,坐2站要3分钱,5站内是5分,过了5站到终点站是8分钱。

李海胜还见证了历史性的一幕。继1958年中国与柬埔寨建交后,1971年2月,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访问苏州,当时亲王乘坐红旗汽车从苏州火车站出站,途经人民路到苏州饭店下榻,人民路建了两座欢迎牌坊,牌坊上面写着“毛泽东万岁”,马路两边都是夹道欢迎的老苏州市民。

第二次大动迁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李海胜结婚了,女儿也出生了,小脚丫踏上他走过的路。他熟悉的这条人民路继续向南延伸,打通人民桥延伸到城外南环路,为人民南路。

据《苏州老街志》记载,人民路在民国初宽仅一丈(3.3米),1928年拓宽人民路香花桥南至察院场路段,宽7米;后历经修筑、拓宽,至1985年,人民路路宽32米;2003年,再次全线改造,增辟公交车专用车道,将人民南路并入人民路。至此,人民路调整为南起城外南环路,北至平门桥。

随着人民路的延伸,苏州1路公交途经的线路也延长了一半,几乎是原来的2倍,北边的始发站仍然是苏州火车站,而南边的首末站则从人民桥南站往南移到了公交一路新村站,途经平门、北寺塔、接驾桥、团结桥、东吴塔站等19个站点。

第三阶段人民路大规模扩建是在2007-2008年,人民路北延工程完工。2014年,人民路最终落成,南起姑苏区南环东路、北至相城区金砖路与织锦路交会处,全长10公里。

如今,李海胜的女儿早已大学毕业,留在了苏州某园林单位工作,人民路成了女儿回家的路。“现在人民路拓宽了,整个苏州城比以前好走多了,环境也好了,对老百姓和外地的游客都好。”中秋节当天,有游人走过来保安亭问路,李海胜满脸笑意打断了闲聊。

以河为脉,以路为骨

与其他城市从无到有、大兴土木不同,苏州人民路的进与退、快与慢是踩在历史传承和发展提速的平衡木上。

在苏州地方志办公室工作了32年的陈其弟,走过大大小小的街巷,记录着每条道路的变迁,也是一位“老苏州”。

他对苏州人民路上每一处古建筑如数家珍,对古城内每一处改动都熟稔于心,包括那些已经消失的古巷和老建筑,它们有的只剩下一个个地名路牌或是公交车站名。1951年拓宽人民路时,三元坊牌坊被拆除,但“三元坊”仍保留于苏州人口语里,并被作为公交车站名。

最初的人民路如同现在苏州的老街平江路、山塘街,那是悠长而又静谧的古巷,房子紧挨着河道,路面是高低不平的石子路,正如唐代诗人杜荀鹤吟唱的那首《送人游吴》,“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历年修建为了空出闲地铺路,人民路两侧的河道被填埋。河道对曾经的苏州古城颇为重要。“古城的设计是一个生态系统,有活水自净功能,也解决了苏州城的用水问题和交通问题,还可以防止内涝,我们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陈其弟表示。

在旧时经济和交通不发达的年代,苏州城出行和运输都依赖于水路,出城则走京杭运河等。“我们小时候上街或者运送东西都是摇着一条船,昆曲那种慢悠悠的节奏体现了我们苏州人的性格。”陈其弟笑道。

受限于河道,路也比较狭窄。李海胜回忆,当时人民路每个路口都有人力三轮车,如果老苏州人生病了,家里人就会走到人民路口叫三轮车送到医院,人民路上有两家医院,一家在饮马挢,一家在接驾桥东。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家家户户有了小汽车,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加快,水路的交通和运输功能已经大大削弱。“以前运东西撑船要两三个钟头,现在要是开车的话,几分钟就到了。”陈其弟补充。

以河道相连而成的苏州古城开始有所调整,改而以河为脉、以路为骨,“一横一竖”重新搭建起苏州的支架。

“水路也好,公路也好,其实都是为了解决出行问题。”陈其弟在地图上用手比划着说,南北的主干道人民路,可以将苏州火车站跟苏州汽车北站、苏州南门汽车客运站等几个重要的交通枢纽连接起来。另外东西向的主干道名为干将路,则连接着两侧的工业园区和高新区。

“苏州人是慢性子,但城市发展不允许我们这么慢,所以苏州有了高新区和工业园区,可以大干快上,但是在古城内不能大干快上。”陈其弟表示,除了人民路和干将路两条主干道变化较大以外,苏州古城内几乎不搞大拆大建,特别是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以及老街包括山塘街和平江路,都做了点线面的保护。

人民路沿途的古建筑包括北寺塔、文庙、沧浪亭、报国寺、怡园以及一些老民居等这些“传家宝”也被保留了下来。

“千年府学”苏州文庙和苏州中学更是人民路上耀眼的明珠,为北宋名臣范仲淹于景祐二年(1035年)所创建,迄今已有980多年历史。这也是陈其弟作为苏州人颇为自豪的一点,“古往今来,我们苏州走出了很多状元和院士。”

