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生活太平凡提笔太晚?布克奖作家佩内洛普有相反的感受

2019-09-20 11:55
上海

原创: 萧平 文学报

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

一个人可以在一生的任何时刻开始写作

傅小平 / 文

(刊于2009年4月9日《文学报》)

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1916—2000),英国作家。她一生创作发表了9部小说。1979年,凭《离岸》获布克奖。1995年,她的小说《蓝花》被选为“年度之书”。代表作品还有《书店》《早春》和《天使之门》等。

作为当代英国小说界最优雅、鲜明的声音之一,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在世界文坛的闪亮出现,见证着一个文学的传奇。这位六十岁才开始文学创作的英国作家,1977年出版了小说处女作《金色孩童》,此后的二十余年间,几乎每推出一部作品,都会在英语文学圈内外掀起不小波澜。

《蓝花》中文版封面书影,中信出版社

直到2000年去世,佩内洛普共创作了九本小说。《书店》《早春》《天使之门》获得11次英国布克奖提名,并最终在1979年因《离岸》获得布克奖。她最受欢迎的小说《蓝花》在1995年曾经19次被媒体评为年度最佳图书,还赢得美国国家评论奖。她所著的《夏洛特·缪》等传记,同样因其独特引人关注。

因罕见的大器晚成,佩内洛普生前免不了被问及:是什么促使你在晚年拿起笔来写作?对此类提问,她讳莫如深,偶尔谈到也只是淡然地说:在早年的岁月里,我是能够写但没有写,我认为一个人可以在一生的任何时刻开始写作。

可以确定的是,从佩内洛普提笔写作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她的与众不同。她不曾有强烈的功利心,意图通过写作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不曾怀有惊世骇俗的野心,想要写一部《追忆似水年华》那样的鸿篇巨著;也不曾有前辈或同时代本国女作家夏绿蒂·勃朗特、简·奥斯丁、艾略特或莱辛那样满怀自我和社会表达的渴望和诉求。或许,她最大的愿望,仅仅是经由回忆,记录下生活中那些细小琐碎的瞬间,聊以打发漫长的英国黄昏。

《书店》中文版封面书影,中信出版社

由是,即便“书店”这样一个看似庸常的事物,绝少有人想到借以做小说的主题,更少有人会径直用做书名,佩内洛普却信手拈来,并据此给我们描绘出一道并不寻常的风景。主人公弗萝伦丝,瘦小而不起眼,靠着丈夫微薄的遗产过活,和所有的哈堡居民一样的孤僻。但是她与他们不同之处在于,她想要寻求一种生存的“意义”:在这个几乎被世人遗忘的海岛小镇开一家书店!这无疑使封闭、守旧、拒绝任何改变的小镇掀起了巨浪,嘲讽、打击、阴谋随之而来,在重重的压迫之下,她理所当然地失败了。破产只是最现实的一个结果。她更感觉羞愧的是:她生活十年的小镇并不需要一个书店。

或许,换一个作家,换一种写法,小说的故事会同样被讲述得风生水起。佩内洛普显然没有这样的意图。她笔下的一切,都如《书店》这个书名本身一样波澜不惊。她也没想给小说赋予深刻的思想内涵:书中的这位妇女,其实不懂书,更谈不上有什么深厚的文化修养。她要开书店,也仅仅是早年曾在一家书店工作过,熟悉其中的流程而已。然而,作家那闲散、讥诮、幽默和简洁的笔调,她对自然环境和人物心理体会入微的把握,对藏匿于日常生活中的诗意的捕捉,对市井阶层的刻画,乃至弥漫于整个故事中的一种理想主义的感伤基调,却让人读后,留下挥之不去的深刻印记。

根据小说《书店》改编的同名电影海报及剧照

这种“印记”固然源于作家特殊的天赋,及阅尽世事沧桑后的冲淡心态,也同样离不开她的生活经历。事实上,和小说的主人公一样,佩内洛普也开过书店,无论在规模上、形态上,还是经营志趣上,和小说中的“书店”都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她本人的经历也如同“书店”一样优雅、简单。

