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为何“没准备好”访问平壤?或是刻意为之的“不连贯”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罗震 张泰伦
2019-09-24 16:37
来源:澎湃新闻

相比于8月末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与朝鲜外务省第一副相崔善姬的相互谴责,9月以来,朝美双方互相造势,使第三次朝美首脑会谈的可能前景再次展现眼前。

然而在9月16日,特朗普在被问及是否有意访问朝鲜时却表示,“还没有做好准备”,并称“目前还不是访问朝鲜的恰当时机”。对于朝美首脑会谈,特朗普为何会在“火势渐旺”时选择“松油门”?

朝美会谈前景升温之际特朗普突然“踩刹车”

9月以来,朝美韩互动下,对朝美会谈可能前景的预估不断升温。9月4日,特朗普表示“美国和朝鲜将达成重要的协议”,向朝鲜释放对话信号;7日,蓬佩奥表示“希望我们和他们(朝鲜)几天内或几周内回到谈判桌上”;9日,崔善姬发表谈话称希望在9月下旬与美国进行对话;13日,特朗普表示“将会与金正恩在今年再次见面”;15日,多位韩国外交消息人士透露,金正恩在8月的第三周曾写亲笔信给特朗普,提议举行朝美峰会,并邀请特朗普访问平壤。

但在9月16日,朝美会谈热却面临“降温”的可能。虽然韩国外长康京和当天表示“美方已详细说明了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致信特朗普总统,并提议在平壤举行第三次朝美首脑会谈的事情”,朝鲜外务省负责美国事务局长也表示“朝方希望朝美在有望于数周之内启动的工作层磋商中握手言欢”,特朗普却表示“现在要走的路还很长,访问朝鲜还是以后的事情,也许在某个恰当的时机……根据情况(而定)”。

特朗普并非不想举行朝美首脑会谈,也不排除6月板门店式的朝美会谈会再次发生,但从首脑会谈的准备工作、美国要承担的成本、对美国大选的影响及特朗普的谈判风格看,目前很难说是特朗普“访问朝鲜的恰当时机”。以下试细述这四方面的情况。

第一,首脑会谈的准备工作尚未做好。朝美河内会谈“无果而终”的一个教训是,朝美首脑会谈要收获成果,就需要花费时间在工作层面举行会谈,以达成基本的框架协议,并做好备选方案;而不能为避免会谈周期拉长、媒体关注度降低,而过分依靠朝美领导人主导的“自上而下”模式来提高会谈效率和曝光度。对此,特朗普16日就朝美会谈表示两国首先要就朝鲜无核化达成具体协议;而康京和16日在对美方的说明进行介绍时的表态则更为直接:“在已经进行工作层磋商的情况下,第二次朝美首脑会谈未能达成协议,不经工作层磋商直接举行第三次金特会是一种奢望。”

朝美无核化谈判是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工作层面的磋商并不容易取得成果,正如韩国媒体报道,朝美双方就无核化的定义、方式以及其后续诸多问题如何解决,在磋商开始前就展开了拉锯战。事实上,自6月30日特朗普和金正恩板门店会晤以来,虽然朝美分别决定了磋商代表——朝鲜前驻越南大使金明吉和美国国务院对朝政策特别代表比根,并在期间多次表示重启磋商,但工作层磋商的重启迄今尚未实现。

第二,朝美会谈的美方成本在增加。其一,朝鲜肯定美国推进朝美会谈的“热情”,抬高了特朗普政府退出对话的成本。相比于8月对蓬佩奥和美韩军演的指责,朝鲜在9月态度出现反转,并在9日、16日表示:“在美国主导对朝鲜协商的高层相关人士最近反复宣称,已经为朝美工作层谈判的召开做好了准备”,“本次(9月末)工作层谈判将成为决定今后朝美对话走向的契机。”朝鲜为美国推进会谈的热情“戴高帽”,在给美国“面子”的同时,也将美国牵制在谈判桌上,增加了美国退出对话的压力。

其二,在朝美会谈上,朝鲜要求美国率先让步,使特朗普政府推进会谈的成本增加。一方面,朝鲜在尚未表态让步的情况下,将球踢给美国,表示“相信美方可以拿出基于符合朝美双方利害关系、能被我们所接受的计算法的方案”,要求美国必须考虑朝鲜的主张;另一方面,相比于朝鲜9日所主张的“如果美国方面在朝美工作级谈判中再次拿出老剧本,朝美之间的交易可能会就此结束”的措辞,其16日的谈话“今后朝美关系有可能进一步密切起来,相反也有可能徒增相互之间的敌意,这完全取决于美国带着何种选择性方案来到谈判桌上”相对稳和一些,但朝鲜的意图都是通过会谈可能失败来向美国施压,因而被媒体分析认为两番表态“基本同出一脉”。

第三,着眼2020美国大选,保持半岛现状至少不会失分。对于临近的2020大选,特朗普选择将朝核问题作为自己外交政策上的政治光环,努力维持首脑会谈成果,以期换得选票。就过去一年执政支持率而言,特朗普支持率仅高于1945年以来同期执政的里根总统和卡特总统。并且根据福克斯新闻的9月民调,民主党参选人桑德斯和拜登的支持率都以较大优势高于特朗普。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朝核问题能有进一步成果固然可喜,但维持当前政绩(如首位与朝鲜领导人会晤的在任总统等多个“第一”和朝鲜未再试爆核弹和试射洲际导弹等)为特朗普2020竞选连任加分的选项也可以接受。这一求稳的保守竞选策略,也与最近对朝强硬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的离开相吻合,正如特朗普2020竞选口号“让美国保持伟大(Keep America Great)”所期许的,保持半岛现状并不失为一种好的政策选择。

第四,特朗普“巧施手段”谈判风格的体现。特朗普的商业思维与其外交政策紧密联系。作为首位从商界进入华府成为最高行政首脑的地产大亨,特朗普很有可能将其商海沉浮的经验用于内外决策。在特朗普的畅销书《交易的艺术》中,他列举了十一点关于商业谈判的技巧,包括“志存高远(Think big)”,“底线思维(Protect the downside and the upside will take care of itself)”,“吸引眼球(Get the word out)”等。但在朝美两次首脑会谈包括这次婉拒访朝邀请中,体现最明显的还是带有极限施压特色的“巧施手段(Use your leverage)”。

在特朗普眼中,这条策略的要点就在于变化莫测,不能让对手看出自己迫切想要达成某项协议,并同时利用别人没有的自身优势向目标靠拢。在首次朝美会晤前,针对朝外务省对美国副总统彭斯“利比亚模式”弃核论的批评,特朗普一度扬言将朝美首脑峰会取消,但在朝鲜态度软化后,又释放善意;第二次朝美会谈气氛热烈,朝鲜本以为以去核化为筹码能在缓解经济制裁方面取得进展,但会谈的突然破裂,让特朗普显得更不可测; 9月16日回答记者提问时,特朗普的表态仍来回摇摆,并未直接否认可能性,而是认为还需克服一定困难才能达成。也许对特朗普而言,在谈判中,一个不可捉摸的自己会拥有更多的优势,而政策的不连贯甚至相悖有时候并不是坏事,反而需要去刻意为之。

(罗震,盘古智库东北亚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泰伦,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责任编辑:朱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