人民路沿途还有不少旅行社,如创建于1980年的苏州旅行社有限公司。它们见证了苏州旅游业从起步到繁荣。

“像咱们把人民路修宽修好,也是吸引游客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李海胜回忆,80年代的时候,苏州的外来人口并不算多,当时旅游业还没真正发展起来。苏州本地人每年一个人有两张园林券,不用花钱的,后来外地人越来越多,有人在园林门口收购门票倒卖,旅游业就逐步发展起来了。

园林券的收购价也开始水涨船高,最早是八分钱一张,后来涨到一毛五,收购价是五毛钱以上,再后来变成了5、6块钱一张。如今苏州园林的票价已经涨到10-90元不等。

与旅游业发展同步变化的,还有苏州的外来人口管理制度也在逐渐放宽。李海胜透露,上世纪70年代苏州旅游人口主要是亲戚朋友,而且要报临时户口才能住下来;80年代开始组团,旅行社带队为主;90年代以后才慢慢出现自由行,人民路往往是游客进城的第一站。

“生活变好了,不光是人民路”

在苏州古城登高望远,特别的一幕会映入眼帘,整齐划一、古色古香的苏州城周边被现代化的摩登大厦包围着。城内一种味道,城外又是另一番风光。

更令人瞩目的,是苏州的经济。2018年苏州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6万亿元,在全国城市排行第七,其中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8%。

这在那饥肠辘辘的年代几乎不敢想象。李海胜回忆,建国初期苏州有一些大型的丝织厂,如人民路上的东吴丝织厂,有时会有婴孩被放在门口。当年周边乡镇郊区还比较穷,有人家孩子生多了,养不起,只好送人。丝织厂经济效益好,工人待遇也不错,就有人希望孩子能被丝织厂的工人抱走。

李海胜家的一位邻居是当时苏州港务处的老领导,他也认领了一个,加上自己亲生的孩子总共有8个。“他说养多一个,还不至于没饭吃,省省日子也能过下去。”李海胜感慨,那时候大家工资都不算高,这个人就是个标准的老苏州,觉得哪怕日子再苦,也要帮忙。

那个被领养的孩子陈明(化名)出生在苏州吴江,后来吴江一带经济好起来,亲生父母每年也会买东西过来探望,两家人像亲戚一样相处往来。这位“小孩”如今已变成了近70岁高龄的老人,早已退休。

而陈明的出生地吴江,历经了撤县立市、撤市设区,在2018年与太仓、吴中共同建成了首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苏州其他地区张家港、常熟、昆山也入围了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东吴丝织厂则在2004年改制为民营企业,退城进区,位于人民路的旧址也被正式拆除。

李海胜的一家,又何尝不是身处巨变当中。上世纪70年代,他曾作为知青前往苏州虎丘一带上山下乡。据他回忆,当年要从人民路往北过平门桥,沿着铁路走半个小时才能到。父亲只给他三分钱坐4路公交,为了省这三分钱,李海胜每天走路过去。

“我想买一辆自行车上班,跟父亲磨了半年,那时家里难得有一辆自行车,生活水平就已经很不错了。”李海胜结婚是在1980年,他找裁缝量了尺寸做了一身西服,是用票买的。用他的话说,就是买啥都要用票,粮票也是按人头发的。

1994年,人民路饮马桥附近的工地出现了划时代的大幅标语,“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 李海胜还记得,距离饮马桥不到2公里的接驾桥附近,出现了一家苏州证券公司,当时很多人在那里进进出出。

如今改革开放四十年,计划经济时代那些陈旧的票证,都已成为收藏品,人民路上的人民有了新生活。多次扩建拆迁,沿路的老居民搬到了古城外宽敞明亮的新小区。沿线的老城区也进行了改造,政府补贴重新装修,刷新外墙、顶层,铺设地下管道用以处理污水。

在物业公司干了半辈子的李海胜,对这些再熟悉不过了,“城区改造只要是低保户,家里没有卫生设备的,到社区登记,政府全部免费装配,不用花一分钱。”在老苏州眼里,旧时屋漏偏逢连夜雨,家里还要放四五个脸盆接水的光景已不复存在。

人民路上高高耸立的北寺塔,曾经周围全是农田,眼下成了繁华的一角,街头竖着硕大的监控显示屏。外地人未必知道,当地街头的监控安装也是从人民路开始的。早年,随着苏州进城人口越来越多,曾一度出现“飞车抢劫”乱象。后来政府开始装监控,一套设备花费昂贵,本只在主干道安装,后普及到大街小巷。

“生活水平真的变好了,也不光是人民路这一片。”退休之后,李海胜当起了保安,驻守在人民路的保安亭内,目视着这条熟悉又陌生的大道。旁边就是他的家,很多搬迁到其他地方的老邻居回来也会跟他打招呼,偶尔大家相互串串门,饭后绕着外城河走一圈散步,“这里变了很多,但老苏州有些习惯还没变。”

    责任编辑:蒋晨锐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