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关键词·一五计划|中国为何要制定“一五”计划?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程熙
2019-09-19 06:45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政治是理解现代国家的钥匙,也是深刻理解日常生活实践的知识和素养。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到来之际,继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首度开设“政治关键词”专栏之后,澎湃新闻再度和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政治学会联合推出这一专栏,旨在通过解释新闻与生活中的政治关键词,普及政治学常识。

今天的政治关键词是“‘一五’计划”。

中国军网 图

“五年计划”是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这一经验对新中国产生了明显影响。中国“一五”计划即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该计划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也是实行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重要开端。

“一五”计划五次编制,历时四年

“一五”计划采取边制定、边执行的办法,不断进行修订、调整、补充,经过五次编制,历时四年。

1951年2月,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提出“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思想。中央财经委员会根据这个思想,着手试编第一个五年计划,形成了第一稿。1952年7月形成的第二稿成为向苏联提出援助要求的基本依据。1953年初,中央财经委员会对五年计划进行了第三次编制。同年6月,改由国家计划委员会进行第四次编制。1954年2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成立以陈云为主持人的八人工作小组,对“一五”计划纲要草案进行第五次编制。

1955年3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原则通过了五年计划草案。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主持拟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一五”计划为何以重工业为主?

1953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在美帝国主义的战争威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和禁运的背景下,独立自主地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对重工业具有优先需求,中共中央于是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决策。

建设重工业不仅需要资金量大,建设周期长,而且产品不能直接满足人民的消费需求。这一客观现实要求在工业化起步阶段,全体人民不能不节衣缩食,艰苦奋斗。

“一五”时期苏联的援助对我国工业建设的推进具有重要作用。“一五”时期苏联援助建设了156项重点工程,其中包括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钢铁公司、北京电子管厂、华北制药厂、长江大桥、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中科院近物所等工程。这些项目的建设,构成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业建设的核心和骨干,影响至今。

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幅度地超额完成,形成中国近代以来引进规模最大、效果最好、作用最大的工业化浪潮。重工业主要产品的产量大幅度增长,为我国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实现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奠定了初步基础。同时,轻工业也取得了相应的发展。如华北制药厂的抗生素厂就是“一五”计划的大型重点项目之一,现在我们很难想象当年抗生素尤其是青霉素对新中国的意义。由于西方国家实施禁运,1949年1瓶20万单位的青霉素,仅重0.12克,却相当于0.9克黄金的价格。在抗美援朝中,很多志愿军伤员因为伤口细菌感染却无药可用而牺牲。第一个五年计划对中国经济发展发挥了决定性的加速作用。

从“一五”计划到“十三五”规划的“变”与“不变”

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现在是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时期。其中“五年计划”的名称先后发生两次重要的变化。1981年开始的“六五”计划,由“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变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首次将社会发展纳入其中;2006年开始的“十一五”,“计划”改为“规划”,反映了从计划经济到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刻转变。

从“一五”计划为我国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到“十一五”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从新中国刚成立时人均GDP23美元,到“七五”计划后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从“九五”末期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到“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扎实基础。以“五年规划”为代表的目标治理集中体现了中国体制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之一。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行动指南,2016年开始的“十三五”规划,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布局,体现了新发展理念对实践的新要求,反映了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的期盼被写进一份份五年计划规划,最终实现国强民富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作者系上海市委党校讲师)

    责任编辑:蒋晨锐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