佩内洛普生于1916年,祖上皆为英国国教地方主教。1939年,她于牛津大学的索默维学院毕业,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她从事过许多不同的职业。在二战期间为BBC电台工作,后来做过文学杂志编辑、书店老板和多所学校的教师,二战期间,她邂逅爱尔兰士兵戴蒙德·菲兹杰拉德,并与之成婚,1976年戴蒙德去世。佩内洛普绝少提及这段婚姻生活,然而,奇怪的是,丈夫的死亡成了一个契机,使她动笔写作,直到2000年去世,她传奇的写作生涯才落下帷幕。

许是阅尽人生百态之后,佩内洛普更加明白:最终,留在我们记忆中的往往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生活里那些极为细小的琐事,一句话,或是一个场景。由是,她的些微经验和感悟经由内在的提升,总能生发出一个个意趣横生的故事。小说《离岸》的写作,即源于她作为一个船居者的极其短暂的经历。而离开在牛津大学的学院生活,她也很可能不会投入写作《天使之门》。在此后《人的声音》《在弗莱迪那边》等小说中,她以一贯隽永细腻的风格,将看似严肃沉重的主题融入其纤细微妙的笔触,淡然平和中诠释出她对生活和世界的观察和感受。

《离岸》中文版封面书影,新星出版社

倘若沿着这条创作路子走下去,佩内洛普或许会成为一个常规意义上的杰出小说家。可她却在古稀之年选择了改变,原因很简单:提笔之初,她仅仅是想通过回忆,表达一己的生活感悟,在这几部作品以后,她觉得已经写完了个人的生活,必须去寻找别的经历,必须出击,“我要倒退回禁忌和社会压力更强大的时代,潜心研究人生的困境。我深信人类的这些困苦现在依然存在。”

发表于1984年的传记《夏洛特·缪》标志着她的创作出现转折。作品以如今已被遗忘的英国乔治王朝时期(1714-1830)的女诗人夏洛特·缪为传主,展现了她命运多舛的一生。此后,佩内洛普抛弃了自传的体裁,不再将目光盯在家乡的那一角。在随后的几部小说中,她把故事的发生地搬到了异国他乡:革命前的俄罗斯,意大利的佛罗伦萨,18世纪晚期德国的萨克森……

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

随着故事发生地的转换,她还将自己的写作引入情感世界的新领地。许多场景已不是以前作品中单纯的毁灭,而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惨状。一只幼熊在孩子们的晚会上表演,它浑身上下着了火,我们能听见它像孩童一般嚎叫(《早春》);诗人诺瓦利斯的未婚妻、十四岁的苏菲在没有麻醉的情形下动手术,外科大夫在她瘦小、丝毫不加抵抗的腹部上举起了明晃晃的手术刀(《蓝花》)。佩内洛普也在小说的艺术形式上作了探索。原先固定的时间框架变得富有弹性,一些章节刚开始便立即收尾。全知叙述者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传统的写作方式羼入了乔伊斯意识流的火花……然而,作家对所表现的生活却自始至终保持了一种温和而幽默的态度。

《早春》封面书影,新星出版社

在佩内洛普看来,生活是一种毁灭性的力量,对大多数人来说,它是不折不扣的灾难。而她之所以要用喜剧性的笔调来描绘那些悲剧性的场景,就是要给人以勇气和慰藉。由此,在她的作品里,故事内容有其可怕的一面,但它们依旧是喜剧——恰恰是这种内在的张力,构成了她作品吸引读者的一个重要缘由。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评论家称:为什么要读佩内洛普呢?答案非常简单,因为相比英国文化传统中的许多作家,读她的作品是一种全新的体验,非但如此,即使和世上所有作家相比,她也是那样的卓尔不群。

今日新媒体编辑:傅小平

文学照亮生活

网站:wxb.whb.cn

邮发代号:3-22

长按左边二维码进微店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