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观察丨防沉迷管住了“熊孩子”后,还要做什么?

澎湃首席评论员 沈彬
2019-09-18 13:19
来源:澎湃新闻

过中秋节,亲戚家的孩子过来吐槽:“你知道我们未成年人玩手机,有多难吗?就算今天是法定假日, 也只能像平时一样玩2个小时,一秒钟都不能多!还有两年,我就是成年人了,但还要和12岁的小孩一样,只能玩2个小时。我玩个手机,还需要做面部识别,你们去银行取钱需要做吗?…………”

听了这个半大小子的“控诉”,大概明白之前他千方百计想借我手机“玩一会儿”的初衷——一天2个小时,就是他的时间“天花板”,一分钟都没得商量。如今的防沉迷系统已经今非昔比,“熊孩子”面对生物识别等高科技,实在是想不出来招术了。

嗯,这措施,真香!

2018年,众多手机游戏、短视频企业,被顶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也引发了管理层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几篇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沉迷于手机游戏和视频的观察稿,更是刺痛人心,防手机沉迷成为一个社会性话题,也是社会的共识所在,这形成了一场整个社会——家长、企业平台,乃至网信部门、公安机关与“熊孩子”的大作战。

目前,主管部门对于手游上的防沉迷策略一直未作强制统一要求,结果有一些手游沿用了PC端做法:未成年人当天游戏累计时长超过3小时,从游戏中获得的收益减半,超过5小时,游戏收益降为0。但是,如果玩家不在意“收益”,依旧可以玩。这也是之前游戏厂家被舆论指责“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原因。

事实上,“熊孩子”绕开系统的能力在提升,使用大小号轮番玩、用成人的身份证注册……防沉迷措施也得点亮“科技树”,打破信息孤岛,形成社会协作合力。以腾讯健康系统来说,从去年9月起升级至今已经一年了,“成长守护计划”成了“熊孩子”的“紧箍咒”。

首先,游戏彻底打通了公安实名认证,以前整个行业认证不规范,拿一个身份证就可以注册,但现在是身份信息必须和公安部数据库进行对比。

二是自然人账号共享时长,每个人只有一个身份ID,用这个身份ID注册多少个账号,都是合并在一起计时,封杀了“熊孩子”用小号绕过监管的可能性。

第三是人脸识别。如果孩子使用了家长的身份证注册,但是游戏行为表现出疑似是未成年人,就会起动人脸识别。

第四,家长可以对孩子的单次消费和每月总消费设置限额。

相比启用公安实名校验前,《王者荣耀》未满13周岁的未成年用户平均游戏时长下降约59.8%,13周岁及以上未成年用户平均游戏时长下降40.3%。对于游戏企业来说,这是“损失”,但更是让市场能细水长流。能不能夯实防沉迷系统,关乎游戏行业的生与死,关乎社会的未来,这是企业也应该承担的责任。

不过,也要看到,当下需要打造全社会的防沉迷生态,形成统一的标准,否则,因为厂商之间的措施不统一,就可能形成“马奇诺防线”,甚至是“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

另一方面,对于未成年人玩手机,不能一味堵,还应该注意疏导和分享,正视游戏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就像很多心理学者所指出的,在孩子因为沉迷游戏出问题之前,家庭教育本身已经出了问题:留守儿童的现实、家庭关系冷漠、代际交流不畅、高压之下的逆反心理等都可能是问题的根源,而手游、短视频等只是矛盾的爆发点,手机不能够甩锅,也不需要背锅。

无论是80后玩的街机,还是PC端的网游、手机游戏,都不是洪水猛兽,都不要戴有色眼镜说哪一代人是“垮了的一代”“是被游戏毁了的一代”。相反,对00后这些“网络原住民”来说,游戏技能、体验是这一代人的共享知识,被绝缘于游戏文化之外,只会造成孩子的人际关系紧张。00后需要代际之间的平等、通畅交流,也必须提升家庭教育的网络素养。目前,腾讯“成长守护平台”推出了WeTeam,在这上面,父母和孩子可以组成线上小队,但不是打游戏,而是共享游戏的名称、时间和费用等信息,这样能开诚布公地引导孩子去培养时间管理。此外,DN.A 计划(“数字原住民计划”)还是希望提升全社会网络素养,与孩子有效交流网络议题。

当年,也曾沉迷于“魂斗罗”“红警”“偷菜”的70后、80后,如今已经为人父、为人母,不该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相反应将游戏教育、时间管理作为家庭亲情教育的重要一部分。

其实,正常的网络素养教育、时间教育和性教育一样,不该是禁忌。

    责任编辑:李勤余
    校对:丁晓